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发布于 2022-06-18 11:2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12分)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②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①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
③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
④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权称尊号,拜大将军,领豫州牧。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有删改)
注:①颜氏: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孙权姊婿见而异之异()(2)权怒益甚益()
(3)不能躬相督厉躬()(4)及吕壹诛及()
12. 翻译下列句子。
(1)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
(2)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
13. 选文主要写了诸葛瑾哪几件事情?
14. 你从文中看出诸葛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选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干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②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贱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③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5. 根据词典常用义,结合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 A.爱怜 B.想法,年头 C.思考,考虑 D.忧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A.只,仅,只是 B.不过,可是 C.徒然 D.又如
(3)始治官舍( ) A.治理;管理 B.修筑,修建 C.整顿,训练 D.研究
(4)既而弥月不雨( ) A.整,满 B.更加,越发 C.广 D.充满
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划分停顿。(限两处)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干此亭其可得耶?
7.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3)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9. 【丙】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根据你的读书积累,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月夜游宝石山记
都穆
壬戌①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②读书之轩,俯瞰全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③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
——《天下名山游记选》
注释:①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②黄晋卿:黄溍,元人。③靳:吝惜。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请写出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4分)
(1)类屏障然 类:(______)
(2)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 胜:(______)
(3)诚天下之绝境也 诚:(______)
(4)第以人情之异 第:(______)
1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13.下列诗句中,与“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一句所表达的情与景关系(赏景之理)不一致的是( )(2分)[来源:学科网ZXXK]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C.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甲)(乙)两段文字都对月色进行了描写。请结合文段中的划线句子,分析说明两文写法的不同;并说说两文作者感情的差异。(4分)
2022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一11题。(18分)
文帝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耗",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毅、曰间以内者,寡人制之;间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游,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搏髀∶拍着大腿。②朝耗∶地名。③毂∶车毂,亦泛指车轮。④间∶门槛,门限。⑤椎牛∶击杀牛。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陛下虽得廉颇
(2)公奈何众辱我
(3)鄙人不知忌讳
(4)文吏以法绳之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11."让"在词典中有以下义项∶A.责备;B.退让、谦让;C.推举;D.侵夺。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断,"召唐让曰"一句中的"让"应为(▲)(2分)
12.魏尚为什么能被文帝重新任用?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15分)
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王吉应募。知州问:“须几人从行?”吉曰:“今虏骑百重,无所用众。”请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赍粮饷,为胡人。夜缒①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两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府州遣将兵救之,吉复间道入城,城中皆呼万岁。
吉尝从都监王凯及中贵人②将兵数千人,猝遇虏数万骑。中贵人惶恐,以手帛自经③,吉曰:“官何患不死?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若吉不胜,死未晚也。”因使其左右数人守中贵人,曰:“贵人有不虞,当尽斩若属。”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奔,众军乘之,虏坠崖死者万余人。
