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案可下载)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发布于 2022-06-29 12:20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威严而神秘的饕餮纹多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以后,青铜器纹饰则呈现了富丽生动的画面,如宴乐、采桑、攻战等。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井田制的瓦解 B. 冶铸技艺的提高 C. 周王室的衰微 D. 现实社会的发展

2.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di)法”,丰收年间政府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水旱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取得了良好效果。由此可知“平籴法”

A. 促进了商业繁荣 B. 维持了土地国有 C. 有利于社会稳定 D. 实质是计划经济

3. 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在今新疆县)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敦煌汉简中,有大量关于自都护府设立到到西汉末年西域各族官员前住长安的记录。这说明西域

A. 已经纳入汉朝版图 B. 社会矛盾逐渐消除

C. 大量保留中原文化 D. 百姓常与中原往来

4. 据《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这反映了两税法

A.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B. 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 促进了均田制的稳定发展

5. 据《辽史太祖纪赞》记载,“辽之先,自出炎帝”。金朝入主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以中国自居。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

C. 文化认同增强 D. 各民族习俗趋于一致

6. 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

A. 行省制度弊端显露 B. 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 地方财政面临困境 D. 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7. 洋务运动期间,京师同文馆在课程设置上,除算学、化学、格致、医学外,又增设了天文测算、各国史地、富国策等课程。这表明洋务运动旨在

A. 谋求国家富强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改变封建统治 D. 推动社会转型

8.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证券交易所施行细则》等,规定了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具体条件、必备手续与申请注册程序。这是为了

A. 限制社会资本流动 B. 收回经济主权 C.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D. 筹措参战经费

9. 浙江省某革命纪念馆长期开设《££££££》《光辉的历程》等特色专题展,也举办成人仪式、入党宣誓等活动,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最有可能是

A. 开天辟地大事变 B. 星星之火可燎原 C. 转危为安救革命 D. 自力更生大生产

10. 1938年7月7日,邹韬奋在《抗战》发行到第86号后,便与《全民》周刊合并,联合创办《全民抗战》周刊,以“动员民众一致抗曰”为宗旨。该做法

A.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维护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C. 意在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D. 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11.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军队严格执行纪律,不入民房,露宿街头(如图)。美国杂志《生活》评论道:上海民党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说明了

A. 美国放弃扶持国民党 B. 人民解放军赢得民心

C 人民解放军大公无私 D. 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

12.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A. 抗美援朝 B. 三大改造 C. 三线建设 D. 改革开放

13. 1972年,中美两国在《上海公报》中声明,双方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反映了

A. 中美建交条件己成熟 B.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C. 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D.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

1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出现了《大鹏湾》《外来工》等面向打工者的杂志。1992年《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得当年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这表明

A. “双百方针”已经恢复 B. 城市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C. 务工群体的荣誉感增强 D. 广东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15. 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为了颂扬自己的战绩,命人用埃兰语、古波斯语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撰写铭文,并以当时通用的楔形文字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这表明

A. 帝国区域内的文化多元 B. 区域性扩张促进文明发展

C. 多种文化呈现竞争格局 D. 波斯统治者宣扬君权神授

16.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规定全体自由民享有自由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这体现了

A. 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B. 王权有限 C. 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D. 议会至上

17. 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画作由于注重写实而别开生面,其《圣母像》不仅表现了真实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一位坚强、朴实、庄重的带有农家妇女气质的女性。这表明

A. 宗教改革推动艺术发展 B. 庄园经济催生新艺术题材

C. 人文主义影响创作风格 D. 人们摆脱宗教神权的束缚

18.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

A. 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 B. 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

C. 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D. 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

19. 新航路开辟以来,西班牙和欧洲商业资本支配的跨太平洋丝银贸易一度繁荣。18世纪,这种贸易逐渐走向衰落。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资本原始积累已完成 B.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C. 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 D. 西班牙的国力衰弱

20. 拿破仑曾说:“我拥有许多军队,但我也不能侵占一块土地,因为侵犯一个人的所有权,就是侵害所有人的权利。”在此思想影响下制定的《法国民法典》

A. 适应了对外扩张需要 B. 顺应了拿破仑称帝意愿

C. 有利于维护封建特权 D. 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1. 关于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学者提出,工业革命表面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却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问题。”他意在说明

