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湖北省省际联合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于 2021-03-24 01:5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22021年新高考湖北省省际联合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两大支柱——算法和大数据,已经多维度地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特别是作为二者集成的智能推荐算法,已经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主流的推荐算法有三种: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和基于时序流行度的推荐。

基于内容的算法,其主要逻辑是受众偏好与新闻内容特征的匹配。通过用户特征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分析,形成推荐列表。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增加用户黏性,但对于个人信息的标签化分析,也容易引发个人数据安全性的争议。近期斯坦福大学研发的算法可以通过搜集网站信息并进行深度挖掘,判定个人情况,准确率高达91%,这一研究立即招致公众批评,也让公众对算法的信息挖掘能力产生伦理质疑。

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逻辑是人以群分,通过计算用户的特征数据将其编入一个用户群体,按照群体共享度较高的偏好推荐内容。这种做法将计算单位有效地下降为群体,减少了数据处理量。谷歌新闻最早采取的就是这类推荐算法。但是这种算法的伦理困境在于容易产生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着去关注相关信息,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在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且将人群分类可能产生潜在的算法歧视,不仅触犯个人隐私,而且易于强化社会偏见。

过度依赖算法推荐的新闻价值排序,会产生传播权、信息自由、信息触达、信息隐私权和数字身份及其保护的问题。

(摘编自赵瑜《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

材料二:

探究人和技术的关系必须在直面技术的同时观照人类,让技术和人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相互驯化,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也让人不断更新“技术”思维,不过分依赖技术,保持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当前,媒体、公众、网络平台分别承担着交叉核实信息源、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和提高数据开放程度的责任。媒体既可以依靠传统的事实核查手段,也可以利用新兴的技术工具检验信息的真实性。公众需要学习保护隐私的方法,比如要在提供个人隐私信息之前仔细阅读隐私保护政策,明确不再使用该服务时个人信息的删除和退出机制等。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制定数据信托程序,设计信托程序的协议内容和框架流程来处理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敏感问题,提高数据开放程度以满足新闻报道的需求。

如今很多媒体认识到“信息茧房”的问题,推出了应对“信息茧房”的程序。例如,新闻APP“跨越分歧的阅读”创立了包含20个新闻品牌的图谱,图谱能够记录用户阅读新闻品牌的频率,并计算受众在每一个新闻品牌中花费的时长,当受众的阅读习惯偏向于一方时,程序会建议受众调整阅读内容。

流量逻辑本质上就是“消费者导向”原则的变种,一味遵从这种逻辑将导致媒体背离核心价值。因此,为保证新闻的权威性,媒体需要平衡公共服务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下的大数据技术还不具备透彻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进程的能力,也无法在新闻的生产与发布上体现大局意识。媒体有责任在新闻信息的生产与发布过程中,把回应公众的关切与政府当前的工作重心结合起来,把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与教育引导公众、提升公众的素养结合起来。此外,受众也要带着质疑和批判精神看待基于大数据技术生成的新闻信息,而运用法律法规对网络平台进行主体问责也是避免职业伦理失范的有效途径。

大数据技术为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在改变原有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发布方式的同时,也需要对原有的职业伦理规章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技术红利与技术缺陷是相伴相生的,因大数据技术应用不当而引发的某些问题不是技术发展的失败,而是对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能否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考验。大数据技术推动着新闻传播业的更新和变化,同时新闻传播业也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做出限制,这是技术与人在大数据时代相互驯化的过程。因此,从职业伦理的层面规范媒体、网络平台的传播行为,让技术更好地推进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许向东《大数据技术下新闻传播的伦理规制》)

材料三:

算法新闻的作用和未来不可限量。对此,我们必须从不同的层面来加强新闻伦理的构建。

第一,明确人在人机协同中占据主体地位,算法服务于人的需求。人不能迷失在信息与算法的迷阵中,而应该坚持人在新闻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在算法新闻中,记者和编辑的地位不可取代。在算法新闻时代,记者和编辑应该转向更能够发挥主观性的深度报道和访谈上来,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工具和信息基础上,进行分析解读和内容审核把关,为受众提供正确导向。

