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范文(名师作家写中考作文) | 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北京卷)

发布于 2021-06-25 10:41 ,所属分类:中考作文学习资料


北京卷


2021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 的种子”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有学者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可以打给过去的任何人,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解析


2021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写作设置了两道考题:


题目一“做一粒 的种子”采用半命题方式,要求学生结合袁隆平先生的话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袁老这句话的含义。“种子”本义是植物的雌蕊经过受精后,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熟的部分。“人就像一粒种子”指的是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会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成长。


其次,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生活经历,补全题目。如坚强、努力、拼搏、创新、坚持等词语都可以填入,围绕这些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独特思考和感受。这个题目最好从个人励志方面进行选材,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理解即可。



题目二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首先从提示语入手,从过去增长智慧,进而对现实生活产生思考。这就需要与过去对话,了解过去的某个人物、某个时间发生的事;需要重点写打完电话后发生的事情。


其次,还应该重点提示,这次想象文是时间的跨越,不是空间的穿越。


最后,应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写出自己的思考。


虽然北京中考语文作文有两个题目,一个侧重写实,一个侧重想象。但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学生的时代意识有强大的唤醒力,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力。



01


强调特殊感受,唤醒时代精神这个特殊时代谈立德树人尤为重要。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袁隆平院士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崇高品德,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是当代中学生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人就像一粒种子。”是袁老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一心为国为民的真实体现。题目一,让学生以“我”为主体,站在2021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思考自己人生价值和感怀社会家国。写真事,抒真情,铺展昂扬的精神底色。


02


激发创造热情,体现价值引领。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但创新是有价值取向考查的。价值取向的直接外显就是选择。题目二提示语中“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意味着在想象之前首先要做出选择,这个选择不是简单的“物理”选择,而是价值选择。


这种价值选择就是对人生的追求和认知。因此在同一个开头之后,会续写出怎样的故事,故事是不是精彩,在选择的刹那就已经高下可判了。想象作文看似离现实和时代很远,但其实是对现实和时代的折射和展望,因此题目二借助激发学生想象起到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巧妙引领。


范文


做一粒低头的种子


文|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蔡天乐


成长中的我们就如一粒隐藏在土壤中的种子,具有无限潜能,蓄势待发,周围却只是黑暗。低头,一个看似简单没有志气的动作,却是我突破瓶颈的钥匙。

(开篇点题,明确低头的含义,引出下文自己的事件和思考。)



初一那年,刚刚转到北京读书。依稀记得离乡那日流连于乡间的小路,农民伯伯正在播种麦子,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与种子如同“患难之交”,内心些许忐忑,不知北京是怎样的。

(由播种引出自己愿同“种子”一样,一起成长。)


我暗下决心,要与种子一并成长。来到新的学校,母亲告诫我一定要认真读书,而我却昂着头告诉母亲我可以考得很好,您就等着吧。母亲疑惑地问我:“你有这么大的把握?” 我信誓旦旦地向母亲许诺,您要相信自己的女儿才对。母亲不再说什么,可母亲知道,当时我的成绩并不出色。


整个初一,母亲没有过多的精力专门照顾我,只是静静地等待我当初的那个许诺。没想到,期末考过后,我的成绩是倒数。这个意外,让我措手不及。


母亲没有批评我。而我自己,却痛苦地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我在房间里静静地坐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我,撕咬着他我,折磨着我,将我拽入深渊。



最终我还是踏出了房门。母亲说带我回家乡散散心,我没拒绝。我坐在车上,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抬头看见的竟是窗外一片片的麦地。在阳光的照耀下,颗颗麦粒硕大饱满,闪烁着耀眼的金色的光芒。我的目光不由得被这景象牵引而去,于是叫母亲把车停下。


我和母亲走到田垄上去。成熟的麦子,毛绒绒、黄灿灿的。麦子顶着那饱满的谷粒在田间伫立着,尽管有阵阵清风拂过,它依旧是低着头,就像从来不曾抬起过一样。它是那样谦卑,就如当初的那粒种子。


