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幸福方法论:潜意识意识化,是逆天改命的秘诀

发布于 2021-05-21 12:52 ,所属分类:心理咨询师学习资料



心悦如海心理咨询

致力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品牌



点击标题上方“心悦如海心理咨询”gongzhong号




作者丨王力纬
来源丨心悦如海心理(ID:xinyueruhai)



“潜意识意识化,是逆天改命的秘诀。”


这句话是我博士期间的老师在课堂上用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的。

在实践中,我发现了其中的深意。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先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从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存在潜意识的作用,潜意识恰恰是很难被觉知的。

因此,没有自我探索的人,可能陷入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循环中,在不断地抱怨和不作为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人类傲慢地自称半神,因为我们既有动物性的本能一面,又有理性智慧的一面。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意识与潜意识》中说:

“影响我们生命和天性的因素不仅仅是我们意识层面的内容,更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潜意识。”


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有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上面一层是意识,留下来的是粗糙的物质;我们生命中充当粘合剂的物质则在意识的深远处;这上面一层中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些比较表面和肤浅的东西,而我们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则潜藏在潜意识中。


我们是无法觉察潜意识的,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最基本的:

  •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 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日常活动的意义;

  • 我们所做出的关乎生死的快速判断和决定能力;

  • 以及我们本能体验中所采取的行动。


将潜意识意识化,是改变意识从而改变行为,进而改变人生的必经之路。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必须从揪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来入手。


因此本篇先探讨如何使用心理学的方法从纷繁的表现中发现问题的深层原因。




心理咨询的几个案例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被情绪夹裹的状况下做出决策的。


决策的结果将进一步反馈、影响和改变原有的思维逻辑。


将问题在一个混杂着现实、情绪、想象的状况下随着时间弥合发酵,越缠越紧,变成一个复杂的谜团,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为我们并不清楚这个谜团的线头在哪里,潜意识不能区别好坏。


如果你认为某事是真的,潜意识也接受它为真的,即使实际上可能是假的。



我们以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是非常表层的现象,甚至只是被推出来当做挡箭牌的借口。我用几个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案例一:

A女士总是对他的先生送给她的礼物不满意,发生了多次争执,甚至影响了夫妻的感情,A女士觉得这是丈夫不关心自己的表现。


案例二:

B先生的女友提出分手,B先生觉得都是自己没有钱导致的,但是后来女友找了一个经济情况还不如自己的对象,B先生感到自信心受损,精神大受打击。


案例三:

C女士的孩子总是不和自己沟通学习情况,C女士觉得孩子学习总是不上心,不够努力,成绩无法提升,自己非常焦虑。自己学习了很多育儿教材,但是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就气冲脑门,无法控制情绪。对孩子大吼大叫。


在这些案例中,仅就问题本身进行工作和解决,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甚至南辕北辙的过程。


因为这些我们认知中的“问题”,是非常表层的现象。


如果仅仅就现象来工作,永远也无法找到根本原因,解决深层的问题,因为有时候甚至连当事人本身对于问题的来源都是不自知或者不愿意面对的。


人类的大脑非常喜欢探索未知,找到原因,这几乎是我们的本能。而为了给这个无限的探索加一个限制,以节约进化过程中非常珍贵的能量,意识会推出一个我们易于接受的原因作为“靶子”来终结“为什么”。


意识是维护自己的,所以靶子常常会指向外界他人。


A女士的丈夫并非没有尝试猜测妻子的心意,多次尝试送出不同的礼物,B先生的女友从后续的选择上看,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离开B先生的,而C女士对于孩子的怒气,也不仅仅是由于孩子没有考好。



经过几次咨询后,A女士慢慢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她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精美的礼物,所以不断地挑毛病、贬低礼物,好让自己能够坦然接受和使用这些礼物。


B先生发现自己在原生家庭养成了矛盾性依恋的相处模式,在与女友交往中由于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反而表现的若即若离忽冷忽热,不断试探、猜疑、检验,导致对方非常疲惫。


C女士发现,由于自己是依靠学习和考试改变命运,改变了原生阶层,她非常害怕孩子不能维持现有状况,跌落回原生阶层,经受她原先遭遇的苦痛,所以才会对孩子每一次小测验的结果都过度重视,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更加抗拒与她沟通。



潜意识造就的循环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老师在课堂提问,明明自己知道答案,想要举手,却莫名有一股力量按下了这只手;


一个新的工作机会,自己好像分裂了一样,一面很想尝试,一面又暗暗退缩;


面对爱人,心里想说,我爱你,你别走,嘴上却说出了“你走了就别回来”;


突然失控爆炸,无法控制的情绪冲昏了头脑……


来访者常常会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事情就变成了那样。”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潜意识的身影。


潜意识所完成的工作是人类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始本能、冲动、童年心理印记、环境熏陶等一系列因素,与我们的动物性密切相连。


动物的本能是自我保护,潜意识不能进行推理,也不同你的意识进行争论,它通过直觉进行活动,所以它会冲出来保护你远离可能威胁到原有熟悉模式的人或者事,抑制你走出舒适区,遵循习惯(无论习惯本身好坏)行事。


