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发布于 2021-11-02 18:11 ,所属分类:试题库考试资料大全
福建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在互联网的挤压下,学界和业界对传统媒体唱衰屡见不鲜。这些关于传统媒体衰落的讨论中,有关“报纸消亡”问题的争议,声音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自菲利普·迈耶的“报纸消亡论”开始,学界和业界对“报纸消亡”的辨说一直持续至今。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菲利普·迈耶,他在2004年出版的《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对美国“全球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数据进行了新闻业信任度方面的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根据图表中显示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菲利普·迈耶得出结论,即在2015年大众对于新闻业的信任度会降至零点。由此,他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晚些时候,日报就没有读者了”。
一些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出发,认为报纸的发展已经接近后期。也有一些学者和业内人士从商业模式和信息载体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报纸终究会被互联网替代。在国内学者中,刘建明指出,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从这一形态上来讲,报纸演变成网络报纸之后,报纸本身就已经消失。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报纸消亡论”是一种夸大的预测,媒介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取代,而是不断提升。世界报业大亨鲁伯特·默多克谈到报业的命运时指出,网站和邮件定制都可以成为报业发展的新领域,报业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高峰。
国内学者对“报纸消亡论”也表达了反对观点。杨保军从整个新闻传播业的历史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扬弃、叠加发展的过程。有了新媒介之后,先前的媒介不一定就会消失。陈力丹也认为,没有任何大众传媒会因新兴媒体的出现而灭亡。他在谈及新媒介环境时指出,纸质媒介总体上会呈下降趋势,但是不会消亡。
关于“报纸消亡论”的争论,学者们的不同看法见仁见智,但对纸媒的忧虑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报纸消亡论”是一个历时性的命题,难以一概而论,尤其是在5G时代到来之后,万物互联,报纸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既然网络带来的挑战不可避免,学界和业界应该主动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求纸媒与新媒介的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报纸是印刷术的产物,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互联网作为科技的新发展,以其巨大的发展态势影响着各个领域。报业人士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定义不同媒介形式的报纸,关乎着报纸的命运。因此报纸的未来走向,尚需拭目以待。
(摘编自赵羽迎《融媒体时代“报纸消亡论”》)
材料二:
未来的市场将是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偏好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导向,因此,出版产业要从满足需求发展到挖掘需求、创造需求,从而做强做大。
A出版社是第一批数字转型出版单位里唯一的一家地方科技社,该社手工艺图书在开卷监控的全国旅游图书市场中,10年都稳居第一。为满足读者的需求,该社在2012年建了手工艺门户网站,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备案注册中国手工艺网络大学。这个网络大学,是依托出版社现有千万手工图书读者、中国手工艺教室联盟、线上会员积累、线下加盟连锁渠道,致力用互联网的方式打破中国手工培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局面,高效、便捷地向大众提供专业、特色、优质的手工艺在线精品课程。
在这里,流行技法、新奇技巧及时上线,大咖名师提供在线答疑、实时互动,专业课程系统而丰富,多终端、低成本的线上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开启手工学习模式。
他们的价值就是探索出一个全产业链、一个生态模式、集成商模式,同时在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中,也探索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出版创造的一个价值。“我们利用这个价值,把价值立体化地去利用,价值又引领出一个新的产业,把产业整个链条有效地拉长。”该社社长说,现在A出版社的手工艺图书从不用约稿,全国所有的版权商都主动找他们,国内的一些名师,包括一些传统手工艺人也都找他们,一定程度上,A出版社成了手工的代名词。“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做产业的价值,最终还是反哺出版。这也是我们做产业最终的目的。”
未来的出版产业,必须立足于未来,才能做好现在,只有主动求变,才能赢得未来。今天,一家出版企业如果想在整个产业的变革中具有成长性,并不是看你能与谁竞争,而是看你能与谁共生。正如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所讲:“中国出版行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保持信心、增加活力;运用信息技术,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出版态势和发展方向。通过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把出版工作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自觉地和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把出版工作做好。”
(摘编自王坤宁《智媒时代来了,传统出版人该怎么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报纸等传统媒体缺乏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开始被新兴的媒体超越,失去了主流地位。
B.菲利普·迈耶根据调查得来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表做出报纸会消亡的预测。
C.材料二中A出版社从满足读者需求出发,挖掘需求,创造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在产业变革中得到成长。
D.材料一从理论上对“报纸消亡论”进行了分析,材料二则从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反对观点的例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报纸消亡论”的争论基本围绕着“纸质印刷版报纸是否会消亡”和“报纸内容转向互联网之后,还能否称为报纸”展开。
B.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这是我国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
C.网络尤其5G时代的到来给报纸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报纸行业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发展的巨大契机,人们应该积极应对。
D.要想把未来的出版产业做好,做好现在,立足未来,主动求变,积极与信息技术融合共生,应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基本共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报纸消亡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挪威人对报纸的生命周期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指出现在的报纸正处于成熟期的后期和衰落期的早期。
B.美国人认为报纸印刷成本、销售成本相对互联网新闻过于高昂,在互联网环境中必将走向衰亡。
C.人类24小时接入互联网后,纸张会失去信息载体的意义,报纸也将会失去信息终端的作用。
