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东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

发布于 2021-09-02 10:54 ,所属分类:上海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大全

【文档格式】可编辑WORD文档(.doc)

【批量下载】2015上海中考 2016上海中考 2017上海中考 2018上海中考 2019上海中考 2020上海中考 2021上海中考

【文档介绍】本页面为2020年北京东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的完整内容预览,大家可以通过本页面前往学霸网百度网盘资源页面,打包转存或下载上海市2015-2021年相关学科中考真题WORD电子档内容。第一页预览如下:

 

2020年北京东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100分。考试时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运用(14分)

2020中国水的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中国水的宣传,准备举京华水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字体一致,和谐美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A.         B.         C.         D.

2. 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似江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 在诗中的意思,应读xíng       B. 在此处的意思,应读

C. 【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字的三个解释国家国都,京城地域。请你帮他解在此处的意思。

3. 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     ,碧水润京城

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在北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第二单     ,生态治河湖

北京是一座人口超两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为保障城市供水,管理者着力建构多水源保障体系,并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已使上千万人直接受益,北京也连续十七年保全国节水型城称号。要保障水资源,也要改善水环境。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问题,让许多河湖告别亚健,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北京有信心打好这场碧水保卫战,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第三单   人水相亲,古都添画意

生态补水后的永定河重新焕发青春,绿头鸭、白天鹅逐水而来,给京城增添了勃勃生机经过治理的大运河碧波荡漾,人们可以观赏白鹭在河面翩翩起舞,体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遁入地下多年的转重见天,河水清浅,弱柳扶风,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让人们感到别样的清新曾经被填埋地下近半个世纪的玉河,如今穿街走巷,波光粼粼,宛如闹市中的一条玉带,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1)同学们就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标题的拟定展开讨论,你认为下列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     开源节                 B.源源不    开源节流

C.源远流     细水长                 D.源源不    细水长流

2)第三单元引言的四个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你认为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B.              C.              D.

4. 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结语。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2020中国水的主题,也是北京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节水优先,并非简单地限制用水,而是合理用水,高效用水治理河湖,也并非单纯地治污补水,还包括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让河湖成为人们的幸福源泉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请和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共绘幸福河湖画卷,让首都北京水韵绵长。

5. 通过筹京华水展览,同学们2020中国水的主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有了真切的感受。请……的句式,写出你的感受。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默写。(4分)

6.1)其必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5分)

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一切景语皆情。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______之情。

8. 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与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曹刿请        多识广          义勇           各抒己

B.         言而有          杳无音           手拈来

C. 公与之        风破          虚而           兴而来

D. 遂逐齐                  百万雄           仁义之

10.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诉讼事件,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1. 位卑未敢忘忧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位卑未敢忘忧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郑,过周而东。郑贾人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郑伯之命,犒以十二牛,宾秦师而却之,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勾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偷袭[]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假托[]犒劳[]以客礼对待[]使秦军撤退[]这里指抵抗[]卜式。人名[]交纳[]边防。

三、名著阅读5分)

12.读书,如果能够联系白己生活积累深入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作品。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内容,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老城,即市区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区域,属首都功能核心的主体部分。历经元明清三朝规划、建设和完善的北京老城建筑群,堪称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核心的1+4的城市格局,正如1所示:一条中轴线居中,                四重城廓层层拱卫并延展开去。

有古建筑研究专家高度评价北京老城的格局,认为北京所特具的优点主要就在它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因此,近年来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始终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即将两轴(中轴线和长安街)、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历史水系等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材料二

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雨儿胡同是颇受游人喜爱的休闲去处。几年以前,这里和老城大多数胡同一样,私搭乱建普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经过整治提升,雨儿胡同拆除违建,修缮加固老屋,绿化美化院落,逐步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的风貌,这条背街小巷由此成北京最美街

如果说。大街是城市,那么背街小巷就。北京市前些年更多的是在治,近年来则也纳入了重点治理范围,并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雨儿胡同的变化就是这一方案的实施成果之一。三年来,首都功能核心区已完1674毛细血的改造,让背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未来三年,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计划完3261条达标类、精治类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整治提升。

材料三

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如前门地区近年来集中解决了街区内影响历史风貌的问题,改造地下管线,建设口袋公园,营造老胡新生。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二,是同步改善与街区空间相辅相成的文化环境,让胡同中的老北京味道更浓。如东四地区举办活动奔跑中寻找东四胡同记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如今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用得上暖气、空调、网络,看得见青砖、灰瓦、绿槐。这些变化说明,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为保护而保转向了综合协调的可持续保护。