第二,为算法植入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我们应该拥抱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算法革命,构筑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型算法发展的战略,强调智能型算法的价值观,为沉浸式产品植入必要的干预机制,确保其朝着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方向发展。”在算法设计和使用中,要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导,防止在算法设计中带入设计者的偏见。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即便在人工智能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依然具有人文主义的魅力。相信在“人机协同”的模式下,新闻伦理能够产生更大的约束力和规范力量,从而推动更加成熟的算法新闻时代的来临。

(摘编自杜娟《走向人机协调:算法新闻时代的新闻伦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基于内容的算法和协同过滤算法二者集成的智能推荐算法,在信息传播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B.当发现受众在某一新闻品牌中花费时间过长时,应对信息茧房的程序会建议其调整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C.在新闻传播进入算法新闻时代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工具和信息,进行分析解读,为受众提供正确导向。

D.材料二倡导的保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材料三强调的坚持人的主导作用,都是在关注新闻伦理问题。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期斯坦福大学的算法相关研究招致公众批评,引发公众的伦理质疑,算法相关研究应该摒弃。

B.过度依赖算法推荐的新闻价值排序,会产生传播权、信息隐私权等问题,容易产生信息茧房。

C.大数据技术推动着新闻传播业的改变,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在新闻传播业中应受限制。

D.在算法设计中,要防止带入设计者的偏见,要确保智能型算法朝着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方向发展。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在算法新闻时代,人工智能制定个性化的写作模板,完成新闻写作。

B.新闻客户端根据用户过去的浏览记录来向用户精准推送相关的新闻。

C.网站人工编辑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对信息进行审核,严格把关内容。

D.互联网平台搜集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推送商品信息。

4.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新闻媒体应当如何确保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朝圣

吕冠霖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旧约·传道书》

岁月在繁华的彼端径自剥落。所有历史都将成为自传,所有沦亡都不过是个人悲伤。

淡金色的光如落叶飘坠,营造着一个有月亮的黄昏。狂欢如失控的碎片、疯癫如虔诚的幻梦。

终于,血淋淋的月光下,颠覆的童话里,只剩风诉说着孩童无法捕获的瑕疵。

无须摸索灵魂,无须追溯因果。且用瘫痪的记忆,擦拭尘封的卡带,重播自由的挽歌。

……

你坐着火车。那掉了一层漆的车,在保养的极差的路上颠簸了十个小时,来到没有终点的终点。

你拿着旧式公文包,戴了一个草帽,满目茫然。几个青年从你身边路过,唱着令你恶心的流行歌曲。你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不过那时的你只热衷于海德格尔的遮蔽概念,或是喜爱与人争辩日本文学的物哀、侘寂与幽玄。你站在满是棒冰纸和甘蔗屑子的停车场上想,现在究竟身处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你身上被落山之前的太阳照得冒汗。你走出车站,对面只有一家小客栈,那是带一层楼的木板铺面,在楼上走动楼板便咯吱作响,更要命的是那乌黑的枕席。空气闷热,洗澡却只能等到天黑,在那窄小潮湿的天井里,用冷水浇灭理想。

算了吧。你决定放弃,遂远走寻觅一家能容身的旅店。

你终于在老街上找到一家旅店,你不挑剔,毕竟这还算干净。搁下沉重的行李,洗一洗满身的尘土,你并不疲倦,但也能入睡。

闭上眼,你看到了分裂的天空,你是克里斯塔·沃尔夫吗?还是玛格丽特?但你只是你自己。

你看到床头灯的灯罩上被留下了一行字:这里有世界末日的真实感。

    你是逃着出来的。探测灯里你无处隐身,庞大的怪物从你身边过去时,你产生了恐惧。你曾认为你是个英雄,但你不是。

你说:你记得对死亡的惧怕从儿时起,那时怕死远超过今天,有一点小病便生怕是不治之症,一有病痛就胡思乱想,惊慌失措,如今已经历过诸多病痛乃至于灭顶之灾,还活在这世上纯属侥幸。

你又说,生命本来就是个奇迹,一个有知觉的肉体能感受到生命的痛苦不就够了?还寻求甚么?

