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8.15
发布于 2021-08-16 10:12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加入教资笔试备考群】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意思是通过焚烧诸子百家所写的书籍达到明确法令权威的目的。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放弃儒家的以仁治国的思想,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管治国家,有功者重赏,有过者重罚。故本题选B。A选项,管仲变法的内容如下:行政方面,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军事方面,“作内政而寓军令”,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经济方面,相地而衰征;外交方面,奉行“尊王攘夷”的外交路线。C选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富国、强兵、育才,主要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D选项,张居正变法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考成法”,它是针对官员的一种考勤方法;二是“一条鞭法”,它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音乐常识。海顿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维也纳乐派的奠基人,被誉为“交响曲之父”。他同莫扎特、贝多芬三人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A选项,巴赫,德国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当时除歌剧以外的所有音乐体裁,代表了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发展的顶峰。他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B选项,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D选项,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故此题选C。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A选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的要求包括: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B选项,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领域的要求包括: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C选项,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领域的要求包括: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D选项,个人修养与行为领域的要求包括: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关爱小学生”属于“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领域的要求,故本题选B。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福勒和布朗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为生存、情境和学生三个阶段。(1)生存: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造成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2)情境: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3)学生: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题干中的老师注重人际关系,符合生存阶段的特征,故本题选B。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劳动特点。A选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B选项,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C选项,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D选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表述中涉及关键词“师表”“模范”“榜样”,可以体现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故本题答案为B。

【千题百炼打卡进行中】
教资考试考前不足100天,学习要认真哦~
每天10道题!直至笔试考前
“千题百炼”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帮你点对点,坑对坑找问题
做完1000题,你就是考试的king
码上打卡

往期回顾


1、教育部官宣:又一群体可免教师资格考试!

2、【小学写作】“工匠精神”作文主题书写指导!

3、综合素质:什么是教师观?教师观的顺口溜来啦

4、幼儿教育知多少!浅谈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

5、干货 | 教资之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