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高考,如何用往年数据来报志愿?

发布于 2021-03-22 15:50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高考志愿填报综合评价、高中生涯规划、中小学家庭教育、初升高指导诊学考优指导

很多家长朋友比较好学,对于志愿填报也是如此,喜欢自己研究,再到处打听,四处听讲座,查阅资料,前几天盛泽过来的家长,手里捧着满满的一堆资料,让我给她做些指导分析,我实话实说,今年情况特殊,不要说普通人怎么研究,就连很多专家都还无法确定说已经完全掌握,毕竟省考试院都还在摸底调研阶段(联考模拟)呢!

今天3月22日,是我们苏锡常高三一模的日子。我在这里码字,孩子们在经历了八省联考、零模后的适应性考试后,这个时候应该正在进行新高考模式下的第三次考试。家长朋友们正在进行的是模拟志愿填报,或许有些人已经完成了,有些人还没开始下手,但无论那种情况,每个人都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其实这是正常的。

分析如下:
“3+1+2”模式的估分比起原来模式的估分更难,很多人很多机构都在发布一些估分方法,这些方法对于“3+3”还可以适用,但是对于“3+1+2”却完全不适用。
对于“3+3”模式,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理科上一年的录取排名相加,比如一个学校文科上一年的录取排名为一万名,理科的录取排名为两万名,我们就可以假设这个学校在新高考第一年的录取排名大概在三万名。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3+1+2”完全无效。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设,四川大学文科专业以前有20个招生名额,其中国际政治专业今年的选科要求是假设历史或物理,别的不要求;四川大学理科专业有50个招生名额,其中建筑学专业今年的选科假设为历史物理或者说无要求。那么,今年的招生计划会是怎么样呢?
可能的情况是,原来文科中的国际政治专业有一部分名额是分在了历史的招生计划中,有一部分会分到物理的招生计划中。同样,四川大学的建筑学专业过去只在理科招生,今年也会分一些名额到历史组,那么历史组中就有了建筑学专业,物理组中就有了以前没有的国际政治专业。那么我们来想一下,历史中的院校组或专业分数和物理组的院校组或专业分数应该如何推算呢?
在这之前的六个省份,我们用的是文科、理科推算整体的一个排名,也就是说用二推算一。所以大家听到的都是基于文科、理科的排名推算一个综合的排名,这个方法虽然不太科学,但还可以用。但是在2021年,我们面对的是用文+理的历史分数推算历史+物理的分数,所以这种方法基本上就都失效了。
我们先谈老高考,假如在一个省份,以前北大招生名额是50人,清华招生名额也是50人,复旦的招生名额也是50人,人大的招生名额也是50人,假设这四个学校是分数是所有学校分数最高的学校,那么你可以推算出来,如果你在100名以内,北大、清华一定会有一所可以录取你,假设北大、清华的分数不会跌到复旦和人大之后,那么你会就知道,如果你的排名在200名以内,你大概会被复旦和人大其中一所录取。
但是,如果北大的招生计划从50变成了30,清华的招生计划也从50变成了30,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排名还是200名,你觉得你还会被复旦或人大之一给录取吗?你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会意识到在平行志愿中高校之间的排序,以及学校招生计划名额的变化,这是对录取排名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恰恰2021年,八个省份最难受的一点就是招生计划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依据招生计划的变化和高校录取的顺序以及招生计划的总和来推算每一个学校大概的录取排名。
那么这次志愿模拟填报于家长和考生而言,最大的价值意义在哪?
如果把志愿填报类比成一次购物的过程,那么分数和排名就好比我们手里握着的资金,钱越多,选择余地就越大。同样,高校的招生计划就好比是橱窗里的商品,但所有的高校基本都要到四月下旬甚至于五月初才会正式向考试院提交招生计划,这其中包括了专业计划(就是每个专业或者是大类招多少人)和分省计划(就是在每个省招多少人)的具体数字。这次模拟填报用院校计划很大可能是往年的计划(据家长朋友反馈每个专业就没有列招生计划),再加上今年呈现方式为院校+专业组,这相当于你能买的商品品牌、种类和数量你都不知道,那这种模拟的价值就可想而知了。
1、对于家长的价值。熟悉志愿填报系统,了解志愿填报流程,对志愿填报的框架和内容有更加深切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通过查询高校招生计划,对院校,特别是专业组的设置有一定了解,为正式填报时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打下基础。
2、对于孩子的价值。从来不建议孩子过多的参与模拟志愿填报,虽然很多学校还专门组织学习,具体原因如上所述,价值不大,还干扰复习节奏,甚至还会影响心理状态。对于孩子而言,参加这次八省联考最大的意义在于,一是对于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有了比较明晰的认知,以前往往都是全市模拟,一般只能知道自己在全市的排名,最多只能类比出在全省的排名。但这次全省联动却可以精准地看出你们在去年岁末时的水平和状态,这些对手就是正式高考时你们的竞争者。二是根据这次八省联考的排名,能够真切地感受与自己梦想学校的匹配度。基于排名,自己目前匹配的学校大致有哪些;如果要确保专业,自己能上的学校又有哪些。在明确这两个认知的前提下,对于这个结果,满意的,要想方设法保持住,争取再往上窜一窜;不满意的,知耻后勇,留给你们发愤图强的逆袭时间已经不多了。请参考“八省联考后的日子里这样规划, 还有机会争取好成绩!”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