13. 根据1中的信息,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应填入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

14. 材料三最后一段提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以下与转变之后的观念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甲】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发挥其教育功能。

【乙】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丙】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15.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老城保护的原则有:______。(每空10个字以内)

(二)(10分)

阅读《抬头看见花》,完成下面小题。

抬头看见花

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管这种花长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的来意大约是它开在冬天吧。这花并无枝干,如一墩菠菜样贴地而长,花朵的形状如同一个小绒球,的外形其实并不相干。

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看到此,心情怎能不澄澈、明朗、欣悦?肩疼、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它们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希冀,就是进门来的春天。

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进她的窗框,像画一样美好。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开花了 黑森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着不,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艳,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这个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心情莞尔、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

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的腿病使他行走艰难,病发时下不了炕、出不了屋子。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削出一层层木屑,木屑不落,卷起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在窗台那一块长满孔洞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造的阳光和火焰,他用来温暖、照耀自己。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抬头看见花!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

(取材于张金凤的同名文章)

16. 文章写了很既指自然界的鲜花,如长寿梅、玉兰花;也____________,如纸花、木花;还_____________,如女性好友、微笑的小女孩、进城务工的夫妇。

17. 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三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18. 纸花、木花不是自然界中真实的花,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花?请结合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这一成采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84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90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国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铜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有栋梁,大厦将倾;没有基石,栋梁也将失去支撑。由此可见____________,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19.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0.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甲】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

【乙】段列举钟南山院士和年轻的医护人员勇赴疫区的事例,意在证明有担当精神的人不分年龄大小。

【丙】段由之前的论证过渡到论述广大民众服从大局的意识,并用全国人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的事例来论证。

21. 下面是有关抗疫的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材料:

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传统公共卫生干预】用提倡戴口罩、限制大众集会等手段来保障人民大众健康。

五、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22.题目一:

2020年,不同寻常的年份,不同寻常的改变,你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备考:学习方式的转变,居家的自我管理,中考时间的调整,短暂而珍贵的返此刻,你已在考场。考场外,家人、老师正牵挂着你;医务人员、警察以及众多行业的工作者们坚守岗位。他们默默付出,为考试保驾护航。关于这次中考,你有哪些难忘的人或事?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

2020,我的中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3.题目二:如果你得到一个神奇的控制器,可以让时间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此刻,我按下时间拉制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语文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图片中字体为楷书C为行D为草书A项为干扰项,蚕头雁尾应为隶书,故B

2.  【答案】1C

【解析A走进画的意思,而B中应同音D项无疑问语气  

【答案】2)泽国:多水的地  

【解析】此处根据前水井泉池、运河水道、古桥闸可以判断,这里的含义不在于国家(仅指北京地区),也不在于强,而是多水的地

3.  【答案】1A

【解析源远流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用在此处正对  

【第一单元】中战国时元明3000多年的建城史开源节意思是指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用在此处正对  

【第二单元】中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努力建设节水社源源不指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细水长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断地做某件事,精细安排,长远打算。在此处只对应材料中,略微片面  

【答案】2C

【解析】焕发青是拟人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永定河补水后的生态恢复状态。翩翩起同为拟人句,体现出白鹭带来的生机。弱柳扶指如纤细柔弱的杨柳在风中摇曳一般楚楚动人,令人心生怜惜。与后同属于比喻句,但本句比喻前后矛盾(即前面纤细,后面恢弘),故不恰当宛如玉是比喻句,用在此处能充分突出水流的清亮美丽。

4.【答案  

【坚持】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  

【解析】注意题干询结合语,根据材料1句先坚持节水后建设河湖可看出,此处是语序不当,前后半句调换位置;此外为保持前后对仗,句首需要加二字。

5.  【答案】示1:坚持节水优  

【虽然】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不便  

【但是】从长远来看,建设幸福河湖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示2:虽然治理水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碧水清韵的北京,一定会重现。二(一)

6.【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

7.【答案】造化钟神11/13

8.【答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于谦)

二(二)

9.【答案白日西斜,广阔天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10.【答案】龚诗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孟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二(三)