D.若对报纸的发展过度乐观,轻视新兴媒体的冲击,也会使报纸陷入自我狂欢,反而可能加快生存危机的到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依据材料内容,对下面案例的意义进行简要点评。(6分)
案例:某报纸将采访力量全部迁入新闻网站与客户端。原先的新闻专业采编部门,全部改为政情、财经、天下、区情等8个频道,原部门主任改为频道总监。只保留要闻、新闻和专刊编辑部,负责报纸编辑。体制整体转换后,记者稿量增加,新闻时效更快,报道内容更全。报纸因稿量增多,可以优中选优,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黢黢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
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
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
B. 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
C. 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
D.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B. 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C. 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
D. 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8.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 “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坚①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②,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勃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共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注]①坚,苻坚,前秦国君。②谢安,东晋政治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B.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C.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D.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东,一般指地区名。秦代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
B.围棋,中国传统棋种。终局时,将占有的空位与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计空位,多者为胜。
C.庙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
D.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秦入侵东晋,大军压境,人们恐惧,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桓冲对谢安的行为感到不安。
B.东晋刘牢之率军击败前秦军队。苻坚登寿春城嘹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加之草木皆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已经显露败象。
C.东晋军队在淝水遇阻,谢玄请求前秦让东晋军队渡河,双方一决雌雄。苻坚对此胸有成竹,没想到前秦军队溃散,一发不可收拾,被东晋击败。
D.文末写谢安获得战报,得知战果,这时他正好与客人在下围棋,但他故作冷静,若无其事,但一个细节描写却反映出谢安内心是非常兴奋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4分)
(2)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4分)
14.文中苻融说“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 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 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
D. 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16. 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子证明了“ ”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如孔子又与后文“ ”的观点相照应。(2)苏轼被贬黄州时多次畅游赤壁“回忆英雄”。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执长矛吟咏的句子是“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的儒者形象的句子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表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详情难知,而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开发,渐渐揭开了古蜀国文明的面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的的各式古物藏品,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期待成为声名远播的大鉴赏家,获取藏家般尊敬的荣耀?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收藏之路其实是充满苦涩的,只要你一不留神踏上了收藏这条不归之路,你便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的无尽煎熬。
收藏圈并非至纯的净土,也会泥沙俱下、,有势利、诈骗、浅薄、浮躁和贪婪,有以牟利为终极目的的商人。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我也看过一位古玩铺店主,以百余元捡得一件石涛的尺幅,以8000元倒手给了广东商人,当知道此幅石涛之真迹被转手卖了30万时,顿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我亦见过一位退休老干部以平生积蓄购得一块汉玉赝品,从此一病不起;一位老人捡漏淘得一部元代版古籍善本颠狂失态乃至当场中风倒地。我以为,这都是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而陷入了“物役”“物累”的怪图。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日积月累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B.日积月累 秘而不宣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C.与日俱增 秘而不宜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D.与日俱增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曾亲眼看到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B .我曾亲眼看到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楚,终因愚昧无知,将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C.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味无知,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D.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把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自然界的花儿不仅形态各异,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那么,鲜花①?原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 ②,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造就花儿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比如一串红等。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碱性较强,会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它 ③,则是紫色,比如桔梗花等。
