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虹口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

发布于 2021-09-01 17:01 ,所属分类:上海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大全

【文档格式】可编辑WORD文档(.doc)

【批量下载】2015上海中考 2016上海中考 2017上海中考 2018上海中考 2019上海中考 2020上海中考 2021上海中考

【文档介绍】本页面为2019年上海虹口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的完整内容预览,大家可以通过本页面前往学霸网百度网盘资源页面,打包转存或下载上海市2015-2021年相关学科中考真题WORD电子档内容。第一页预览如下:

2019年上海虹口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

        A1.5                                B24                        C36                        D220

2.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3. 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4.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  )

        A.安培                                B.欧姆                                C.奥斯特                        D.伽利略 

5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7甲、乙两车从相20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s-t图像分别如la)、b)所示,速度分别vv乙。经过时t后,两车相10米。则(  )

 

Avvt一定10                                Bvvt可能30        

Cvvt可能10                                Dvvt可能30

8.如2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旋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p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pp乙,则(  )

 

Appp=p                        Bppp=p        

Cpppp                Dpppp

二、填空题(23分)

9教室里的电灯是1连接的(选),工作时将2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标220V 100W字样的电灯正常工8小时,耗电3度。

10.生活中的很多安全规范都蕴涵着物理学原理。空气清新剂等压缩气罐不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是因为4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选热传),易使气罐升温爆炸;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因为刹车时司机由于5会继续向前运动,易造成伤害;嬉戏时不要用力推同学,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6,易使同学摔倒。

11.月球属于7(选20191嫦娥四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嫦娥四在减速过程中,动能8(选),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9的(选)。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9伏,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0安,该导体的电阻为11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6伏时,其电阻为12欧。

13.3a)、b)所示的滑轮应用情景中,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重l0牛的物体,313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等臂杠杆;3b)中力F2的大小为14牛;3a)中物体被竖直提1米过程中,F1所做的功为(15

 

14.4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0保持不变。闭合电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一电压表示数变大。在电路中正确串联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示数0。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R1R2上,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电压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16

15.亚里士多德为了解释抽水现象,提出自然界厌理论,意思是只要液面上方出现真空,与真空接触的液体就会流上去填补真空。

可以自然界厌恶真理论来解释的现象是17(选ABC)。

A.回声的产生                        B.彩虹的形成                        C.利用吸管吸饮料

可以推自然界厌恶真理论的实验是18(选ABC),理由是19

A.托里拆利实验                        B.富兰克林雷电实验                C.马德堡半球实验

 

三、作图题(7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2B铅笔.

16在图中,正方体受到的重G1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G

 

176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83分)在7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S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P过程中,小灯L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四、计算题(26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6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1×1033。求物体受到浮F浮大小。

206分)杠杆平衡时,动力l10.6米,阻F2的大小60牛,阻力l20.2米,求动F1的大小。

218分)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若水的质量2千克,求水的体V水。

求水对容A底部的压p

        在容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A底部的压强增加196帕。求液体乙的密ρ乙。

 

228分)在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2伏且保持不变,电R1的阻值10欧,滑动变阻R2上标1字样。闭合电S,电压表示数5伏。

求通过电R1的电I1

求通10秒钟后,电流通过电R1做的W1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P过程中,电源电压与电压表示数比值的最大3,求电压表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的差U1

 

五、实验题(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3分)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的实验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将弹簧测力计自然悬挂,观察指针是否指_____刻度线上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的实验原理______

2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10厘米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移动光屏至10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53分)小华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实验,现有电源(电压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和待测电Rx各一个,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5  2字样10 2字样50 1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责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滑P在中间区域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11a)、b)所示,小华记录第一组数据;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P,在电压表指针自11a)位置转过两小格时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接着继续操作完成实验。

实验中电压表所选的量程_____伏。

判断实验中电流表所选的量程_____(需要写出计算过)

小华的第二组数据中,电压、电流及计算出的待测电Rx的阻值_____

 

263分)为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圆柱体悬挂在空容器中,如12,此时测力计示数F0.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A,并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h、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FF0F的差值F记录在表一中。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液B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液AB密度分别ρAρBρA >ρB

 

 

分析比较实验序123(567)数据F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123(567)的数据F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15(2637)的数据F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     

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分析】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36V

【解答】解: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解答】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

故选C

3【解答】解:乐器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

A、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

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

C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符合题意。

D、伽利略与天文望远镜有关。

故选C

5【分析】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四冲程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

故选C

6【分析】比较物质吸热能力2种方法: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解答】解:根Qcmt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B正确。

故选B

7【分析】1)根据ab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

2)经t秒,甲、乙相10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10m,二是相遇以后相10m。据此根据路程相等,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

