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思源 |《两岸关系40年历程》两岸文教交流

发布于 2021-08-29 19:10 ,所属分类:试题库考试资料大全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后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弥隔阂,增进互信,积累共识。


导语:

我是第十章导读员潘钢,第十章主题是两岸文教交流的发展状况,我对其中框架进行了梳理,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补充材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想,希望帮助大家对40年来两岸文教交流有所了解和认识。


第一部分 章节的框架整理


一、发展历程(列举阶段和时间,从阶段的名称已可以看出两岸文教交流发展大致态势)

单向推动阶段(1978-1986)

双向互动阶段(1987-1993)

双向互动推进阶段(1994-1999)

双向互动发展阶段(2000-2008)

双向互动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5)

双向互动不确定阶段(2016以来)


读后感想:

两岸文教交流势在必行,势不可挡。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主张,两岸文教交流由此开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交流的大门逐渐开大,渠道逐渐拓宽,范围日渐扩大,双向的程度日益递增,互动频繁,文教交流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加深了两岸民众的彼此间交流,并进而产生共鸣,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两岸人民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感情,这是任何势力所无法阻挡的。另一方面,两岸文教交流深受台湾执政当局政策的影响,尤其是李登辉和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当局坚持“台独”立场,使两岸政治关系陷入困境,两岸文教交流遭遇了挑战,相当的交流活动被迫停止和中断,尽管两岸的交流因此受到阻断,但是两岸人民的心还是相通的。


二、发展的基本特征

1、两岸文教交流发展势头强劲

2、两岸文教交流保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主线

3、两岸文教交流是两岸民众增进相互了解、拉近心理距离的载体

4、两岸文教交流中的经济功能日趋彰显

5、两岸文教交流在发展中走向制度化


读后感想:

两岸文教交流的发展跌宕起伏,尽管受限于台湾当局的政策,两岸交流遭遇困难重重,但是大陆方面坚定不移地推动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努力争取最好的成果,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任何交流往来都应该是大家欢迎的,都将无一例外地证明,两岸同胞同是华夏子孙,大家应以此为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


三、两岸文教交流中的几个问题

1、持续推动两岸文教交流的困难所在

民进党当局推行两岸文化分离政策对两岸文教交流造成严重损害。


台湾民众的两岸文化关系认知文化对两岸文教交流影响加剧。

两岸文教交流容易被台湾某些政党及政治人物操弄成政治化议题。


两岸文教政策缺乏相互的认可和协调是制约深化两岸文教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两岸尚未统一、两岸政治分歧问题大多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两岸双方的文教交流政策多是单方面的。)


2、推动两岸文教交流的重点任务和具体内容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决遏制和反对“台独”,始终是“重中之重”;


创新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内容和形式,提升中华文化的显示度和竞争力,是两岸文教关系发展的主线;


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推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寻两岸文教关系发展内在规律;


持续丰富两岸不同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内容。


读后感想:

两岸文教交流深受台湾当局执政政策的影响,尤其在李登辉和民进党执政期间,坚持“台独”立场,推行“台独”政策。在这一部分就文教交流进行了明确的剖析,“台独”势力以教育课纲、教课书为载体,以“去中国化”为基本理念,试图通过教育,从根本上逐步地在青少年中渗透“台独”思想,造成台湾青少年在知识、理念、情感上与大陆产生隔阂,为推行“台独”政策提供空间,做人才和人心上的准备。因此,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两岸文教交流的难点,抓住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广泛的涉台活动中,积极、深入、持续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部分 导读感想

两岸交流与合作中,文教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可以存在种种差异,但不能离开中华文化这一根本,维护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反对“台独文化”,“台独史观”、“去中国化”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人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在参加本次导读活动中,结合书中提及台湾当局“台独”、“去中国化”的政策,特意去浏览、搜集一些台湾的教育领域中的学科资料,包括教材大纲、考试试题,不难发现,其中“去中国化”思潮倾向严重,这将给当代台湾青年对大陆、中华文化的认同构成障碍,从而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警惕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具体做涉台工作的时候,所必须密切的。我认为,我们应当做到:


一、牢牢把握中华文化这一根基,时时刻刻地加以宣传、推广,尤其要强调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哪怕是一个汉字、一个古老的数学定理、一个传统的礼仪都是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其历史不可被否认,我们的共同祖先不能被遗忘;而“台独”势力试图在实际操作中,将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淡化、“绕道”、抹杀,这些行为都将遭到揭露和批判。