更为神奇的是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三变,比如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也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产生了变化,( )。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也跟着变化
B.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因此也随之变化
C.花青素随之变化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D.花青素随之变化,因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993年,美国集齐了国际最顶尖技术,联合欧盟、日本等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惨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美国还出台相关法律,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
2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航天技术科学家们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从无到有,中国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
2022年前后,中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而且中国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美国诸多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加强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欧洲宇航员也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未来上中国空间站能用上……
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福建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在互联网的挤压下,学界和业界对传统媒体唱衰屡见不鲜。这些关于传统媒体衰落的讨论中,有关“报纸消亡”问题的争议,声音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自菲利普·迈耶的“报纸消亡论”开始,学界和业界对“报纸消亡”的辨说一直持续至今。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菲利普·迈耶,他在2004年出版的《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对美国“全球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数据进行了新闻业信任度方面的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根据图表中显示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菲利普·迈耶得出结论,即在2015年大众对于新闻业的信任度会降至零点。由此,他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晚些时候,日报就没有读者了”。
一些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出发,认为报纸的发展已经接近后期。也有一些学者和业内人士从商业模式和信息载体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报纸终究会被互联网替代。在国内学者中,刘建明指出,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从这一形态上来讲,报纸演变成网络报纸之后,报纸本身就已经消失。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报纸消亡论”是一种夸大的预测,媒介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取代,而是不断提升。世界报业大亨鲁伯特·默多克谈到报业的命运时指出,网站和邮件定制都可以成为报业发展的新领域,报业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高峰。
国内学者对“报纸消亡论”也表达了反对观点。杨保军从整个新闻传播业的历史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扬弃、叠加发展的过程。有了新媒介之后,先前的媒介不一定就会消失。陈力丹也认为,没有任何大众传媒会因新兴媒体的出现而灭亡。他在谈及新媒介环境时指出,纸质媒介总体上会呈下降趋势,但是不会消亡。
关于“报纸消亡论”的争论,学者们的不同看法见仁见智,但对纸媒的忧虑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报纸消亡论”是一个历时性的命题,难以一概而论,尤其是在5G时代到来之后,万物互联,报纸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既然网络带来的挑战不可避免,学界和业界应该主动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求纸媒与新媒介的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报纸是印刷术的产物,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互联网作为科技的新发展,以其巨大的发展态势影响着各个领域。报业人士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定义不同媒介形式的报纸,关乎着报纸的命运。因此报纸的未来走向,尚需拭目以待。
(摘编自赵羽迎《融媒体时代“报纸消亡论”》)
材料二:
未来的市场将是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偏好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导向,因此,出版产业要从满足需求发展到挖掘需求、创造需求,从而做强做大。
A出版社是第一批数字转型出版单位里唯一的一家地方科技社,该社手工艺图书在开卷监控的全国旅游图书市场中,10年都稳居第一。为满足读者的需求,该社在2012年建了手工艺门户网站,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备案注册中国手工艺网络大学。这个网络大学,是依托出版社现有千万手工图书读者、中国手工艺教室联盟、线上会员积累、线下加盟连锁渠道,致力用互联网的方式打破中国手工培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局面,高效、便捷地向大众提供专业、特色、优质的手工艺在线精品课程。
在这里,流行技法、新奇技巧及时上线,大咖名师提供在线答疑、实时互动,专业课程系统而丰富,多终端、低成本的线上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开启手工学习模式。
他们的价值就是探索出一个全产业链、一个生态模式、集成商模式,同时在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中,也探索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出版创造的一个价值。“我们利用这个价值,把价值立体化地去利用,价值又引领出一个新的产业,把产业整个链条有效地拉长。”该社社长说,现在A出版社的手工艺图书从不用约稿,全国所有的版权商都主动找他们,国内的一些名师,包括一些传统手工艺人也都找他们,一定程度上,A出版社成了手工的代名词。“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做产业的价值,最终还是反哺出版。这也是我们做产业最终的目的。”
未来的出版产业,必须立足于未来,才能做好现在,只有主动求变,才能赢得未来。今天,一家出版企业如果想在整个产业的变革中具有成长性,并不是看你能与谁竞争,而是看你能与谁共生。正如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所讲:“中国出版行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保持信心、增加活力;运用信息技术,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出版态势和发展方向。通过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把出版工作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自觉地和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把出版工作做好。”
