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光 心中有爱——记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张锁荣
发布于 2021-03-26 13:50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我爱舞文弄墨,也极钟情于数学,尤其喜欢挑战各种类型的应用题。
课间,每每有学生遇到解不出的数学思考题来向我求助,我都能在几分钟内,用画图的方法帮他们轻松搞定,引得孩子们一阵阵惊呼:哇!为什么再难的数学题,都难不倒孙老师呢?
听孩子们这么一惊叹,我也忍不住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时候练就了这种作图解题的本领的?细细追溯,我感觉我各种作图解题的方法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了,还学到很多。
而当年教我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就是闻名遐迩的省特级教师——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的张锁荣校长。
SPRING
我上小学的时候,张校是才踏上工作岗位没多久的年轻老师,长得又高又帅,字也写得特别潇洒,学校的好几个橱窗里都是张校的书法作品。那时年龄小,字都没认全,更别提欣赏了,只知道这毛笔字写得真好看,左下角盖着的红印章真别致。
上到五年级,听六年级的学长学姐们说,张老师上数学课特别有趣,但对学生也特别严厉。那时就暗暗期待六年级能分在张老师班上,期待之余又有些许害怕,因为从小胆子比较小,见不得严厉的老师,哪怕是擦肩而过,都会不自觉地紧张。
+ + + +
2021
张校的墨宝
暑假一过,我上六年级啦!8月30号报到那天,我知道我分在六(1)班,班主任是吴玉琴老师,教语文;数学老师正是我既期待又害怕的张锁荣老师。
记忆中,由于吴老师身体不好,经常请假,一请假就是一个月,因而六年级整个一学年的大部分晨读时间都是张老师来看我们。
很清楚地记得,每天清晨,我们陆续进入教室,张老师也就端着一盆香喷喷的葱油面来到教室,搬个凳子坐在一进教室门的地方,边吃边看着我们早读,由于张老师在这儿坐镇,教室里没有哪一个学生敢不读书。迟到的学生只要一踏进教室门,就会看到张老师端坐在面前,更是吓得一吐舌头,麻溜地窜到座位上,开始晨读,第二天也不敢再迟到了。
琅琅的书声伴着葱油面的香味,定格成唯六(1)班独有的书香晨读。
开学第一天上张老师的数学课,就感觉张老师上课真的与众不同,他语言时而严肃,时而幽默,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他吸引了过去,好像感觉只上了一会儿时间,下课铃声就响了,张老师也不拖堂,直接宣布下课。
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疑惑:咦,门卫老爷爷今天是不是看错时间,打错铃了?这节数学课怎么这么短?就这样,开学第一天,我们就爱上了数学课。
慢慢地越来越喜欢数学课,因为张老师经常能一脸严肃地把我们逗笑,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失严谨。讲解题目条理清晰,还时不时提问,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别具一格,很多时候是不叫名字的,都是眼睛看着谁,谁回答;朝谁点一下头,谁回答;教棒指到谁,谁回答。
因着这种独特的点名方式,班上没有一个人敢思想开小差,个个都坐得笔直,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紧盯着张老师,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张老师就会点到自己回答问题,万一点到自己,自己正神游,答不上来,甚至都不知道站起来,那该多丢脸呀!
SPRING
那时候,我们中午都是回家吃饭的,张老师一高兴就会在放午学之前,在黑板的角落出个思考题,谁先做出来,谁先回家吃饭。这样考验智商的题目也不是天天出,但至少一周两次,很有挑战性。
张老师呢,就搬张桌子,坐在教室门口把关。做对一个走一个,聪明一点的学生基本上几分钟就搞定了,我一般也都能在前三分之一顺利过关,但都要在教室外面等我的好朋友,因为我们每天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这种关键时候可不能抛下她,至少知道我在外面等她,她会安心点。
可是她基本都要留到最后几个,慢慢地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焦躁,皱着眉头,不停地隔着窗户朝我这边张望,我呢,想救也救不了她,张老师像老虎一样坐在教室门口,谁敢再进教室去?