二、要努力拓宽对台湾文化、教育了解、交流的渠道,积极全面地了解台湾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内容和思潮,广泛涉猎、积累各方面素材,加以深刻剖析,从而为做好文化宣传、推广工作奠定基础。“去中国化”是“台独”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已渗透到台湾的中小学教科书、考试试题、网站网页等领域,对此我们应当有全面的认识,深入的了解,建议有关单位应尽可能开辟多种渠道,让台湾的教科书、考试题目与我们见面,使我们对其各种内容、概念、提法有所认识和了解,对其中所触及到的“台独”、“去中国化”内容、手段有足够的识别能力,从而使我们在各项涉台工作更有针对性,所开展的活动更具说服力。


三、加强目前大、中、小学的涉台教育。做涉台工作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揭露、批判“台独”、“去中国化”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当前,在各级大、中、小学校中,加强涉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我们对台湾有着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观念已深深植根于我国人民的心中,但进一步加强大陆人民涉台教育,牢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还需要时时刻刻与“台独”势力进行斗争,这是当前涉台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大中小学校不仅要搞涉台教育,而且要把这一教育搞深入,搞透彻。


第三部分 导读补充材料


材料一 摘自新华网


“去中国化”是极可悲的事


从李登辉执政时期开始,台湾当局就断断续续在历史、文化教育上做文章,试图割裂台湾与大陆乃至与中国的联系。“去中国化”教育在台湾行之有年。从表面上看,“去中国化”剑指两岸关系;实质上,影响的是台湾的下一代、台湾的未来。近年来,有人提出台湾年轻一代存在所谓“天然独”。


可以这么说,如果真有“天然独”,多半是教育“去中国化”的产物。只知道“乙未割台”,却不知道“甲午战败”;只知道“台湾光复”,却不知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现在甚至连“光复”也不能提了。显然,这样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一代,所谓的“台独”意识是建立在对两岸历史渊源缺乏了解,甚至对中华文化所知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令人十分担忧的。


十几年前,针对台当局积极推动文化“台独”,已故台湾“中央研究院”前院长吴大猷就曾表示,“这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立,是一极可悲的事。”吴大猷还撰文指出,“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生活风俗,连妈祖都来自大陆,但因政治而坚持否定其本身的文化渊源,是可悲的事。”因为民族文化本来就是融入血液的,打断骨头连着筋,强行割裂或去除,只会陷入失去自我认知、失去文化依托、失去心灵归属的迷惘中。所以龚自珍才会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不仅如此,台湾当局为了淡化与大陆的关系,努力粉饰日本殖民台湾的贡献,以所谓中性呈现历史教育,结果是扭曲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试想,如果强调“慰安妇”不可被描述成“被强迫”的,历史教育不能鲜明阐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台湾光复中学生怎么会懂模仿“纳粹”有错?孩子是无辜的,错在历史教育,错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丑陋政客。


更重要的是,“去中国化”教育改变不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只会令台湾下一代产生错误认知,更加难以面对真相。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评价李登辉的所谓本土化进程时所说,“不会改变最终统一的结果,这样做只能使台湾人在重新统一实际发生时更加痛苦。”


材料二网络新闻


台湾新课纲 历史教科书上路(2019-08-30)

随着新学期开学,按照台湾新课纲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正式“上路”。多位台湾学者批评,新历史教科书扭曲事实、篡改历史,本质上是“去中国化”、搞“教育台独”,对台湾贻害无穷。


当日,针对新历史教科书暴露的种种问题,多位台湾学者及高中历史教师等在台北召开记者会。


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指出,新历史教科书存在诸多问题,根本上是在搞“教育台独”:包括“去中国化”,用“南岛语族”取代中华民族地位,甚至以血源DNA否定两岸同胞的关系;文化上以所谓多元文化取代中华文化为主流的历史事实;直接否定《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宣言》等。


吴昆财说,一本教科书约有10年版权,每年有20万台湾学生使用,10年就是200万,加上外溢效果,估计全台湾有400万人受到这种“去中国化”的历史课本影响。他呼吁所有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一起面对这一严峻问题。“中华文化是台湾的核心价值、重中之重。去掉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就是把台湾文化、历史、价值体系刨根挖底。”吴昆财说,“我们坚决反对这个‘去中国化’的历史教科书。”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退休教授潘朝阳说,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核心,而新课纲下的历史教科书,以多元文化取代中华文化,必然导致台湾文化失去中心和灵魂,“台湾人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从事历史教育30多年的世新大学教授程玉凤说,新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否认中华文化主流核心地位。“然而,从节庆、饮食到宗教,台湾文化可能与中华文化切割吗?中华文化可能从台湾文化中剔除吗?”


