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漫谈
发布于 2021-06-01 10:35 ,所属分类:考研学习资料大全
(万字长文预警,下文将分为七个部分展开:考研情况;评估个人能力和依题择校;专业课学习;专业课答题技巧;复试准备;公共课经验;考研心态)
一、考研情况
二、评估个人能力和依题择校
这里我想要提一个学习方法就是先读文本再去看文学史,我认为如果顺序倒置会导致思考和批评上的懒惰,感受和判断会完全让位于话语体系建构。我更喜欢先读书目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再和文学史里的“正确答案”进行“切磋”。我认为阅读应该是两种精神的博弈,而不是作者对读者师生般的说教,所以我更多是解构式的,喜欢总结论述者的立场和弱点,喜欢反驳而不是接受灌输。尽量用批评家的心态去读书,而不是用专家的心态去读书,专家心态很容易被宏观知识体系PUA。写论文和回答问题道理一样,基本是产生疑问和回答问题,如果总是浸泡在答案里,自然而然就没有问题了。读书时拿出一种“对手”心态,自己的观点会成长得越来越快。
当时选校,我做了如下工作:
这里我排掉了主观性较强的给材料文学评论,也因此排掉了创写。然后看了这些985文学综合/基础的涵盖面(我是除了句读以外没有弱项,语言学较文学能力差)和论述题型(重点),我个人偏发挥型,喜欢贴近考博题的,可以让我自定义论述层次的,喜欢“论余华”胜过“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特色”一类,出现填空题、默写题,问偏门名词解释刁难学生的学校一律排掉。加上我自己对研究有一定的审美,不喜欢为考试读烂书,更偏向于比较有经典审美的题目。
下以知网作者“郜元宝”为例,张爱玲、周作人、王安忆考过多次,贾平凹也考过《山本》,21这次考了胡适之和张炜(《九月寓言》作者):
互联网时代大学没有校门系列
三、专业课学习
1、时间阶段
2、复习内容重要性排序:
3、考试内容
③今年的题目
进入“文学考研”gongzhong号直接搜索“复旦大学2021真题”即可。下文中提到的初试题目均是此gongzhong号整理出的,并非我的回忆版。
4、参考书目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蔡元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
完全版: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
拓展版: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卡尔维诺
《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
《七缀集》钱锺书
(学完文学史在出租屋墙头写的世界文学地图)
《文学理论导引》周宪
《西方文论史》马新国
《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杨冬
《文学理论今解》刘阳
《文学术语辞典》艾伯拉姆斯
(当时按照艾布拉姆斯诗学坐标整理的中西文论)
四、专业课答题技巧
1、思维方法:“用文学的方式破解文学题目”
①宏观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建制思维:
②微观的诗学坐标思维:
Eg.比如我们想要做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综述。可以先看一下对他的作品内容的分析,然后去看他的读者,比如巴赫金,比如鲁迅对他作品的论述。之后就是对他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传统进行了解……这个诗学坐标决定了你扫描的全部方向,几个环节下来你总能找到思考的衍生点。
Eg.【郁达夫(14年809)】【现代作家】【散文化/《迟桂花》】【感伤美/《春风沉醉的晚上》】【同性/《茫茫夜》】【《沉沦》(02年809)】(【零余者】【自叙传(08年808)】)【创造社/《创造》】【与浪漫主义之关系】【与日本文学之关系】
像“陶渊明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这道题,我试图通过论述展示我古代文学的积累(下面是我在现场写的答案,因为我比较珍惜自己的观点写过基本记得,有些说法来不及订正,大家简单看论述层次就好)既然是“意义”,我就围绕陶渊明的作品、时代、传统、读者:
分析了东晋的社会背景,然后用陈思和老师的“知识分子立场选择”,以《归去来兮辞》的思想为例分析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内容和意义,默写了几首归园田居做章培恒式的浅析,又放在整个五言诗发展说了一下。
(二)盛唐——山水田园的余音
重点以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运用老庄美学思想分析陶渊明诗歌与王维诗歌的相似之处,又对比了与孟浩然的不同,简单写了一下自谢灵运以来的山水传统,说明陶渊明诗歌对中国诗歌史题材的影响。
分析苏轼词作与陶渊明诗歌中相契的豁达精神,苏轼写过“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云云(另有《和陶诗》等)。又简单写了《读山海经》《咏荆轲》,联想到宋诗“以学问为诗”。(其实还可以和《闲情赋》互观一下,陶渊明于宋人是美学观念的转变期)
站在世界文学的角度总结了一下陶渊明的意义,探讨了一下生态批评和海德格尔哲学对陶渊明作品解释是否有效(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带了几句“桃花源”对现代小说(如《边城》)的影响。
“论述性别研究理论背景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结合作品回答”,这道题我可能比较幸运,因为我考前看了很多复旦张岩冰老师的东西,她有一门《女性文学研究》,没想到拿到卷子可以直接用她的角度回答。
我答论述非常喜欢起小标题,论述大家就当论文大纲来答吧,这样清晰而且输出非常有效。我其实推荐大家多选理论类的问题,回答和理论有关的论述,完全可以在例子上天马行空。答理论最好是文本结合理论(注意,最好是分析文本带出理论,而不是理论先行)。
首先是“阴性风格”与“阳性风格”,对应着阴柔细腻的南方想象和刚健粗犷的北方叙事。借用“弃妇与逐臣”说明现当代文学中存在的异性“隐含作者”传统,分析了毕飞宇和苏童的小说及朱朱的诗歌,对比了萧红和迟子建的小说及王小妮的诗。借用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对“繁复”和“简约”两种风格的论述,从历史的重塑角度,评析了严歌苓作品的细节描写和影视改编关系,余华追求简约的写作策略,尤其突出他对于历史记忆个体性的处理。
(三)受难者的光亮——性别研究评述
谈到顾城研究对“谢烨之死”的重提,指出性别研究优点是聚焦受难者、文学与世界关系,缺点是对于经典分析提出了鲜明的公共道德要求,对文本本身的审美价值判断造成干扰。实质是文学审美论和文学道德论的矛盾。
其实大家可以谈谈性无能(《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残疾(《金锁记》曹七巧的骨痨丈夫)的男性形象塑造对女性角色心理变化的作用。或者谈谈衰老,纳博科夫《洛丽塔》、加西亚·马尔克斯《苦妓追忆录》、川端康成《睡美人》、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牵出美丑关系,写写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波德莱尔《恶之花》……但我当时为了论述层次更多这部分没展开。
五、复试准备
因为中文专业的复试完全因人而异(老师会围绕你提到的东西一直问),加上大家所选方向不同,谨慎起见,下面我只谈如何准备和注意事项,不谈复试内容。今年复试的方式是线上。以往比较文学都是2进2或者3进2(除了扩招和调剂以外比较文学每年只收2个人),上线人不多的时候基本等额,结果今年5进2修罗场,复试后排名变动很大。复旦考研基本进入复试后,不再过多参考初试分数,面试全部以专业表现为主,如果专业表现不过硬,高分也面临被调剂的危险,差额复试可参考历年现当代的招生情况,非常残酷。今年最后收的是初试第二和第五。