母亲对我说道:“在麦子成熟的过程中,遇到风暴,那些没有谷粒的麦子高高地立着,先遇到风雨都被吹断了麦秆。而那些谷粒饱满的麦子一直积蓄着力量,低着头便躲过了风雨,如今才能成熟。”听了母亲的话,我回到了车上,并默默地准备回北京。

(此部分是事件的高潮,是作者思考的内容。由路边小麦低头的景象,联想到麦子在积蓄力量,联想到低头是为了更加的成熟、更好的成长。此时小作者已经有了感悟和理解,从而为后文小作者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新学期开始时,我不再毛毛躁躁。上课时,我低着头,认真记笔记;回到家,在台灯下我低着头,伏案读书;考试时,我低着头,认真答卷。终于,我像麦子一样,低着头,积蓄了力量,取得了进步,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挺拔向上的美过于高傲,有时一味昂头会深受伤害。而低头奋进的美,最令人折服,低着头,默默积蓄着力量,这才是一粒种子应有的样子。

(文末点题,明确低头是奋进的美,是种子应有的样子。这是小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和思考。)


此时,低头。只因那是,最美的姿态!


愿做一粒低头的种子!



范文


做一粒不放弃的种子


文|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赵婉淇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寒冬消逝,春雪消融,想突破土壤,却不知如何才能发芽生长。


“車六平四,車六平四……”我小声嘟囔着,“明天就是决战了啊。”我打着棋谱,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我的“千军万马”,风吹进,我不觉怔怔出神了,只想着“我要赢他……”,时刻准备着像种子一样倔强地突破屏障。

(小作者心中有目标“我要赢他”,于是他和种子合二为一,时刻准备突破而出,实现自己的目标!)


次日,我红军大帅带领千军万马赶赴决战地点:楚河汉界。我踏入滚滚黄沙之中,凝重悲凉的风打在我眉头紧皱的脸上,我登高望远,只见远方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片漫过来,我知道,他来了!狂风怒吼,战马嘶鸣,我们两军不一会便对阵开来。他,我的对手,我要战胜他!“我决不会认输的!”我的眼中闪着永不放弃的必胜光芒,他也严肃起来:“好,一决胜负!”

(小作者的画面描绘很精彩。简简单单下棋的场面,小作者用两军开战的阵势写出了当时的紧急和紧张,这也为后文不放弃做了铺垫。)



棋盘上,我紧张地挪动着棋子,时而摆脱僵局,抿一口水;时而又陷入思考……我的对手却从容地调兵遣将,战场上一片火热……我能听到我的将士们高喊:“不放弃,不认输!”我心中那粒不甘放弃的种子正在生长……


“大炮顶住这个口,两个马队跟我去进攻左翼,跟上,跟上,快!”我在浓重的烟雾中大吼。局势瞬息而变,我们被压制在一个山谷下,进退不得。“轰!”他的大炮再一次挡住我急切的胜利的步伐。


肃杀的风吹来,战场上已经是黄昏,血色的残阳照下,我长叹一声,心想:“我不能放弃,不能。”我相信我的将士们和我一样,面对困难,不会放弃,种子的成长不能半途而废。


“冲!”


棋盘上的我们已经博弈到了深夜,我连连失意。屋中一片寂静,我又陷入了沉思……“我会输么…”我叹道。“哥们,你…不要放弃呀,我们既然是对手,就要全力以赴地博弈,不能放弃!”我听着他的话,心中坚定了许多,我再一次踏入了战场,是的,这一次,我不会退却,我必胜!


在战场的大雪夜里,我带着最后的車冲向了他的老窝。大雪漫漫,我依然带着我的“千军万马”向前而进。“进攻!”我高喊“向前!我们永不退却,永不放弃!”


