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优秀作文集会(三)
发布于 2021-06-25 10:29 ,所属分类:中考作文学习资料
中考满分作文里的“端午”

当端午遇上中考
端午者,中华之传统节日也;中考者,考生之决命考试也。当二者相撞时,却迸溅出浓浓的“香”。
——题记
清晨,伴着声声鸟鸣,一丝粽香飘入房间,渐渐环绕溢满了整个房间。那粽香,不是浓郁招摇的花香,没有刺鼻催泪的香水香,只是一股清幽淡雅的香。似“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书香,又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淡雅少女的芬芳,如朝暮间“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丝丝露水香,清幽却不失高雅,清香却不失低调。而中考也在这幽幽粽香中悄然而至。
坐定,伴着粽香,我邀游书海,明天便是中考,自是得再细翻书。书中,书香也徐徐飘出。古诗、文言文在脑海中循环往复、不能自拔。书香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香,清香和这粽香填合得丝丝入扣;书香是“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傲香,遗世孤立,孤芳自赏,却与这粽香如冰如火,相克即相融;书香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努力的香味,坚持坚韧,便是这粽香的精髓。伴着粽香,书香也渐渐融于室中。
可这香中,似还有一种香,似深沉似轻柔,如天包容一切,却又如风温柔舒缓。
我找寻这香。
推门,一个个粽子俨然立于桌面上,旁边,是一个忙碌的身影,笨手笨脚地将粽子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包好,还不时嘟浓着:“唉,又没包好……”她说,因为我要中考,家里定不能太吵,只好自己一个人包,这样,明天就能让我吃上粽子了。哦,是这种香,似春风又似雨露,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简单而又复杂的爱。我悄悄坐下,不敢看她早已遮不住的白发,只管手中不停地包。
今日,中考,我走进考场,在这粽香、书香和爱的香味中静静写下此篇。我自信,因为我知道,家中定有几个热热的粽子伴着粽香、书香、爱的香味一起,等着一个人归。
当端午撞上中考,却撞出了这样的“香”。
——后记

2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洁白的糯米从你的指缝间溜走,片片粽叶包裹住岁月。粽香四溢,你们白首不分离。
——题记
午后,阳光似酒,被酿得很醇,爷爷奶奶的房间里弥漫着木制家具的味道,那是老人的味道、岁月的味道。我轻轻推开门,收获了温馨的一幕。
奶奶在教爷爷包粽子。
两个老人家坐在板凳上,面前摆着三个盆,放米,放枣,泡粽叶。奶奶动作熟练,挑选出两片粽叶,交叉着放,窝成一个“圆锥”,再一手捞米、放枣,仔仔细细地填实;最后,那粽子在奶奶手里翻了个跟头,粽叶就服服帖帖地包裹好了,再用棉线一缠,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出炉了。奶奶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将它放在手心,一边向爷爷展示,一边询问:“就这样包,会了吗?”爷爷稍有些犹豫,微微皱着眉头,仿佛在回忆刚才的步骤,随即,接过奶奶准备好的粽叶,打算开始。
爷爷刚开始就错了,那圆锥形的小筒卷得像圆柱,米一放进去便全漏了。奶奶性子急,见状,一把夺过粽叶,做起示范。可能是爷爷手掌宽大的原因,粽叶总是卷不好,最后只做了填米和放枣的工作。奶奶一边包一边数落:“老头子,你怎么这点事都学不会呢?这么多年了。”
“这么多年了……”奶奶的语气柔软下来了,像是在回忆,在感叹。爷爷奶奶相守六十多年,两人性格逗异,奶奶直爽,伶牙俐齿,爷爷老实,拙辞讷言,却从那黑暗的年代一路走来。经历战乱、饥荒、文革,苦难的岁月从未拆散过他们,一路相守,一路坚持,相濡以沫。
暖阳下,听到数落的爷爷只是憨憨地笑着,眼角的皱纹绽出了花朵,仿佛不是被责怪,而是听到了甜言蜜语般的幸福。那笑,让空气都暖了。
是因为理解吧,爷爷与奶奶都深知对方的不易;是因为包容吧,才让两人的性格互补;是因为坚持吧,才共同构筑了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大家庭。
家里的长辈常说,是爷爷奶奶教会了他们如何建立家庭,做一个对家对社会负责的人。是理解、包容与坚持,让家人之间和睦友善。而社会也是家庭,国家也是家庭,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彼此理解,相互包容,并坚持自己的原则,共同构筑和谐幸福的社会,富强安宁的国家。
端午粽飘香,粽叶中包裹的理解、包容、坚持的生活之理,我将久久铭记。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