(摘编自王坤宁《智媒时代来了,传统出版人该怎么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报纸等传统媒体缺乏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开始被新兴的媒体超越,失去了主流地位。
B.菲利普·迈耶根据调查得来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表做出报纸会消亡的预测。
C.材料二中A出版社从满足读者需求出发,挖掘需求,创造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在产业变革中得到成长。
D.材料一从理论上对“报纸消亡论”进行了分析,材料二则从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反对观点的例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报纸消亡论”的争论基本围绕着“纸质印刷版报纸是否会消亡”和“报纸内容转向互联网之后,还能否称为报纸”展开。
B.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这是我国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
C.网络尤其5G时代的到来给报纸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报纸行业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发展的巨大契机,人们应该积极应对。
D.要想把未来的出版产业做好,做好现在,立足未来,主动求变,积极与信息技术融合共生,应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基本共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报纸消亡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挪威人对报纸的生命周期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指出现在的报纸正处于成熟期的后期和衰落期的早期。
B.美国人认为报纸印刷成本、销售成本相对互联网新闻过于高昂,在互联网环境中必将走向衰亡。
C.人类24小时接入互联网后,纸张会失去信息载体的意义,报纸也将会失去信息终端的作用。
D.若对报纸的发展过度乐观,轻视新兴媒体的冲击,也会使报纸陷入自我狂欢,反而可能加快生存危机的到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依据材料内容,对下面案例的意义进行简要点评。(6分)
案例:某报纸将采访力量全部迁入新闻网站与客户端。原先的新闻专业采编部门,全部改为政情、财经、天下、区情等8个频道,原部门主任改为频道总监。只保留要闻、新闻和专刊编辑部,负责报纸编辑。体制整体转换后,记者稿量增加,新闻时效更快,报道内容更全。报纸因稿量增多,可以优中选优,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
【解答】(1)A.“缺乏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错误,材料一原文只是说“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
B.“根据调查得来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表”错误,应是“通过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根据图表中显示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做出预测,见材料一。
D.“材料二则从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反对观点的例证”错误,材料二是从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实例,不是反对“报纸消亡论”的实例。
故选:C。
(2)B.“这是我国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错,材料一第3段“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这是从商业模式和信息载体的层面进行分析。
(3)A项和B、C两项分别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商业模式和信息载体的层面论证“报纸消亡论”,D项则是从反面强调报纸应该与新兴媒体融合。
故选:D。
(4)材料一开头一段提出了全文的话题——学界和业界对“报纸消亡”的辩说一直持续至今;然后分述内容,第二、三段分别介绍了菲利普•迈耶和一些学者的“报纸消亡论”,第四、五段介绍了反对“报纸消亡论”的观点和理由;最后一段总结评论各派观点,提出应该主动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求纸媒与新媒介的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综合这些内容,分条简要作答即可。
(5)案例是某报纸寻求纸媒和新媒介融合的有益尝试。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内容点评,我们要从材料中找到纸媒和新媒介融合的相关论述,结合案例分析即可。
根据材料一“学界和业界应该主动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求纸媒与新媒介的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可见,案例中“某报纸将采访力量全部迁入新闻网站与客户端”就是寻求纸媒与新媒介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的有益尝试。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未来的市场将是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偏好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导向,因此,出版产业要从满足需求发展到挖掘需求、创造需求,从而做强做大”,可见,“原先的新闻专业采编部门,全部改为政情、财经、天下、区情等8个频道”,是以消费者为主导。
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把出版工作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自觉地和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把出版工作做好”,体现在案例中,“体制整体转换后,记者稿量增加,新闻时效更快,报道内容更全”“报纸因稿量增多,可以优中选优,质量也有明显提升”中,这样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答案:
(1)C
(2)B
(3)D
(4)①首先提出话题——学界和业界对“报纸消亡”的辩说一直持续至今;②然后分别介绍了“报纸消亡论”及其反对观点;③最后提出应该主动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求纸媒与新媒介的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
(5)①这是融媒体时代寻求纸媒与新媒介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的有益尝试。②这是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偏好为产业发展提供导向的结果。③这样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为老百姓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黢黢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
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
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
B. 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
C. 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
D.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B. 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C. 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