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曰:“及其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吾,而成擒矣。吾前后数入其阵,未尝发两矢也。”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①缒:用绳子拴着往下送。②中贵人: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③经:上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请秃发,衣胡服衣:穿B.为胡人为:装作
C.因将所部先登将:将军D.然后反反:通“返”,返回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手帛自经”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使彼仓卒无以拒吾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扶苏以数谏故D.祭以尉首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走诣府州告急。(3分)
译:▲
②贵人有不虞,当尽斩若属。(3分)
译:▲
10.打仗仅凭勇气是不够的,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王吉的“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王吉之“智”。(3分)
答:▲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
甚,身且死,何以货④为?"又摇其首。遂溺死。(节选自柳宗元《哀溺文序》)
【注释】①氓∶古代指百姓。②绝∶横渡。③不能寻常∶不能游得像平常那样(远)。④货∶钱。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蹴尔而与之_▲
(2)乡为身死而不受_▲_
(3)咸善游▲_
(4)身且死_▲
1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文各批评或讽刺了什么样的人。(4分))
2022年江苏省宿迁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10题。(19分)
【材料一】
睢阳学舍书怀①
宋·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②,薄才犹可赋鹪鹩③。
瓢思颜子④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歌凤鸟:楚狂接舆曾以凤凰作歌劝孔子避世。③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被阮籍叹为“王佐之才”。④颜子指颜回。
【材料二】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敦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灵乌赋》
【材料三】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吴曾《能改斋漫录》
【材料四】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临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①,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②,请天子帅③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立仗:设立仪仗。②章献太后:名刘娥,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与汉之吕太后、唐之武则天并称。③帅:通“率”。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然,愿为良医然▲ (2)守或怒临之临▲
(3)欲媚章献太后媚▲ (4)仲淹受明公误知知▲
5.请用“/”为文中画横线部分进行断句(限断三处)。(3分)
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译文▲
7.文言语气词意味丰富,值得品味,请仿照示例,批注下面的句子。(2分)
【示例】不以千里称也。 【批注】本句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也”字蕴含了作者对千里马的无限同情。 |
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
▲
8.材料四哪些地方体现了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2分)
▲
9.本诗最后一句化用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首诗都以“涧松”自比,但传达出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左诗表达的情感:▲
范诗表达的情感:▲
10.有人评价范仲淹:“范夫子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请结合诗文内容加以印证。(4分)
▲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12分)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②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①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
③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
④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权称尊号,拜大将军,领豫州牧。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有删改)
注:①颜氏: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孙权姊婿见而异之异()(2)权怒益甚益()
(3)不能躬相督厉躬()(4)及吕壹诛及()
12. 翻译下列句子。
(1)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
(2)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
13. 选文主要写了诸葛瑾哪几件事情?
14. 你从文中看出诸葛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1. ①. 对……感到奇怪,认为……奇异②. 更,更加③. 亲自④. 等到
12. ①诸葛瑾揣摩明白了其中的缘故,但不敢公开说出来。
②孙权很高兴,笑着说:“我的思想解开了。颜渊的德行,使人更加亲近,难道(不是)说的这样的事情吗?”
13. 主要事件(1)诸葛瑾用写书信的方式劝说孙权赦免朱治(2)诸葛瑾用退一步劝说的方式劝说孙权赦免殷模。
14. 诸葛瑾是一个思虑有度、善于劝谏的人。
诸葛瑾考虑到孙权对朱治一向十分尊敬,虽曾因事对他有怨恨,却很难亲自诘难斥责,怀恨在心不能释怀,于是用书信的方式规劝,使其释怀。
诸葛瑾回顾往事,既指出殷模放弃祖坟、带领全家老小来归顺,跟着您征战是有功,又指出如今辜负了圣上的恩德该受罚,暗示处理应慎重。退一步的劝说反而引起孙权的伤感,念起了旧情。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见诸葛瑾非同一般人。异,对……感到奇怪,认为……奇异。
(2)句意:孙权更加愤怒。益,更,更加。
(3)句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躬,亲自。
(4)句意:及至吕壹被诛杀。及,等到。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揣,揣摩;其,其中的;而,却;显陈,公开说出来;(2)解,排解,解开;加亲,更加亲近;岂,难道。
【13题详解】
考查概括事件。