另一方面,潜意识是意识的土壤,如果土壤是恶劣的,那么也无法长出健康的种子。


一个行为发生之后,意识会将其合理化,在前面案例中,就是树立“靶子”——责怪对象,再给对方扣上诸如:不关心自己、嫌贫爱富、不努力之类的“帽子”,而自己则永远是那个可怜的、需要关怀的对象,陷入这样的循环里,又怎么会有有效的应对方法,现状则无法得到改变。



如何认知问题的深层原因


1、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很多文章会说,让我们控制情绪,控制欲望,仿佛它们本身是不良的,需要抑制的。


其实,情绪也好欲望也好,如果没有价值,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消失殆尽了,它们的力量如此强大,正是由于这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部分,如果没有欲望,可能我们现在还住在山顶洞里。如果没有情绪,社会交往中个体与群体之间就没有有效的沟通信号。


这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部分,凡是我们想要控制的,最终都控制了我们,越是对抗就会让它更强大,任由它主宰,我们反而成为了情绪的奴隶。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接纳它的存在,并且仔细倾听它的表达。


想想看,课堂上谁会最踊跃?


一定是那个需要表达,老师却没看到的孩子。他蹦跳着举手着聒噪不安,无非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告诉你一些信息。


老师为什么会忽略这些信息?无非是三种情况:

  1. 举手的是坏学生,老师不想理他;

  2. 老师知道学生说的是他不想听的话;

  3. 老师真的没注意到。


我们讨厌负面情况,我们觉得欲望不好,回避和抑制反而激发了它们的表现欲。


再想想看,老师不理学生,学生就会消停吗?不会。


他们会静悄悄的找其他机会,甚至在老师不知道的情况下搞破坏。


这种状况就很糟糕了。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细心善待自己,充分感受这股能量,心会告诉你答案。


当你感觉情绪涌起,不要说话不要行动,先感受一下它,充分地体会这种能量,它会告诉你来自哪里。


如果做不到,可以在事后安静地回想,重复当时的感受,鼓起勇气去接纳它,倾听它的表达,让这股能量疏散出来,纵然它表达的可能是我们不太愿意接受的部分。


说起来很容易,但其实这是比较困难的部分,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你也可以请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2、区分现实和评判


在我们的认知中,一种是现实,也就是任何人来看都是一样的,不可辩驳的现状,一种是经过经过主观加工的判断、想象、猜测。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1. 老公给我买了一束花

  2. 老公给我买了一个我不喜欢的礼物

  3. 老公不关心我


在这个例子中,A是现实,B、C是评判,需要注意的是,评判本身一定有着现实的基础,是在现实事例上的主观加工。


B中,“老公老公给我买了一个礼物”是现实,而“我不喜欢”是评判。C的“不关心我”也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生活中的例子造就了这种感觉。一定要把自己每一个不舒服的念头中现实和主观加工的成分区分开来。


如果你熟悉了这个方法,请练习:

  1. 孩子考了全班第十名

  2. 孩子考的不好


A是现实,B是评判。


考试成绩好不好,学习努不努力,都是主观的评判,比如全班第一可以说全班第二成绩不好,但是全班倒数第一就会觉得全班第十名成绩已经很好了。好坏。美丑、善恶这些标准本身就有判断的成分。


我们所有心理分析的工作都需要把现状和主观加工的成分分开,再对主观加工的成分进行分析。


潜意识就如同土壤,意识如同种子。所以,以后有了不舒服的感受,可以问问自己,现实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个现实让我有了这样的评判?



3、想象一下其他的原因


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如果这个问题不存在了,我会怎样?如果不是我想象中的这个原因,事情是不是还有其他解释?会不会有其他的因素存在?


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多维的解决模型,从而给单线程的死循环找到其他的解决途径,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A女士可以问一问自己,老公如果很关心自己,会怎样?


结果发现,老公就是因为关心自己才总是送各种各样的昂贵礼物。


那么问题还有其他的解释吗?为什么这些礼物我都挑出毛病,总觉得不合心意?


结果发现,好像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似乎收到什么都会挑出毛病。


B先生可以问问自己,前女友不是因为经济状况离开的,那么还有别的原因吗?C女士可以问问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可以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情绪波动,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我们遭遇挫折时,总是会把对自己的不满和欲望都化为愤恨,然后转嫁在他人身上,这是自我逃避最省事的方法,很多无端的评价由此而生。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无论它们悦耳与否,意识到它们存在,而不是千方百计地逃避或者为自己开脱。


这种心声将会告诉我们,自己为何而焦虑恼怒。


正如费洛姆所说:


“客观的思考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要客观、要是自己理智,只有采取谦卑的态度才可以做到,只有人们从孩子般的对大千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幻梦中醒来之后才能做到。”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自身的幸福与他人紧紧相连。


当我们卸下面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让意识的看门人将门缝扩大一些,让潜意识的部分进入意识大厅,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有针对性地疗愈心灵,改进行为,从而提升自己尊重、爱护、理解他人的能力,在爱的循环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 END -----


作者:王力纬

心理专栏作家
应用心理学硕士
分析心理学博士生
认知行为取向心理咨询师
擅长女性婚姻焦虑及家庭学业工作平衡问题




更多心理学干货视频
欢迎我的视频号
心悦如海心理咨询中心
个人成长丨亲子关系丨女性心理丨养育咨询
添加心悦如海小助手预约咨询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