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讲记第十五课

发布于 2021-03-31 19:0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潮汕话宣讲
清凉甘露 滋润心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15.mp3 来自妙法盛宴 59:31


稽首妙法莲华经
八万十二诸圣教
诸佛护念大宝藏
利乐无际难测典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

菩萨为了要成就佛道,要依止寂静地修行,远离愦闹以及凡愚。

广钦老和尚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还未成就,就急于去度众生出轮回,结果容易被众生度入轮回。”所以,一开始的话,远离凡愚,是非常合适的。当然远离凡愚,不是说要舍弃众生,而是现在还没成就,先自己修行,将来成就的时候再来利益众生。

不但要离开凡愚,还要亲近善知识。《增一阿含经》有如是记载:

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

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

有一次阿难尊者,向佛陀汇报了一个心得,“佛陀啊,我这两天打坐啊,发现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善知识是成佛的一半,占一半功劳。”佛陀跟阿难说:“弟子啊,你错了,善知识不仅仅是一半,是全部,百分之百。”

“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修行应该依止寂静的地方,寂静地功德非常不可思议,寂天菩萨《入行论》这么说:“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究竟的境界确实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但是作为初学者,我们必须远离凡愚,依止寂静的地方,并且要长期依止寂静的地方,“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这样来求佛道。

索达吉上师要求四众弟子一年都能够多闭关,益西彭措上师也要求一周起码半天关闭手机,好好地收摄自己的身心。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专门用一品谈了禅定,并且篇幅非常长,颂云:“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 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如果是心意涣散,就被烦恼所吞噬,所以要依止寂静地,让身心真正清净,专心修行。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

 这个“决疑令喜”,意义非常大,我们学佛一定要多思维、深思维,反复抉择法义。抉其疑,择其义,就能够真正把佛法融入自相续,法喜充满。

“欲令众生, 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文殊菩萨解密佛陀入定,放光普照的原因。要让所有的众生都知道最难信的法。

 最难信的法是什么呢?哇,现在看起来好像一个业障非常深重的众生,居然与佛无二无别。众生本为佛,然被客尘遮,垢净见真佛,这就是《妙法莲华经》的所诠义。


 摘自释慧利法师讲记 
《妙法莲华经》第十五课
 



回向文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