台中二中教师伍少侠则认为,新历史教科书表面上提倡多元思辨,实质上是以多元之名行教条之实,污蔑、扭曲历史,向学生灌输“台独”理念,为政治目的服务。


2018年,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通过12年义务教育新高中历史课纲。新课纲将中国史放在东亚史架构下且被大幅压缩,“去中国化”色彩明显,遭到岛内舆论持续批评。


材料三:


2016-2017年间台湾高考试题(历史和地理)

笔者点评:试题资料表述、引证均存在问题,片面地概括了中国的农业发展,试图传递这样的信息:由于中国进入WTO,会大量依赖粮食进口,会导致黑龙江的农业发展会陷入困境,对大陆农业、农村的发展成就通过考试题目进行如此宣传,试图否定和抹黑是极端错误的。大陆的农业一方面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农村正在加速城镇化进程,农业人口在下降的同时,许多人正在转变劳动方式,积极创造崭新优质的生活。这一成就有目共睹,不可无视,一个小小的侧面,当局的政治倾向已经显露,对台湾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导,产生与大陆的对立,其政治目的可见一斑。


点评:这组题目试图引用一位台商捐赠电脑的资料,来让台湾学子了解大陆的贫困地区的状况,借以让学生进行分析,但资料引用和问题说明的本身反映出命题者对大陆贫困地区的认识不足,事实上,早在2016年,大陆就把扶贫攻坚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在这一大背景下,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有高铁、公路、机场,还有最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网络贯通到家,互联网应用触及到内地的多个领域,因此在用这些材料作为考题,本身说明命题者狭隘的眼光为当局的政策所左右。到2020年末,我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都应当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主旋律、主基调,但在当局的”台独“政策的框架下,被扼杀了。


材料四

台湾小学数学竞赛 试题详解(2000-2016)


引自前言:1997 年台湾首度获香港保良局邀请参加"小学数学亚洲邀请赛"(此赛事于1998年正式更名为"小学数学世界邀请赛(Primary Mathematics World Contest)"),同年亦接获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邀请台湾小学生参加"我爱数学夏令营".由于在此之前台湾完全没有参加数学竞赛的经验,所以在头几年我们都借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裘宗沪教授为香港圣公会所办理的小学数学竞赛试题作为选拔台湾参赛选手的试题。虽然这些试题都非常精湛,但是其涉及的数学知识与台湾小学课程内容差距较大,对于台湾学生有相当大的难度。一些我们认为资赋聪颖的学生无法在这些试题中有良好的表现.于是自2000年起,我们决定自行命题办理小学数学竞赛台湾代表队选拔。


由于我们是非营利的民间数学基金会,不太受教育法规的钳制,所以可以依照理念尽情挥洒,我们大量阅读国外益智趣题、科普作品、学术论文与数学史籍等资料,特别是前苏联一些数学竞赛的试题,从中获取灵感而创造、改编一些精彩的试题。在此段期间,台湾经历教育改革等诸多变化,为了讽刺一些社会怪现象,我们在试题中故意加入一些幽默的剧情博君莞尔一笑,这恐怕在别的地区是罕见的。


点评:从前言不难看出,台湾的小学生数学竞赛在发展历程中,台湾的有关方面首先想到要依托大陆的资源,经过具体实践,加以总结后,再自行发展,进而走向成熟,这是天然的。这一小小的缩影,呈现出来的事实: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也已为台湾民众所熟知、所认同。因此,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具体的、实在的,当今阶段,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融合发展,人心所向,不可阻挡。

下期预告:

两岸关系40年历程》第十一章导读之

“两岸社会交往”

摘要:两岸社会交往,主要是指两岸民众直接往来和以社会界别出现的交往活动,是两岸关系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既为两岸关系发展起到探路和突破的作用,又直接而强烈地受两岸关系起伏的影响。两岸社会交往是由每个个体之间活动构成的,是一个日常生活的领域,是一个微观的世界。


两岸社会交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化解两岸同胞认知差异、增进互信和融洽感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夯实两岸关系发展社会基础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



来源 | 台盟中央


喜欢 请点右下角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