第②段中的“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意为: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于是自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这样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借题用自己的思想迂回地推测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可概括为:诸葛瑾用写书信的方式劝说孙权赦免朱治。
第③段中的“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意为: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可概括为:诸葛瑾用退一步劝说的方式劝说孙权赦免殷模。
【14题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②段中的“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可知,诸葛瑾善于揣摩孙权的心思,了解到孙权一向对朱治十分尊敬,虽然朱治有些事让孙权怀恨在心,却不好“自诘让”,于是就用书信的方式规劝,让孙权打开了心结。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善于揣摩他人心思,思虑周全,善于劝谏的人。
根据第③段中的“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可知,当孙权怪罪殷模时,他没有直接劝谏,而是退让一步,回顾往事,“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暗示孙权殷模有功。“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同样是他对孙权的暗示,暗示他要考虑到殷模的功劳,对其从轻发落。诸葛瑾的劝说,既发乎于情,又止之于理,最终说动孙权赦免了殷模。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善于劝谏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郡阳都人。汉朝末年他避乱江东。正值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见诸葛瑾非同一般人,将他推荐给孙权,与鲁肃等一同被作宾客礼待,诸葛瑾后来为孙权的长史,转任中司马。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结好,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都以公事相见,公事之后没有任何私人的会见。
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于是自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这样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借题用自己的思想迂回地推测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
孙权又责备过校尉殷模,所定罪名令人难料。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人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说:“子瑜怎么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座席说:“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为伤感,于是说:“我特为您而赦免他。”
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善思,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弘缓雍雅。孙权也对他甚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询他的意见。孙权登基称帝后,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兼职豫州牧。及至吕壹被诛杀,孙权还有诏书责备诸葛瑾等,诸葛瑾马上根据具体情况作了答复,话语恭顺而说理明确。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选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干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②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贱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③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5. 根据词典常用义,结合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 A.爱怜 B.想法,年头 C.思考,考虑 D.忧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A.只,仅,只是 B.不过,可是 C.徒然 D.又如
(3)始治官舍( ) A.治理;管理 B.修筑,修建 C.整顿,训练 D.研究
(4)既而弥月不雨( ) A.整,满 B.更加,越发 C.广 D.充满
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划分停顿。(限两处)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干此亭其可得耶?
7.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3)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9. 【丙】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根据你的读书积累,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答案】5. ①. C ②. A ③. B ④. A
6.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7. 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8. (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中散步。
(2)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人民,刚刚有了干旱的迹象就降下雨来。
(3)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
9. 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百姓同忧患、共欢乐的思想感情。
10. ①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写打猎的盛况,抒发报国之情,充满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②爱国爱民。苏轼政治生涯坎坷,多次被召多次被贬,多年出任地方官。被贬任密州知州时仍心怀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为久旱逢甘霖,民众皆欢而作《喜雨亭记》。③乐观豁达。比如《记承天寺夜游》表现出了作者在逆境中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的崇高品质。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选取符合语境的词义。
