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热点】2021高考政治备考热点梳理

发布于 2021-05-22 12:47 ,所属分类:政治考试学习资料

2021高考政治备考热点梳理

转载逆风草之仰望天空


一、顶层设计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2021年两会的重要精神和成果
①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②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③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④人大组织法和人大议事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5.中央一号文件
6.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重要足迹
7.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
二、主要热点
(一)政治
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为什么能)、网络言论问题(谣言与吹哨人、网络治理)、疫情中的社会治理、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港版国安法、香港选举制度、人大组织法、毛南族脱贫
(二)经济
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江经济带建设、新型消费、优化营商环境、外卖问题、科技创新深圳奇迹、杜绝浪费、碳达峰碳中和、长江生态保护(长江保护法、长江禁渔渔民转产就业)、国家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芯片问题、粮食安全)、新基建、消费节(价格歧视)、反垄断
(三)文化科技
党史学习与革命文化的传承、系列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北斗精神、三牛精神、深圳精神、科学家精神)、系列科技成就(北斗导航系统、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号、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天问一号开启中国火星之路;北斗全球导航系统部署完成;新冠疫苗的研制成功与使用;长征五号重载发射成功;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考古学与三星堆考古
(四)国际
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RECP、服贸会、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中欧班列

三、重点
(一)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1.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是指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2.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合理性分析
(1)必然性分析:①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是经济体量大,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比重会越低。二是经济越发达,服务业的比重越大。三是收入水平越高,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②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全球性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及疫情对经济的严重冲击;由于美国极力打压中国及中国的科技公司并谋求对中国的围堵,使得我国外部形势持续趋紧。
(2)重要性分析:①对内: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同时持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②对外:我国秉承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
(3)可行性分析:①供给层面:中国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多数产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可以同时收获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②需求层面:中国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
3.如何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如何畅通国内大循环?
生产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创新能力,在重要领域、卡脖子和面临“断供”的领域,要实现自主可控,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分配方面: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同步或快于经济增长,稳定或提高居民消费率。
交换方面:通过改革,解决导致市场分割、物流成本高等体制机制障碍。
消费方面: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2)如何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
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国际循环→国内循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利用国际市场,扩大中国产品出口;
利用国际资源,特别是进口先进科技,增强国内创新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与投资;落实好自贸区协议等
4.经济高质量发展
(1)内涵外延:质量第一 效率优先
①总需求上:消费 投资 出口
②总供给上:供给侧结构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与发展新兴产业
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融合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技术进步 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④优化经济结构:城乡、区域、产业
⑤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创新力 竞争力
(2)发展理念
①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 区域 经济与社会 三大产业
③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商共建共享 更高层次的开放
⑤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社会主义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 共同富裕
(3)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4)体制保障:
①市场机制有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②微观主体有活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③宏观调控有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2021政府工作报告对新发展格局的相关表述
(1)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2)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3)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4)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5)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6.创新引领
(1)科技创新不足掣肘国家发展:
华为断供;
种子资源保护与创新不足
(2)十四五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7.角度思考
(1)如何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或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如何做到解决在重要领域卡脖子和面临“断供”的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或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3)新基建是如何成为数字经济的驱动力引擎的?新基建给物联网带来的新机遇?
(4)从六稳六保的某一个方面是如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或经济高质量发展?
(5)如何做到通过创新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或对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6)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意义或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八省市模考试题
(湖北卷)17.(1)结合材料一,概括2013-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发生的变化。(2)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有重要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广东卷)17.(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进博会对推动“双循环”的重要作用。(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结合材料二,从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角度加以说明。
(河北卷)(1)解读图中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信息。(2)分析RCEP的签署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湖南卷)17.(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形成产业集群。(2)结合Z市做法,从经济角度,就如何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考察的角度:从分配、交换等层面探讨了畅通双循环的措施和意义


(二)国家安全
1.十四五规划: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生态安全,加强核安全监管,维护新型领域安全。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完善信访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3.经济发展与安全
(1)主要切入点:
芯片发展的迫切性;粮食安全;
种质资源安全;平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资本无序扩张和垄断
北斗导航关乎经济自主和国家安全
(2)以往涉及经济安全的高考题:主要涉及措施和意义
2010全国卷: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2009年福建:比较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我国当前采取的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项财政措施,说明其经济意义。
2008年上海:这场“国家粮食安全保卫战”对社会与经济安全运行有何积极意义?