    你想起了幼年的你。想起了泛黄的封火墙,想起了雨天泥地里旋生旋灭的黄色水泡,还有丝丝缕缕的哀愁。

    从小你就目睹了太多生命的终结。直到今日,你也很难对什么事物感到欢欣,哪怕是假装的。你再清楚不过,生命自有终结,终结时恐惧也同时消失,但这恐惧倒恰恰是你还活着的体现。

你处于一片空虚中,不知哪里是更高的存在,却奇迹般的感到了隐约的欢宣。

你倦了。梦里来自西柏林的《悲怆》让你明白一纸文书的重量,缓缓行进的蝼蚁在时空另一个维度告诉你,那重量是生命的天平所不能称量的。

也不必去称量。

……

我来自朔方,带着诗歌与灯光,向往蓝色的海洋。眼镜锈蚀,一如我疲惫的目光。

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有青年对我说崇敬的话语,有人指摘我为危险分子。我笑了,我又不是卡夫卡。

我只是把我的感受、经验、梦和回忆和幻想、思考、臆测、预感、直觉凡此种种,诉诸语言,给以音声与节奏,同活人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现实与历史,时间与空间,观念与意识都消融到语言实现的过程中,留下语言制造的迷幻。

迷幻年代里,只有迷幻能唤醒众生。迷幻是特殊的戕害,也是另类的慈悲。

慈悲止步。我只想用人身的自由换得书写的自由。镜片闪烁,指着我该去的方向。

但我早就明白,革命的艺术和艺术的革命都早已被人玩过,我再也玩不出什么新鲜。时代与人心就像一面展开的破旗,又像是古旧斑驳的经幡。我感觉自己也没有形骸,没有分量,正在嘲弄与自嘲中随风消溶。

在急切的快车上,我和身边的老者搭起了话。他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很早就与我在居士林相识。

十四年前,他曾告诉我,音乐于他是死前的挣扎。听说他谱了第一部作曲法,也把自己的一生谱写成了哀乐。

存在主义,或是实用哲学。谁也不可能预料到,锋利的镰刀查封了那些古老的生命情结。边陲人生的体裁执着于晦涩的祭奠仪式,不时自觉遁入非文本的诗生活。

破碎是为了偿还,完整终归于圆满。他肯定也曾相信过新风会一如旧雨,神佛还会赶在演绎离合之前泣临,历史的兴观群怨继续排演。

 "我像不像一个疯子?"

    "一点不像。

    "你说我像什么?"

"我不知道."

"那么,就是个流浪汉。"

    "流浪汉也不坏。"

"流浪汉倒多半是好人。"

"那一本正经的才往往是疯子。"

    我看到他手里翻阅着布列松故意拍歪的照片,他看着我。

    同样的宿命,但我们不一定是一路人。

    然而生命或许就是这样,我们走不同的路,还是通往一致的终点。

    终点也没有终点,我依旧执拗的认为。

    “你说,历史会终结吗?”他笑得像个孩子。白发颤动着,顾左右而言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又说。

他额角上的一颗汗珠折射出了另一个世界,或者是另一种预言。

与我不同,他的迷幻更像佛家的“无明”,总有几分逃避的滋味。他的幻觉总是与疏离并存,并绕过了不断嬗变的陷阱。

我看着他,视线逐渐飘忽了起来,最终停留一本《今天》的封面文字上:

且以一夜苦茗诉说平生沧桑我们都是执着而无悔的一群以飘零为归宿

随手抽把单刀走趟雪花掩月无声对视

只有鸽子簌簌地飞

……

    你看着电视中滚动播放的画面,恶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你痛恨你的懦弱。

    你周围黑漆漆的,活像个地狱。但你转念一想,再黑暗的地狱总比光明的屠宰场强。

你说你不愿作无谓的牺牲。笑话,你只是想活命。

你说,人不是狗。

你又说,人同狗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稍许多点儿聪明。

……

我难以忍受车上播放的舞曲。现实不如梦境轻盈,虽让梦更容易让人窒息。

痛苦的目的不过是让自己获得片刻的安宁,或者在别人面前昭示所谓的真诚。我知道我将以痛苦的形式度过余生,但这又何尝不是自由?