(1)句意: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结合选项,“念”可理解为“思考、考虑”,故选C;
(2)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结合选项,“但”可理解为“只,仅,只是”,故选A;
(3)句意:才开始建造官邸。结合选项,“治”可理解为“修筑,修建”,故选B;
(4)句意: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结合选项,“弥”可理解为“整,满”,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
结合划波浪线句分析,“则吾与二三子”中“则”是标志性词语,出现在句首,表转折,“吾与二三子”是句子的主语,故在“子”后断一处;“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中“虽”是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欲优游以乐”是谓语,“于”是介词,“此亭”是宾语,组成动宾词组,不能断开,故在“亭”后断一处;“其可得耶”中“其”是表反问的副词,“耶”是疑问词,“吗”,“其……耶”连用,是一个反问句,不能断开。
再结合句意: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故句子划分为: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为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射天狼”,出自《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天狼”暗指西夏,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直抒胸臆,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也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注意重点词语“寝(睡觉)、相与(一起)、于(在)、中庭(院子中)”要理解正确;
(2)句注意重点词语“今天(现在)、遗(遗弃)、斯(这,这里)、始(刚刚)”要理解正确;
(3)句注意重点词语“使(假使)、雨(下)、以为(把……当作)”要理解正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结合【丙】文第①段“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可知,喜雨得来不易,上至官吏,下至小民,无不因此而“相与庆于庭”,“相与歌于市”,“相与作于野”,并且“忧者以乐,病者以愈”,呈现一派欣喜若狂的情景,由此展现了一幅万民欢乐图;“吾亭适成”亭成与喜雨同时成为现实,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思想终于感动“上苍”而得到报偿,另一方而又为亭的定名,垫足了充分的理由,亭的建成,恰是作者身为官吏治理有方的象征,这一段在叙述名亭之意时,句句关乎国计民生,款款忧民之心,充盈于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与百姓共忧患,同欢乐的思想感情。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甲】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可知,作者描绘了打猎的盛况;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知,作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充满了英雄气概,可见苏轼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爱国的人;结合当时的创作可知,苏轼发“豪放之先声”,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结合【乙】文创作背景可知,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结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由此可见,苏轼具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结合【丙】文第①段“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可知,久旱民忧,大雨民喜,把修亭与喜雨联系起来,以忧衬喜,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与百姓共忧患,同欢乐的思想感情,由此可知,苏轼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亲民爱民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丙】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建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月夜游宝石山记
都穆
壬戌①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②读书之轩,俯瞰全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③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
——《天下名山游记选》
注释:①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②黄晋卿:黄溍,元人。③靳:吝惜。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请写出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4分)
(1)类屏障然 类:(______)
(2)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 胜:(______)
(3)诚天下之绝境也 诚:(______)
(4)第以人情之异 第:(______)
1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13.下列诗句中,与“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一句所表达的情与景关系(赏景之理)不一致的是( )(2分)[来源:学科网ZXXK]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C.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甲)(乙)两段文字都对月色进行了描写。请结合文段中的划线句子,分析说明两文写法的不同;并说说两文作者感情的差异。(4分)
11.(1)类:像,类似 (2)胜:优美 (3)诚:实在、确实 (4)第:仅,只
12.将在这个晚上到(在)这宝石山上赏玩月亮。
13.D
14.写法:【甲】文中,“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月色“倏焉而变”之美妙,侧面写自己的陶醉之情突出月色之美妙。【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比喻,将月色比作水,突出月色的皎洁。感情:【甲】文抒发的是作者赏月时愉悦陶醉之情。【乙】文诗人因“闲”而能尽情欣赏月色的欣慰、陶醉的乐观豁达,也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惆怅悲凉。
(写作手法2分,表达情感2分)