【解答】解:1)由图象可得:

甲的速v0.4m/s

乙的速v0.6m/s

vv

2)根据题意可知,经t秒,甲、乙相10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10m,二是相遇以后相10m

故可得vt+vt10mvt+vt10m+20m30m

代入数值可得0.4m/s×t+0.6m/s×t10m0.4m/s×t+0.6m/s×t20m+10m

t10st30st可能10s,也可能30s

综上分析可知,选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分析】1)甲乙的压强相等,知道甲乙的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可以判断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知道受力面积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2)压强变化量等于原来的压强和现在压强的差,然后进行比较。

【解答】解:1)甲、乙的底面积分别SS'SS'),甲乙压强相等,根 FpS,可以判断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所以甲的重力<乙的重力。

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S'S,甲的受力面积增大,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乙的受力面积减小,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由于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旋转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P

2ppp'

因为面积变化相同,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所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p

故选D

二、解答题(2小题,满6分)

9【解答】解:(1)教室中多个电灯,相互不影响工作,是并联连接。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 P=可得工作8小时消耗的电能:

W=Pt=0.1kW×8h=0.3kW.h=0.8度。

故答案为:1)并联;2)电;30.8

10.【解答】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能量的转化),二是热传递(能量的转移)。空气清新剂等压缩气罐高温环境下通过热传提高了内能。

 (5)前排司机在开车时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6)本来这个同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其他同学推他时,给他一个力,使他倾斜,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4)热传递;5)惯性;6)运动状态。

11.【解答】答:(7)月球属于卫星,围绕地球这个行星运转。

(8) 嫦娥四减速落月过程中,质量减小,速度减小,其动能减小

(9) 嫦娥四相对于月球的位置发生变化,故以月球为参照物任务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7)卫星;8)减小;9)运动。

12.【解答】答:(10) 【解答】解: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11)1=可得,导体的电阻R ===30Ω.

(12)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改6伏时,导体的电阻仍10Ω

故答案为:100.311301230

13.【解答】答:(13)由图知,a)是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b)是动滑轮,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14b)是动滑轮,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能省一半力,拉F2=G=1/2×10N=5N

15)当物体上1米的过程中A中绳子的拉F1=G=10N,绳端向下移动的距s=1mA所做的功W=F1s=10N×1m=10J

故答案为:13a);1451510

14.【解答】答: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并联,电压V1测量电R1两端的电压,电压V2测量电R2两端的电压,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V1示数变大,故障可能为电R1断路或电R2短路,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0,则故障R1断路;V2示数变大,故障可能为电R2断路或电R1短路,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0,则故障R2断路。

故答案为:16V1表示数为U0V2表示数0R1断路;V1表示数0V2表示数U0R2断路。

15【分析】首先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然后判断选项中的内容和什么知识点相关,最后做出选择。

【解答】解:

17)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自然界是厌恶真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

A.回声的形成是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B.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符。

故选C

18A.托里拆利实验,当外界大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76cm高的水银柱,玻璃管的长度1m,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真空,水银没有去填补,亚里士多德认为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所以托里拆利实验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理论。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

C.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证明大气压很大,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

故选A

1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上空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故答案为:17C18A1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三、作图题(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2B铅笔.

16【分析】根据力的图示的定义,将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大小10N,可确定标度5N,故画重力的图示如图:

 

17【分析】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的光路图,题目中已经作出法线,在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作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题目中已经作出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做反射光线OB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故答案为:

 

18【分析】根据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P,小灯L亮度不变确定灯泡与变阻器的连接方式,由电流表示数变小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情况。

【解答】解:

由题知,闭合电S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P,小灯L亮度不变,说明变阻器与灯泡在工作时互不影响;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变阻器与灯泡应并联;

向右移动滑P,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故应将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中,且图中灯泡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所以电流表应测干路电流。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四、计算题(27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分析】已知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FρVg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解答】解:

金属块浸没水中,VV1×103m3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ρVg1.0×103kg/m3×1×103m3×9.8N/kg9.8N

答:金属块受到的浮力9.8N

20【分析】知道动力臂、阻力臂大小、阻力大小,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动力大小。

【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1l1F2l2

则动F120N

答:动F120N

21【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水的密度也是默认已知量ρ1.0×103kg/m3;根据公V可以求解。

已知水的深h0.08h,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pρgh

设容器乙内液体的深度h1,当水深h1的时候其压强P1p1p+p由此可以得p1的大小,进而算h1

题干表明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p;又因pρgh1故可以求出ρ

【解答】解:

容器中甲水的体积为V2×103m3

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9.8N/kg×0.08m784pa

当容器甲内加水至于容器乙相平时,设此时水深h1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p+p784pa+196pa980pa

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h10.1m

由题知,原来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p784pa

pρgh可得,液体乙的密度:ρ800kg/m3

答:甲容器中水的体积2×103m3

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784pa

液体乙的密度800kg/m3

22【分析】已知电路R1的电阻和电压,根I求电阻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求解;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又因R110Ω

所以通过电R1的电I10.5A

W1=U1I1t=5V×0.5A×10s=25J.