自由可以呈现为苦难和忧伤,但若不被痛苦和忧伤压倒的话,哪怕沉浸在败笔世界中,也能乞得快乐与安详。也正因如此,这可恶的生命也还值得活。

……

远处传来钟声,我看了看表,钟似乎敲得迟了些。时差是人世间最永恒的距离。

我问了问周边的人,车已经到了巴黎。

有人激动,有人痛苦,有人无语,有人悲怆。

这只是巴黎。

……

“怎么样?”

“不怎么样。”

“不怎么样是怎么样?”

不怎么样就是不怎么样。”

总之,就是这样。

(有删改)

作者注:①改编自张错《漂泊者》。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标题“朝圣”意蕴丰富,既指“你”“我”剖析自我、正视苦难,也暗含了作者对苦难的独特理解与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A.“闭上眼的你看到了分裂的天空。形象地写出“你”因极其劳累、缺乏睡眠而产生幻觉,也体现了“你”虚幻无助的心理。

C.“人同狗也没什么两样。”作者借“你”之口,表达了对人性价值的怀疑,体现了其惘然的人生态度,并具有历史虚无感。

D.本文重在探讨诸多对立统一的命题,通过情节诡诞的故事展现生命与生活,悲伤中也存在“生命也还值得活”的乐观坚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在写“你”的故事时,巧妙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呈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你”“我”“他”的际遇是苦难者追求自由的缩影,小说以小见大,突出了主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C.小说长短句、整散句结合,语言时急时缓,并在多处进行适当的留白,使小说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D.作者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对故事进行全知叙述,细致地展现了人物的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8.本文的人物没有姓名,均用人称代替。请简述其作用。(4分)

9.学者林幸谦曾评价本文作者坚持情感本位的写作方式请分析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年十八贡辟雍。时禁元祐学,坐收苏氏文除籍。再贡,入优等。张浚荐于高宗,召对,道夫奏:愿修德以回天意,定都以系人心,任贤材、图兴复以雪国耻。上在越,浚遣道夫奏事,赐出身,改左承奉郎。再诏对,言:汉中前瞰三秦,后蔽巴蜀,孔明、蒋琬出图关辅,未有不屯汉中者。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上嘉纳,召试馆职。上谕宰相:自渡江以来,文气未有如道夫者,涵养一二年,当命为词臣。迁校书郎。出知怀安军,乞罢都运司以宽民力,罢戍兵以弭乱阶,罢泛使以省浮费。知资州,宣抚郑刚中荐其治行第一。移知蜀州,盗不敢入境。州产绫,先是,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民病之,道夫断其机。遇事明了,人目为水晶灯笼。九年不迁,盖非秦桧所乐也。以吏部郎中入对,言蜀民二税监酒茶额之弊,上纳其言。除太常少卿,假礼部侍郎充贺金正旦使。金将败盟,诘秦桧存亡,及关、陕买马非约,道夫随事折之。使还,擢权礼部侍郎。上曰:卿自小官已为朕知,第赵鼎与张浚相失后,蜀士仕于朝者,皆为沮抑。继自今有所见,可数求对。兼侍讲,奏敌有窥江、淮意。上曰:朝廷待之甚厚,彼以何名为兵端?道夫曰:彼金人身弑其父兄而夺其位,兴兵岂问有名,臣愿预为之图。宰相沈该不以为虑,道夫每进对,辄言武事,该疑其引用张浚,忌之。道夫不自安,请出,除知绵州,致仕,卒,年六十六。道夫居官,一意为民,不可干以私。仕宦三十年,奉给多置书籍。然性刚直,喜面折,不容人之短,或以此少之云。

(节选自《宋史·孙道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B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C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D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除籍,从官府文书上除去名字,官员违反法律被取消做官资格也叫除籍。

B召试,政府部门组织面试,如果是重要官职也可以由皇帝下诏亲自面试。

C郎中,六部内分掌各司的官员,孙道夫任职吏部,因此被称为吏部郎中。

D致仕,把官职交还给皇帝,即退休,古代官员退休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道夫喜爱读书,才华出众。他的俸禄大多数用来买书,他宁肯违禁也要购买苏氏文章,因此其文章气势足,被皇帝嘉奖。

B孙道夫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他在劳役和赋税上提出了许多关爱百姓的建议,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C孙道夫敢于斗争,有政治远见。他敢于当面驳斥金人无理行为,对时局形势有深入的了解,在军事上主张用武力防御敌人。