D. 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8.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 “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回到原文,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看其写了什么内容,从内容角度分析其在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再阅读前后文,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解答】(1)D.“小说气氛轻松愉快”错误。闻一多等人来租房时,荣昌德老汉说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可以看出小说的气氛并不轻松。
故选:D。
(2)B.“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错误。由原文“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可知,这里有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但是文章并没有对他的心理描写。
故选:B。
(3)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首先指出虚构的内容和非虚构的内容。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通过宁怀远、匠人祖孙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故事,使文章富有想象力,丰富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非虚构的内容则是抗战时期以闻一多为代表的的西南联大师生在龙泉镇复建研究所的情节,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小说再现历史,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并且文中有对闻一多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寥寥数语刻画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以及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虚构化的情节和非虚构化的情节二者相互映衬,非虚构化的情节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厚重的历史背景,而虚构化的内容所创造的瓦猫的故事则是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二者相结合,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4)文中写到瓦猫安放的过程,端公“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瓦猫开光的整个过程,是西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让人感觉非常的神秘,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可知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正是有了这一尊瓦猫,西南联大研究所才算正式成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冯太太“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可以看出活灵活现的瓦猫,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让很多师生由北方去了昆明,并且在昆明复建研究所,而研究所建成后,需要请尊瓦猫,而当地方的风俗则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从而可知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特别是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下,所以瓦猫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答案:
(1)D
(2)B
(3)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
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4)①环境上,瓦猫开光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
②情节上,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人物上,活灵活现的瓦猫,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④主题上,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
【点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坚①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②,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勃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共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注]①坚,苻坚,前秦国君。②谢安,东晋政治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B.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C.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D.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东,一般指地区名。秦代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
B.围棋,中国传统棋种。终局时,将占有的空位与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计空位,多者为胜。
C.庙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
D.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秦入侵东晋,大军压境,人们恐惧,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桓冲对谢安的行为感到不安。
B.东晋刘牢之率军击败前秦军队。苻坚登寿春城嘹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加之草木皆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已经显露败象。
C.东晋军队在淝水遇阻,谢玄请求前秦让东晋军队渡河,双方一决雌雄。苻坚对此胸有成竹,没想到前秦军队溃散,一发不可收拾,被东晋击败。
D.文末写谢安获得战报,得知战果,这时他正好与客人在下围棋,但他故作冷静,若无其事,但一个细节描写却反映出谢安内心是非常兴奋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4分)
(2)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4分)
14.文中苻融说“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断句题的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具体方法如下: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等虚词。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③修辞标志法:常见的有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⑤结构标志法: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主要是基本文化常识的识记考查,也会把文化常识与文意理解结合起来考查。即:文学常识的概念叙述准确,但是结合文中解释的部分与文意不符。因此,考生除了考前浏览复习古代职官表、古代科举制度常识等,还应该在临场注意辨析选项的表述,看是否要结合文意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首先要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对于没有掌握的词语,可前后联系,推断词义。翻译完成后,仔细检查。
(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解题时应抓住与题干相关的关键语句,文中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改写;如题目要求自己概括,文中重要的句子就必须翻译。答题时一定要按关键点作答。
