


上海有個特別的居民區叫東安新村(開始稱東廟新村),是60年代初柯慶施倡導建設的市委機關宿舍,沒有多久,以柯為首的主要領導搬離,留下許多工作人員包括一些處局級幹部,文革後期陸續遷入各種其它居民,市委機關宿舍的名義不復存在,但留存下來許多配套設施,如直達外灘市政府的公交49路專線等,還有東安新村小學,還有今天亦已不復存在的東安中學。上個星期天,東安中學五屆(73、74、75、76、77屆)校友和部分老師,畢業40年後匯聚一堂,共敘同學情、師生誼,參加者多達600余人,盛況空前活動由向老師獻花開始,此後有同學老師代表講話、旗袍走秀和獨舞、對歌、朗誦等各項表演,老同學們相互敬酒擁抱合影留念等等題中之議就不一一而論了,一句話各盡歡顏這樣的盛會,把散居各地的同學召集起來,組織工作十分不易,應該由衷感謝組委會各位的無私貢獻。組委會由當年的紅衛兵團和各班級的紅排幹部組成。不過這個紅衛兵與文革高潮前三年的紅衛兵完全不是一回事,類似於今天的團委學生會而已,就是學生幹部。再次感謝組委會的堅持和努力,使廣大同學老師時隔幾十年又得已歡聚一堂!



今天原東安中學各屆別老同學老學友新年歡聚。這次有點像原紅團幹部大聚會。原「紅衛兵團」73屆、74屆、75屆、76屆各屆團長悉數到齊,其他都是各班級的紅排排長(配上幾張那年頭的照片)。其實紅衛兵到了上山下鄉後的七十年代差不多就類似今天的共青團,與文革動亂初興期的那個紅衛兵完全不是一會事了(連袖章都是一塊小塑料塊)

在老班長朱曉玲的召集下,原東安中學的同班同學們今天匯聚在一起我們的班主任龐秀玲老師年過七五,但和我們一起,愈來愈看不出年齡的區別,也用起了微信!
*龐老師太顯年輕了看著照片里當年的學弟學妹們,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一輩同學三輩親,永遠的師生同學情(王曉華)

2017年元日收到陳躍年兄發來的老照片,熟悉又有點陌生,我們的中學時代!應該是十六七歲吧,比今天老成。照片中的四個人是陳躍年、周東平、何建國和我,當年東安中學的紅衛兵團中我們往來較多,躍年、東平長我們一屆,躍年是當時的紅團團長。拍照用的是我父親的一台德國的120相機。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關注點和心目中的上海景點。此圖最是有意思,這個地方實際上就是有名的"外灘情人牆"
*圖九最是有意思,這個地方實際上就是有名的"外灘情人牆"
這是我的旅行記錄
感謝微信
以上的全部照片文字都是我當時發至微信朋友圈的同樣內容匯編而成
每則所附的時間是當時發送的實際日期
~徐躍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