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思 | 李菁叶:浅谈新高考下历史教学实践——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在新课标的呈现为例
发布于 2021-03-26 00:55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编者按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给中学历史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广大一线老师在课堂内外运用各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从老师们的课程论文/心得中,选取若干篇优秀作品刊发,希望对于广大一线教师使用新教材、应对新高考有所裨益。
浅谈新高考下历史教学实践——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在新课标的呈现为例
李菁叶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摘要:当下高考改革正逐步推进,新课标(2020年版)为探索新高考提供了重要依据。新课标在课程体例和教学要求上做了诸多调整,体现了新高考注重能力性、专业性、人文性的要求。因此,现今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针对新形势摸索新方法。本文试图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在新课标(2020年版)中的变化,思考尝试以史学视角更新引领课堂教学创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对新高考。
关键词:中共革命建设史 新课标 核心素养
当下中国教育改革正深入开展,高中历史教育在教学要求、课程结构、考核模式三个方面面临转型。首先是教学要求转型:2019年下半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全面推行,课标明确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也由传统的三维目标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是课程结构转型:由以专题史为主干调整为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必修课程采用通史体例,选修课程沿用专题史体例。[i]最后是考核模式转型,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考正式实行“3+1+2”的模式,历史学作为人文基础学科,成为选考科目的首选之一。三个层面的变化对当下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已做了诸多实践和理论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ii]本文试图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在新课标(2020年版)[iii]中的新呈现为例,尝试通过发掘传统核心知识点在新课标中的新呈现,从而探求新高考之下历史教育教学的些许思路。希冀通过本文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海涵指正。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课程内容不追求面面俱到,注重引导学生对其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究。实行“3+1+2”模式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引导,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既承担着为历史研究输送人才的专业任务,又发挥着作为人文社科立德树人的大众教育功能。因此如何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历史研究队伍,广泛激发社会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成为当下历史教学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目标。而与以上种种直接相关的便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专题史体例书写下的教学问题
新课改新高考主要调整的是传统教学体系下的不足。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为例(主要指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民主革命斗争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这段历史在近代中国乃至整个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在新旧课标中都占有相当比重,纵观近年高考不论全国卷与地方卷,中共革命建设史皆为必考考点。
旧课标[iv]对这段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解析,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克服各种外部侵扰和内部矛盾,促成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转型。该体例的优点在于能深入解剖历史进程中关键领域的演进过程,不足之处在于客观上割裂了历史问题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历史发展的完整性,对于逻辑思维和知识体系尚未健全的高中学生来说,不便于把握历史全貌。
二、固定史学范式讲解下的教学困惑
长期以来,对中共领导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讲解,中学历史教学容易形成定式。许多学生在学习这段历史时,不免觉得老生常谈,政治色彩浓厚,史学范式单一,难以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例如传统中学课堂在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普遍使用“政策——效果”这一模式,基本围绕中共政策的演变、人民接受并获得利益、革命建设积极性提高三部曲。[v]如发动农民阶级参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传统教学模式多用土地政策的演变来解释。即中共推行了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政策,满足了农民阶级几千年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所以积极性提高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呈现两个问题。问题一,过多展现该段历史政策之下国家社会宏观层面的变化,忽视微观层面对基层个体的研究,让学生对历史充满距离感。实际上,这段历史离我们现今并不遥远,甚至家庭祖孙三辈都是亲历者。问题二,该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历史解释容易简单地将农民阶级描述成物质利益的追求者,忽略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共政权政策之间的双向关系,弱化了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主体性感受,淡化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复杂性、曲折性、艰难性。
一、“中共革命建设史”书写体例和教学要求变化
新课标(2020年版)虽在课程体例和要求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但对于高中传统主干核心知识则大量保留,甚至呈现出强化的趋势。因此历史演进中的重大事件和核心问题仍是教学关注和思考的重点。
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为例。首先新课标(2020年版)对这段历史系统传承了旧课标的优势。新课标在选修模块(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保留了传统课标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的论述,以展现这段历史进程下我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化的现代化的成就。
