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见心·见行·见未来

发布于 2022-06-23 13:45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高考志愿填报:见心·见行·见未来

特邀专家: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王忠华

高考志愿填报,因其兼具重要性和复杂性,成为广大考生与家长公认的痛点。志愿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指向未来;志愿选择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它预期未定。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应从以下方面来把握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规则:吃透招生录取的变化


  每个考生和家长都应仔细研究新高考的规则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志愿填报的技巧和策略。


  1.计划公布。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公布招生计划,每个类别均以学校为单位,一次性向考生公布所有专业(类)的招生计划。也就是不分科类、不分批次公布招生计划,考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选考科目范围上。


  2.分段办法。考生根据全部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为三段,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分段线在高考成绩揭晓时一次性公布。通俗地说,就是一段线上的考生拥有优先选择权,可以填报传统高考任意批次的高校和专业(类)。


  3.志愿设置。传统高考模式下,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新高考模式下,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4.录取流程。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未完成的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具体比例视剩余计划与生源情况而定。


  5.投档办法。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档,位次仍相同的考生,则志愿顺序在前的考生先投档,全部相同的,则全部投档。


收集信息:厘清志愿填报的思路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现实依据和历史数据的共同框架下,考生基本可以厘清志愿填报的总体思路。


  第一,专业平行。


  新高考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学校”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更大的变化体现在志愿数量上,80个志愿既赋予考生更大选择权,也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二,考生位次。


  需要考生特别注意的是,位次号是在不分文理、不分批次、分段填报志愿、分段投档录取等规则基础上形成的,位次号不能等同于名次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和对比。当然,高校历年录取最低分、平均分所对应的名次号,仍可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大致的定位参考,特别是新高考实施以来的录取结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参考价值。


  第三,兴趣导向。


  填报志愿在实际操作中,考生与家长大多抱着“一分都不能浪费”的想法,扎堆报考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做出看似没毛病、实则非理性的志愿决策。新高考背景下,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有必要全面地认识影响个人发展的所有要素,可以借助相对权威的职业测评软件进行评估,再给自己划定目标专业的范围。


合理抉择:把握志愿决策的重点


  其一,选学校VS选专业?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要在学校知名度、城市影响力、专业竞争力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其二,省内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其三,兴趣导向VS分数导向?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是更高的起点,考生应兴趣优先、兼顾分数,可借助于测评软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其四,志愿梯度VS志愿顺序?考生可沿用“冲、稳、保”策略,自主调节志愿梯度的比例,比如80=30+30+20。同时,参考喜好程度由高到低、投档分数由高到低、专业实力由高到低、录取机会由低到高等因素,合理确定志愿顺序。


  分数已定,未来可期。浙江工商大学作为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新浙商的高地,给考生的承诺就是“选商大、赢未来”。



点击填表参与浙江省内高校专家团测评咨询与预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