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尤立增评析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必看!
发布于 2022-06-15 21:53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点击上方“语文周报”我们
夯实基础,寻求创新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评析
作者简介
尤立增,任教于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等。
现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中语专委会学术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北方学院硕士生导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是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22年参加高考的河北考生仍然要面对的是“两新一旧”局面。“两新”中的一“新”是新课程标准,即使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另一“新”是“新高考”,即河北省考生使用的新高考Ⅰ卷;而“一旧”是指使用旧教材,即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非部编新教材。所以,今年的试题也具有“过渡性”,表现在试卷结构相对稳定,但又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特别是作文题目,表现得更为突出。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试题,其中4道作文题“守正”不忘创新,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支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高考语文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落实新课标精神,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而这些考查目标和要求由4套题目整体布局、落实,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巧妙蕴含在作文命题中。
一是“以文化人”。与《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相照应,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匾额题名,众人与贾宝玉给出了三种不同的题词,分别照应“移用”“化用”和“创新”三个关键词。新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则着眼于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由围棋文化切入。这里必须强调一点,“以文化人”突出的是“浸润”与“熏陶”,这些传统文化类材料未必与写作内容构成直接照应关系。换句话说,没有读过《红楼梦》,不懂得下围棋,绝对不会影响写作,这些“文化要素”,其本质是“引子”,是写作启示的“原点”,是“由此及彼”的触发点。如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红楼梦》只是引入材料,审题的关键是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几个词语的思考;新高考Ⅰ卷提到三个围棋术语,说的是下棋的道理,但作文让考生从棋中体悟哲理,弄清“基础”与“创造”的关系;这与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的作用一致,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是针对“体育”而言的,但命题人整合材料,暗含着需要考生重视材料引申义的倾向,写作的落脚点在“强弱变化”。有人认为这种作文材料对没有读过《红楼梦》,不会下围棋的考生不公平,很显然这是没有很好研究高考作文题目的“外行话”,不值一驳。
一是“强化思辨”。与《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中的“思维的提升与发展”相照应。近几年高考作文重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强”与“弱”的变化,需要弄清二元概念的辩证关系;全国新高考Ⅰ卷则引入三元概念“本手”“妙手”“俗手”,审题的关键是发掘三者的意蕴,理清三者辩证关系。今年的作文题目中,全国新高考Ⅱ卷的“选择·创造·未来”的主题写作,也是三元概念。由此看来,突出对学生思维的灵活度、深刻性等高阶思维品质的考查,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这必将成为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
1.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
第一步是弄清三个概念在围棋中含义。材料涉及到“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并对这三个词语作出阐释: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明确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界定其引申义的基础,这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步要明确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文材料对三者的关系作了清楚的表述,我们以图示呈现。
“本手”与“妙手”之间是递进关系,是从“技”到“道”的进阶关系;还是条件关系,只有对“本手”掌握扎实,才可能出现“妙手”;也可理解为因果关系,围棋高手“妙手”迭出,是因为“本手”扎实。“本手”与“俗手”、“妙手”与“俗手”则为正反对立的矛盾关系。这三个概念组成的几重关系中,“本手”与“妙手”之间关系是主要关系,是保证立意正确的核心,另外两组关系则属于次要关系。但不管怎样,三个概念都要,其内在联系都需辨明。
第三步要明确三个概念的引申义。“本手”可引申为“奠定基础”“磨砺功夫”“坚持常规”“尊重规范”“强化技能”等;“妙手”可引申为“创新创造”“技艺高超”“出神入化”“奇思妙招”“卓越表现”“游刃有余”等;“俗手”可引申为“违背常理”“颠覆规律”“技能低下”“俗常平庸”“人生败笔”“流俗做法”“泯然众生”等等。“围棋”只是一个引子,棋理可类比引申至个人的成长发展、事业的开创进步、民族的振兴繁荣。
2.材料阐释及态度倾向
首先,分析语句内涵和材料的层次关系。