自2020年以来,芯片、新冠、粮食、种质资源、资本的无序扩张、间谍、乃至北斗的研制等都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总体国家安全观再次成为学习的热潮,并且国家组织多地编写了相关教材。
(3)一点猜想:命题时可就某一具体的涉及国家安全的现象阐述其意义,从而明确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且目前此类网上发布的题目不多,可通过角度的限定,调节题目难度;也可要求学生提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且此类措施类题目完全撞题可能性也较小。
例1.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根基。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国内粮食供求格局和生态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持续维持粮食大丰收态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更大压力和更多挑战:受逆全球化思潮冲击,我国粮食海外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粮食生产处于"高成本"时代,依赖高投入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粮食生产主体逐步进入"老年化"阶段,新型经营主体成长缓慢。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国家如何维护粮食安全提出政策性建议。(12分)
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3分)
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或“促使粮食向高质量方向转型”“推动粮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分)
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集约高效农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3分)
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3分)
例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库里的稻米、小麦两大口粮够14亿中国人吃一年以上。但是,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及隐患: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粮食种植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而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是长久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另外,粮食浪费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又一大威胁,仅从粮食消费层面看,我国仅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量就达每年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①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打牢稳产高产的基础。
②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种业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种业供应链,提高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③以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满足当前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④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⑤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例3. 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也伴生诸多乱象。一些互联网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迅速成长为平台巨型企业,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有的逼迫商家“二选一”,肆无忌惮挑战商家的自由选择权;有的搞“大数据杀熟”,把消费者“玩弄于股掌”;有的出卖或泄露用户信息,令用户不堪骚扰甚至上当受骗...逐渐暴露出垄断的弊端,唯利是图、无序扩张。同时,监管的滞后,对一些新的经济业态没有立规矩、明底线,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监管真空,以致一些平台企业野蛮生长、跨界渗透。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平台经济要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发展和规范齐头并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平台经济的规范和发展。
①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2 分)
②平台企业经营者要发扬企业家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强化用户意识,加强创新,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 分)
③平台用户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 分)
例4. 2020年,我国反垄断力度持续加大,《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等反垄断配套文件密集出炉。2020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定向领航,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明确"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1)在新发展阶段,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6分)
①转变经营思路,真正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2分)
②坚持依法、 诚信、开放经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分)
③开展正当竞争,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分)
(2)在新发展阶段,国家应当如何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6分)
①健全数字规则,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规范平台企业公平公正发展秩序。
②提高国家智能化、精细化治理水平,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③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引导平台经营者规范经营。
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措施:
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
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4.生态安全
(1)热点事件:
碳中和碳达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阶段性成果;《长江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
首届气候适应峰会;4月22日领导人气候峰会;日本排污入海
(2)以往涉及生态的高考题:近些年主要切入点为措施及其合理性
2020全国3卷:(1)运用整体与部分辯证关系说明黄河综合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3)请就更好的保护黄河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2020江苏卷:(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长江禁渔势在必行的原因。(2)有观点认为,长江禁渔获得成功要靠政府依法行政。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围绕长江禁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2018年全国卷3: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13浙江:(1)指出材料1、2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2010北京: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3)一点猜想:延续近几年的考法,考察具有综合性且对材料的依赖性较大,不容易完全撞题;
例如,可探寻《长江保护法》、或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或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做法、或世界各国生态合作的合理性及具体实施。
例1. 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5年前,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5年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习近平提出3点倡议。
第一,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中方欢迎各国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各国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国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强化行动。发达国家要切实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
第三,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气候雄心峰会由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倡议举办,旨在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进一步动员国际社会强化气候行动,推进多边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如何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①国要支持《巴黎协定》等应对气候变化条约的实施,遵守国际公约,积极履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②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国际合作,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③要支持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国际合作的作用,推动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气候治理新体系。
④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提高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实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例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长江经济带取的绿色发展成就的原因。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并完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给2分),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分)
②调整产业布局(1分)、促进发展动能转换(1分,回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替代给1分),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1分)
③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2分,若回答“运用市场化手段”“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可替代给1分),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1分)
④创新和完善监管体制机制(2分,回答“规范市场秩序”可替代给1分),不断强化环境监管。(1分)(补充:若学生回答“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可给1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


(三)中国共产党
1.党的百年成就
(1)总成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2019年北京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2)现阶段突出成就: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抗疫阶段性胜利;
2019全国2卷: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
2019年全国2卷: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0全国2卷:(1)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12分)(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10分)
2021模拟考福建卷:17.(1)简要阐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经济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福建是如何通过造血式帮扶提高对口支援成效的。
