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戒第2课. 十句义

发布于 2021-03-29 05:2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十善業道經典選編汇总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 ·業雜染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業雜染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業雜染決擇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 業雜染決擇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九.廣說業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廣說業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界施設建立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界施設建立

十善業道經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善業道品

增壹阿含經苦樂品之一 卷二十一

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


中阿含業相應品伽藍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一〇三九)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一〇四〇)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四.十善業道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五.十善業道

  

五戒相关经典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八关斋戒相关经典

佛說齋經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一. 八關齋

受十善戒經

佛說八關齋經

長爪梵志請問經

優婆塞戒經.八戒齋品第二十一

撰集百緣經卷第六.(五九)二梵志共受齋緣

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

增壹阿含經卷第48.禮三寶品第50(四)

法句譬喻經卷第二.刀仗品第十八

佛說栴檀樹經

八关斋戒相关课程
第1课:八關齋戒经典导读


八关斋戒 第2课 十句义.MP3 来自一信堂 01:10:07 收录于话题 #八关斋戒 1个




诸位善知识慈悲,诸居士菩萨慈悲。阿彌陀佛!

三藏十二部的經、律、論有各自的核心功能。我们来看看《攝大乘論》世親菩萨釋:

復由何緣建立三藏?由九種緣,謂為對治疑惑立素怛纜藏,若於彼彼義中有疑惑者,即為決定宣說彼彼義故;為對治二邊受用立毘奈耶藏,謂遮有罪著欲樂邊受用故,及開無罪不自苦邊受用故;為對治自見取執立阿毘達磨藏,顯照諸法無倒相故。

九種緣,信根不具,信根不足,多讀經,以對治疑惑;

律,對治二邊受用,一邊是滿不在乎,一邊是緊張到神經質;

論,對治自見取,即對治我執我見。

佛陀给在家人制的声闻戒主要是两种。一是五戒,另一种就是八关斋戒。

受八关斋戒在这一日一夜至明日相出时,是即离恶也离欲的。它是非常殊胜,也比较特殊。相當於佛陀为在家人制的出家戒。


我們來學習下戒的定義:

戒也译为律,調伏,滅,別解脫。

1.毘尼,它又稱为毘奈耶。又譯為律、滅、調伏、善治等。律者,法也,繩之以法曰律。滅者,滅業非、滅煩惱、得滅果。調伏者,調伏三業,制惡防非,使身口意無有犯也。善治者,能治三毒惡病。

2.波羅提木叉。《大般涅槃經》卷四:佛言: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墮者,名四惡趣;又復墮者,墮於地獄乃至阿鼻。論其遲速過於暴雨,聞者驚怖。堅持禁戒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受一切不淨之物。又復墮者,長養地獄畜生餓鬼,以是諸義,故名曰墮。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邪業。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義,遮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等。

《毘尼母經》卷三:云何名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名最勝義。以何故名為最勝?諸善之本,以戒為根,眾善得生,故言勝義。復次戒有二種:一、出世。二、世間。此世間戒者,能為出世作因,故言最勝。復次戒有二種:一者依身口,二者依心。由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名為首,是波羅提木叉。

3.尸羅,譯為戒。乃禁制之法,就是律。《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言尸羅者是清涼義,謂惡能令身心熱惱;戒能安適故曰清涼。又惡能招惡趣熱惱,戒招善趣故曰清涼。又尸羅者是安眠義,謂持戒者得安隱眠,常得善夢,故曰尸羅。又尸羅者是數習義常習善法故曰尸羅。

4.優婆羅叉,譯曰律,所制之律,防遏過非也。


简单的介绍完戒,我們來回憶«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請求,以自濟度。唯願世尊哀酬我志!

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

王白佛言: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

佛言:善哉,善哉,憍曇tán我本心念,久欲與優婆塞分別五戒。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

爾時佛為淨飯王種種說已,王聞法竟,前禮佛足,遶佛而去。佛以是因緣告諸比丘:我今欲為諸優婆塞說犯戒輕重可悔、不可悔者!

通过经文我们就知道:居士五戒是佛陀在世间的父亲,净饭王以優婆塞的身份,非常恭敬、虔诚地请佛陀制戒。

佛陀在跟优婆塞制定五戒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出家人的制戒。所以佛陀在制这个戒的时候,有很多前行就少出現在經和論中的。

五戒中四根本戒,跟八戒中四戒是一样的。

具体的戒条佛陀在比丘僧中,已经制定过了。所以在这里,大家就非常有必要來学习佛陀制戒的一项非常基本的原则,制戒的精神。总结为十句义。   

这关系到我们和所有众生如何在修行中如何获得究竟圆满,无漏的,现世及未来的安乐与自在。

有些时候即使不理解,本着对佛陀的信心,我们依教奉行的话将止持和作持做好。相信戒跟佛陀出世一样,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开始悟入佛的知见。

比如佛制戒不能偷盗。你说这一戒让我受到了束缚。我要不受持这一戒的话,看见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直接拿回家,这样多自在呀。这样你的自在,可能要不了多久麻烦就来了。你去拿人家的东西,即使是国法来说你能躲得过去,道德的谴责你也逃脱不了。

