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探索图形》中的教与思

发布于 2021-03-28 03:10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度的不断推进,小学基础教育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综合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个新领域,这个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会“数学地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被应用到各种科学和技术研究中,“综合与实践”课在小学数学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就需要将其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的还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综合与实践”的编排量较少,教师们对课程如何组织和实施,如何把握活动难度,如何开展学习评价,缺乏成功经验的指导,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更是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它首先确定了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同时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在《探索图形》一课中,结合学生实际,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顺利完成了大纲对本节课任务的要求,学生兴趣盎然,学得轻松。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教师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还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进行创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对其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探索图形》这节课是将低年级的平面图形和高年级的立体图形进行整合开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空间几何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由顶点处的三面涂色,到棱上的两面涂色,再到面上的一面涂色,最后到内部的没有涂色,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使学生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广泛开展实践

尽管小学数学教学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所以课堂伊始,教师借助魔方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初步感知立方体中蕴含的涂色问题,接着设计一个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从简单的三阶、四阶正方体中进一步感知、发现规律,为后续深入探究奠定基础,这时,再去解决十阶正方体的涂色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共同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先进的教育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要进行创新,对于思维跳跃的小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一些新鲜的东西反而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不要将课堂局限在教室,对传授方式也要进行延伸和创新,设计一些新颖的、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探索图形》这节课在突破“没有涂色的在哪里找?有多少块儿?规律是什么?”这一难题时,就利用了多媒体的优越性,将十阶正方体的外围像剥洋葱一样剥去一层,让学生直观看到: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出现在内部,也是一个正方体,而且棱长比原来大正方体的棱长少2,由此,没有涂色的正方体块数可以用(n-2)×(n-2)×(n-2)来表示,通过课件的展示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了实处,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虎添翼,使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活动经验,提升实践智慧

《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综合与实践”这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还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载体。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不但要突出“做”,更要体现“过程”。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充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在《探索图形》一课中,第一次数学活动是探究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情况,从此次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是原初经验;第二次遇到相似情景,探究两面涂色时,经验再现;再次遇到类似情景,探究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时,迁移运用先前经验,产生再认性经验;学生在一次次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不断上升、转化,逐渐完成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生长,完成知识的内化,促进了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四、结语

“综合与实践”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实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和有效载体。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全程参与,也要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教师要不断进行实践,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加教学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课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040513)研究成果。]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