2021模拟考重庆卷:17.(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对待贫困为什么“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2)结合材料二,请在A、B、C三个贫困村中任选两个,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为这两个村的脱贫出点子并说明理由。
2020年天津:请概括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中展现的精神(一条即可),并简要加以阐释。
2020年山东: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2020全国3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舆情防控全球狙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往高考题一般从多角度或文化角度进行解读;
可以思考的角度:从党的角度解读百年成就或取得的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抗疫阶段性胜利原因或意义.
2.《人民日报》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因为她有一系列优秀特质。正是依靠这些优秀特质,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有远大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有科学理论引导: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团结凝聚人民。
(3)有选贤任能机制: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领导干部。近年来,我们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申请入党者的教育、考察等工作,确保党员质量。
(4)有严明纪律规矩:我们党一贯重视纪律规矩,不仅有着健全的纪律规矩,还能严格执行纪律规矩。
(5)有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形成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机制,确保党自身出了问题能坚决主动予以纠正。
(6)有强大领导能力。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了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共同协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这一领导体制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决策作出之后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3.《学习时报》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1)不断创新指导思想,引领党和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合力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策略
(5)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持续推动从严管党治党
例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奇迹?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为力量源泉,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不断推进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⑤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扬斗争精神,敢战能胜,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4.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共产党员网》
时代性: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回应和解答各种时代之问,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
人民性:能得到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建国方案;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建立形成了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从此中国人民真正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习近平)
革命性:能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斗争性: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我们党是敢于斗争的党,是善于斗争的党)
青春性:能永葆朝气蓬勃(组织上吐故纳新;思想上常学常新;始终重视青年工作)
例2.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进的力量。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在筚路蓝缕的石库门,在星火燎原的井冈山,在确定宗旨的延安城,在“进京赶考”前的西柏坡,在青藏高原的“天路”,在大漠深处的航天城,在印下血书的小岗村,在冲破禁区的蛇口,在连通世界的“桥头堡”,在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回到历史现场,探究历史脉络,便可找到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依然年轻的密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到来之际,学习百年党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青年手中。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向上的时代就是青春最好的舞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上百万从事脱贫工作的同志中,青年也是主力军,他们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工作的90后、00后超过三分之一,更多优秀青年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他们说“我从未如此坚定”“越是艰难越向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依然年轻的密码。(12分)
①扎根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②守正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③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赢得青年,注重接班人的培养,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5.党史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6.新表述
《政治与法治》新课标相关表述
内容要求
1.1引述宪法序言, 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2引述党章规定, 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3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教学提示:
◆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访谈,请老党员宣讲党的使命,请老战士、老模范口述历史,从中汲取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可查阅党史相关文献,讨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使命,就保持本色、坚持特色、与时俱进的要求,分享各自的心得。
◆可查阅雷锋等时代楷模的相关资料,体会他们的精神境界。
《哲学与文化》新课标规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可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开展“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的访谈,组织“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活动。可搜集有关资料,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
◆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意义。可通过社会调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评析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价值,评估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感受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以“文化创新靠什么”为议题,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可组织系列活动,比较、评议各种文化创新的表现。可通过事例解读,说明文化创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可搜集材料,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7.角度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谈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广泛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的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学习党史,以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学习党史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历史”为名,认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对此加以批驳。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史教育对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点想法: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如何使全社会更好地学习党史,使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某个限制性角度探讨学习党史的意义。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知识梳理之明晰概念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2)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3)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4)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
(5)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民主政治•法治(依法治国)
(1)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程度,取决于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展现。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态。能否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律这套规则体系转化成治理效能,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2)新时代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导向;要依靠人民智慧,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3)民主为法治奠定基础,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可操作的、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为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民主机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体现公共利益的导向,使法治为保障人权、自由及促进人们的幸福生活服务。
3.治理(政府和公民角度)
【2020山东】治理高空抛物坠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
【2018北京卷】结合材料,说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12分)
【湖北模考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河北模考卷】结合材料,说明在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A县应如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辽宁模考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促成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融入祖国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江苏模拟卷】请你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该地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撰写一个总结提纲。
特点:主要从措施角度切入,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核心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4.《依法治国》知识梳理
《政治生活》从不同主体看法治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为法治提供政治保证
①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重要表现为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