【解答】(1)“皆以为晋兵且至”一句,“且至”后面需要断开,“且至”作“晋兵”的宾语。排除AD两项。“重以饥冻”前面需要断开,“重”,意思是“又加上”,充当连词。排除C项。句意: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音的军队就要追来了,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故选B。
(2)D.“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错。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开,不同于中原一带民众服装的右衽。故选D。
(3)A.“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与原文不符。文章第一段用谢玄、桓冲的紧张反衬谢安的镇静,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刻画谢安的大将风范。谢安在下棋、漫游之际实则早有深谋远虑,故而部署得当,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故选A。
(4)①“处分”意为“处理”;“阙”意为“缺乏”;“宜”意为”应该”。译文:朝廷的处理办法已经决定,士兵武器都不缺乏,应该留在西藩之地以作防备。
②:“但”意为“只是”;“却”意为“后撤”:“蹙”意为“逼迫”。译文:只是领兵稍微后撤,让他们渡河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逼迫攻杀,没有不胜的。
(5)根据原文“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可知,鲜卑、羌虏是仇敌,他们所提供的意见,不能采纳。“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可知,这些良家子弟既不熟悉军中事务,而且只会进献一些谄媚、阿谀奉承的言论。因此,符融才会说“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
答案:
(1)B
(2)D
(3)A
(4)①朝廷的处理办法已经决定,士兵武器都不缺乏,应该留在西藩之地以作防备。
②只是领兵稍微后撤,让他们渡河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逼迫攻杀,没有不胜的。
(5)仇敌所献的谋划不可靠;良家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迎合皇帝的心愿。
参考译文:
苻坚专注于想要攻取江东地区,下达诏令大举入侵。阳平公苻融向苻坚进言说:“鲜卑、羌族的虏臣,是我们的仇敌,经常盼望着风云变化以实现他们的心愿,他们所献的计划,怎么能听从呢!良家少年全都是富豪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苟且进上阿谀奉承之言,以迎合陛下的心愿。我担心既不能成就战功,随之还会产生后患。苻坚没有听从。这时前秦的军队已经非常强盛,东晋京城里的人震惊恐惧。谢玄入朝,向谢安询问应对之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打算了。”谢安于是就命令驾车出游山间别墅,亲戚朋友云集,与谢玄在别墅玩围棋赌博。谢安的棋术一直不如谢玄,这一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致使两人旗鼓相当,谢玄无法取胜。谢安于是就登山漫游,到晚上才回来。桓冲对国家的根基大业深以为忧,派精锐部队三千人入城支援京城,谢安坚决阻拦他,说:“朝廷的处理办法已经决定,士兵武器都不缺乏,应该留在西藩之地以作防备。”桓冲对藩府参佐叹息道:“谢安有身居朝廷的气量,但不熟悉带兵打仗的方法。如今大敌临头,还尽情游玩,高谈阔论不止,只派遣未经战事的年轻人前去抵抗,再加上数量不足,力量弱小,天下的结局已经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受外族的统治了!”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以等待刘牢之。刘牢之径直向前渡河,攻击梁成大败梁成。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从水路、陆路相继进发。前秦王苻坚与阳平公符融登上寿阳城观望,只见东晋军队布阵严整,又望见了八公山上的草木,也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苻坚掉头对苻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能说他软弱呢!”茫然若失,脸上开始有了畏惧的神色。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苻坚说:“只是领兵稍微后撤,让他们渡河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逼迫攻杀,没有不胜的。“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等率领军队渡过淝水攻击他们。苻融骑马巡视军阵,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被东晋的士兵杀了,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趁胜追击。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音的军队就要追来了,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谢安接到了驿站传递的书信,当时他正与客人下围棋,拿着信放到了床上,毫无高兴的样子,继续下棋。客人问他是什么事,他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小孩子们已最终攻破了贼寇。”下完棋以后,他返回屋里,过门槛时,高兴得竟然连屐齿被折断都没有发觉。
【点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多读多练,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文言文学习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加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掌握文言词法和特殊句式的特点,增强文言文的语感,学习文言文的构思技巧,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借鉴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牢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 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 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
D. 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16. 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要回答两首诗歌相关诗句所表达情感的异同,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找到两处诗句内容上的共同点,然后再结合全诗,辨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的侧重点。
【解答】(1)C.考查对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石激水流处”属于动景,暗写水声;“天寒松色间”属于静景,描绘颜色。这两句在写山行之难的同时,也写出了山景之美,说法合理。但由此推出“诗人心境因此改变”则缺少依据,因为从全诗看,诗人深觉山行之难的心情是贯穿全诗的,颈联的“绘声绘色”虽然在客观上写出山景之美,但从诗人写作的主观意图来看,还是着眼于表现山行之难,诗人心境不可能因此改变。另外,从尾联表达的情感看,前三联也只有一以贯之写山行之难,才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2)从内容上看,高诗的“王程应未尽”与范词的“燕然未勒”是对应的,都说明国家大事还没有结束,其背后隐含的情感即“心系国事”;高诗的“顾刀环”与范词“家万里”也是对应的,其背后隐含的情感即“思念家乡”。当然,两首诗由于表达的不同,所表现的情感也有区别:高诗说“王程未尽”,强调“国事”;范词说“燕然未勒”,联系《后汉书》中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可推知其强调的是“建功立业”。高诗对“顾刀环”之举用“且莫”加以否决,表达出义无反顾的昂扬气概,是一种豪情壮志;范词以“浊酒一杯”浇“归无计”之愁,表达出的是一种归期未定的苦闷。
答案:
(1)C
(2)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②范词则重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译文:
在鸟儿才能飞越的山路上簸颠,马蹄笃笃没有一刻偷闲。
好容易通过一道崎岖的长坡,又有重重叠叠的大山出现在眼前。
湍急的水流冲激着巨石,松树的枝叶划破了寒天。
为王事奔波路程尚没有走尽,且不要过早地回看刀环。
赏析:
首联中“鸟道”,写山之高峻;“登顿”,上下意,诗中指翻山越岭。“几登顿”“无暂闲”,概括地描述了行人马不停蹄。在崇山峻岭中奔走的情景。以“几”修饰“登顿”,可见行人已走的路程之长。这两句落笔“山行”,既点题,也为后文作了铺垫。