是的,此刻我已无所畏惧。人生中我们会遇到那么多对手,那么多困难。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为了胜利,为了光荣与梦想,让我们勇敢地踏上坎坷的征程吧!在这条路上,战胜对手,永不退却。

(最后点题,写出最后的胜利是勇敢的踏上坎坷的征程。不放弃、不退缩就是最大的胜利,就是最美的成长。)


“呼……”我长舒一口气。“你赢了。”


“不,是你赢了。”


我笑着,笑着,进入了铁马冰河般的梦乡……


人生的过程,就是种子成长的过程。在黑暗中前进,不曾放弃。努力做那颗永不放弃的种子,只为实现心中不变的信念!


点评小作者开篇点题,写出每个人都是种子,希望突破土壤,发芽成长。随即用和“对手”下棋的过程,突出自己面对心中目标,永不放弃的精神。整个下棋过程一波三折,有面对僵局的思考,有被炮火袭击的反抗,有连连失意的郁闷……但是成长的种子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于是,这粒种子为了发芽、成长,他喊出了“永不退却,永不放弃!”的口号,做出了一次次比拼的对战。整篇文章以不放弃的种子为线索,写出小作者下棋过程中的拼搏、坚持和勇敢。这正是心中的信念,前进的决心,让不放弃的种子成长!


范文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


文|余慧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你坚定的声音:“不!为国为民,我永不放弃!”


你生于乱世,时局的动荡导致了国破人亡,让你无家可归。看到这样的你,我拨响了手中电话,告诉你,放下吧!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别想了。但是,你听到了你的结局,仅仅只是沉思片刻,紧接着仍用坚定的语气,郑重地回复我!“不放弃!不改变!”

(作者选择诗圣杜甫,和他进行对话,告诉他未来的结局,希望他能放下。但是“不放弃!不改变!”是杜甫的回答。这个回答带给作者慎重的思考,为后文作者的举动埋下伏笔。)



当时的你年少轻狂,到洛阳应进士却落第而归,你怀着不羁的心态各地漫游,途中登上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观看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你赞叹五岳之尊的巍峨高大;俯瞰脚下低矮的众山,你表达出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那时的你渴望做官扬名,渴望为国家奉献自己。现在的我感受你当年的雄心壮志,让你渴望为国的远大抱负回家。


当时的你中年落魄,身处战乱的沦陷区,目睹了长安城饱经战火侵袭的萧条零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已不再年轻,无力救国。官府也不愿听取你的谏言,你却依然为国家忧虑。那时的你为国破人亡战乱不断的时局担心惆怅,现在的我领会你的愁绪,让你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回家。


当时的你晚年衰败,八月的秋风吹破了你简陋的茅屋,茅草散落被盗,年老力衰的你也无力还手,奈何夜晚又降大雨,雨脚如麻,连夜未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时的你虽独处破屋,心中却依旧挂念着天下千千万万遭受苦难的人们,想要让他们得到安定。现在我品味传承你的精神,让你心系天下苍生的思想回家。

(通过回忆,结合诗句,联想到杜甫的情怀和精神,从而邀请精神回家。)




当时的时局无法给你一个安逸的“家”,那就让百年后的我们带你回家。让你的抱负、情怀、精神回家!


点评“我”选择给唐朝的杜甫打去电话,向他讲述他的结局,希望他能放下,只为自己。哪知杜甫毅然拒绝。听到这,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再次感受诗圣杜甫的抱负和情怀!哪怕未来不美好,他也坚决不改变。此时的杜甫,让“我”深深感动。于是,挂断电话的一瞬间,我会想起他的经历,迎接他的抱负、情怀和精神回家!


-END-


余慧,北京陈经纶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骨干教师;连续年撰写《全国中考试题研究报告》中的综合性学习部分;参与编写《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标准的研制与实施》一书;曾在《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责编丨张子清

实习编辑|张琼




(点击图片跳转到相应文章)


感谢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长按识别ErWeiMa 读者·新语文

您身边的中小学阅读写作教育专家



中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