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告诉你如何备考公务员面试?(第3弹)

发布于 2021-04-13 13:48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大家好,我是大白,一个 80 后中央机关公务员(曾经在基层机关工作, 后以申论 75+,面试 93 二次上岸) , 一个热衷于研究申论和面试的公考老司机。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我面试的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期回顾


大白告诉你如何备考公务员面试?

大白告诉你如何备考公务员面试?(第2弹)


要点之二:正确高效的方法

第一部分 面试基本知识理论(尤其注意红色标记部分
第二部分 “靠谱”的面试选手有什么特质
(非常重要)
第三部分 战略篇:面试复习备考进阶之道
第四部分 战术篇:面试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第二部分 “靠谱”的面试选手有什么特质


撇开公务员面试能力测查要素而言,我们在考场环境中,如何去直观的感觉和判断对面的这位考生异于其他选手,绝对靠谱呢?大白认为主要有几下几点:



1.答题内容扣题切题。无论面试还是申论,都是有题干有问题的,别人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如果领会不了命题人的意图和侧重点,就意味着在将来的你很可能听不懂领导指示,看不懂上级的批示或者下发的政策意见规定,你的领悟能力会受到质疑,如何在将来的机关工作中有效胜任?


所以,对于一道题目的审题,很关键,无论是听题还是看题,要把题目中的各个关键词看准了,如果没有听清楚,可以礼貌的请考官再读一遍,只要把题意审清楚,把握好大方向,后面的思路和表达才有了根基。


审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偏差。

一个是,初始阶段,因为过于紧张,没有看清楚或者听清楚,也没有考虑清楚,就开始作答了。

这种情况,请大家在平时备考练习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是对象没有搞清楚,还是情景没有把握好,是理解偏差,凡是出现问题的要及时做好记录,谨防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举个栗子:

比如,单位要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请问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这道题明确是要问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同学上前就开始作答如何组织一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从事前准备一直说道事后总结,这种回答的方式,一看就是审题不清,在考场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再比如,单位要建图书室,领导要你负责,期限3个月,怎么开展工作。有的同学在回答的时候,会讲到针对图书室要进行科学选址,做好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把关等,因为题干中明确了是“单位建立图书室”,所以在场地上的选取上,我们可通过在单位内部寻找闲余的办公室,或者向后勤保障部门争取多余的办公室,改造为图书室,而根本不会涉及到项目选址以及建设上。因此,扣住题干关键词并注意其具体的现实情境特别重要。


另外一个,就是进阶阶段,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也会关注的问题,就是拿到一道题,不是没话说,而是三分钟之内说不完,不知道该如何取舍,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回到切题扣题上来。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尽量去回答跟面试真题本身直接相关的内容,在内容选择上,共性化与个性化取后者、宏观和微观取后者、当前与长远取前者,在最短的时间力求呈现出最关键考官最关注的信息。具体有哪些信息,我们在后面题型解析上呈现出来。


2.思考反应速度快。我们一般四套题目的思考时间在2min,如果是一问一答的类型,我们每一题的思考时间尽量控制在45s以内,如果超过50s甚至1min,那么我们的反应分数就基本上拿不到了。



3.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因为是利用言语传达我们的想法,那么逻辑性至关重要,必须让考官能够听得清楚明白。体现出我们对事物认知的逻辑层次。


在形式上,我们在回答的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应用关联词去引领每一个部分内容的阐述,比如在综合分析题目当中要善于应用“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第一,第二,第三;在……方面,对……而言,从……角度来讲”等,在应急应变题目当中,对事物轻重缓急的处理也体现出我们的逻辑条理性。关联词很重要,不要小看这一点。


在内容上,要在切题扣题的基础上呈现出清晰的答题逻辑脉络,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各类题型的答题基本框架思路(这里我们在本资料的第三部分逐一呈现


注意,这里的框架思路和模板不一样,基本的框架思路有助于在考场上快速形成作答思路。而套路和模板指的更多的是僵化的语言(比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我要保持冷静),僵化的模式(比如,无论什么题目上前总想戴一个帽子,别人问什么,咱们就直击要害答什么,别总是玩虚的,除非你真的没有内容要凑字数),以及只有表面框架没有实质内容的回答。


这一点在组织计划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组织计划的全流程要素我们要先学会,这样有个宏观的认识,但是到了后期必须要结合不同类的题型和题目进行具体化。这里举个栗子先,看看什么叫做只有表面框架没有实质内容的回答,大家要多多思考。


题目:单位安排你去企业宣传法律知识,你怎么做。


(机构参考答案)对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企业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能更好的运用法律来规范企业行为,维护企业权益和正确行使权力。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有责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这份工作:(划线部分是多余的废话