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A.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B.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C.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依宪执政。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①立法权:制定、修改、废除法律
②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政府:行政机关
①依法行政:法定责任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③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建立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提供法律途径。
⑤依法对宗教事务管理。
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
①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审判权、检察权)
②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
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监察权)
公民: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法律保障)
①依法享有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②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参与立法,让法律更好反映民意。
④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干扰公务。
⑤衡量有序无序的准绳:法律与规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遵守法律、规则、程序。
⑥根本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人大代表: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①权利:依法行使各项职权,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民主党派
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民族自治地方
依法行使自治权
主权国家
依据国际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5.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11个坚持)
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们党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价值。概括起来,其核心要义如下。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道路和正确方向。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目标和总抓手。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必然要求。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要坚持依法治权,用宪法和法律法规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
6. “法治”近年来所涉及的高考题
2015年全国2卷:38(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2016年全国3卷:38(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答案中有所涉及)
2017年全国1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
2018年全国1卷:39.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2019年全国3卷:38.(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
新课标卷主要考察角度:某项法律行为的意义;法律制定过程的特点,单一或综合角度切入;有利于考察核心素养,避免唯背书论
7.提醒
主要热点:《长江经济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人大组织法和议事规则
《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物安全法》
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给予一定的:从哲学和文化的角度从宏观上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产生发展、意义等,与中国传统文化或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等。
例1.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央视)
(1)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选举制度机制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为反中乱港势力夺取香港特别行政区管制权提供了可乘之机。
(2)完善后有利于坚决防范制止和惩治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和利用香港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
(3)有必要从国家层面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选举制度,确保国家牢牢掌握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主导权。
(4)爱港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应有之义,必须贯彻和全面体现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政治原则,形成一套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选举制度。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由于种种原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一直没有究咸,各奏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破坏香港社会秩序的活动频繁发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刷行玫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墓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11月旧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区政府随即根据该决定宣布4名第六届立法会议员即时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
2021年3月旧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宄善香港特别行政区达举制度的决定》高票通过;3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断修订《中华人民头和国香港特别行玻区恙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致长官的产生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剩行政区墓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玫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修改后的附件一和附件二对本地有关法律做出了相应锈改。
结合材料,运用新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并分析其意义。
如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1分),依法行使立法权(1分,或者回答“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也可替代给1分)和决定权(1分),制定香港国安法、修订香港基本法(1分),推动香港选举制度改革(1分)。
意义:补齐香港社会治理短板(1分,或者回答“为实现香港稳定提供法律依据”也可替代给1分),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1分),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1分,或者回答“维护国家利益”也可替代给1分);维护香港基本法尊严(1分),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1分)。
例3.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颁布第6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特定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特别的制度措施,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标志这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说为什么全国人大常委会要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必须根据人民的利益认真履行立法权。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能够增强实施效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必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③长江有其独有的特点,在其保护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颁布《长江保护法》有利于筑牢绿色发展的根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维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8.民主政治书本知识梳理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表述
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
最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重要组成部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重要形式:两会(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
(2)《课程标准》:人民当家作主
◆以“怎样看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议题,探究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职权及其关系,感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可走访本地人大代表,了解其履行职责的经验,分析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活动方式和主要职责。可针对热点问题, 模拟人大代表撰写议案;或举办“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演讲会。
◆以“协商民主有什么优势”为议题,探究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以及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可走访本地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对本地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对有争议公共问题的立场以及应对措施, 并加以评析,理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可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对话协商活动,对有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有关争议问题的解决发表见解,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食品安全、道路安全、环境治理问题等。
◆以“我国各族人民怎样和睦相处”为议题, 探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意义,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参观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设成就展览;或搜集有关材料,制作反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展板。可阅读民族文学作品,组织观赏民族歌舞,领略各民族文化的魅力。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民族杰出人物的故事。
◆以“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为议题,探究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和方式。可搜集校规校纪、村规民约,讨论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可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搜集人民依法直接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表现,讨论有序参与的意义、无序参与的后果。
(3)“民主政治”近年来的高考题(不含党)
【重庆模考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意义。
【2020天津卷】(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的感悟。(2)从“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我国短时间内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
2020北京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一份提案是如何转变成健康福祉的?
