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第八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考试讲义
发布于 2021-03-30 20:24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大纲(调整后顺序——先各论,再总论)
1.概论 | (1)病因(2)临床特点(3)治疗原则 |
2.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 (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 |
3.肱骨外上髁炎 | (1)临床表现(2)诊断(3)治疗 |
4.狭窄性腱鞘炎 | |
5.股骨头坏死 | (1)病因(2)临床表现 |
6.颈椎病 | (1)分型(2)临床表现 |
7.腰椎间盘突出症 | (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 |
第一节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肩周炎、五十肩、冻结肩)
一、临床特点
中老年,女多于男,左多于右,亦可两侧先后发病。
1.症状:肩部某一处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
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
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
2.体格检查:压痛。
肩关节各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以外展、外旋和内旋、后伸最重。
3.辅助检查:
(1)MRI:
对鉴别诊断意义较大——关节囊增厚,肩部滑囊可有渗出。
(2)X线平片:肩部结构正常,可有骨质疏松。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发病年龄、疼痛特点、查体。
(二)鉴别诊断(教材过细,建议从略)
1.肩袖损伤
2.肩峰撞击综合征
3.肩关节不稳
4.神经根型颈椎病
5.其他
| 核心临床鉴别点 | 辅助检查 |
1.肩袖损伤 | ①60岁以上,肩颈痛,肩关节无力; | B超、MRI有特征性表现 |
2.肩峰撞击综合征 | ①肩外侧痛(夜间痛); | X线:肩峰、肱骨大结节硬化、骨赘形成 |
3.肩关节不稳 | ①外伤史(骨折脱位); | X线——肱骨头或关节盂部分缺失; |
4.神经根型颈椎病 | ①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 颈椎斜位X线片显示相应椎间孔狭窄;肌电图——提示神经根损伤 |
5.其他 |
三、治疗
有自限性,病程6~24个月,部分不能恢复到正常功能。
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每日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锻炼,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不是制动!!TANG。
1.早期——理疗、针灸、推拿按摩。
2.痛点局限
——局部注射泼尼松龙或得宝松(倍他米松)。
3.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NSAIDs。
4.症状持续且重,以上治疗无效
——麻醉下手法复位,或关节镜松解粘连。
5.若为肩外因素所致——治疗原发病。
第二节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一、临床表现
1.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用力握拳、屈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
2.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
3.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
伸肘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
肘部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二、治疗
1.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是握拳伸腕的动作(注意!不是限制肘关节活动)。
2.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减少肌腱起点处的牵张应力。
3.压痛点:局部药物封闭治疗(泼尼松龙或得宝松+利多卡因混合液)。
4.顽固者:手术(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结扎术)。
第三节 狭窄性腱鞘炎
(键盘手、鼠标手、扳机指、弹响指)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1.弹响指或弹响拇
(1)初时,晨起患指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症状可消失。
(2)逐渐出现弹响指,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
(3)发病频度——中、环指最多,示、拇指次之,小指最少。
(4)疼痛常在近侧指间关节,而不在掌指关节。
(5)体检:
可在远侧掌横纹处触及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屈伸患指该结节随屈肌腱上、下移动,或出现弹拨现象,并感到弹响即发生于此处。
【小儿拇长屈肌腱鞘炎】
常为双侧性,表现为拇指屈伸时发生弹响,或指间关节交锁于屈曲位,掌指关节皮下可触及痛性结节。
出生后数月内发现,有的则在3~4岁才注意到。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腕关节桡侧疼痛,逐渐加重,无力提物。
(2)桡骨茎突表面或其远侧有局限性压痛,有时可触及痛性结节,皮肤无炎症表现。
(3)Finkelstein试验阳性:
握拳尺偏腕关节时,
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
Finkelstein试验阳性:
握拳尺偏腕关节时,
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
二、治疗
1.局部制动;
2.腱鞘内局部药物封闭;
3.无效——狭窄的腱鞘切开减压术。
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
——手术(保守治疗无效)。
第四节 股骨头坏死
一、病因
1.创伤性因素——常见原因。
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性脱位及股骨头骨折。
2.非创伤性因素
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②乙醇中毒;③减压病;
④镰状细胞贫血;
⑤特发性(病因不清)。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最先出现的症状: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可有跛行,行走困难,甚至扶拐行走。
体格检查——
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及外展活动受限最明显;内收肌压痛。
典型体征——腹股沟区深部压痛,可放射至臀或膝部,“4”字实验(Patrick sign)阳性。
2.诊断
(1)普通X线片——常规检查。
但是,看到股骨头密度改变,至少需2个月或更长时间。分为4期。
Ⅰ期(软骨下溶解期);
Ⅱ期(股骨头修复期);
Ⅲ期(股骨头塌陷期);
Ⅳ期(股骨头脱位期)。
股骨头坏死X线——四期(教材已删除,但建议掌握)
| 股骨头形态 | 关节间隙 | 股骨头负重区关节软骨下骨 |
Ⅰ期(软骨下溶解期) | 正常 | 可见弧形透明带,即“新月征” | |
Ⅱ期(股骨头修复期) | 密度增高,周围见密度减低区或囊性改变 | ||
Ⅲ期(股骨头塌陷期) | 改变 | 正常 | 塌陷 |
Ⅳ期(股骨头脱位期) | 向外上移位,外上方未受负重而隆起。Shenton线不连续 | 变窄 | 变扁平 |
【补充】Shenton线,沈通氏线
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线连成的弧度。
(2)MRI
是有效的、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表现——股骨头前上部异常信号:
A.T1WI——条带状低信号;
B.T2WI——低信号,或内高外低两条并行信号影,即双线征(double line sign)——外侧低信号带为增生硬化骨质,内侧高信号带为肉芽纤维组织修复所致。
C.邻近的头颈部——骨髓水肿;关节囊内可有积液。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