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微语 | 语文课,必须从读书开始

发布于 2021-03-30 23:43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教学《小石潭记》,我布置的是研究性作业,具体如下。

阅读“永州八记”,重点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完成如下探究任务:
(1)作者在这五篇游记中,所选的景物有哪些共性特点?作者在表现景物特点时,采用哪些共同的艺术手法?
(2)研究性作业:结合以上五篇文章,请以“浅谈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取景’艺术”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5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分析论证能支撑自己的观点。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落实到位,我给学生推送了“永州八记”所有篇目,后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我又推送了山东大学吕玉华教授讲授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周一批阅作业,一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既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这个任务,但明显缺乏归纳能力。大多学生从一篇出发,抓住写法特点进行分析,但不会运用其它篇目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但也出现了比较好的三篇作业,学生对这五篇游记进行了归纳提炼,有观点,有分析,有论证。


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在评讲作业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归纳五篇文章中不同“景物”的共性特点,用其他四篇验证是否运用《小石潭记》中运用的写景艺术。但在作业讲评课上,我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作业讲评课上,我让学生齐读前三篇文章,前两篇读得差强人意,到了第三篇好多学生根本读不下来,教室里几乎听不到学生读书的声音。前两篇我专门领着学生读,指导他们用工具书解决所遇到的生字词,让他们课下读其余两篇,必须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归纳分析。从作业和课堂上学生读得情况看,他们课下根本就没有读,或者粗浅地读了一遍,压根就是在应付作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研究性作业做得如此差了——不想读书,不愿读书,捧起书就瞌睡,翻开书就犯迷糊。如果把这四篇文章深入研读一番,这个研究性作业其实不难完成,症结找到了,那就课堂上继续读呗。学生不直面文本,不沉浸在文本中,不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老师对研究性作业指导得再到位,最终还会落空。

课后,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设计的研究性任务过难了。是不是我应该给学生更加明确具体的学习支架?这样学生是否会完成得更好呢?但讲评课上,一位女生的发言提醒我学习支架没必要再具体了。课堂上,我让作业优秀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分享完,我问学生对比这份作业,你们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其中,一个女生说,我的作业是答题,赵同学的作业是完整的一篇文章。用答题思维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出现偏差。如果我给学生更加具体的学习支架,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极有可能就是把所有答案凑到一块,更谈不上归纳、比较、分析等高阶思维。

读书是语文第一要务,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难形成。学生不读书再好的学习设计也无济于事。但语文教学的一个怪圈就是人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具体到落实上,读书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整天深陷刷题深渊,读书带来成就感远比不上刷题带来的成就感。索性,书就扔到一边!没有阅读的语文课,还能叫语文课吗?所以我在思考,语文课要腾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另外对于名著整本书阅读,目前有很多研究,比如项目式读书,任务单式读书等。那么一个问题来了,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的愿望,那么整本书阅读能推下去吗?对于语文来说,未来发展趋势是刷题、死记硬背基本拿不到分,语文分数一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不仅是语文学科,而且所有学科都是靠语文打底的。刷题能应对一次考试,但应对不了一生的生活工作叙需求。事实证明,读书才是应对工作生活的必备功夫。读书没有捷径,必须一字一字读下去。书读多了,融会贯通,形成能力,面对陌生文本,居高临下,何愁读不懂呢?

语文课,必须从读书、从读懂书开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