在經中佛陀给淨飯王讲了一些其它的法。为什么佛陀沒有直接对净饭王说:好,我来给你分别說一下五戒中每一 條戒的开、遮、持、犯,而是要回到比丘僧中来给居士制戒呢?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是佛陀制戒的基本原则。

佛陀制的所有的戒,出家五眾的戒都是在比丘当中制定的。

法赖僧弘。整个僧团中比丘是七众之首。佛陀制的每一条戒都是在僧中来说。记住一点:不是来给个人讲的,也不是在其他的僧众当中来讲,只是在比丘众中来讲的。这充分说明了比丘的地位,在僧团当中是至高无上的。在整个佛陀的七众弟子当中也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说佛法借僧宝而立,而僧宝的核心就是比丘。

我们中午在念供的时候,无论这个斋堂坐有多少人,是什么样的身份,念供的时候统一就是:佛制比丘,食存五观。只说比丘就把我们七众都代表了。作为比丘尼也好,沙弥也好,居士也好,都是随顺比丘的这一个说法来食存五观。

佛灭度后七众也必须是从僧中来学戒法,并且是从比丘僧中来学戒法,包括比丘尼。我們也是要到比丘僧中求受具足戒,我們要学戒的话也需要到比丘僧中学戒。比丘尼的僧团,半月半月诵戒的话必须到比丘僧团中去求请教戒也是这个道理。

佛陀在制定五戒也是这样。佛陀是回到比丘僧中来制定这个戒。这是佛陀制戒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一定是在僧中来制,并且一定是在比丘僧中来宣布戒相,来制定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这是佛陀制戒的前行。

說完佛陀為何在比丘中制戒。那什么是可悔,什么是不可悔呢?

所谓的不可悔是我们在受三皈、受五戒的时候,我们基于对三宝的信心,然后按照佛陀所说的,如理如法的仪軌受戒。

受戒后我们就会产生一个无作戒体。

这个无作戒体它也属于色法。我们虽然看不到,但是我们在生活之中能够感受到,这个戒体是有一个防非止恶的功能。

所谓的不可悔,就是我们犯了这四种戒的根本戒,把我们这个无作戒体破坏了。我们如果再无惭无愧、不知忏悔的话,这个戒体消失了。我们作为佛弟子的这一个身份也消失了。所以这叫不可悔罪。

可悔罪就是这个戒体还不会消失。我们可以通过忏悔,以自己的惭愧心、以自己的清净心在佛前来求忏悔。求忏悔就能够把这个罪忏悔清净。但是要明白这个罪忏悔清净,只是说免去了我们的地狱之罪。

从性罪上来说,如果你欠了别人一条命,虽然你通过忏悔不会再堕到地狱当中,但是在机缘成熟的时候,还是要还他一条命。

比如在杀生戒当中,你目标是杀人。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把这个人杀掉,结果可能杀掉了某一个动物。然后佛说这是个可悔罪。作为可悔罪,因为你杀掉动物来说,可悔罪也是罪。你不忏悔、不惭愧,将来也会堕地狱。

但是现在,这个可悔罪你通過忏悔、惭愧了。这戒体能恢复清净,但是你欠它的一条命,未来机缘成熟它还是有可能要还的,所以即使可悔罪来说。我们也要保持对它的一种敬畏,犯后要及时地忏悔。

这个不可悔罪,把戒体破坏了。我们要想成为佛弟子,还需要再皈依,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受五戒、八戒,甚至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了。這是因为这个戒体破坏以后,它也不可复生。所谓的不可悔就像佛法大海里面的死尸一样,它被弃于大海之外。这个时候我们依然要发起惭愧之心去忏悔。最起码能够把我们的地狱之罪给忏悔清净,不会将来再去堕地狱,这个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作为性罪来说,因缘合和时,这个欠一条命还一条命,是需要去还的。所以这是不可悔和可悔这样一个区别。

我们为什么要学戒?重要一点就是防止我们在生活之中一不小心失去了戒体。如果失了戒体,我们这一生做了很多善法都是有漏的。这是非常可惜的。

如果我们这一生都保持这个戒体清静的话,到生命结束的时候,这个戒体会消失吗?

声闻戒它是尽形寿的,就是在这一生的生命结束時戒体也消失了。

八关斋戒它是一日一夜至到明日相出的时候,这个戒体它会自动的消失。我们要想受八关斋戒,那就再找师父来受就行了。

而菩萨戒它是尽未来际的。你能够把这个菩萨戒的戒体传到下一世,直到成佛。

这是声闻戒和菩萨戒的区别。声闻戒是尽形寿的,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

我们这一生有机缘的话,对三宝有具足的信心就一定要去受菩萨戒。这样能够保证我们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即使下一期无论到哪一道。哪怕到地狱道、恶鬼道,我们依然是佛弟子。那些罪受完了,业偿还完,我们还能够出来再做三宝弟子,再继续学佛。那个戒体会陪伴着我们、会保护着我们。这是两个区别。大家要明白。

佛陀在制每一条戒都有很多的前提。那么在戒法当中哪一些才是核心呢?