颔联写行人在鸟道上跋涉已久,一定非常疲惫,走出漫长崎岖的山坡,满以为山路已尽,展现在面前的将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谁知起伏的山峦又如刚才走过的山一样横亘在面前。用一“出”字、一“犹”字,生动地显示了行人错以为山路已尽的兴奋,以及看到眼前横亘的山峦后失望、厌烦的情绪。两句诗一扬一抑,既写山路,又写行人;写山路回应“几登顿”,写行人回应“无暂闲”;写山行非常真切,写行人十分细腻。
颈联描写山间的具体景物。水石相激。湍奔而去,耐寒的松树,树色苍凉,令人顿生寒意。诗人驱马赶路,走出长坂,又入群山,“山行”的辛苦、乏味自在不言之中。现在又要过激流,穿寒松,荒寒的景象使山行之人不能不生孤寂、厌倦之感。
尾联诗人在自觉厌倦之时,马上自激自励:王事未尽,不当思归。“王程”二字总管“山行”,点明了此次”山行”的意义。“顾刀环”句用汉朝李陵的典故。李陵留匈奴后,汉使任立政等见到他,难以私下说话,便向他使眼色,井屡屡抚摸刀环,“环”与“还”谐音,示意其归还汉朝。在这里,诗人说“且莫顾刀环”,就是提醒自己“王程”未尽,公事未了,决不能中途而止。诗人以明确的尽职意识,战胜了“山行”的疲倦、孤寂,诗的情调也为之一振,表现出盛唐边塞生活中所洋溢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在剪裁上舍因去果,直截“山行”中的一段,以少总多,富于典型性。全诗八句,以“山行”为线索,前六句与山行之所见,意境真切,使人如临其境;后两句写山行之所想,情绪昂扬,一派盛唐风调。
【点评】比较鉴赏这类题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做这类题要(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子证明了“ ”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如孔子又与后文“ ”的观点相照应。(2)苏轼被贬黄州时多次畅游赤壁“回忆英雄”。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执长矛吟咏的句子是“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的儒者形象的句子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表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详情难知,而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开发,渐渐揭开了古蜀国文明的面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圣人无常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常、贤)
(2)横槊赋诗羽扇纶巾(重点字:槊、纶)
(3)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重点字:丛、凫)
【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的的各式古物藏品,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期待成为声名远播的大鉴赏家,获取藏家般尊敬的荣耀?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收藏之路其实是充满苦涩的,只要你一不留神踏上了收藏这条不归之路,你便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的无尽煎熬。
收藏圈并非至纯的净土,也会泥沙俱下、,有势利、诈骗、浅薄、浮躁和贪婪,有以牟利为终极目的的商人。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我也看过一位古玩铺店主,以百余元捡得一件石涛的尺幅,以8000元倒手给了广东商人,当知道此幅石涛之真迹被转手卖了30万时,顿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我亦见过一位退休老干部以平生积蓄购得一块汉玉赝品,从此一病不起;一位老人捡漏淘得一部元代版古籍善本颠狂失态乃至当场中风倒地。我以为,这都是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而陷入了“物役”“物累”的怪图。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日积月累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B.日积月累 秘而不宣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C.与日俱增 秘而不宜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D.与日俱增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曾亲眼看到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B .我曾亲眼看到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楚,终因愚昧无知,将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C.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味无知,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D.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把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此题主要是比喻和排比在句中的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的修辞,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答】(1)第一空,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日积月累”侧重强调积累;“与日俱增”侧重强调增长快。这里强调的是获得各式古物藏品,重在积累,此处应该选“日积月累”。
第二空,秘不示人:收藏起来不给人看。秘而不宣: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这里说的是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意思是不给别人看,此处应该选“秘不示人”。
第三空,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众星捧月:意思是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尊敬爱戴的人。句中强调获取藏家尊敬的荣耀,此处应该选“众星捧月”。
第四空,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前面出现“泥沙俱下”一词,意思是比喻好坏性质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此处应填入的词语意思与之应是相近或相同的,因此应该填“鱼龙混杂”。
故选A。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亲眼耳闻目睹”错误,不合事理,应删去“耳闻”;二是语序不当,“过度地偏执和贪婪”应是形容这个朋友的性格,放在“终因愚昧无知”后面语意不连贯,应将其调整至“终因愚昧无知”之前;三是介词缺失,使句子的陈述对象不一致,应在“百万家私打了水漂”前加上“把”或“将”。
故选B。
(3)这里出现的比喻句是“收藏之路其实是充满苦涩的”,将收藏比喻成苦涩之路,从对“苦涩”一词的理解可知,苦涩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苦涩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苦。作者将收藏比喻成苦涩之路,形象地写出了业内人的谨慎、艰辛和苦涩。
排比的修辞,是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在此处,是以三组短语的形式构成的排比,“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三组反义词来共同修饰“无尽煎熬”,说明在收藏业中人们为了在收藏这条路上前行,经历了或一直在经历着痛苦,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从而增强了读者的同情之感。
答案:
(1)A
(2)B
(3)①比喻:将收藏比喻成苦涩之路,形象地写出了业内人的谨慎、艰辛和苦涩。②排比:“无尽煎熬”前的三组反义词“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构成句子成分的排比,增强了语势,凸显了收藏业业内人所受的煎熬,增强了读者的同情之感。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自然界的花儿不仅形态各异,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那么,鲜花①?原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 ②,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造就花儿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比如一串红等。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碱性较强,会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它 ③,则是紫色,比如桔梗花等。
