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你和学生“同频共振”了吗? ——二下《数学广角——推理》例1听课思考

发布于 2021-03-31 06:21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今天有老师问我二下的“推理”一课怎么上,巧了,下午正好听一位老师就上这课。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促使我能稍微深入一些来思考,十分感谢执教的老师以及邀请我听课的学校。

 一节课听下来,我的脑子里不断冒出这四个字——“同频共振”。其字面涵义是说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共鸣或走到一起。多引申为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我就此想好了课结束之后要跟老师们交流的话题——

 课堂上,你和学生“同频共振”了吗?

 如问我的那位老师所言,教材上的例题挺简单。教材例题如下。

 我猜想,拿到这个例题,也许有很多老师第一时间都在思考要如何教。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有一些习以为常甚至是根深蒂固的做法,比如,详细教学课本上的例题。教材受限于篇幅,一般同类的问题肯定只会编排一道例题。于是,我们的课堂上重点详细反复教学这一例的情况就比比皆是。例题重点教当然也没错,但它是不是要占用这节课大半的时间,还与它的难易程度有关。难度大讲整节课也无可厚非,若是对学生来说很简单,则费时太长可能适得其反,一定难有好的效果。企图讲一例就达到学生全通全会,恐怕是我们一厢情愿了。

 既然我们认为这个例题对学生来说是简单的,那么拿到例题首先思考自己要如何教,这出发点就特别显得有失偏颇了。题目难学生不会,无从下笔,我们思考究竟要如何教这是自然的,可是题目简单我们也一心想要去教,这就难免遭遇“假课堂”了——学生会“配合”你的“教”来“假装”学。他们或许会按你的要求去操作,也总人有会积极回应你提出的问题,甚至耐心接受你反复的询问,但这些极有可能都是他们在揣摩你配合你而已,你们之间,根本没有“同频共振”!

 我们不妨来看看具体的课堂现象。当然,我下面要列出的种种现象并非只在某一节课上出现。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具有普遍性,教学不同内容时都会有很多相似的现象。所以,借这节课的例,我觉得特别有必要跟大家作个交流。

 

 第一处:例题完整呈现之后,小刚、小丽各拿的是什么书?有不少孩子立即表示自己知道了。此时,老师并没有请学生来回答,而是出示了一份活动要求:

 

1. 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学习单上。

 (提示:可以用文字描述、连线、画表格等方法)

 2. 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这样的活动要求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常见吧?如果你是学生,不妨换位思考一下:这时候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呢?有不有可能是这样的——我一看他们说的话就知道他们各拿的是什么书了,但老师没让我说,非要我在纸上写写画画……好吧,那我就写出来吧!

 这是不是学生对老师“教”的“配合”?一看就知道的,一说也容易说明白,非要写写画画去是不是有点无奈?

 

 第二处:学生在纸上写写画画已经结束之后,老师开始展示学生作业纸,并引导交流。说是引导交流,实际上就是反复的师问生答。因为活动要求中有提示,所以孩子们的确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有写文字描述的,也有连线和画表格的。老师呈现了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三张作业纸。第一张文字描述的,还请全班同学齐读了一遍。然后,开始追问:先确定的是谁?然后确定的是谁?你是怎么确定的?最后确定谁?为什么能确定?对三张作业纸的主人,老师基本上都是这样追问的。

 我们再来当当学生,换位思考下,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有不有可能这样想——我写了那么多话,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老师还要反复问,这不就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么?……好吧,我就再来说一说!

 如果换位想想,当学生是不是很不容易?配合我们写了画了,还要配合再说一通,一眼就看出结果的问题,要反复纠缠好久,累不累?新鲜不新鲜?乏味不乏味?

 

 第三处:呈现三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分别是文字表述、连线和列表。老师开始提出经典一问:“我们用了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这里挺尬的——老师期待学生说连线的办法简洁直观,可学生的感觉是“很普通”,有人喜欢写文字,说这样很完整。还真没错,呈现的作业单上孩子把推理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也有喜欢列表的。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哪种方法好?当然是他自己的方法最好!他就是按自己的办法推出了正确的结论啊!老师干嘛非要我认同别人的方法好呢?

 您看,这又没跟学生“同频共振”不是?这里还有特别需要说明的,实际上,老师重点教的所谓“三种方法”,不过是学生呈现推理结果的三种表达形式而已!最多也就是看哪种形式更方便一点,算不上是“推理方法”。什么才是推理方法?抓住已知的判断,联合几个条件,就可以作出新的判断,这才是推理的方法。我们太过于强调表现形式了,反而忽略了最重要东西。

 

 第四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例题终于教完了!该做练习了。老师安排了两道习题(也就是说,在这节课上,学生总共经历三次推理。不知道没上过这节课的孩子,给他这三个问题,能不能做得出?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做出?强烈建议二年级的老师去做做前测,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如果不费多长时间能做出,那老师们想想,我们花光四十分钟一节课,值吗?),在学生完成之后,老师又开始引导交流,还是反复追问同样的问题:可以先确定谁?怎么确定的?然后呢?最后确定谁?为什么?

 您不妨想想,做完了习题之后,作为学生此时最关心什么?不应该是关心——“我做对了吗?”——这个么?而我们老师却在关心什么?——“你是怎么推理的?”

 又没“同频”对不对?我们的教学逻辑里太重视方法也就是“术”的东西,我们认为方法对了结果就肯定会对,所以我们不断地跟学生强调所谓的“方法”,我们甚至毫不关心学生自己的尝试到底对了没有!毫不关心到底有多少学生推理正确了!如此为“教”而教,“学”何在?

 

课堂上,若没有和学生“同频共振”,师生其实都会挺难受的。孩子要揣摩着“配合”老师,老师可能还不太满意学生的表现,都拧巴了不是?再次强调,上面这种种表现在我们的课堂中非常常见,绝不是今天这堂课才有。我只是借这个例来说明而已。

 

 那么,就这节课,如何做到跟学生“同频共振”呢?我的处理办法很简单——不要纠结不要啰嗦,例题呈现之后,先请学生举手表决一下,看看到底有多人自己就能直接推出结论?心里有数之后,学生爱说就直接说呗!这个推理过程学生不难讲清楚,毕竟这个推理很简单,学生早就有类似的生活经验了。例题说穿了就直接过掉,再多来几个问题情境嘛,给学生多次体验推理的机会,就是让学生在不断的推理活动中学会推理。我充分相信,孩子在多次经历推理之后,一定会越来越敏锐,熟能生巧做中有悟,推理会变成很自然的事。

当然,你如果愿意多费点心,可以考虑创设更神秘更有吸引力的系列情境,让孩子们在柯南的世界尽情推理就好。如果你说没有时间精力不济费不了心,那我也给你一个更直接的建议——就把课本中例题后的“做一做”,还有练习二十一中的相关习题都拿来嘛,一个接一个推理就是,看谁反应快,最先确定结论。现场先统计结果,再来检验谁的结论正确。班级的“推理大王”就这样产生了……

课内把习题都做了,课后减负就梦想成真啦!向课内四十分钟要质量,你得跟学生“同频共振”才行。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