【译文】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八月十六日,我到了杭州,远远看见西湖岸上有一座宝石山风景很好,将要在这一天晚上到宝石山上去赏月。老朋友周学谕和我从山北攀登而上,在元代黄晋卿学土读书的屋子里饮酒,俯瞰全湖,万顷碧水,吴山在湖东南像一道屏障。其余如凤凰山、南屏山,万松岭、慈云岭等,又都蜿蜒回环,像是想要争先往前。东面是钱塘江,浩浩渺渺,一望无际,而西陵的群山出没于水烟之间,真是天下绝美的胜境啊。夕阳西下,明月照在轩廊上,山容水色,变幻多姿。我的心情十分舒畅,举杯痛饮,在廊间闲步而忘记入睡,竟不知夜深到了什么时辰,仿佛置身在月宫中,快乐得无话可说了。
我生性就喜欢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我曾经在扬子江的金山上赏月,常常向别人夸耀,认为那是我平生少见的奇异的景象。今天又到了这里赏月,我生性就喜欢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我曾经在扬子江的金山上赏月,常常向别人夸耀,认为那是我平生少见的奇异的景象。今天又到了这里赏月,才知原来是造物者对我不吝惜,这哪里是容易遇到的呢?湖的风光,山的景色,千年以来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都是根据人的心情的而有所不同,所以景物的悲、喜也就随着变化。在我前面来的是否赏到月亮的,他的心情是悲是喜我就不得而知了。
2022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一11题。(18分)
文帝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耗",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毅、曰间以内者,寡人制之;间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游,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搏髀∶拍着大腿。②朝耗∶地名。③毂∶车毂,亦泛指车轮。④间∶门槛,门限。⑤椎牛∶击杀牛。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陛下虽得廉颇
(2)公奈何众辱我
(3)鄙人不知忌讳
(4)文吏以法绳之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11."让"在词典中有以下义项∶A.责备;B.退让、谦让;C.推举;D.侵夺。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断,"召唐让曰"一句中的"让"应为(▲)(2分)
12.魏尚为什么能被文帝重新任用?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8.2分,公\何以知\ 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9.4分,即使当众鄙陋,见识短浅制裁(其他解释结合语境意对、合理也可)
10.4分,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
11.2分,A
12.6分,一点2分,①冯唐选择时机,劝谏文帝;②文帝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采纳了冯唐的劝谏,③魏尚自己镇守有功,且廉明自律,所以得以赦免。
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15分)
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王吉应募。知州问:“须几人从行?”吉曰:“今虏骑百重,无所用众。”请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赍粮饷,为胡人。夜缒①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两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府州遣将兵救之,吉复间道入城,城中皆呼万岁。
吉尝从都监王凯及中贵人②将兵数千人,猝遇虏数万骑。中贵人惶恐,以手帛自经③,吉曰:“官何患不死?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若吉不胜,死未晚也。”因使其左右数人守中贵人,曰:“贵人有不虞,当尽斩若属。”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奔,众军乘之,虏坠崖死者万余人。
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曰:“及其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吾,而成擒矣。吾前后数入其阵,未尝发两矢也。”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①缒:用绳子拴着往下送。②中贵人: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③经:上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请秃发,衣胡服衣:穿B.为胡人为:装作
C.因将所部先登将:将军D.然后反反:通“返”,返回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手帛自经”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使彼仓卒无以拒吾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扶苏以数谏故D.祭以尉首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走诣府州告急。(3分)
译:▲
②贵人有不虞,当尽斩若属。(3分)
译:▲
10.打仗仅凭勇气是不够的,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王吉的“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王吉之“智”。(3分)
答:▲
【分析】参考译文:庆历初年,元昊(的军队)围困麟州二十七天。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和百姓。王吉响应招募。知州问(王吉):“需要几个人跟你一起去?”王吉说:“现在敌军骑兵重重包围,人多了没有用。”(于是)请求剃光了头发。穿上胡人的服装,带着弓箭,携带钱粮,扮成胡人。晚上,让人用绳子绑着自己从城墙上放下,逃出城,遇到胡人盘问,就用胡人的话回答。花了两天两夜,才出了敌人的营寨,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府州派人率领大军前往救援,王吉又从小路进城,城里的人都高呼万岁。王吉曾经跟从都监王凯和中贵人,带领一支几千人军队,突然遇到几万人的敌军骑兵。中贵人惊慌恐惧,用手撕开布帛,上吊自杀,王吉说;“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为什么不暂且让我与敌人打一仗?如果我没有胜利,(您)再死也不迟。”(他)就让自己身边的几个人保护中贵人,说:“如果大人有不测,就把你们全杀了。”于是率领自己部队抢先进攻,射杀了敌人的首领,敌军溃逃,众人乘胜追击,坠崖而死的敌军就有一万多人。王吉每次对敌作战,射箭不超过一支,就放下弓赤膊冲入敌阵,亲手杀死多人,然后返回,说:“等到敌人张弓搭箭的时候,直接去抱住他,让他在仓猝之间无法抵御我,就成了我的俘虏。我前前后后多次冲入敌阵,不曾放过两支箭。”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ABD.正确;C.有误,本句的意思是:于是率领自己部队抢先进攻。将:率领。故选:C。(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题干中“以手帛自经”的意思是:用手撕开布帛,上吊自杀。“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A.不同,句意为:让他在仓猝之间无法抵御我。以:来;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B.不同,句意为:以致阻塞了忠心进谏的道路。以:以致;C.