电源电压和电压表示数的比值最大3,此时应为电压表最小值,

3U14V

电压表最大值应该是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小,即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R2上标1A字样,

所以可得1A

解得R22Ω

R1的电U1IR11A×10Ω10V

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应10V4V6V

答:通过电R1的电I10.5A

10s做功25焦。

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6V

五、实验题(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分析】1验证阿基米德原的实验中,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利用量筒测量排开水的体积

2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的实验,利用电压表测量灯两端的电U,利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的灯的电I,利PUI求灯的电功率。

【解答】解:

1)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的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FF1F2

利用排水法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VV2V1GmgρVg可得排开水的重GρVgρV2V1g

FG的大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可见,该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2)如图,利用电压表测量灯两端的电U,利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的灯的电I,利PUI求灯的电功率。

 

故答案为:排开水的体积;零PUI

24【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像距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

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逶镜焦f10cm,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10cm,由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的光心在凸透镜中心位置,故物距略大1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放大;大于。

25【分析】根据电路连接正确确定电路的连接,因电源电压3V确定电压表选用的量程;

读出a)图中电压表示数;

b)图中,若电流表选用大(小)量程得出电流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变阻器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与题中所给的变阻器的规格差比较,从而确定电流表选用的量程;

根据电流表选用的量程确定电流表示数,继续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电压表示数可能1.6V1.2V,据此得出电流表对应的示数,由欧姆定律分别得出电阻大小。

【解答】解:电路连接正确,即待测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因电源电压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03V

a)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1V,电压表示数1.4V

b)图中,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0.1A,电流1.4A;若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电流0.28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为3V1.4V1.6V

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由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5.71Ω,变阻器电阻2×5.71Ω11.4Ω,与题中所给10Ω 2A变阻器的相吻合;

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由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1.14Ω,变阻器电阻2×1.14Ω2.28Ω,与题中所给的变阻器的规格差别较大;

故电流表选用小量00.6A

电流表示数0.28A.继续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电压表示数可能1.6V1.2V

若电压表示数1.4V+2×0.1V1.6V,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根UIR,则电路中和电流也应变大,电流为0.28A+2×0.02A0.32A

由欧姆定律得:

Rx5Ω

若电压表示数1.4V2×0.1V1.2V,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根UIR,则电路中和电流也应变小,电流为0.28A2×0.02A0.24A

由欧姆定律得:

Rx5Ω

故答案为:电压表的量程03伏。

a)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1V,电压表示数1.4V

b)图中,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0.1A,电流1.4A;若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电流0.28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为3V1.4V1.6V

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由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1.14Ω,变阻器电阻2×1.14Ω2.28Ω,与题中所给的变阻器的规格差别较大;

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由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5.71Ω,变阻器电阻2×5.71Ω11.4Ω,与题中所给10Ω 2A变阻器的相吻合;故电流表选用小量00.6A

Rx5ΩRx5Ω

26【分析】纵向比较实验序123567的数据,得出结论;

纵向比较表一序123或表二序567的数据得结论;

已知两种液体密度大小,比较实验序152637的数据,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得F与变化量的关系;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F0F求出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

可知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成正比;但序48实验不符合这个规律;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ρgV,可分析得48这两中情况下圆柱体已浸没在液体中,由阿基米德原理:

14两次实验受到的浮力之比求出圆柱体的高度。

【解答】解:根据实验序12356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F随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增大而减小;

纵向比较表一序123或表二序567的数据,可知,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为原来的几倍F也为原来的几倍,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成正比;

③ρA1.0×103kg/m3ρB0.8×103kg/m3

根据实验序152637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不变时,液体密度ρ越大F越大;

F0G,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F0F

故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GF+F1.5N+8.5N10.0N

,比较表一序123或表二序567的数据,可知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成正比;但序48实验不符合这个规律;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ρgV,在物体没有浸没时FρgSh,故受到的浮力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h成正比,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说48这两中情况下,圆柱体已浸没在液体中了,

由阿基米德原理:

14两次实验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h×3cm10cm。即圆柱体的高度10.0厘米。

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示Fh增大而减小;

Fh成正比;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 h不变时,液体密度ρ越大F越大;

10.010.0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