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urriculum课中,获得绝妙的心流体验

发布于 2021-04-01 23:5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YOYO在芬兰

分享这里的所学所思所想

这篇其实仍然是Curriculum and Policy 这门课的学习后的日记,这趟课引发的思考,已经不仅仅能用反思来形容,而是认知体系的重构。


这门课的老师有几位,前三节的授课老师是Birgit Schaffar-Kronqvist,是个德国人。


在此之前,我自己也常常做课程设计,但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课程究竟是什么?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决定(decision),与各种因素有关的决定。


举个例子,我们的硕士课程中,每当讲到与justice相关的问题时,半句不离“Racism(种族主义)、气候变化、人权与可持续发展”。所占的比重相当高。


说实话,我对于这些话题,着实没有什么兴趣,而且也一直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反复的讨论这些。是直到有一次和西班牙同学Susi聊到的时候,她很详细地给我解释才弄明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过去的殖民历史。这也是老师提到的,历史对于课程的影响。


从最浅层次的方面来说,课程是为了将前人觉得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传承下去。那么问题来了,谁能够决定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呢?


在进行这样判断的时候,需要注意区分的是绝对与相对的区别。老师举了两个这样的例子:

相对判断(relative judgement)

我在打网球,你走过来对我说,你打得真不好。我说,没错,我知道,但是我觉得这样就够了,我没有想要做到更好。那么你可能说,Ok,你喜欢就行。


绝对判断(absolute judgement)

有一天我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有个人过来和我说,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然后我说,我知道,但我就是这样的,我不想做个好人。这个人,这个时候,还会说,Ok,你喜欢就好吗?显然不会,他会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做个好人。


体会到这两个例子之间的区别了吗? 



那么回到现实中,我们的教学中,是否模糊了绝对和相对的区别?

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否也过于绝对?这样的绝对是否是有必要的?


我至今还记得高二的语文老师的一句反问:“为什么教材就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呢?”并边说边指出他认为的一处翻译不恰当的地方。

这句话在我为师是从的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极其强烈的印象。开启了我的质疑之路。


当很多东西变得绝对,你就需要警惕权利的滥用。


而这引起了我的另一个好奇,就是religion。为什么愿意放弃一部分的自由,信仰religion?


在课堂上,我们又讨论了三个问题:每一个话题,老师会给定辅助的问题,然后把同学们两两进行随机分组进入到不同讨论室。每一次的讨论都很激荡,然后大家会在评论区写下核心观点,每次都是热烈澎湃,在此做一些非常简单的记录。


  • community VS individual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同学们在看了老师的录课和参考文献以后提交question paper,老师从中挑选出来的问题。这里面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问的,也是我在学校的时候常常思考的问题。班集体的这种组织形式,真的是必要的吗?

  • Social equality

    - what to do about it?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是比较欧洲和美国的不同。


欧洲的高福利,是要帮助那些平均线以下的人,“compansate”补偿,使得大家都在平均线上下,这是他们理解的公平。


美国的传统是,每个人都一样,得到同等的对待。


其实结合我们自己的历史,就会知道,确实是各有利弊。(这个时候我特别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给我们带来的借鉴意义)


我其实在班级中有发言,但是我说完感觉怪怪的,就是那种大家觉得啊你果然是被共产主义洗脑了那种感觉。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前几天和Susi散步的时候聊到的,说到最近非常敏感的新疆问题,她也很小心翼翼,让我先说我的观点,确认了我是一个理性客观的角度她才放开了跟我讨论。


Susi是一个对亚洲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人,她说,因为西方会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东方,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大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认为他们是Normal thinking, 但光是中国就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你怎么能认定自己就是Normal呢?


而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是他们确实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各种媒体塑造的刻板印象。如果真的希望有深层次的交流,需要用西方的思维讲他们能听懂的故事。但是很显然能这样做的人很少。所以确实会有“外面和我们已经产生了精神上的生殖隔离”这种感觉。


  • How to develop curriculum as open and inclusive as possible?

怎么能让我们的课程更加包容和多元呢?我们讨论以后的结果,是不可能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课程。


但是站在国家这个层面上,课程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决定”,是培养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


从这个角度,就能够更好理解为什么要推核心素养,为什么要打击课外辅导班。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这是一条基准线。


在此之上,才是自由发挥的空间。


东方人讲事情总是有些含蓄,所以之前看核心素养,总觉得盖着层纱。


我在看《Phenomenon learning from Finland》的时候,虽说书是讲现象教学的,但其实一大半的内容在讲芬兰强调的横贯能力T7,对应过来就是我们的核心素养,讲的很透彻很详细,反过来促进了我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说回到这个问题,纯粹包容性的课程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但至少要做到区分什么绝对的,什么是相对的。而不是将二者的概念混淆或是将所有的东西当成绝对。



感谢Birgit,我一个没有什么政治素养且不喜欢哲学的人,都在她的课堂上获得了极其棒的心流体验,看文献的时候抽象得我完全看不下去,但是听她的lecture就会开启思考的大门。


每一个话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话题与话题之间的关联,话题与辅助问题之间的关联,都堪称绝妙。你能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她的理性、严谨与睿智。


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


扫码关注可爱的我~ 在看或者点赞都是鼓励~ 


往期阅读

这所学校,想给老师做一个“发呆吧”

学习日记:什么是课程(Curriculum)?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内容摘录一

芬兰同学Alex: 芬兰教育并不是完美的

芬兰同学Anni:大概全世界的老师都有同样的困难

听了150+位老师的课,我发现了什么

当我成了“学困生”

芬兰老师喜欢的实用教学工具-Fling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