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历史名校三模试卷

发布于 2021-05-23 20:38 ,所属分类:历史考试学习资料


2021年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怎么办?有救了!

2021年中考历史最新提分资料,多考30分!

2021年中考道法最新时政热点,多提30分!

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2套(5.12)

2021年中考历史:百年中国外交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思维导图 高清版

【干货】中考历史背诵模板(10)

2021中考历史名校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2021中考:最新中考历史样卷试题卷(1)

初中历史中考三年知识点汇总(新课标对照版)

七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微课|中考历史主题复习精讲+配套习题 (1-32)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微课



一、选择题
1.以下三件国宝级文物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中国最早的雕像作品
B.中国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
C.中华文明皆源于河南
D.河南文化类型丰富,底蕴深厚
2.下图是开封的孟子游梁祠。这是为了纪念孟子游学魏国大梁,向梁惠王、梁襄王传授治国思想而建的。这些治国思想包括“省刑罚,薄税敛”“不嗜杀人”,这体现出孟子的主张是

A.民贵君轻 B.仁政
C.重利轻义D.好为人师
3.《中国通史》写道:“秦朝的统一,绝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A.嬴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大
B.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秦朝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郡县制度的建立是秦统一的基础
4.《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说明我国的史书
A.以搜罗天下异闻为主
B.编写体例多样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在以古鉴今
5.自南宋楼瑞《耕织图》(如图)始,我国历史上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劝课农桑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治中心南移
D.江南画家增多



6.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最早修建长城作为防范游牧民族南进的屏障,而康熙帝却不再维修长城,而是与蒙古各部结盟,但后世学者却认为两人殊途同归。这种看法的出发点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军事
C.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完全融合
D.疆域面积不断扩大
7.明朝朱元璋封了25个藩王在外抵御外敌,严令藩王不得进京,结果是藩王有兵但不得进京。而清朝王爷的册封是礼仪性的,且必须居住在京城,结果是王爷无兵且不得出京明清两朝对藩王的管制从侧面反映出
A.藩王在威胁皇权
B.分封制日渐徒有其名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8.战争失败后,中国人心里的“华夏中心主义”开始解体,加上此后愈演愈烈的瓜分狂潮,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对社会制度进行彻底变革,甚至抛弃清朝统治这表明此后中国社会的主题是
A.侵略与扩张
B.改革与革命
C.忠君与爱国
D.探索与创新
9.下表是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时的齐项主张和百日维新政令的对比这反映出
类别
维新派的主张
百日维新措施
政治
人生而平等、限制君权(康有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严复)
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
经济
实业强国(王韬);商兴才能国富(康有为);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梁启超)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文化
改革科举取士法;提倡西学,体用一致:废除八股(严复)
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军事
改革练兵法(王韬)
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A.维新派的主张都脱离现实
B.清政府全盘接受维新思想
C.变法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
D.变法的广度深度有局限性
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战略转移开辟厂新道路。这里的“转移”主要是指
A.城市→农村
B.阶级斗争→发展经济
C.合作→对峙
D.闭关自守→对外开放
11.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全汉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公开地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具有崇高威望的、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政党。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指国共两党之间的通力合作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建立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
12.观察下表,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变化说明
中国(华)苏推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玫,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人人民的范围……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A.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了清晰认识
B.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1949年的中国旧阶级已荡然无存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机械工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和太原、重庆、武汉等少数内陆城市,中原仅有一些简陋的修理业。而在“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机械工业占24项,其中4项落户洛阳。“一拖”等企业的建成使洛阳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的核心基地之一:材料表明洛阳工业基地的建立
A.改变了国家机械工业的布局
B.带动了当地商业服务业的繁荣
C.促进了洛阳的城市化发展
D.使洛阳成为人才产品双重基地
14.202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中规定,绝大多数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都由香港自己管辖,只有当案件在香港特区管辖困难、特别行政区无法有效执行法律、国家安全面临重大现实威胁的情况时,驻港国安公署和国家有关检察、司法机关才行使管辖权。这充分体现出
A.香港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不键全
B.我国对“一国两制”的坚守和“港人治港”的信任
C.港澳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D.香港特别行政这重新纳入到国家的治理体系


15.古希腊作家将商人和探险家列入英雄行列,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事,例如,同时代的中国.他们更重视农民、士兵与学者。造成希腊和中国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地理环境
B.传统民族习惯
C.文化学识修养
D.社会政治制度
16.日本大化改新时提出了“和魂汉才”的口号,例如中国的佛教、儒学进入日本后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日本固有文化意志的融合和改造,变成了适于日本民族心理素质和社会状况的意识形态,而对于那些与日本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如“科举制”,日本并未移植引入。材料强调了日本文化
A.具有盲目性
B.取长补短,兼顾民族特点
C.具有排他性
D.“我族中心主义”色彩较强
17.马克思说:“英国通过为美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充当奴隶贩子获得了大量美洲白银,从而得以挤进亚洲经济列车,成为世界经济列车上的二等乘客,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创了这样的国际贸易换算方式:一个奴隶=X磅美洲白银=Y吨中国茶叶”。马克思强调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对美洲的殖民掠夺
B.英国的经济落后于亚洲
C.“三角贸易”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
D.奴隶成为世界流通货币

18.19世纪中期,奴隶主声称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南北战争后,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彻底清除,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材料说明南北战争
A.推动了国家独立
B.改变了美国政治体制
C.强化了民族意识
D.扩大了人民参政权限
19.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宣传画,名为“工人阶级的胜利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破产”。这幅宣传画的创作背景应该是

