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考前最后一卷(有答案哦)
发布于 2021-05-23 12:55 ,所属分类:历史考试学习资料
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安徽卷】
历 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
①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②隋朝开创科举制度
③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 ④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3.“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两首唐诗主要反映了
A.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
B.反映出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C.展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D.说明唐政府迫使少数民族汉化
4.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明清时期废除了贵族特权 B.明清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C.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 D.明清时期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5.1867年恭亲王奕䜣(道光第六子)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认为此举“以夷变夏”“上亏国体,下失人心”“甚为可耻”。奕䜣驳曰:“今不以不如人为耻,而犹以学人为耻。”而士大夫聚党私议不息,阻拦投考同文馆的人员,多方讥诋,斥奕诉为“鬼子六”。据此可知
A.顽固派被动接受新式教育 B.西方科技不能适应中国国情
C.洋务派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D.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举步维艰
6.《站起来,我依然英雄的武汉》长诗中这样写道:“辛亥革命枪声一响,两千多年苍老的帝制在这里戛然停步,武昌首义十八星方旗一挥,东方古国沉重的车轮在这里改道转向。”材料强调了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B.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D.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8.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道:“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的含义是指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9.下面两张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A.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
C.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10.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五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2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人口快速增长
C.工业化的推动 D.人口素质提高
11.“7世纪的日本如果拒绝学习和仿效隋唐时期中国文明,……日本的原始文明照样可以在其列岛生存下,……当历史行进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则‘追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上述材料说明
A.大化改新是日本被动学习隋唐文化的结果
B.明治维新是日本严重民族危机催化的产物
C.日本具有极强的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能力
D.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日本发展的转折
12.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C.国内外经济环境相似 D.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13.(2021·河南新乡市·九年级期末)斯大林评价某场战争时指出,“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的情况来讲,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只有我们的盟军才光荣地、胜利地实现了强渡海峡的庞大计划。历史将把这一业绩当作一项最高的成就而记载下来”。这场战争使
A.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B.苏德战场形势开始扭转
C.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欧洲第二战场得以开辟
14.日本外务省前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1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漫画主要反映了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A.生态恶化 B.人口过快增长 C.战争混乱 D.资源匮乏
第Ⅱ卷
二、辨析改错(8分)
16.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号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圣马丁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打败了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改正:
【 】(2)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改正:
【 】(3)二战后,埃及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赢得了真正的独立。
改正:
【 】(4)1990年,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況,确定了正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特別是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所走的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而作为中国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力量过分强大,中国革命的任务特別艰巨……历经22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的检验,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材料二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探索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走不同于俄国革命道路的背景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我国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6分)
(3)根据材料、问题,指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完成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18.杰出的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华盛顿的行为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
——约翰·亚当斯
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它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但是,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恩格斯《德国状况》
(1)材料一中“国家的事业”是指什么?华盛顿在这一“国家事业”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拿破仑的“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4分)
(3)从历史作用看,华盛顿和拿破仑有什么相同点?(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1)上图中①处是东西方交往通道的起点城市 ;②处的国家“大秦”又被称为 。(2分)
时期 | 名称 | 主要范围或含义 |
汉唐时期 | “西域” | 广义上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狭义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唐朝时期曾用“西天”指称更为遥远的印度。 |
宋明时期 | “西洋” | 最早见于五代,宋元时期广为流布,明代特指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 |
明清时期 | “西方” | 与“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等同义词广泛流行,指称欧洲。晚清以后,“西方”的地理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洲、澳洲,近代欧美的崛起,亦即“西方”的崛起,中国在与西方的冲突、交流、融合中开始艰难的社会转型和步入现代化的历程。 |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2)上表关于“西方”的名称变迁反映了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名称的变迁与中外交流之间的关系。(6分)
(3)从“西域”到“西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线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来了
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安徽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D | C | A | C | D | C | C | B | C | C | B | B | D | D | B |
二、辨析改错(8分)
(1)错误,改正:将“圣马丁”改为“玻利瓦尔”
(2)错误,改正:将“《海国图志》”改为“《资政新篇》”。
(3)错误,改正:将“卡斯特罗”改为“纳赛尔”。
(4)正确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不同道路背景:中国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力量过分强大。(2分)
(2)方式:制定过渡总路线;颁布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6分)
(3)共同原因: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原因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2分)
18.(1)事业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贡献:领导北美人民进行反殖民运动,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并担任美国第一任总统,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2)依据: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德国的封建势力;拿破仑对外战争给欧洲被侵略国家带来巨大伤害,引发他们的反抗。
(3)相同点: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