11.【答案D

【解析A觐见、见识、遇见、见解B信用、信用、音讯、随手(信手)C乘坐(一辆战车)、乘着、趁着、趁着D,故D

12.【答案  

【甲  

【解析  

【乙】中判断齐军搬走了伏错误惧有伏意思恐怕(齐军)设,并非齐军真的设了伏兵。

13.【答案】弦高本市普通商人(位卑),却在面对秦军侵略时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财产令秦军撤退,保住了郑国。卜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译1】秦穆公派出军队攻打郑国,(军队)经过周国向东进发,郑国商人弦高去西边卖钮卖牛,在周郑两国之间的路上遇到了秦国军队,于是就假托郑伯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以礼相待,使秦军退去(指让秦军怀疑郑伯已做好防守准备),用这样的方法让郑国得以保全  

【参考译2】当时(指汉武帝时期)汉军正在边疆抵抗匈奴入侵,卜式向皇帝上书,希望交纳一半的家财来资助边疆战事。皇帝派使者去问卜式你想做官吗卜式回答说我从小放羊,不熟悉为官之道,不想做官使者又问(那)先生您想要什么呢卜式回答说天子想要诛杀匈奴,我认为贤人应该因节操(指为国而战)不顾性命,有钱财的人应该上缴钱款,这样一来匈奴就会被消灭了

14.【答案】1:我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这本书后,我真正地成为了一名勇敢坚强的男子汉。在考试失利时,我时常会想起要屡败屡战,最终作品得以出版的保尔柯察金,那份坚持值得我去学习;在爬山时,其他人看着陡峭的山壁,望而却步,我却蓦然想到了勇敢面对人生一个个挑战的保尔,那份大无畏的勇敢与坚定的性格值得我们去学习。2:随着自己的成长,我从原来调皮捣蛋的小毛头,成长为了一个能够体谅、关心他人的中学生。当我看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不服管束时,我就想到了自己不听话的时候,不禁会心一笑;当我看到孙悟空对唐僧嘘寒问暖,甚至师父赶他走时,他仍然感恩磕头拜别时,我体会到了他的成长与成熟。读名著,有时12/13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解析】联系自己生活,解析某名著中的部分内容即可。

四(一)

15.【答案】紫禁城皇城内城外  

【解析】由示意图可知,文中所说1是一条中轴线4是四个城,图中表明由内到外分别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

16.【答案】  

【解析】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可以总结出:可持续性保护强调两方面。一是不破坏历史风貌,二是改善街区人居环境,因此  

【乙】

17.【答案(1)老城格局整体保(2)背街小巷精细化整(3)人居环境可持续保  

【解析】三则材料分别从不同的原则展开,材料一强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首要任。材料二用雨儿胡同的例子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材料三强调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

18.【答案人们创造出来的有像花一样美丽心灵的人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该空处的内容自然界的鲜相对应后面提到都是创造假花的人可知此处需要一个表达的人的短语。

19.【答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人格化,一字极富动感的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的情景,体现出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带来春意的花开后人们的欢欣愉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玉兰花人的动作字写出了玉兰花仿佛主动地从窗外进入到窗内的形态,更带给病中的人希望和喜悦,体现花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字原本应该指真正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老人自制的花,是将假花当成了真花,因为老人是的生活中,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花,这样写更加能够体现老人对于花、对于生活的热爱  

【解析】赏析字词用法题。注意是否使用了修辞等表现手法,并指出该句的含义,在该段中及在文章中想要作者表达的情感。

20.【答案】本文长寿开始写起,不仅写了自然界中的花,也写了人们创造出来的花,这些花都能够给带给人们希望和幸福。写纸花、木花是为了写创造纸花和木花的人们,赞美了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智慧的双手和纯洁美好如花的心灵  

【解析】内容与主旨结合,写木花纸花是为了表现这些花的创造者,而这些人能够创造出这些花是因为对于生活的热爱,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纯美的心灵。

四(三)

21.【答案】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13/13

【解析】明确文章的结构,开篇提出论点: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第二段用钟老的事例证明了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三段用全国人民、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事例证明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并且最后一段最后一句总结了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二句总结了服从大局的意识,因此该句应该整合两者进行总结。

22.【答案】  

【解析  

【甲】中心论点应该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乙】段意在说明中国人民有担当的精神,没强调是否与年龄有关。

23.【答案】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民通过传统卫生干预抗击疫情,这种方法前提是公众的集体意识,及服从大局的精神。从文章中同样能够看出,这国家一声令下,全民立刻响的精神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