D孙道夫为人刚直,不曲附权贵。他不讨好秦松而没有得到升迁,与宰相沈该意见不合,被沈该猜忌,以申请外调表明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州产绫,先是,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民病之,道夫断其机。

(2)然性刚直,喜面折,不容人之短,或以此少之云。

14面对金人窥视江、淮的意图,朝廷上下有几种态度,请结合文本分别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

刘克庄

瀑山木落霜寒夜,共读吾家梦得诗。

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

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

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

(注)①刘宾客: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曾做太子宾客。②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曾住溪畔,改名愚溪,这里代指柳宗元。历史上柳宗元、刘禹锡并称"柳刘微之,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以瀑山落叶簌簌飘零的景象开篇,营造霜寒夜的读书环境,给人萧瑟之感。

B与友人展卷共读刘禹锡诗,诗人因为有这样优秀的本家诗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C刘梦得诗布局谨严、诗思敏锐,读之如看元帅调兵、国手对弈,森严而机锋敏捷。

D千年以来仍不忘与柳宗元一较高下,“相对垒”表现了刘禹锡诗歌创作的进取态度。

16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一句,对登楼远眺之景进行总括评价;联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__________,不禁产生惆怅之感。

(2)《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 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3)古代诗人常用“明月”这一意象寄托情怀。宋代诗人苏轼就写过这样的诗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③”,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④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的一项是(    )(3分)

A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B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C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D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__(1)__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___(2)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____(3)_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0年来,从蛇口“开山炮”的历史巨响、发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呼声,到一系列思想上、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深圳等经济特区一次次破冰试水,始终引领我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务实求新、攻坚克难,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上述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你们的班会课上将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读此材料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1.D    2.A    3.C

4新闻媒体应当承担起交叉核实信息源的责任。平衡公共服务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把服务公众需求与教育引导公众结合起来。对原有的职业伦理规章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做出限制,规范传播行为。新闻媒体人应在人机协同中占据主体地位,驯化大数据与算法技术,把握新闻的正确导向。(意思对即可)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首先提出观点,必须在直面技术的同时观照人类,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也让人保持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接着指出媒体、公众和网络平台各自的责任,并重点论述媒体要有大局意识,要有责任担当。最后总结,从职业伦理的层面规范媒体、网络平台的传播行为,让技术更好地推进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A 7.D

8.①有助于增强人物的代表性与普遍性,将叙写“漂泊者”的执着选择上升为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升华了主旨;

②人称的交替使用使得视角不断变换,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这篇小说全文贯穿着“茫然”“惧怕”“安详”“痛恨”等情感词,直接表达了人物感情;

②这篇小说通过“淡金色的光”“月亮”等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哀伤凄迷的情感氛围;

③这篇小说引用诗句,自然地体现出“漂泊者”痛苦而坚强、执着而无悔的形象,从而表达出对生活的感伤、对理想的渴求与为追求自由勇于抗争的情感。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    11.B    12.A

131)资州出产绫,在此以前,知州派军队的工匠购置织机买丝少付钱,百姓忧患此事,孙道夫停办了公家的织机。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然而他性情刚直,喜欢当面批评、指责别人,不能容人之短,有人因此轻视他。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面折”“”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皇上不明白为金人何窥视江、淮,认为不应该;孙道夫认为应提前预防;宰相沈该不以为意。

    评分参考:

    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年十八岁为太学贡生。当时禁止元祐之学,因犯收藏苏氏文章被开除学籍。再次成为贡生,被选进为优等。张浚把他推荐给高宗,高宗召见他答对,道夫上奏说:“希望修养德行来扭转天意,确定首都来维系人心,任用贤能的人,谋求振兴恢复,以洗雪国家的耻辱。”皇上在越州,张浚派遣孙道夫前去奏事,皇上赐他科第出身,改任左承奉郎。皇上第二次诏见答对,他进言说:“汉中前面俯瞰三秦,后面遮蔽巴蜀,诸葛孔明、蒋琬出兵图谋得到关辅,没有不驻军汉中的。现在打算进攻陕右,应当首先治理汉中。荆南向东连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