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杨浦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

发布于 2021-09-01 12:41 ,所属分类:上海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大全

【文档格式】可编辑WORD文档(.doc)

【批量下载】2015上海中考 2016上海中考 2017上海中考 2018上海中考 2019上海中考 2020上海中考 2021上海中考

【文档介绍】本页面为2018年上海杨浦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的完整内容预览,大家可以通过本页面前往学霸网百度网盘资源页面,打包转存或下载上海市2015-2021年相关学科中考真题WORD电子档内容。第一页预览如下:

 

2018年上海杨浦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1分)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泉水        B.河水        C.雨水        D.蒸馏水

21分)氦气的化学式是(  )

AHe        BH2        CHg        DN2

31分)属于氮肥的是(  )

ANH4NO3        BKCl        CK2SO4        DCaH2PO42

41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酒精        B.碳酸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51分)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粉笔灰

61分)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

A.明矾        B.氯气        C.活性炭        D.氯化铁

71分)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黑色        B.质软        C.稳定性        D.导电性

81分)四种溶液pH如图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A        BB        CC        DD

91分)物质俗称正确的是(  )

AK2CO3:纯碱        BCaCO3:熟石灰

CNa2CO3:烧碱        DCuSO45H2O:胆矾

101分)能AgNO3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HClKNO3        BHClMgCl2        CKNO3NaNO3        DHClH2SO4

111分)分子数相等的任何物质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物质的量        D.摩尔质量

121分)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H2+O2        BH2OH2+O2

C2H2O2H2+O2        D2H2O2H2+O2

131分)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收集氧气

 滴加液体

 振荡溶解

 加热固体

AA        BB        CC        DD

141分)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

A.颜色改变        B.温度升高        C.碱性减弱        D.质量增加

151分)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蓝色火焰

B.产物无污染

C.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1

161分)如图所示,在分别盛100g水的烧杯中放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t1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t1,有晶体析出

171分)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关闭活塞后固液脱离接触的原因是(  )

A.溶液体积减小        B.稀盐酸浓度减小

C.容器内气压增大        D.空气的压强增大

181分)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

191分)有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目的

CO2CO

CO2CO

CO2

CO

操作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201分)有关元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

 

二、填空题(22分)

217分)今5月,我国发射了高5号卫星,O2SO2CO2等进行监测,在环境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O3能吸收紫外线。O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化学式是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SO2S元素化合价是     SO原子个数比是     SO2的摩尔质量为     g/mol1mol SO2中约含     S原子。

大气中CO2使地球保持温暖。将过CO2转化为甲醇CH3OH)等燃料的过程属于     (选)变化CH3OH     种元素组成。

227分)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     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85mL水,应选用     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表。

物质

100g海水所含质量g

96.5

氯化钠

2.7

硫酸钠

0.2

……

……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     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238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如1)。

 

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氧气体积分数%

30

40

60

70

带火星的木条

不变

稍亮

复燃

复燃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50%的水(如2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     

双氧水分解也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0.5g氧化铜中滴加双氧水,反应结束后固体仍0.5g且呈     色。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双氧水分解反应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

现象

结论

     

     

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三、简答题(18分)

248分)某涂料添加M的成分为银、铝、锌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取一定质量M和稀硫酸进行实验。

 

银、铝、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如1方法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     (选)于水;仪的名称是     

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计算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铝、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铝的质量关系曲线如2所示,在图中画出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锌的质量关系曲线。

1.8gM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0.1mol氢气,M的化学式是     

2510分)对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石灰样品进行实验。

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有较多热量放出,滴加酚酞后呈     色。

另取少量样品,进行实验:

 

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B中,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的操作名称是     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由上述实验能确定原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

【解答】解A、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河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雨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D

2

【解答】解: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直接用氦的元素符号来表示,He

A.该符号是氦气的化学式,故正确;

B.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故错误;

C.该符号是汞的化学式,故错误;

D.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故错误。

故选A

3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

【解答】解A、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B、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

C、金刚石属于单质;

D、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

故选A。 

5

【解答】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错误;

B.蔗糖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错误;

D.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悬浊液,故错误。

故选B

6

【解答】解A、加明矾,明矾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故错误;

B、加氯气,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HClO,用于消毒,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故错误;

D、氯化铁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故错误。

故选B

7

【解答】解A、石墨是黑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石墨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石墨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溶于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8