其次,为了弥补传统专题史的不足,新课标(2020年版)在必修中以通史的方式呈现了中共革命建设史的时空线索和重大事件,系统阐述了1921年后的中国社会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变迁与发展。以下是新课标与旧课标相关单元的标题对比表:
由表格梳理可以看出,新课标更加明显地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共产党在这段历史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三是现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演进。这三个方面浓墨重彩地体现了家国意识、唯物史观以及客观的历史解释,这也印证了新课标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历史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同时优化学科内容结构,促进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对接,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课标的变化反映新高考的方向
从“中共革命建设史”在新旧课标书写体例和教学要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不是盲目地用新事物全盘取代旧事物,而是是在继承中发展、在扬弃中更新。这就意味着,新高考下的教育教学是有本可依、有章可循的。2014年9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基本原则包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vi]由此可以看出,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注重专业培养,注重以人为本是新高考的时代特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在教学要求上强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结构上将专业性和基础性相结合,在考核模式上对普通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作了明确规定,这些都反映了新课标是通往新高考的最重要桥梁。新课标(2020年版)提到“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评价目标应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测查的内容及评定标准均应与本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相对应。”[vii]因此,新课标的内容变化和教学要求变化是未来我们指导教学工作和应对高考的关键。
那么如何针对新课标的内容变化和教学要求变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其在新高考下兼具专业性和基础性,在吸纳专业人才的同时扩大社会人文功能?笔者认为用史学视角的更新带动历史课堂的创新,不失为一种方法,在此以中共领导的革命建设史为例。从近年高考的试题设置上看,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不约而同地引入历史研究的前沿成果。新课标(2020年版)明确指出,历史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是设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以史学视角更新创设新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前文提到,长期以来相对固化的史学陈述模式是学生对中共革命建设史学习乏于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史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提出了新视角,以党史研究专家张静如和南开大学教授李金铮两位专家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倡议“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李金铮教授更是点出“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即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双重互动角度研究中共革命史”[viii]。
1、从国家政权建设对民间社会的影响看中共革命建设史
“在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中共革命建设史,是在不放弃革命史宏大叙事的前提下,将研究建基于社会和民众生活之上,发掘这段历史对中国民众的深刻影响。这在新课标中业已呈现。该段历史在旧课标中,政治、经济、文化主要围绕中国现代社会性质转型以及国家宏观战略所取得的成果。相较之下,新课标(2020年版)在政治方面增加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在经济方面,新增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些增补体现了社会史视角下理解中共革命建设史,主要围绕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治理的进步,以及中共领导下为改善生活而展开的经济活动、科技发明、医疗防疫等方面的努力,让历史学更具生活气息。
这一史学视角在近年高考中亦有体现。2018年全国卷I第41题材料题,该题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古今贯穿,从而理解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的历史意义。2017年全国卷Ⅲ第31题漫画《婆媳上冬学》,2018年全卷Ⅱ第31题漫画《两把尺子》,2019年全国卷3第31题漫画《数他劳动强》,2017年全国卷Ⅰ改革史材料题引用80年代中国的工资改革。这些无不体现了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放入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考察的努力。
2、从民间社会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看中共革命建设史
前文提及传统对中共革命建设史的教学偏向于从宏观层面理解党和国家政策对民众的影响,忽视了普通民众个人感受的变化和民间社会对国家的影响,易让这段历史过于简单化。例如,对于该段历史重要议题“农民的支持与参加是中共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的理解。在传统“政策——效果”讲述下,中共和农民的联系似乎“一拍即合”。事实上很多史料显示,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始目的是多元的[ix],有为解决生计的、有为做官的、有为学习的,其中有些也许并不高尚,但符合基层普通农民基本的所思所想。这就值得教师寻找新材料,通过多元的革命动机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问题。一是,中共如何通过了解最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想,将抽象的社会主义具体为一个普通民众的社会理想。例如因为正视农民生计问题,才有相应的土地政策;因为了解底层农民迫切改变自身政治地位的愿望,才有在根据地相应的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二是,中共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如何将普通民众的世俗需求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相结合。这还涉及中共在整个革命建设中,对传统社会基层结构的改造、对广大农民阶级近代化公民意识的教育、对中国底层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整合凝聚。若学生能思考这些问题,便能感同身受认识中共革命建设过程中的艰难、纠结、妥协、改变,理解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2018年全国II卷第30题的设置也体现了该史学视角。[x]