A. 多重因素促成工业革命 B. 工业革命有一定偶然性

C. 技术进步发挥决定作用 D. 民主制度是主要的原因

22. 1785年,英国的一名纺织厂主被人起诉盗用专利技术。其律师辩护称,有用的发明来源于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工匠,而不是专务理论的哲学家。最终该厂主胜诉。这反映了当时

A. 英国专利法有名无实 B. 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

C. 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实践 D. 科学理论指导技术革新

23. 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它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它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 推动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B. 直接提供了解决各国问题的方案

C. 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24. 1914年,德军利用无线电技术获取情报,重创俄军。1915年,英国研制出坦克后很快就投放到战场。但交战国却未迎来期盼中“短暂而胜利”的结局。这说明

A. 军事装备需要适应科学技术 B. 厌战情绪限制了战争扩大化

C. 科技革命改变了战争的方式 D. 技术革新放大了战争的残酷

25. 据统计,从独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共发生了115次成功的“革命”,颁布了一百多部宪法,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这说明

A. 各国切实践行了启蒙思想 B. 民族忧患意识日益觉醒

C. 列强干预导致了革命反复 D. 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

26.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主张联合亚洲名国与列强“讲武”,“为被压迫的民族来打不平”;甘地提出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争取实现自治”。这反映出

A.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B. 宗教传统阻碍革命进程

C. 斗争形式受到国情影响 D. 国际局势决定革命手段

2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多次抛售黄金换取外汇,用以采购粮食。自1975年到1988年,苏联的粮食进口量从1590万吨增长到3900万吨,为此不得不大规模向西方国家举债。这表明苏联

A. 深受西方封锁政策影响 B. 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

C. 融入世界市场过程艰辛 D. 优先保障民众日常生活

28. 1980年,西方60多个国家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苏联认为美国社会有人煽动反苏运动,亦号召19个国家和地区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这体现出该时期

A. 冷战发展到全方位对抗 B. 美苏反思战争教训

C. 和平演变成为主要战略 D. 两大阵营势均力敌

29. 南斯拉夫解体后,萨拉热窝的一座小桥从“普林西普桥”改名为“斐迪南桥”,桥旁纪念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夫妇的石刻也被拆除。这反映了

A. 时间久远使历史轮廓模糊不清 B. 历史评价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

C. 追求真实的历史会具有反复性 D. 定义文物内涵需其他资料佐证

30. 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它作为国际经济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其成员除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之外,还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反映了

A. “一超多强”的经济格局 B. 经济领域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C. 世界经济体系以西方主导 D.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飞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国内国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向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中国为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论十大关系》不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方针。“我们一定爱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会主义【国家”。这就是《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

材料二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相关成就简表

工业建设

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开发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1965年国内石油已全部自给。……

交通运输业

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里程9000多公里。鹰厦、包兰、兰青、兰新、川黔、黔桂等线通车,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车。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科技

1964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教育卫生

1957年到1966年,高校与中专毕业生分别比1950年到1956年增长4.9倍和2.4倍。医疗卫生机构大幅增加,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天花、霍乱、鼠疫等疾病被消灭或得到有效防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外“重大变化”,并概括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发展,开始突破民族的地域性局限,亦即历史最初向世界历史转变,大体始于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对海外商贸利益的追逐日益加剧,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交往,引起了狂热的殖民扩张和商业革命,直接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资本主义为建立和扩大世界市场,就必须消灭各个国家和民族彼此孤立隔绝的状态。那些地域和人为设置的种种障碍,都被资本的膨胀和扩张所冲破,资本主义为自身的发展获得了更多更大的空间,各个民族的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历史。

——摘自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近一百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会带来重大的世界性政治后果:一是在相关国家内部引发社会与政治危机,并因此影响国际政治;二是打击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模式的声望和吸引力,刺激新的替代性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出现:三是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重塑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格局;四是冲击既有国际规范,甚至导致国际秩序的根本性变革。

——摘编自王立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世界政治的百年轮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历史”形成过程的特点,并说明该过程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选取任意一点“世界性政治后果”,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选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下载方法:

1“深圳中高考资料库”gongzhong号

2 回复“202206GY”即可获取,不会的可以添加海老师。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