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26年后怎么样了?

发布于 2021-03-25 20:21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1995年在北京大学,一个19岁,名叫张俊成的农村娃,身穿深绿色的保安制服,扎着黑色的武装带,戴着大盖帽和一副白手套,身姿笔挺地站在砖红色的院墙外。看着一个个套着T恤衫的学生,裹着中山装的教授,甚至西装革履的外宾交错着从他身旁走过。

他以为,“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巅峰了”。

张俊成在北大西大门值守

因为在此之前的19年,他过得实在太苦了。张俊成的老家在山西,家里有7个孩子,因为经济困难,大哥大姐一天学也没上过,三哥被过继给了亲戚,他是唯一一个上完初中才辍学的。

可即便这样,一家人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一次,当得知县劳动局有机会可以让他去北京工作,他二话不说就跑去报名。经过26天的培训,张俊成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从500人里脱颖而出,被分到北大保安队。

离家的那一天,他给父母留下一句话:

“我不闯出名堂就不回来。”


在当上保安之前,张俊成以为北大就是“北大荒”。

每次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总在心里嘀咕:“那比我们家还穷哩,还用考?”直到他穿上北大保安制服的那一刻,忽然发现:这里是更大的世界。

穿上保安制服,站到北大西门,他每天执勤站岗、检查证件、接打电话……

看着眼前络绎不绝、拍照留影的路人,看着进进出出、气质谈吐不凡的教授学者,看着朝气蓬勃、谦恭有礼的学生,张俊成觉得没有比这再好的工作了。所以,他分外珍惜。上岗时站得笔直,业务考核次次满分,一有时间就向前辈请教业务细节,了解北大环境。不到两个月,他便从一名保安员升任班长。

当了“领导”的张俊成在工作岗位更加兢兢业业,甚至还和同事们模仿天安门的国旗护卫队,精心编排了交接班仪式。那一年,张俊成所在的北大保卫队被评为了“北京市十佳模范示范岗”。


张俊成一度以为那个山西少年,马上就要翻过那座被贫穷和自卑困住的大山。可就在这个时候,自以为站上山顶的他,却被一根小小的“手指”轻易推落山崖。

北大西门长久以来都是著名的打卡点,经常有外国人慕名而来。有一天,7个外国年轻人,没有证件,又不会说中文,叽里咕噜地嚷嚷着就要往校园里闯。张俊成正在当值,当然不肯轻易放行。

看到一个不懂外语的保安百般阻拦,这些外国年轻人脸上立刻露出了轻蔑和不满。一番交涉无果,这群外国人悻悻而归。但是在走到马路对面的时候,他们却排成一行,对张俊成竖起大拇指。

起先,张俊成有点懵,觉得这群老外是在夸他坚守职责么?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对面的一排大拇指齐齐掉了个儿,再看人家的表情,这分明就是一种侮辱。


那一刻,张俊成的内心充满了悲凉。这个19岁的年轻人回到宿舍,忍不住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妈,我不干了,我要回家,我天生就是种地的命。”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母亲反问:“你闯出名堂来了?”不等他回答,母亲便挂断了电话。电话里的盲音响了很久,张俊成也冷静下来。

一个人想要别人看得起,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不是欺负我不会英文吗?我去学。


第二天,张俊成就买了两本英语书。白班站岗不能看,张俊成就在值夜班的时候自学到凌晨三点。乡下孩子英语底子本来就弱,更别说荒废了好几年的学习时间。什么时态、语法都不懂,发音也是自己照着课本琢磨的。


一天夜里,一位老师经过,好奇地问他在干嘛?“阿姨,我在读英语。”张俊成倒也坦然。

老师很是赞赏,只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把张俊成闹了个大红脸:“好学是个好事情,可我听你读了有几天了,以为你说的是德语。你要这样说,会把外国人气疯了。”说完还帮他纠正了发音,并且记下了他的名字。

张俊成原以为和老师的交集点到即止,没想到一个月后,保安室里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说是找小张。

“哪个小张?”接电话的人一头雾水。

“就是天天用‘德语’折磨我的小张,让他到英语系。”原来,那个给张俊成纠正发音的老师是北大英语系教授曹燕。

等到张俊成再次见到曹燕,他收到了两个礼物:一张蓝色的是英语强化培训听课证;一张白色的是成人高考培训班听课证。

张俊成北大听课证(曾用名:张君成)

‍‍只是看到这两张听课证,张俊成的第一反应是:慌!大学英语课,不是我不想学,是真的听不懂啊。

曹教授耐心地告诉他可以从最基础的课程学起。张俊成还是不敢接,因为课程的学费要一万多,他拿不出:“老师,我和您实说,我一个月挣二百多块钱,我家兄妹七个,每月要给家里寄钱,我真交不起学费。”

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曹燕缓缓说出五个字:“这是免费的。”直到这个时候,张俊成才明白,自己这是遇到贵人了,泪水激动得夺眶而出。

曹燕告诉张俊成:“我不要你感动,要你行动。”在曹燕看来,若非这一个多月来,她亲眼见证了一个年轻人的坚持,也不会轻易交出这份礼物。与其说曹燕给了张俊成一次成长的机会,不如说张俊成为自己打开了那一扇本已经被焊死的天窗。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