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解题 考试
发布于 2021-08-17 20:02 ,所属分类:试题库考试资料大全
1
学习是学会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啥?
我个人的体验是: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学会学习、热爱学习。
附带的收获才是“解题和考试”。
学习的大前提当然是“热爱”,只是这个牵涉的方面太多太多:个性、家庭、社会……各种综合因素才导致“热爱”与否。
所以,我封闭一下。
一个人,假设他比较热爱学习。
我就分享一下学习的方法(仅仅是分享,不一定适合你):
第一个关键词:“整体”。
这个和我们从进校第一天开始接触的方法是完全反方向。
学校因为人数比较多(说人话就是参差不齐),所以都是采用的“线性”授课和学习的方法。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二章……这样的顺序。
我也是一直到大学才被逼发现,其实还有其它效率稍微高一点,据“专家说”,也是最适合人脑的学习方法。
先从整体出发。
在大学,偶尔会遇到,最后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学习”半年的某一门课程。
怎么办?
先快速了解整本书(整体)要学的内容。
这个很关键,因为只有你提前把握住“武汉市地图”——武昌、汉口、汉阳。
你才不会被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弄晕。
然后再具体一点来把握整体。
最后再抽象一点的去总结一下整体。
来~马上检验一下效果:
你把用这个“整体”的方法,学到的“武汉”。马上告诉一个从来没有来过武汉的三岁的小朋友,你看他是否能把握住“武汉”?
第二个关键词:阅读
因为我说过:别人告诉你的,书上早就有;别人没有告诉你的,TMD书上还是有。
把握住整体,只能说可以吹牛,吹给不了解或者外行。
具体的涉及到“武汉”的历史、文化、气候、政治、经济、教育……,那就需要你大量的阅读。
如果从学校的学科来说,当然第一要认真阅读的肯定是教材!!!
有些科目,你就把教材背下来,你都可以比较厉害了。
当然,这个阅读,说到底,是你阅读的量决定了你的水平。
你说,一个只看过几十万字的人和一个阅读过几百万字、几千万字的人,你说他们看到同样的文字,速度和理解的深度一样吗?
当然,如果你阅读教材,都有比较高的水平和能力,那就可以再读一些各个学科的“名著”。
大部分人认为名著就是“文学名著”,其实各个学科都有“名著”。
你说我不知道名著,那你就搜一下撒。
我举个例子,我刚刚搜了一下“关于数学方面的名著”。
随便点了一个页面,我截图给你看一下。
“书中真的有黄金,书中真的有美女”——自己去阅读。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第三个关键词:多听多问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当下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自己快速的阅读和学会,那就多听多问别人。
公元前有个老爷爷就说过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解题肯定有方法
学习和做题有相关性。
怎样解题?
这个我已经写过多次了。
就以数学大师的经典书来做指导。
至少你认真看看此书的前三页,不光数学题会解,其它的理工科的题目都会解了。
我就更浓缩和形象的再讲一下,继续讲“武汉”。
做题简单来说就是:“修长江大桥”。
当你了解了“武汉三镇”,甚至是“每条街道”你都很清晰了。
那就有一个现实问题——如何过江呢?
“修桥”
那怎么修桥呢?
首先,大的设计思路肯定是从两边往中间修。
做题也就是:从“已知”和“要求”同时往中间走。
那如何向中间推进——桥墩(理论支撑)
然后就是“翻译”每一个“字词”。翻译一个词就相当于建了一个“桥墩”。
就这么简单。
更具体的自己看书,或者和我见面沟通。
3
考试靠老师
学习、做题和考试也仅仅只有“相关性”。
说人话就是,你听懂了,学会了,不一定会解题;你会解题,不一定你会考试。
我已经多次说过:考试是“照妖镜”。
他是对个体和群体的各方面的一个客观反应:
知识、能力、性格、习惯、勇气、战略、格局、眼光、决断……
等多方面的考核。
类似于足球赛或者战争。
不是从单一的某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者个体、群体的胜利的。
所以,考试必须靠老师、球赛靠教练、战争靠统帅。
因为,从来没有打过正规比赛的人,是不知道考试会发生什么的?
因为,考试是要取得整体的胜利,所以,必须有人告诉你,该如果规划你自己的资源、能力、时间。
说人话就是,在某个时间点,哪些事不能做?
在某些地方,你的投入产出比非常低。
在某个时间,你需要“鸡血”。
在某个时间,你需要“狗血”。
这就是“老师”可以拿捏得死死的。
综上:
1、我基本上是从这三个大方向来辅导。
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所以,针对每个人具体的侧重点肯定不一样。(如果针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话,你就可以去买一个‘点读笔’)
3、永远只为有缘人服务。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