不同,句意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原因。以:因为;D.相同,句意为:用尉的头来祭旗。以:用、拿。故选:D。(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走,跑;告急,报告紧急情况。句意为: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②重点词:虞,预料;斩,杀。若属,你们等人;句意为:如果大人有不测,就把你们全杀了。(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王吉智勇双全,他的“智”表现在多个方面。“请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赍粮饷,为胡人。夜缒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可见其是乔装求援;“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可见其擒贼先擒王;“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可见其善于快速杀敌。这些都表现了他的机智,据此作答即可。答案:(1)C(2)D(3)①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②如果大人有不测,就把你们全杀了。(4))①乔装求援;②率部先登,射杀敌军大将(或“擒贼先摛王”);③以快制敌,敌军无法应对。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
甚,身且死,何以货④为?"又摇其首。遂溺死。(节选自柳宗元《哀溺文序》)
【注释】①氓∶古代指百姓。②绝∶横渡。③不能寻常∶不能游得像平常那样(远)。④货∶钱。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蹴尔而与之_▲
(2)乡为身死而不受_▲_
(3)咸善游▲_
(4)身且死_▲
1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文各批评或讽刺了什么样的人。(4分))
(二)(14分)
8. (2分)其一氓 / 尽力 / 而不能寻常(每处1分)
9.(4分)
(1)蹴:踩踏(2)乡:同“向”从前 (3)咸:都,全 (4)且:将要
10.(4分)
(1)(2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2分)你(平日)最擅长游泳,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11.(4分)甲文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乙文讽刺了那些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人。
2022年江苏省宿迁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10题。(19分)
【材料一】
睢阳学舍书怀①
宋·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②,薄才犹可赋鹪鹩③。
瓢思颜子④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歌凤鸟:楚狂接舆曾以凤凰作歌劝孔子避世。③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被阮籍叹为“王佐之才”。④颜子指颜回。
【材料二】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敦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灵乌赋》
【材料三】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吴曾《能改斋漫录》
【材料四】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临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①,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②,请天子帅③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立仗:设立仪仗。②章献太后:名刘娥,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与汉之吕太后、唐之武则天并称。③帅:通“率”。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然,愿为良医然▲ (2)守或怒临之临▲
(3)欲媚章献太后媚▲ (4)仲淹受明公误知知▲
5.请用“/”为文中画横线部分进行断句(限断三处)。(3分)
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译文▲
7.文言语气词意味丰富,值得品味,请仿照示例,批注下面的句子。(2分)
【示例】不以千里称也。 【批注】本句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也”字蕴含了作者对千里马的无限同情。 |
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
▲
8.材料四哪些地方体现了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2分)
▲
9.本诗最后一句化用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首诗都以“涧松”自比,但传达出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左诗表达的情感:▲
范诗表达的情感:▲
10.有人评价范仲淹:“范夫子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请结合诗文内容加以印证。(4分)
▲
4.(4分)(1)这样(2)靠近,对着(3)讨好、巴结、献媚(4)知遇,赏识
5.(3分)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6.(2分)晏殊大为恐惧,召来范仲淹,恼怒地责备他,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太张狂。
7.(2分)本句写出了范仲淹面对晏殊指责时不卑不亢,正义凛然的态度(1分),也表达了他义愤填膺和失望的心情(1分)。
8.(2分)①范仲淹担任广德军司理时敢与太守据理力争,不为所屈;②担任馆职时,上奏反对天子率领百官向章献太后祝寿;③面对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晏殊的责备,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正色抗言而不唯唯诺诺。(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9.(2分,各1分)①左诗中的“涧松”高百尺却被“山苗”遮蔽,充满不平和怨恨,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②范诗中的“涧松”位置虽低却不抱怨,作者以此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积极进取的思想。
10.(4分)①范仲淹一生经历坎坷沉浮,但他始终不改少年本色,一片赤子之心。《睢阳学舍怀》一诗中通过颜回的典故可见他少年求学时就已立下安贫乐道之志,直到晚年想要退官之际,也依然未改其志,拒绝置办私产。②少年时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利泽天下的志向,便一生践行,不谄媚权贵,始终直言进谏,保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每点2分,要求:诗文结合、前后关联,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