【解答】解:当溶液pH7时,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D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9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Na2CO3,故错误;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CaOH2,故错误;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NaOH,故错误;

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CuSO45H2O,故正确。

故选D

10

【解答】解AAgN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硝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AgNO3溶液HClMgCl2溶液反应均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AgNO3溶液KNO3NaNO3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AgNO3溶液HClH2SO4反应,分别产生氯化银、硫酸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

【解答】解A.分子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同,SO2(相对分子质量64CO2(相对分子质量44)质量不同,故错误;

B.分子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同,密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体积也不相同,故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也相同,1molSO2CO2中均含6.02×1023个分子,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均1mol,故正确;

D.分子数相等的任何物质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SO2(摩尔质量64g/molCO2(摩尔质量44g/mol),故错误。

故选C

12

【解答】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选C

13

【解答】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但试管不能用塞子,故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正确;

C、振荡试管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D、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但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故错误。

故选B

14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均为无色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也是无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不变,故错误;

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升高,故正确;

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消耗,溶液的碱性减弱,故正确;

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体与沉淀生成,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故正确。

故选A

15

【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故正确;

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2H2+O22H2O可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错误。

故选B

16

【解答】解At1硝酸钾的溶解度60g,盛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60g,甲、乙均为饱和溶液,混合后t1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1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60g,乙为恰好饱和的溶液,乙升温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t1硝酸钾的溶解度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90g,加入的硝酸钾均能全部溶解,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t1硝酸钾的溶解度60g,丙降温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7

【解答】解:关闭活塞后,二氧化碳不能导出,随着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压增大,在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下降,导致固液脱离接触。

故选C

18

【解答】解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B、有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故错误;

C、生成物不一定是盐和水,也可以是盐和碱等,故错误;

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正确。

故选D

19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设计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设计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设计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设计错误。

故选D

20

【解答】解A、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以化合态存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磷元素以游离态存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例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时,碳元素都是以游离态存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例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22分)

21

【解答】解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臭氧也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式为O2;故填O2

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S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则可推S元素的化合价+4SO2SO原子个数比121mol粒子的摩尔质量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64,其摩尔质量64g/mol1mol SO2中约含1mol硫原子,约含6.02×1023个原子;故填+412646.02×1023

将过CO2转化为甲醇CH3OH)等燃料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H3OH由碳、

22

【解答】解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所以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量筒使用采用就近原则,所以配置某氯化钠溶液85mL水,应选100ml量筒量取,故选c

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7%20100g该海水,氯化钠的溶解度36g,当水的蒸发量大96.5g×2.7g=89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氯化钡溶液。

故答案为c

CH4+2O2CO2+2H2O,氯化钠;

2.7%89,氯化钡溶液。

23

【解答】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粉末状药品,取用时用药匙取二氧化锰,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二氧化锰送至试管底部;故填2H2O22H2O+O2c

根据表格中反应的信息可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一定是纯净的氧气;故填: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不一定是纯氧。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50%的水(如2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可能会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因为氧气的浓度达到了使其复燃的纯度;故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因为氧气的浓度达到了使其复燃的纯度;

氧化铜在该反应后是催化剂,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0.5g氧化铜中滴加双氧水,反应结束后固体仍0.5g且呈黑色;故填:黑;

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盛有该滤渣的试管中重新加2ml过氧化氢溶液后,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得出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故填: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盛有该滤渣的试管中重新加2ml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三、简答题(18分)

24

【解答】解银、铝、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锌、银。

故填:铝、锌、银。

用如1方法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仪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故填:难溶;长颈漏斗。

设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x

6.5g锌的物质的量为6.5g÷65g/mol=0.1mol

Zn+H2SO4ZnSO4+H2

1 1

0.1mol x

=

x=0.1mol

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0.1mol

由计算可知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0.1mol氢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锌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所示:

 

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1.8g 0.2mol

由以上关系可知1.8g铝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0.1mol氢气,MAl

故填Al

25

【解答】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

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有较多热量放出,反应后生成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后呈红色;

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CO2B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CaCl2+Na2CO3=CaCO3+2NaCl

的操作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该名称是过滤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

由上述实验能确定原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氧化钙、碳酸钙。

故答案为红;

NaOH+HCl=NaCl+H2O

2NaOH+CO2=Na2CO3+H2OCaCl2+Na2CO3=CaCO3+2NaCl

过滤,氯化钙、氯化钠;

氧化钙、碳酸钙。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