第一,和领导进行沟通并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和指示。拟定活动方案包括时间、地点、宣传对象(企业)、工作人员分工、所需物资、内容、方式等,计算经费预算,报请领导审核批准。

第二,实施阶段,分解计划、组织调配人员和物资,进行人员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准备好活动相关的材料和器具。注意宣传时的秩序维持,时时监督,过程的录像和拍摄。可联系相关方面专家并通知当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如果活动需要其他单位配合的,提前进行沟通和协调工作。

第三,活动结束后,做好物资归位、工作人员去向安排、经费结算等工作,根据相关企业代表的反馈做好总结,找出成功和失败之处,并向领导汇报。人民警察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捍卫者,让企业和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是我的责任。通过组织这次宣传活动,我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备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更好地组织活动。体现作为人民警察的法律意识和帮助企业维权的群众意识。


大白点评:这道题看起来洋洋洒洒,按照事前事事后的思路把整个宣传活动开展的像模像样,实际上,基本上说了跟没说一样。


第一,这是个通用答案。我们把上面红色部分全部挖出之后会发现,这个答案可以再用来回答让你去企业宣传节能环保政策”“让你去企业宣传计量法律法规等等,只要是宣传,都可以拿过来用,这就是表面的框架,答案没有沉下去,没有说到考官关注的点上。


第二,没有展示这道题关键点。衡量一道组织计划是否出彩,在能够展示出整个活动关键环节、层次清晰的基础上,就是要看围绕我们活动主题,有多少实际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细节呈现出来。


比如这里是去企业宣传法律知识,是一个宣传题,那么围绕宣传这个活动类型,在把握宣传对象的基础上明确宣传内容,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就是聚焦点,我们就可以在这聚焦点上体现亮点细节。


比如,宣传内容上,是去企业宣传法律,这么多法律我们就要有的选择,优先选择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如《公司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我们在点出这些法律的时候,就能够体现出一个考生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而不是一味的说明确宣传内容,而不指出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宣传方式上,我们可以选择宣讲会的形式,结合企业网站、宣传展板、两微一端,去企业食堂、职工活动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组织普法知识竞赛、演讲活动等方式来进行,给别人一种现场画面感感觉跟着你正在开展宣传活动,有了这种带入感,相信一定能够获得考官的青睐。

以上对大家特别是学习一段时间的同学应该会有一些启发,希望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多想一下,在你的答案中,有多少内容是围绕这道题本身体现个性化色彩的,我认为,组织计划就是在个性化与共性化之间追求平衡,在共性化呈现出组织流程的基础上,多去融入个性化的细节


好了,我们回到刚才说的,刚才是通过举例来消除大家对模板化套路化的疑虑。

我们前期的学习必须对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框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掌握,并且熟练应用,后期才能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练习融入我们的分析思维、方法技巧、语言素材升华优化。



4.答题内容分析角度多、思维灵活发散;这里的思维分析,与第3部分的逻辑清晰有区别,前面我们说了要掌握不同类题型的答题框架思路是一道题的宏观层面,这里讨论的就是在答题框架思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微观到如何在整个框架下围绕某个关键的层次进行思路展开。请大家细心体会。

比如,语言哲理类(观点类)的综合分析大家通过学习会明确基本框架思路是:提出观点解释内涵----论证观点------结合工作或生活落实观点。那么在解释内涵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应用到辩证思维。

举个面试题,请你谈谈对态度决定一切的看法。

这里我们在提出观点解释内涵的部分,就要通过辩证思维看到,这句话过分强调了态度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


针对分析角度多、思维灵活发散。再举个例子:

4.1【2016年5月7日江苏省公务员面试题】森林里一群猴子发现井里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井里了,会引发森林的灾难,于是大家组织捞月!可是怎么都捞不出来,这时一个老猴子说:你们看天上!猴子们一看,原来月亮还在天上挂着呢,请发散思维尽量联想,谈谈你的启示?

