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学期 13.1 分子热运动
发布于 2021-04-10 12:02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想一想如果把玻璃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是有限度的,分到最后,就会得到组成玻璃的最基本微粒--组成玻璃的分子,玻璃就是由很多、很小的这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不能再分了,再分就与玻璃的性质完全无关了。
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这样的分子构成的。
视频:介绍分子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拿下玻璃板5分钟后如右图
抽掉玻璃板后,较重的棕色二氧化氮会运动到无色的上面的空气中,二者会慢慢混合。
较重的硫酸铜溶液会与上面的水慢慢混合在一起。
长时间放置的煤进入了墙里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会变黑,用笤帚扫都扫不干净。煤进入了墙里去了。
以上现象表明: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这个宏观现象是由微观的分子运动所造成的。
分子的振动
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物质微观分子的运动造成了宏观的扩散现象,反过来,宏观的扩散现象说明了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模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视频:扩散现象
墨水在温水中扩散的比在冷水中要快;
蒸发在阳光下会更快;
炒菜时咸味很更快进入菜里面。
很多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现象才会进行的更明显。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大多物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或体积都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造成的。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二者的和,但是总体积却小于200ml,这足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物质以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形式存在。
固体物质的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比用力较强,分子的话动范围也较小,所以固体一般有较大密度,体积和形状较为固定;
液体的分子间隙较大上点,分子间作用力稍弱于固体,所以它们虽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
现在我们不难理解:物体由固体变成液体、由液体变成气体都是要吸热的,因为物体只有吸收大量的能量,它的分子的能量才能增加,以致于可以摆脱其它分子的作用,使自己的活动范围更大!宏观上表现为物质的状态的变化。
练习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纷飞
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无规则运动
4.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5.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6.“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7.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一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填“加剧”或“减缓”).
8.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
9.《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制作酸菜时,先在白菜的表面抹上调料,然后放到菜窖中贮藏.腌制后白菜内部也入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1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12.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快
B.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13.自行车修理师傅用专用胶水补自行车内胎时,先要拿一块大小合适的专用补片,并用锉刀将内胎裂口处锉干净,而后再均匀地涂上专用胶水,待胶水快干的时候,将补片用力粘在内胎上,这样才能粘牢.为什么不在胶水刚刚涂上就将补片粘在内胎上,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胶水干了分子间引力更大
B.胶水干了分子间的引力更小
C.胶水不干时分子运动更快
D.胶水不干时分子间的距离较小
14.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15.据报道:H7N9很有可能卷土重来,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 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需戴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 m(分子直径约为1×10-9 m),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
16.“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运动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7.“破镜重圆”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说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够”)实现.因为破镜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________.
18.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十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请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19.小天和小任同学围绕着分子动理论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①读了一段文字: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含有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可以喝去1万个水分子,需用100亿年才能喝完这滴水!
②将一滴蓝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现象如图甲所示.
③用刀把一根细保险丝切成两段,使两段保险丝平滑的切面紧密接触,然后在其一端挂一个物体,并将物体吊了起来,如图乙所示.
④在注射器中充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活塞,水的体积没有变小,如图丙所示.
(1)分析①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②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③④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原来,这是因为“软蛋”内液体的浓度比清水大,水分子透过蛋膜向蛋里扩散,所以蛋的体积会逐渐变大,这种单方向的扩散现象叫渗透.
(1)用浓盐水消毒杀菌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当细菌落入浓盐水中时,水从________渗透到________,使细菌________从而死亡.
(2)渗透这种现象还经常被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例如,工业上广泛应用渗铝法,把铝扩散到钢中去,使钢件具有高度的耐热性;在半导体中常常用这种方法渗入各种不同的微量杂质,以达到控制半导体性质的目的.据了解,工业生产中的这种渗透法多在高温下进行,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B 3.A 4.B 5.C
6.扩散 引力 7.永不停息的无规则 加剧
8.引力 间隙
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B 11.A 12.B 13.A 14.B
15.不是 16.扩散 无规则 升高
17.不能够 大 小
18.答: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炒菜时,加些盐,由于盐的温度高,盐分子运动加快,盐分子的扩散也加快,所以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咸菜时,由于盐的温度低,盐分子运动较慢,盐分子扩散也慢,所以菜要隔一段较长时间才会变咸.
19.
(1)物质由分子构成且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0.
(1)细菌中 盐水中 脱水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渗透越快
文章来自:初中物理微课!本文仅用于交流和学习,不做商用!若侵删。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学习教学资料汇集(可自学)(自学及研究的好资料,强烈推荐)
人教版初三物理下学期学习教学资料汇集(可自学)(自学及研究的好资料,强烈推荐)
初中物理各版本最新电子教材汇集(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漫画解说物理:一口气读完初中物理力学部分
漫画解说物理:一口气读完初中物理电学部分
漫画解说物理:一口气读完初中物理能量部分
2020年南昌二中初三物理第二次周练试卷(详答)
2020年南昌二中初三物理第一次周练试卷
2020年沪粤版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主要知识复习11.1—14.2主要知识整理
2020年沪粤版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主要知识复习 1.1—3.5主要知识整理
初中物理沪粤版初三下学期各章节中的物理方法
初中物理沪粤版初三上学期各章节中的物理方法罗列
初中物理沪粤版初二下学期各章节中的物理方法
初中物理沪粤版初二上学期各章节中的物理方法罗列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主要知识整理
密度计算经典例题及详答
40多张经典gif动态图带我们回顾初中物理知识
2021春晚中出现了哪些中高考科目知识点?
魔力科学小实验|纸锅不仅烧水,还能煎鸡蛋
科学小实验|磁铁靠近5个硬币会发生啥?
暑假亲子实验 实验名称 看不见的图案(偏光眼镜)
暑假亲子实验 实验名称 激光拐弯(光的全反射)
暑假亲子实验 实验名称 区分生熟鸡蛋(惯性)
暑假亲子实验 实验名称 自动爬树的猴子
物理实验之探究小孔成像特点(二)
暑假亲子实验 实验名称 吹出来的水(大气压)
科学实验 | 松开手后,两个气球大小如何变化?据说大部分人都搞错了
小实验 | 如何让娃秒懂空气有质量?
小实验 | 一堆硬币叠罗汉,为何用直尺打不倒?
科学实验 | 一根小吸管,气球立马变身疯狂陀螺?
科学实验 | 饺子煮熟后,为什么总会浮出水面?
实验验证:水和空气哪个更不容易导热?
魔力科学小实验 | 一旦塑料杯被点燃,还能盛得住里面的水吗?
科学实验 | 这气球明明不漏气,为何风一吹就变小?(蒸发吸热,热胀冷缩)
初中物理《实验攻略》第十六讲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火车到底是怎么掉头的?
打火机为何出现悬空火焰?
全世界70亿人同时起跳,地球会天崩地裂?答案可能让你难以置信
天天照镜子时,你思考过镜子是什么颜色吗?
世纪大堵船!苏伊士运河搁浅的船浮力有多大?

(欢迎您的观看,谢谢您的分享和转发,感恩一路有您的陪伴!您若喜欢,可以长按下列二维码并识别,关注gongzhong号;此gongzhong号内容均为免费分享,若您有物理知识整理、趣味知识、趣味实验、各校试卷或与物理有关的魔术,联系我,亦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