2019全国1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8年全国1卷: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2018天津卷:结合材料,说明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016新课标2卷: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特点:大多数从民主政治的某个单一主体或某一热点事件切入
(4)提醒
热点问题:十四五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人大组织法和议事规则
《长江经济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生物安全法》
一些命题角度: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制定需要坚持顶层与问计于民相统一,构筑最大同心圆。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是如何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的。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应怎样汇聚合力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程序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的优势。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制定中是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问计于民”对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1.命题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为高考内容改革指明方向,必须依此做好战略定位。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浸润到考查内容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宪法和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增强“四个自信”,确保高考为国选才的水平和质量。
2.《哲学与文化》新课标规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可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开展“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的访谈,组织“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活动。可搜集有关资料,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
◆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意义。可通过社会调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评析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价值,评估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感受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以“文化创新靠什么”为议题,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可组织系列活动,比较、评议各种文化创新的表现。可通过事例解读,说明文化创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可搜集材料,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3.2021政府工作报告
(1)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3)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
(4)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5)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6)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
(7)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8)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9)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综合性体育赛事。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5.《文化生活》考什么
作用类
2016北京卷: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2016海南: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
2016全国新课标II: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2017全国卷III: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2017全国卷II: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2017天津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
2018北京卷: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
2018海南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代表的航天成就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2018全国卷Ⅲ: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2018全国卷I: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2019全国卷Ⅲ: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19天津卷:简要回答“千年韵·万象河”主题活动的文化价值
2019江苏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2020全国1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河北模考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流行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并说明这些价值观念是如何影响中美两国抗疫效果的。
特点:①主要考察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成果;②大多数为限制性的文化意义类题目,尤其是切口小的难度更大,尤其是全国卷灵活性越来越强,对素养的要求更高。
原因类
2016江苏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
2017全国1卷:《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17江苏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2018江苏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2018天津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2020山东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辽宁模考卷】: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永乐时期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里程碑的原因
【湖南模考卷】:(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湘文化为什么能涵养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020江苏卷:有人以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特点:①主要考察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成果;②大多数为对其成功或成就原因的探寻;③山东卷、湖南模考卷、江苏卷开始从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探寻原因。
措施类:
2016全国1卷: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6全国3卷:结合文化生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018全国2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2019全国2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启示
2020北京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湖北模考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途径。
【重庆模考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福建模考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弘扬“探月精神”。
其他类:
2019海南卷:在卓嘎、夹宗姐妹一家几代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10分)
【广东模考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2019全国1卷: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0江苏卷:有人以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江苏模考卷】:请选择一方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赞成或反对“新京剧”的理由。
特点:①主要考察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成果;②就全国卷而言,灵活性和生成性越来越强,更加强调答案的个性化而去其一般化。
6.文化成就与中国精神
(1)热点引路
2020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些精神激励我们!