整段作文材料由六句话组成。第一层,材料的一、二两句,引入“本手”“妙手”“俗手”,并从棋理角度做出阐释。第二层,材料的三、四两句,强调“初学者”要重视“本手”。先从正面说明,“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再从反面列出表现,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第三层,材料的五、六两句,揭示“本手”“妙手”“俗手”之间的关系,且又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问题。
其次,抓取关键语句揣摩命题者的态度倾向。
应该说,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都对审题立意有帮助,但从精准角度看,包含命题者情感态度倾向的语句要高度重视。作文材料中,我认为关键语句有三处。第一处在材料的第一层中,命题人从棋理角度对三个概念做出阐释,其中“合乎棋理”“精妙下法”“貌似合理”就包含着认同、欣赏和否定三种感情倾向;第二处是材料中两次提到“初学者”,这“初学者”指的是哪一类人?命题人为什么要强调“初学者”?这都需要思考,命题人强调这一点,先指向写作的对象,也就是以考生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青年人的求学过程、成长进步、事业发展,都需要“本手”,当然,也可以指向群体、企业、某一领域的初创阶段,乃至指向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三处是“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这句话,强调基础是创造的前提,这是整段材料中最核心的语句,凸显了命题者认可的立意方向及降低审题难度的人文关怀。换句话说,考生只要为围绕“本手”与“妙手”做文章,立意从“基础”与“创造”的关系确立,就是切合题旨的立意角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何为“启示”?词典中的释义是“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由此就能明确材料虽然说的是“围棋”,但不能单单就围棋谈围棋,“启示”意味着“由此及彼”,意味着围棋是思维的“触发点”,意味着需要“类比引申”,即通过“围棋”的论述引申至人生、社会等领域。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意味着观点要从材料中来,还要体现在行文中扣合材料。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思考是指进行深入、全面的思维活动。对作文材料的理解、立意的确定、由此及彼的联想、材料与现实的照应等,都属于“感悟与思考”,同时,这句话有暗含着首选议论文的文体指向。
前几年写作要求中规定“选好角度”,去年和今年均表述为“选准角度”。选准角度,意味着对审题立意有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考生寻找“核心立意”。
“意”是文章的灵魂、中心。高考作文立意,就是根据作文材料、任务指令及写作要求,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考场作文,文章只要切题,符合题意要求,得分就不会太低;一篇文章,即使洋洋洒洒数千言,妙笔生花,辞藻秀美,情真意切,但只要偏题了,也只能得分偏低。
那么今年的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呢?
首选是从“本手”和“妙手”之间的关系入手,阐释基础与创造的关系。例如:打好基础是创造升华的前提条件,几乎所有创造性劳动都离不开扎实稳固的基础。还可以着眼“本手”“妙手”与“俗手”之间的关系,强调处理好“基础与创造”的关系,否则,就会落入“平庸”与“下乘”。
那么,能不能考虑三个概念的其他组合方式呢?比如,从“本手”和“俗手”之间的关系入手,说明忽视基础,一味好高骛远,就只能流于平庸和俗常;这个立意角度也是符合题旨的。但如果有考生从“妙手”和“俗手”之间的关系入手,说明有人渴望成为“妙手”,最终还是“俗手”,但没有提及“本手”这个关键点,则是偏离了题旨。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必须强调“本手”的重要性,这是保证作文立意不出现偏差的关键!
【参考立意】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荣;只有守正,方可出新;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偶展妙手,拒绝平庸;固本求妙,实现人生价值;坐穿冷板凳,人生铸辉煌;扎扎实实练本手,时时刻刻防俗手;求成不可弄巧。
2022年高考作文的考情变化为高中作文教学带来三方面的启示。
1.高度重视“本手”
写作中的“本手”,就是写作素养的真实提升。高中作文训练要树立“三年一盘棋”的意识,详细拟定写作训练计划,坚持训练的序列化,训练问题的多样化,坚持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高考作文才会“以不变应万变”。
2.寻求展示“妙手”
高考作文中的创新因素就是指超过或突破常规写法,“非一般化”,“非‘旧我’”(超越“旧我”),就是“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努力追求与众不同。创新包括立意、选材、构思、行文、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突破。没有创新的文章也有生命,但那是平淡的甚至干涩的,只能是一篇“平安文”;而有创新、有价值的议论文,很容易鹤立鸡群,卓然不同,更容易受到阅卷者的青睐,得到高分。
3.力求避免“俗手”
从作文的训练体系看,要避免一味抢“热点”而导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盲目化、随意化的写作训练;从作文立意看,必须能够摒弃旧视点,占据新角度,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视角观照传统的事物,用理性的思维透视事物本质,显现大气度;从结构看,拒绝套板模式,对作文的结构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表达看,彻底改变假话、废话、空话、套话“满天飞”的现状,摒弃陈词滥调,寻求语言新颖,真情表达。
封面图片:阅之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蓝风 |投稿邮箱:ywzhoubao@163.com
往期精选
围观
丨更多
热文
2022中考作文题目 | 重庆、济南、青岛、丽水、四川各地区,持续更新...
丨更多
热文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丨更多
热文
高考结束后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这3件事一定要明白!
丨更多
热文
2022年高考7道作文题全解析及优秀下水文汇编,你觉得哪篇更合你心意?
丨更多
记得读完文章后点“在看”哦!爱你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