在我阅藏,特别是阅律藏的时候,注意了这个问题。佛陀哪些方面是不断的在重复、不断的在强调。佛陀频繁强调的一定是非常核心的东西。

即使最重要的杀人戒,佛陀在制定戒时,也只不过是说了一次,再通过幾次来制定圆满。

如果说每制一条戒,它都是具体的操作、规范我们的行为准则。那么它频繁提的这一个原则,那就是作为戒律的根本或者制戒的根本。

究竟是什么内容这么频繁的出现呢?这个就是佛陀制戒的十句义。是佛陀制戒的根本原因。

我们前面也學到佛陀是给出家众制戒之后才给在家众制五戒,这个十句义虽然是给出家人说的,但是它完全适合于所有的佛弟子。

这十句义也就是十句话,非常简练。

(一)攝取於僧。

如果有人能受够如來所說的禁戒,世間男女仰見生慕,於佛法中,深為敬信,發心出家,受具足戒,以攝取成清淨故。

从一个狭义的角度来讲,这个摄取于僧是指出家众,但是对于在家众也同样适用。佛陀的弟子都是从哪来的呢?以哪一些标准能看出来他是佛陀弟子呢?佛陀在经中常用两句话来说明。就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这是作为佛弟子的来源。

从佛口生,就是佛陀所说的法、制定的戒。我们听到了、我们认可了、我们受持了。按照这个佛说的受持了,这是从相上来说成为一个佛弟子。

从法化生就是我们受持了佛法之后去实践。在实践之后能够形成圣解。形成一个坚定的信心。对佛陀、对三宝,我们通过实践佛法后,非常坚定的信任佛陀,就是我们究竟的导师,能够带我们究竟的离苦得乐。

佛弟子要执行一个统一的准则,这个统一的准则就是佛法。三藏十二部都是。

佛法又依戒为一个根本,所以佛陀制戒摄取于僧,要把所有的佛弟子统一在三宝的大旗之下。这是佛陀制戒的第一个根本原因。

从佛口生,那就是要受持十善、受持三皈、受持五戒、受持八關齋戒甚至菩萨戒。

从法化生就是我们去实践,深入经藏,去实践佛陀的戒法以及其它的法门。来不断地强化我们的信。最终让我们能够对佛法形成决定的信。这是第一个摄取于僧。

(二)令僧歡喜。

就是在正法律中,我们都道这样做是不犯,那样做是犯,別善惡,了了分明,没有有狐疑,依律修行,善根增長,常懷歡喜。

就是我们奉行佛陀的戒法,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熄灭我们的贪、嗔、痴之火。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清凉、充满着欢喜。

(三)令僧安樂。

於持律,心得歡喜,入眾集僧,自問無愧,行持清白,故得安樂。

玄奘大師在瑜伽师地論中譯“令僧歡喜”為“令僧精懇”

令僧精懇,對治欲樂邊;令僧安樂,對治自苦行邊。

大多的资料注解中此意更偏向精懇。所以这里采用玄奘大師譯的。

只是翻译问题,不作过多研究。

第二个令僧精懇,第三个令僧安乐,我们按照佛陀的教法去做,受持佛陀的戒律,去践行佛陀的教法,这个过程是福慧双增的过程。我们的福报一定会渐渐地增长,我们的智慧也会慢慢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对生活的标准跟世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我们普通人是心随境转,幸福程度是受到外境干扰的,是来自于对比的。这个是不容易得到的。

我们要做的是心不随境转,并且渐渐的,我们还要能够心能转物。去改变这个境,我们追求一种心理的满足,我们追求对贪、嗔、痴的调伏,在生活之中的我们奉行乐善好施、少欲知足。

(四)令未信者信。

隨順戒律,威儀具足,心意清淨,若未信者,見之生信,而作是言:釋迦弟子,勤心精進,難行能行,所作極善!見已生信,而發信心。

如果我们在家人在生活之中能够严格的执行佛陀的五戒。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把这些都做好了。大家都会信任你。

因为我们而渐渐的对佛法产生兴趣,甚至有可能被我们感化到佛法的这个道路上来呢?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舍利弗尊者得初道的因缘就是看見威仪庠序的馬勝比丘在村乞食時心生欢喜。聽聞,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

我们很多人聽到,看到佛法的微妙甚深,自己也非常受益,也非常欢喜,非常希望周围的人都能来学佛。但是在操作的时候适得其反,反而让很多人对我们学佛人敬而远之,甚至把我们一些人看作是一些精神不正常者。这些都有,而这些怪不得别人,这是我们自己的原因。

很慚愧,這種事升本也常干。为什么呢?因为对佛陀的戒法,对佛法还不能够任运。在持戒的过程之中太过生硬。就导致了别人对我们的误解,也就直接连累了佛教。

還愚癡地埋怨人家為什麼不能理解自己的善心。認為自己好心得不到好報。更甚者,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