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撒贝宁一张口,就押中了高考题
发布于 2021-06-24 15:50 ,所属分类:高考查分帮助信息
▣公号:影探(ID:ttyingtan)
直到看到一段鲁迅先生出场的视频剪辑。
混乱不堪的街道,一行士兵押着一位青年人,准备到街口砍头。
围观的人群,“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药》)。
几位穷苦人,一手拿着装馒头的破碗,一手抢着给军爷付钱,想要趁热蘸上一口鲜血。
一个妇女捧着人血馒头,“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
一边奔跑一边疾呼:“我儿子有救了,我儿子有救了……”
此时的鲁迅对旧中国心灰意冷,躲进小楼,抄古碑,辑录金石碑贴,校对古籍,不问春秋,不顾世事。
一间铁屋子,熟睡的人群并不知将死的悲哀,你大嚷惊起了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承受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鲁迅先生发问。
钱玄同慷慨直抒道,“如果我嚷几声,能叫醒那几个人,你就绝不能说他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拍得太好看了,一口气刷了16集,看得人热血沸腾,数度落泪。
有人说它像十几年前的《恰同学少年》那样生动鲜活,意气风发。
不止,它还有风起云涌、群英荟萃、百家争鸣的博大气象。
学习西方技术救中国,失败了。
模仿西方制度救中国,失败了。
既然都不行,回到老路行不行?
于是皇帝回来了——
前有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后有张勋带领辫子军进京,跪拜宣统皇帝,滑天下之大稽。
此时,陈独秀(于和伟饰)乘船从日本归国,带着他的思想炸药,即将为黑漆漆的旧中国炸开一扇明窗……
他在那个混沌年代站在潮流尖端,振臂高呼,与同好们一齐将跑偏的历史车辙引入正确的轨道。
想必一定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才能引无数志同道合者追随。
于和伟的确把陈独秀演绎得魅力十足。
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日后都为革命牺牲了),在他饭中放入青蛙,以示对他辜负家庭的不满和敌意。
全剧有很多这样的隐喻。
青蛙喻民众,他要为坐井观天的青蛙(民众)开启广阔的视野。
因此创办《青年杂志》,用新思想代替旧思想,想要从根上斩断其腐朽的根源。
后世评价新文化运动激进,但在那个年代,激烈才是给这个腐朽的社会一剂猛药。
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胡适,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大钊,都受到《新青年》杂志的感召,汇聚一堂,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后来三人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故事以此为基本叙事线。
画面没有磨皮美化,但对历史人物有美化。
有人批评对新文化运动赞美过度。
但我觉得,艺术创作必然带有后世价值观的烙印。
文化贫瘠的当代,对大师云集、群星闪耀的年代,有浪漫主义的向往,拍剧难免沾染上现代眼光。
看到中间恍然发现。
这哪里是在讲历史,是在讲文化啊,讲的正是当代缺少的文化品格。
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大学,而是一个腐败、官僚的衙门。
朋友劝他不要自毁名声,他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陈独秀一无学历,二无学术成就。
蔡元培“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蔡公改革北大积弊,势将其改造成一流学府的决心之重。
电视剧这段拍得很精彩。
那是1916年的冬天,北京下着很大的雪。
陈独秀及同僚为《新青年》搞来10万的股金,高兴得扑进大雪地。
老友相见,分外亲热。
蔡元培说明来意,其实陈独秀早已心动,为考验蔡的决心,拒绝了他。
楼下是打闹嬉戏的孩子们,陈独秀在屋内宿醉未起。
蔡公怕打扰陈独秀休息,放下伞具,等在门口,一直等到陈独秀苏醒。
颇有一番“程门立雪”的赤诚。
一是《新青年》可以搬来北大,把北大当做宣传阵地;
“我可是二顾茅庐了”,指了指桌上的花生说,“这花生很好吃。”
花生很好吃,说明还要来吃,要“三顾茅庐”。
本剧台词考究,话都不是直给的,意味深长,值得咀嚼。
进门一看,陈独秀正肃装等待着他,他们即刻明白彼此心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本剧将历史故事加工得跌宕起伏,真挚动人。
严肃不失活泼,质朴不失浪漫。
剧中一个桥段,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相聚在陶然亭。
在大雪、红梅、琴音中,把酒话知己,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派天真烂漫,又不失赤子之心。
明明只是语言的较量,却拍出了战争片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蔡元培跟陈独秀对话时说,“我们现在很像先前的春秋战国。”
西周灭,礼乐崩,于是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他的意见是,新旧思想的交锋,才能让新文化健康的发展。
现在看来,实乃高见。
第8集里。
北大开了一场“文学教授评议会”,要评选出文科教授名单。
一派要维护孔教儒学;一派要砸烂孔家店,双方论战不休。
陈独秀一发表意见,辜鸿铭赶紧招来仆人,喝茶漱口,表示对陈独秀的不屑。
辜鸿铭说俏皮话嘲讽他们,没有一丝对孔子的尊敬,一丝都没有,一丝不挂。
“格调如此低下,也来当教授,他也配?”
外面却风和日丽,学生们的氛围和谐自在。
也幸好有蔡元培主持大局,总能找到平衡的方法,让双方信服。
蔡元培有大视野、大气魄,从对保皇党辜鸿铭、林纾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西方文人甚至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自幼飘零西方的辜鸿铭,反而对西方很是痛恨,他曾批判西方:
“你们并不比中国人高尚一丝一毫,甚至更加的野蛮和肆无忌惮,你们只不过是拥有机枪和大炮罢了。”
在辜鸿铭心里,北大只有蔡元培能懂他。
他老人家眼高于顶,却只折服于蔡元培一人。
剧里有一桥段。
北大师生给蔡元培施压,要求辞退辜鸿铭,其中一个理由是辜鸿铭讲课没人听。
蔡元培便给了辜鸿铭一个月时间,让学生回到他的课堂。
太简单了,我怕北大没那么大的课堂。
师生满堂,胜友如云。
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
如今看来,辜鸿铭教授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有其深刻的价值。
剧里,蔡元培跟陈独秀说过这样一句话:
“辜鸿铭教授的观点(维护传统),提醒我们新文化运动,不要走极端”。
他觉得,都在探索救国的出路,只是路径不一样;思想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时宜。
蔡元培以包容的思想,将北大办成一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大学;也以先进的眼光培育出一代代救国的新青年。
这部剧之所以激荡人心,源于伟大人格之魅力。
《大江大河》《山海情》《觉醒年代》证明,只要拍得好,管它献给谁的都是好剧。
14集,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
大批磅礴的配乐,回忆与现实交叉剪辑。
他闪电般地忆起,菜市口被砍头的革命者,探着脑袋看热闹的懵懂孩童,捧着人血馒头像捧着命根子的老妇,被封建礼教逼疯总觉得有人要杀他的青年……
他擦亮了木雕上的青龙偃月刀,将笔化为克敌的利刃,给吃人的世界投下惊雷。
对大师们的赞美越高,越显得当代的浅薄与贫瘠。
明明讲的是当年,却让人处处想起当下。
愚昧的民众用“人血馒头”治病,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不幸之上,吃人不吐骨头,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随处可见。
蔡元培创造的自由的讨论空间越包容,越显得当今舆论的自私狭隘。
蔡元培对反对派越尊重,越显得当今诛杀异见的恐怖。
100年了,这些思想者的言论依然不过时,真正的学问才能浸润出不朽的经典。
这部剧献给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他们不惮于前驱,是照亮万古长夜的一盏盏明灯。
他们如果也能照亮当下,那该多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