更为神奇的是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三变,比如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也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产生了变化,( )。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也跟着变化
B.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因此也随之变化
C.花青素随之变化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D.花青素随之变化,因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2)本题考查补写语句,应结合语境补写,注意语意连贯和字数限制。
【解答】(1)前句的“也是”是相对于上一段的pH值变化而言,“究其原因,也是……”是一个单句,据此排除AB。比较CD两项,D项“因而”多余。
故选C。
(2)第一空,由上句“颜色更是五彩缤纷”可知,此处是在讲自然界的花有各种颜色,结合句子后面的问号可知,此处是在问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呢”。
第二空,由上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和下句“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可知,此处为过渡句,因为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所以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正是因为这些色素”。
第三空,由上句“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比如一串红等。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碱性较强,会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可知,花青素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那么要想呈现“紫色”,就要处于中性环境,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处于中性环境的时候”。
答案:
(1)C
(2)①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呢?②正是因为这些色素。③处于中性环境的时候。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993年,美国集齐了国际最顶尖技术,联合欧盟、日本等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惨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美国还出台相关法律,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
2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航天技术科学家们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从无到有,中国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
2022年前后,中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而且中国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美国诸多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加强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欧洲宇航员也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未来上中国空间站能用上……
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文字类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概括地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历程,侧重点落在结果(建成自己的世界唯一的空间站)及原因(美国等西方的打压封锁/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上。
任务方向一一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的启示意义,即我们从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中能得到哪些感悟和思考。应该从材料的因果关联中思考和感悟,西方封锁技术,打压中国发展,而中国航天事业却取得非凡成就,这是为什么,其中蕴含什么哲理?
关键词句:中国 打压封锁 核心技术 发愤图强
通过材料间的因果联系,可有不同角度的立意,选择其一写作即可。
参考立意:
1.国家层面:①中国在封锁中崛起。②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③中国崛起,震惊世界;中国,伟大的民族。④中国精神一一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立自强等。
2.哲理层面:①置之死地而后生。②自身强大了才有尊严。③没有人与弱者合作。④世界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⑤知耻而后勇,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立自强。(其他合于材料内涵的立意亦可)
【解答】置之死地而后生
看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感触颇深。这一历程告诉我们: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靠别人是天真的,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生存。
西方的封锁和打压,是我们的耻辱,但也正是我们中国航天的动力。中国航天人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终于一雪前耻,扬眉吐气。我们以自己的强大,傲立于世界之林,谁还能小觑?
历史上,中国受“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议”限制,航空航天、军事技术、微电子、船舶航海等高端技术领域一直被封锁,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出来了两弹一星、核潜艇、北斗导航、量子加密通讯、超级计算机、歼-20隐形战斗机、高铁等等尖端技术产品。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东方雄狮。”这头狮子,遭受了万般磨难,终于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站了起来。中国是一个在战争的硝烟中崛起的国家,就像电视剧的主角一样,一次次让世界惊叹,绽放出无限光彩。
绝境,也能成为成功的一种元素。有的时候,我们被逼上绝路,因为情非得已,我们已经无法再做出其他的选择,这时,如果我们想要做某些事情也是最容易成功的。这时人会破釜沉舟,成功的几率大增,方到此时,能体会出这绝境的作用。
科学家搞试验,对一颗南瓜做了不断加压实验,最后这颗南瓜用刀砍不破,斧劈不开,最后只能用锯锯开。结果发现这颗南瓜为了抗拒不断增加的压力,适应生存环境,在不断的压力下分泌一种抗体,出现了质的变化。由此看来人类也一样,在逆境中生存,也会逐渐适应并激发其与困难抗争的能力,使自己逐渐地强大起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自然法则造就了一个恒定的食物链,鳄鱼在成长中经历了艰辛,为了适应生存它最后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所以说,遇到困难和打击,关键是不要把自己的遭遇给别人当反面教材,使别人在感悟你挫折的同时,吸取教训,而自己却成了悲剧生活中的主角。
面对打压,只有强大;面对封锁,唯有奋起。美国技术封锁的力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追赶的速度令他们害怕,我们日渐强盛,我们正在形成与强者对话的能力。未来的强国俱乐部里,中国一定是主角!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