探月工程及探月精神
北斗导航系统及新时代北斗精神、两星一弹精神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及抗疫精神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与脱贫攻坚精神
嫦娥五号探月与探月精神
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与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川藏铁路开工建设指示)
抗美援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国作战70周纪念大会)
特区精神(深圳特区建立70周年庆祝大会)
科学家精神(科学家座谈会)
伟大抗战精神、东北老航校精神、企业家精神、蒙古马精神、右玉精神、五四精神、西迁精神、延安精神
其他重大科技成就:量子科技成果、5G、天宫一号、嫦娥五号、疫苗、袁隆平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
猜想:探寻这些精神的形成、意义和启示。
(2)典型试题
例1.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在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提炼概括了“新时代深圳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打出了这座城市鲜明的精神旗帜,也吹响了新时代特区继续前行的冲锋号。
“敢闯敢试”包含了深圳最为鲜明的“创新”特质,是深圳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不懈追求;“开放包容”彰显了“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的开放视野、“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宽广胸襟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恢弘气度;“务实尚法”是深圳人埋头苦干、务实高效、崇尚法治、遵从规则的集体群像;“追求卓越”体现了新时代深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创新实践,也体现了“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全球标杆城市”的远大追求。
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续写中国奇迹,必须弘扬“新时代深圳精神”。运用中国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①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3分)
②“新时代深圳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是深圳人民新时期开创新事业的 精神动力。(3分)
③弘扬“新时代深圳精神”.能够凝聚共识,为深圳人民继续深化改革提供重要遵循;能够激励斗忐,将激荡深圳逐梦征程. 让深圳更有信心、更具活力、更添豪情;能够为深圳继续深化改革丌放再出发的伟大征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氛 围。(4分)
(具体论证深圳精神的作用,参考三个角度:深圳精神的激励作用、凝聚作用、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社会条件。答出两个角 度可得4分,其他角度,论证合理也可酌情给分,要求语言顺畅、准确)
例2. 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批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在荧屏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唱响英雄主义赞歌,有力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些纪录片兼顾大历史观与国际视野,通过大量国内外历史影像、文物、档案,大批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知名专家的解读以及国际上一些亲历者、研究者的讲述,还原了那场战争的真实面貌,使观众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本质以及取得胜利的关键;有力地批驳和澄清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构、歪解和诋毁。
历史与现实承接,现在与未来贯通。在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们用心、用情、用功,锻造“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为时代聚力、为民族铸魂。《英雄儿女》的摄制组在一个月内,行程约2万千米,近百人分8路在10余个省市采访101位志愿军老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摄制团队历时一年在国内外调研,首次公开的影像画面,拍摄的百余件文物都凝聚了主创的心血····与此同时,创作者立足当下,着力创新纪录片电视语言,并以融合传播的方式扩大受众面,在新媒体平台引发观众共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观众自发抒写对英雄的缅怀、对祖国的深情,增强当代中国人对历史、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阐述拍摄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对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作用。(12分)
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硬性人们的行为选择和实践活动(4分);
主题纪律片还原了抗美援朝的真实面貌,批驳和澄清了错误认知,帮助观众人情抗美援朝战争的本质以及取得胜利的关键(4分);
弘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了人们对历史、对高价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4分)
例3. 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工程研发团队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嫦娥五号任务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的负责人,大多是“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无数年轻的航天人早已接过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从总体设计、轨道控制到上行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协同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新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激励着广大青年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应如何弘扬“探月精神”。(12分)
①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人实践,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洪流中。(3分)
②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自身参与建设事业的能力和本领。(3分)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协作,勇担时代使命。(3分)
④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畏险阻,与时俱进,在新征程中再立新功。(3分)
例4. 2021是中国农历辛丑年,俗称牛年。牛年要有“牛精神”。在2020年12月3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寄予殷殷期望。
2013年10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组建以张连钢为组长的自动化码头项目组。面对国外技术封锁,顶着重重压力,张连钢团队开启了一场自主创新攻坚战。他们坚信“拼命都不一定干得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拿出了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没白没夜地攻坚克难,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8至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自主创新建成了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接续实现了“十大全球首创”,让青岛港站立在了世界港口自动化领域的最前沿。他们,是中国智慧港口的“拓荒牛”。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如何成为未来的“拓荒牛”。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②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奉献,勇攀高峰;提高自身素质,自力更生,实干创新;发扬团队精神,顽强拼搏,攻坚克难。
7.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核心知识
(2)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扩大影响力+规模)的举措
文化创新发展的一般措施
①立足实践(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基本途径),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
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扩展文化传播的途径,创新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尊重文化多样性 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经济、政治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
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教育等都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进步。