实在等不及,我就先溜回家吃饭,我家离学校特别近,一回家就有的吃,“哗啦哗啦”十几分钟吃完,就又跑去学校写作业了。等我再进教室,教室就一个人影都不见了,张老师也去吃午饭了。我估计实在做不出来的学生,张老师也只能先放他们回家。
正是张老师经常性地对我们进行这种“限时思维训练”,短短一年时间,我们的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均得到了惊人的提升。
+ + + +
张老师还鼓励我们自己出口算题,大概一个星期评比一次吧!出满100道的就去送给他看。
出口算题我也是特别积极,基本上每星期都是前半周就能出满100道,每次看到张老师用红笔潇洒地在我数学本上“刷刷刷”写上“第一名”三个大字时,心里就别提有多开心了,举着本子,一蹦一跳回到座位,又投入新一轮口算题的出题中。
数学课作本上的奖励政策呢,是每满五次全对,奖励一枚小红旗,积满五面小红旗就可以奖到一本数学本。小红旗是那种印章形的,每每看沾过红印泥的印章,“啪”地在我作业本上烙下一面鲜红的小旗时,心里便格外雀跃。
有时看印泥还没干透,小红旗水汪汪的,会赶紧把作业本合上,再用手使劲按住,过一会儿打开作业本,作业本的另一面也隐约印出一枚小红旗,心中又是一阵窃喜。
每每这时,就会捧着自己的数学课作本不住地看,哎呀,怎么印上小红旗的数学本就这么好看呢?
那一年,每到上数学课之前的课间,数学课作一下发,大家就开始忙乎了,“哗啦哗啦”翻数学本,点自己有多少个100分了,有多少枚小红旗了,再去和同学比一下。
那时就感觉数学本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是那么的动听,脆脆的,甜甜的。
课间,张老师也经常会坐在教室里,等我们拿着难题去问他,只要看到有同学拿着难题上去问,我们感兴趣的同学也会跟着围上去听。每次张老师读完一遍题,就会蹲下来,拿支粉笔在水泥地上边画图边跟我们讲解。
有时看张老师一步步把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我们就豁然开朗了;有时还是云里雾里,张老师就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直到我们都弄懂为止。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无论多棘手的数学题,只要根据题意去画图,把题中的条件一个个用图罗列出来,画着列着,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从此,我养成了拿到数学题就打草稿的好习惯。因着这种好习惯,到初中我的数理化都学得非常出色。
记忆最深的是快临近毕业的一天放晚学,张老师出了一黑板应用题给我们做家作,那时候,现成的试卷不多,基本上数学应用题都要手抄在数学本上,再解答。
那一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抄这些应用题的时候,天色已晚,还没抄几道,又突然断电,(我们小时候几乎每天都会断电,一般都是傍晚开始断到晚上八点多钟来电),教室里光线顿时暗下来。张老师问我们看得见黑板吗?我们说看得见。可随着外面的天越来越黑,教室里的光线越来越暗,我们个个不由得加快了抄写的速度。
张老师皱皱眉头,转身急匆匆地走出教室,不一会儿,教室门口忽得亮起一束光。我们一看,哇,原来是张老师举着一支点燃的蜡烛到教室来了。张老师快步走到黑板前,将蜡烛举高,尽量照亮黑板的全部:“这下看见了吧,你们加快速度啊!”
那一刻,突然发现张老师平日严厉的外表下其实也包裹着一颗柔软的心,我们更加奋力地抄着……
可以说,小学六年就唯一那么一次借着烛光抄作业的经历,所以至今只要回想起童年的往事,这温馨的画面就会第一时间跳到我记忆的首页,短暂的一瞬,唯美地绽放:
一块写满题目的黑板,
一位手持蜡烛的老师,
一群努力书写的孩子,
一抹照亮记忆的烛光……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