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立足“三研”,创建理想小学数学课堂——滑县留固镇马庄中心 王红暴
发布于 2021-03-25 09:4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孕育了一整冬天的研修之梦,开学之初,似一棵嫩苗,破土而出,迎着太阳,挂着露珠,吸收着天地灵气,茁壮成长,初结硕果;硕果飘香,催人奋进。
小学数学三研包括,研课标、研教材、研建议。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三研活动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明白数学是什么?许多数学老师不能明确的给出定义。但是2011版数学课标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其次我们要清楚小学数学要教给学生什么?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吃一百分,而是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效果.那么在课堂中我们如何让学生思考呢?举例说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为什么要用周长去除以直径?有许多人知识教给学生通过无数次计算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并不引导学生在此处思考。其实这个地方老师如果问为什不用圆的周长去除以半径呢?便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计算,通过思考和计算学生会明白除以半径也是一个定值,只不过测量直径更方便一些,从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引发学生不停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既学习了知识,也明白了为什么?为以后自主思考性学习埋下伏笔。
在研修时,我们应以课标中的“四基”为抓手,以“四能”为切入点,以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为培养方向,进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轻松提出问题、乐于分析问题、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学生具备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研读好课标,大方向我们有了,才能设计出四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但是要想真正上好课,我们必须熟悉教材,以研读一册书为例,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学科总目标,依据内容确定本册教学目标,本册教学重难点。研教材从1、内容结构,2、编写体例,3、编写特点,4、立体整合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熟悉教材,教材熟悉了,我们才能轻松驾驭教材。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编写体例为例说一下我的研修心得,我发现每一小节几乎都有情境图和人物对话部分。情境图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这样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人物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利用教材的这些特点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我又发现个别小节没有人物对话的引导,例如课本42页《解比例》例2就没用对话引导,这时我们就要找出这里能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地方,这里的1:10就是学生思考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问学生1:10表示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但是如果我们直接问这一问题,学生会觉得太抽象,兴趣也不会太大。所以在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时我们要考虑如何结合教材本身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例2讲法国埃菲尔铁塔高320米,中国模型高多少米?埃菲尔铁塔高与北京公园模型高的比是1:10。上课时我们可以先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会说是埃菲尔铁塔,老师接着问?它多高?学生会说:320米,老师接着问,中国有埃菲尔铁塔吗?学生会说,没有真的,但有模型,或说见过?有的学生去过北京公园见过。老师这时提出模型多高?能求出来吗?这时学生的兴趣点就调动起来了,进而引发思考并主动探索,比直接问效果好的多。还有本节课开始部分的文字: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中比例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其实我们细想,这里告诉了我们如何导课,最好的设计是猜数游戏,比例中已知三项求另一项,这样设计既可以温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时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设计好,情景利用好,本小节练习题四道计算四个类型,一道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在掌握计算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有效的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教材设计教学,轻松解决本小节重难点,实现理想学习。我们还要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立体整合,形成知识框架,以便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化,让学生有效学习。
教材熟悉了,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知识纵向横向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同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特别是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学习过程我们要从:1、学习态度。是否主动帮助别人。2、参与情况。是否主动参加教学活动。3、自主探究。是否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4、是否在合作交流中真正交流想法。通过评价和情感教育,以激励学生学习,挖掘学生认知内驱力,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点拨解惑的理想课堂;老师不累了,学生上课不睡了,家长笑了。
附:教师“三研”基本流程
一个老师正式三研,其准备的流程可以概括为七个字:读、炼、写、画、改、背、演。
读课程标准和教材。2、提炼和概括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3、写出说教材的文稿。4、制作课件,画知识树。5、反复修改文稿和课件。6、脱稿背诵和演讲。7、演讲操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