好,这道题大家看完之后一定有自己的启发,那么题干要求中说是尽量发散思维展开联想,谁的脑洞更大,谁在这道题上胜出的希望就更大(考场上紧张,思维会受到束缚)。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1)“以为月亮掉井里了,会引发森林的灾难”,说明这些猴子危机意识很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值得学习。当然从中我们也能看到猴子的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

(2)“于是大家组织捞月!”这是在意识到危机之后立即展开的行动,这是一种执行力行动力的体现,我们日常机关工作也要雷厉风行,讲求效率。大家一起组织行动,也是一种团队协作精神的展现(当然这个点上,是集体犯错误,不是材料的原本倾向,可以不说)。

也可以联想到,遇到急事要冷静处理,不可盲动。忙中多出错,临压易失衡。三思而后行,方能事半功倍。

(3)“可是怎么都捞不出来,这时一个老猴子说:你们看天上!”,井中月是表象,天上月乃实质,眼见未必为实,要善于抓住事物本质,而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因为表象很有可能是假象,可以联想到当前的网络谣言,虚假宣传等。当然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出实招、查实情。

(4)老猴子一语道破关键,这就启发我们姜还是老的辣,老同事的经验、阅历、知识、见识都很丰富,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取经,年轻人要虚怀若谷,虚心求教,才能进步成长更快。


当然,我们还可以思考到:

(5)猴子捞月本身,方向是错误的,这就告诉我们行动之前必须要辨明方向,明确真正的目标,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否则便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6)猴子只顾水中的月亮,没有换个角度去观察,否则问题便迎刃而解,启发我们要注重换位思考、转换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7)最难捞取井中月,猴子的错误行动是因为没有明确倒影的常识,这就启发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增长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平时遇到这种题目,我们尽可能的打开思路,发散思维,考场之上,我们只要答出3-4条就好,每一条再稍微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理解展开即可)


4.2近期《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获得热播,并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道题我们拿过来,很容易考虑到,是要我们重点谈这部纪录片获得热播的原因。同样需要打开思路来进行分析:


首先,就纪录片本身所展现的美食而言,这部影片把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都一一呈现,从原料采集、到制作生产工艺、受众体验都展现的淋漓尽致,细致入微,让广大“吃货”大开眼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

思维角度一:就美食本身


同时,纪录片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承载了儿时的情感寄托、家乡的味道和对故乡的眷念,纪录片中很多地方都细腻的展现了普通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让我们对生活的不易和艰辛有着广泛的共鸣和认同,也激励着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这种情感上的依托和共鸣也是纪录片获得广泛认可的重要因素。

思维角度二:纪录片寄托着受众的感情


单从美食的加工制作角度来讲,很多美食加工工艺,都体现了华夏祖先独一无二的智慧,比如黄酒的酿造、腐乳的发酵、泡菜的制作,都体现出先人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注重传承的精神品格,极大地增加我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思维角度三:美食的加工制造本身


如果说美食牵动的是受众的味蕾,那么其背后则是中化传统美食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中华饮食文化历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对经典美食文化的再梳理、再发掘、再传播、再弘扬。

思维角度四:上升到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这个点就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我们要尽量在前面三个角度上下功夫,容易出亮点


以上几个点都是从美食以及美食所承载的内涵出发思考的,当然不止这么多,我们继续分析:


要注意到这是一部纪录片,说起纪录片,单调、沉闷和枯燥就是浮现在我们大脑中,但是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仔细体味就会发现,从纪录片制作本身来讲,剧本非常考究,台词触动心灵,拍摄专业细腻,以人情故事和真实情感作为轴线,把一部纪录片打造成为制作精良的热播剧,这可以说是传媒工作的创新与胜利。

思维角度五:纪录片制作本身


  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原因?

刚才可以说,我们都看到了积极的因素,积极的一面,然而成绩与问题始终是相伴而生,我们还应该想到:


就纪录片本身来说,这是一部文艺作品,应该与我们当前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主题联系起来,与我们当前文化逆差严重的现实背景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这么来分析:


这部记录片可以说是一部广受好评称道的文艺作品,而反观当下,国际交流中文化逆差严重,美剧《纸牌屋》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国内获得热播就是最好例证,再看国内的影视剧,粗制烂造者居多,匠心制作者太少,如抗战神剧不断刷新观众认知的底线,在这个文化发展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制作考究、受众认可的文艺作品,去真实独特的表达出中华文化的精粹。

思维角度六:联系文化逆差问题


说起美食,应该说食品安全危机我们都不陌生,我们还可以联想到:


纪录片中讲到美食原材料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那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洁净状态尤其扣动我们受众的心弦,表达了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期待和要求。

(思维角度七:联系食品安全危机问题)


(请大家注意,以上文化逆差、食品安全都在我们申论考试中出现过,请大家联系起来思考,进入面试,请先把申论的材料都仔细熟悉揣摩一下,他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答题素材储备。)


好了,针对上面这道题的原因分析,我们给出了7个角度,如果我们继续思考,还会有新的发现,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待续未完......



开课通知


大白高分申论62期(2022国考第1期)开始招生啦!!详情咨询小巷老师dabaizx002

拼拼面试班、高端一对一持续招生中,报名请联系可可老师qq194451680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