A.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受到挑战
B.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C.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体系崩溃
D.美英将经济危机转嫁给苏联
20.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8年全球50大最佳发明,其中有一项叫海洋垃圾捅,它用了特殊的过滤器+捕获袋结构,每天大概能捕获1.5千克的漂浮物、甚至能吸收一些以石油为主的污染物。这类发明的出现反映了
A.海洋垃圾数量超出极限
B.科学技术是环境保护的助推剂
C.全球利益冲突加剧
D.人类社会的鼓大威胁来自海洋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故宫的外观色调主要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底座饰,再加以金碧辉煌的彩绘…建筑色彩与儒家礼制文化紧密结合,色彩有着严谨的社会等级制度:内部的装饰用色以黄色为最显贵,其次为红、绿装饰图案为了显示皇帝的神秘力量和皇权至上的文化情感,只能选用龙、凤等。凡尔赛宫的外现色彩主要以红、黄、青砖为主,加金色装饰点缀,没有故宫那样划分严谨的色彩等级……内部金漆彩绘、镶金绕银墙壁上满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历史为题材的壁画,内部色彩装饰多以太阳为主题,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这充分的表现了君权的绝对性和永恒性。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故宫和凡尔赛宫的异同。

(2)综上所述,说说你对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看法。请你举一例具有代表性的河南建筑。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以后,中国开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如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1896年的南洋公学等,它们就是中国最早的自办、官办(公立)大学了,日本的学校成为其主要的借鉴对象。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各大学纷纷改制,效法美国,真正全面走向西方的近代大学体系,如分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分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层次,男女同校,以及多少学年、学分及考试制度、毕业标准、颁发学位等。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一时期,中国的高校有了长足发展。蔡元培出任民国教育总长时,不管地方是由何人掌管,对大学教育都不吝投入,民间私立大学也不断涌现。这个文明古国自古高度重视教育的脉流,在民国得以延续。
材料三 从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时期被称为“黄金十年”……大学迅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达到鼎盛时期……1937年,全国共有大学及独立学院78所,教师6615人,大学生及研究生37330人。
——三则材料均摘编自李子迟《学府往事系列》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近代大学创立的特点。

(2)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以年代尺的形式画出我国近代高等学府发展的三个阶段。

(3)结合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厉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外交转型特点
内容
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从屈辱外交到立国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
从立国外交到富国外交
确立了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论亲疏的外交路线,坚定奉行“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政策
中共十八大之后
从富国外交到大国外交
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奥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进行考察,七十年的新中国外交都经历了“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如外交使命的层层推进,外交战略的因时制宜,外交话语的不断加强、“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对普遍价值的始终捍卫,如对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等原则始终如一的传承。
——白卫东、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据材料一,请你任选一个时期.说明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背景,并举出一例相关外交史实。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外交因何而“变”,因何而“不变”?两者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整体发展的认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航海条例》,根据这项法律,进出于英格兰、爱尔兰、英属殖民地的商船要么应属于英国、英属殖民地所有,要么应是商品生产国自己的船只。来往于亚、非、美洲与英国、英属殖民地之间的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完全被垄断拉制了,《航海条例》的重商主义性质一览无余。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重商主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商业资本的利益,也体现了王朝君主的利益。然而,重商主义以行政手段推行经济政策,是其有效之处,也是其弊病之处工业革命使英国开创以近代工业为生产力基础的市场经济。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经济活动,自由竞争提高经济效率;1849年,英国废除《舰海条例》,至此,经济政策的钟摆转向自由经济主义,带来了“好日子”:英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
材料三 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从经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历时近百年,凯恩斯主义展现了大规模国家干预理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断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20世纪之前,近代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二则材料,指出近代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

(3)你认为近代英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三、论述题
25.观察下面年代尺,分别选取年代尺中外事件各一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
1.DBBDB6.ACBDA
11.BAABA16.BCCBB
21.(1)相同:两者都非常庄严宏大、雄壮美丽;都突出了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统治欲望;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不同:故宫是一个建筑群(群体建筑),凡尔赛宫是一个单体建筑;故宫以木材为主,凡尔赛宫以石材为主;故宫的色彩使用和装饰图案与儒家礼制相结合,具有明显的等级贵贱之分,被伦理化,凡尔赛宫更趋于追求自由的艺术个性。
(2)看法:中西方建筑差异是由区域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心理与时代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中西方建筑艺术虽有差异,但都是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等。举例:“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白马寺等。
22.(l)是在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开展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备。
(2)

(3)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

23.(l)第一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相关史实:万隆会议。第二个时期:国内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为工作中心,国家需要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相关史实:中美正式建交。第三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相关史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变”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而变;“不变”是指坚守既有的核心原则,坚持谋求国家利益。关系:两者既有内外动力,又遵循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认识:国家综合实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外交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等。
24.(l)变化:由重商主义转变为自由经济主义(由政府干预到市场调节)。原因: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重商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学家和经济理论的推动
(2)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每次经济政策的变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政策变革与理论发展相互促进;每次经济变革都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3)经济政策变革应从实际出发;经济理论要服务于现实需要;经济政策变革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和民生问题;注重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25.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两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多地了解了外部世界,民族意识增强。特别是1919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的里程碑。二战后,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世界殖民体系趋向崩溃。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年代尺中外事件各一件,进行分析,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结合中国的1919年五四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的里程碑。二战后,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世界殖民体系趋向崩溃。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2021年中考历史多考30分


立即购买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