我有提前准备复试,主要就是回顾初试看过的基础书目内容,分国别扫了一下文学史(王佐良、郑克鲁等)和西方文论史,复习毕业论文(因为当时花了近一年时间考虑毕业论文,硕论体量且写得非常用心,是本科学校中文专业唯一的校级毕论),看杨乃乔老师的视频课。写了一下自我介绍、毕业论文摘要、喜欢的书(两本,我专门挑了研究很少的,一个是还没公开发售的李金发诗全编,一个是佩索阿的诗集)、自己有观点的一些作家(莎士比亚、弥尔顿、艾略特等)、喜欢的文论家(因为我老师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所以我选了伊格尔顿)、对比较文学的认识(这部分要认真准备,不能把比较文学完全理解为国别文学,我当时又复习了陈思和老师的“世界性文学因素”和杨乃乔老师的“汇通视域”,把钱钟书先生的学术作品当材料分析了一下,比较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世界文学的互文性,研究内容主要是总体文学,思潮的同步态和错位态,相比钱老,现在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传统的理解不扎实……)、硕士想要研究的内容。以上问题我找了英语很棒的朋友按照雅思口语答案简单写了一下,视频会议练了练。然后中文的内容,自己对着快速会议又录屏练了四次,说满三十分钟。
当时我非常认真地准备了复试的布置(像一个搞直播的),拉了白色的背景帘,然后支了自拍三脚架的二机位。如果未来仍是网络复试,硬件就极为重要,网速代表你复试的态度。当时出了初试排名,我的两门专业课均是比文上线学生中的第一,所以比较自信。复试大家就保证自己多说,既然想考研这个学校一定有很多对学科的认识,可以不自信,但不能不热情。而且不要用学生思维思考问题,老师更在乎你的心态、读书的看法和论文写作能力。我当时被问到的题目都非常难,但不会就大方承认不会,会的就结合自己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感兴趣的研究等,文本分析带出理论讲解,专业术语用双语解释,英语口语即使没头没尾也坚持说完。最后复试成绩竟然出奇得高,直接成为总成绩专业第一,所以戒骄戒躁,好好准备,好好表达,让老师觉得你是既热爱又了解这个专业,并且有相应学术能力的学生比较关键。
六、公共课经验
1、政治:
2、英语
另外一个小技巧就是,学文学过程中可以试着看一些外文文献,考研英语每年都会出一道和人文艺术相关的,遇到自己方向很多时候不用太认真看题。比如以前考过的狄更斯生平新题型排序,还有伊丽莎白时代戏剧和文艺复兴思想的翻译……引用过华兹华斯、萧伯纳、玛丽·雪莱、乔姆斯基……很多东西学好了都是互通可以闭眼答的。当然,类比一下,你也可以上午复习史纲,下午背现代文学,有奇效。
七、考研心态
学习文学的方式不仅限于书本,像今年705考的“苏曼殊”,我没有专门准备过他的名词解释,但大三去北京现代文学馆有一面墙提过他不少东西,看过之后我记住了多半,考试就答上了。再如809最后一道大题“文学与疾病”,2020年上海翻译家协会举办的第17届"上译"杯翻译竞赛,翻译的内容就是哈佛教授关于“文学与瘟疫”的文章,我对翻译感兴趣就参加了,虽然没获得什么,但拿到卷子却发现似乎命运冥冥之中为勤奋又热爱的人写好了一切。很多事踏踏实实去做,不自己骗自己,一定会有收获的,尝试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考研并不是为你赋值的过程,而真正学好文学的人会为自己赋义。
图片来源:网络
因文中有一些独家观点,无意从事考研辅导
不做商用,转载请联系后台!
陈陈相因,一位衰老的匕首。1998年9月生于黑龙江,8岁起获得作文邀请赛、语文能力竞赛省级、国家级奖项若干。14岁出版16万字个人小说散文集《以梦为马》,17岁因写作特长突出以专业总成绩全国第五通过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主招生考试,以综合成绩第一被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保送。20岁成为综艺《中华好诗词·恰同学少年》第二季总决赛选手,作为朔风文学社社长策划并主持多场校内读书会。21岁主编并发行学生刊物《朔风·燕归来》二十周年纪念刊,同年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人。22岁以总成绩第一考入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诗歌见于《诗刊》《星星》《岁月》《诗歌月刊》《青年文学》、“飞地”gongzhong号平台,小说见于《青春》《小说林》《石油文学》,散文见于《海燕》《语文报》《语文导报》《吉林大学报》,评论见于《诗林》《夏季风》《长春日报》、《诗刊》gongzhong号平台,个人访谈及纪录见《大庆日报》、吉林大学电视台。曾获全国大学生第三十七届樱花诗歌奖、公木诗歌奖等,作品收入国内外多种选本,入选第十届“新发现”诗歌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