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于 2021-04-01 23:14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准确、生动、优美的说明语言。
3.了解物候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吗?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翩然(piān) 销声匿迹(nì)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zài)
2.词语解释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次第:依次。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3.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者。著有《竺可桢文集》。
1.听课文录音。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播放)
【交流点拨】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说明物候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2.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教师小结:这四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用:把大自然人格化,这一说法巧妙、形象,能吸引读者。
2.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交流点拨】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就是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交流点拨】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交流点拨】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准确、生动、典雅。
2.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所以不能颠倒。好处:这些都以逻辑顺序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课堂小结
这篇事理说明文条理清晰,写作科普性说明文,除了讲求“科学性”之外,还要注重文章的“普及性”。在说明顺序上应力求清晰有条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在说明语言上应力求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希望人们掌握更多的物候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方便。
2.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交流点拨】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的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以上两句正说明了这一点。
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导学目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了解有关“板块构造学”和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知识。
4.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恐龙无处不有》,第二课时完成《被压扁的沙子》。第一课时 学习《恐龙无处不有》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那么你们知道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骨骼(gé)臀(tún)驮(tuó)
褶皱(zhě zhòu) 两栖动物(qī)
2.词语解释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过程。
天衣无缝:比喻事件没有一点儿破绽。
繁盛:繁密茂盛。
3.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籍犹太人。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泰斗。代表作《基地》《我,机器人》。
1.听课文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学生思考: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短文通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例子,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
【交流点拨】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朗读并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交流点拨】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短文的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交流点拨】“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道理正如课文第一段所说:“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作者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行文严谨。
浏览课文,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并简析。
【交流点拨】①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此句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②课文中多处使用的设问句:“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③采用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课堂小结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拓展延伸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请你也来一次大胆地猜测吧!
【交流点拨】一是天气变冷使得恐龙因饥挨冻而死;二是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相继肆虐,恐龙们来不及逃脱而死;三是宇宙中有间隔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恐龙杀死;四是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第二课时 学习《被压扁的沙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恐龙无处不有》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潮汐(xī)铱(yī)陨(yǔn)
硅(guī) 劫难(jié nàn) 尘埃(āi)
衍射(yǎn)
2.词语理解
铱:一种稀有金属,银白色,质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制造科学仪器。
潮汐: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指海潮。
劫难:灾祸,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听课文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思考: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交流点拨】看法:“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朗读短文,思考: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为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因为在作者看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