发展要求: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内容:
①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③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人的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3)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的一般作用(文化总作用、对经济、对政治、对国家、对人)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对其他文化的作用:
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对中华文化的作用:许多典型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和源远流长。
与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宝贵资源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和历史文化养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对建设文化强国的作用:坚守中华立场 不忘本来 增强文化自信 激发创造活力
④一些具体的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⑤新教材
使全体人民具有共同的精神标识,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党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维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和谐世界。
(4)近五年全国卷关于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考题汇编
【江苏模考卷】请选择一方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赞成或反对“新京剧”的理由。
【辽宁模考卷】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永乐时期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里程碑的原因。
【湖南模考卷】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湘文化为什么能涵养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020全国1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2019年全国1卷】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2018课标3】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10分)
【2017年全国1卷】《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016年全国2卷】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特点:更多地考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的关系(作用),题问逐渐由线性提问方式更多地转向立体提问方式,需要学生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5)传统文化大事件
2020年12月16日,中国太极拳成功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4月,三星堆遗址再次对外发布阶段性成果,并继续进行挖掘
202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160年前,圆明园惨遭焚掠,从此下落不明的马首铜像,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回归圆明园。
2020年12月11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会上初步确定了45个国家重点项目,公布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范围、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36项具体工作。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2021年底将完成整体建设。除此之外,北京、山西等14个省份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也将在2023年完成建设。
猜测:可能结合①文化考古②某个典型的传统文化现象,从①传承的措施②限定角度的意义进行命题
(5)典型试题
例1.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过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早在距今13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南方和北方的先民都已掌握了陶器烧制技术,稻、粟、黍的栽培以中国为最早,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们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一系列都邑性遗址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把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①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考古可以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考古可以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③通过考古可以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陕西南郑疥疙洞遗址,是中国第一次在秦岭山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距今10万—1.5万年前,该遗址最大的意义就是证明了中国并不存在10万到5万年前的人类活动空白期;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玉器砂绳切割技术,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六千多年。
2020年9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意义。(12分)
①通过考古发掘历史文物,对研究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考古学用实物资料丰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历史脉络,更好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3. 202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强调,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考古学背负着巨大的浪漫梦想,考古让我们证实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让我们看到历史无法记载、没有记载的事,也可以帮我们修正历史曾经有过的记载。青少年在学习考古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各种重要的外交场合,习近平都希望世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考古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纽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考古工作作为一项探索“过去”文化事业的重要性。(10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考古学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3分)
②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3分)
③考古学能够引导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利于丰富青年学生的认识,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分)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2分)

(六)其他值得话题
1.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措施
2.对外发展与交往
3.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4.中国脱贫攻坚成功对世界的借鉴意义
5.签署RECP、中欧班列大发展、服贸会、进博会的意义
6.创造深圳奇迹的措施及意义:深圳特区(经济特区)40年
7.体美劳布局的措施及意义:最新接连重磅发布了系列教育评价改革方案
8.反垄断

四、回顾2020新课标1卷高考题
38.(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
简要分析:关键在于找到材料中消费的变化,并能够运用和掌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
39.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
简要分析:第一问关键在于找到四会并尽心概括,难点在于由现象上升的理论(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第二问,关键在于找到掌握意义类题目的做题方法,就容易找到党、人民权利和自治效能等几个角度。
40.(1)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
简要分析:关键在于掌握了认识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的相关知识,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建构及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简要分析:关键在于对文化自信内涵及文化作用类题型的准确掌握并能合理解读材料。
反思:纵观高考试题,只要基础牢,审题准,具备了基本的思维与能力,又有何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