(二)以史学视角创新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新课标(2020年版)中明确提到“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是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制定内容标准,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xi]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综合贯彻历史学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视角新情境引领史料实证
历史是一门实证的科学,历史教学情境的呈现主要以史料为基石,才能引导学生结合时空背景,运用唯物史观,论从史出,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史学视角创新则是推动这一过程的有效途径。例如,前文提及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看中共革命建设史。在讲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传统教学主要引用三大改造相关史料,以此理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实际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渗透在当时中国的衣食住行。教师大可结合当下民生热点住房问题,回看建国初期的住房问题,这是当下家庭三代人的经历,更容易引发共鸣。
例如,引材料创设情境题目“首先,针对国民政府机关、国民党官僚、战犯、反革命首要分子、德日法西斯政府及汉奸所有的房地产以及其他属于敌伪性质的房地产,一律予以清理没收接管。以此解决城市市民职工的居住问题。其次,国家投资建设职工住宅,从1950-1957国家投资建设的职工住宅面积增加近5倍。1950年,政府制订和实施了《公共房屋租金标准私有》强化政府对租金的干涉。1956-1958年,政府又开展了私有房屋出租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公私合营’和‘国家经租’两步进行,使城市房屋占有情况发生了绝对性的变化。——郑艳《新中国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变迁(1949-1957)》”设置问题:新中国初期国家调控城市住宅的背景;新中国初期国家调控城市住宅的措施及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甚至教师还可进一步鼓励学生主动了解父辈祖辈的生活经历,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便于引导学生切生感受祖国的沧桑巨变,树立家国情怀。
2、新视角推动唯物史观的深入理解
史学视角的更新、新材料的发掘也有利于推动唯物史观的深入理解。例如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按传统教学则过于关注党中央政策带来的影响,较难感受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若由从民间社会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来陈述历史,就更容易理解该问题。
例如在民主革命时期,20世纪20年代,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由广东开始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并引发了农村社会大革命。广东、湖南等省农民运动相继展开,其中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这才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后,毛泽东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及其控制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困难,农村生产力有限,许多农家生计仍需要依靠一些灵活的借贷来保障。因此党中央实行“双减双交”土地方针,一是农民在减租减息后必须交租交息,二是利率限制不应低于社会经济基础所允许的程度。[xii]这不仅是基于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对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目的是防止农村借贷停滞,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保障农家生活的继续进行。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8年底,中国农业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实践经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这种将宏观的精英视角“自上而下”的教学陈述,转为微观的“自下而上”的民众视角分析,更有利于帮助学生重新审视具体的革命建设历程。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基层的实践经验是革命建设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需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
3、新视角有利于学科素养的综合提高
事实上,历史学五大核心素养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孤立存在,而是彼此渗透。[xiii]其中唯物史观是理论基础,时空观念是思维方式,史料实证是研究依托,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是价值导向,五者相互依托。由前文可知,新视角下的中共革命建设史,推动了新材料的拓展和唯物史观的深入理解,也能带动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它以史料为基石,以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结合历史时空,以更广阔的视野重新审视中共革命建设历程,关注革命建设史曾经教学薄弱的部分,对历史问题做出更全面合理的历史解释。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共革命建设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交互作用;客观评判革命建设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和突出人物的历史贡献;体会革命进程中普通民众的人生体验和情感经历。这也让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灌输不显刻意生硬,帮助学生体会家国变迁下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复杂与艰巨,从而心生责任,家国情怀油然而出。
注释:
参考文献:
[1]刘召艳.新高考改革下对历史教学的一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16,51.
[2]吴倩.高考历史“史观”试题分析与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王艳东.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实验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4]傅旭霞.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3(04).
[5]李剑鸣.历史解释建构中的理解问题[J].史学集刊,2005,07,19-25.
[6]宋波.历史“核心素养”培育问题剖析[J].教学与管理,2018,01,49-51.
[7]李金铮.“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J].中共党史研究2018.7.127.
[8]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中共革命史研究[J].社会史研究,2011,01,62-77.
[9]李金铮.农民何以支持参与中共革命[J].社会史研究,2016,04,161-190.
[10]韩晓莉.社会史视角下中共革命史研究的突破与反思[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12(19-06),99-104.
版权声明:以上图片和文字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在后台留言,我们将立即删除。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