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员课堂】保护利用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考——徐萍

发布于 2021-03-31 02:2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民盟成立80周年


西南联大旧址是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联大精神是民盟前辈留在昆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民盟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继承发扬民盟前辈爱国奋斗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要思考如果将这份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成为昆明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和昆明城市文化精髓。

(视频来源昆明政协)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的“国家记忆”

——保护利用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考

徐萍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专门来到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指出要把这所大学师生教育救国的故事、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今天,我想从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如何保护利用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一是西南联大主要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二是如何将西南联大文化资源转化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性资源。


      说到“西南联大”,咱们都感到十分亲切,都不会忘记它对云南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到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联合大学”,不久上海、南京相继陷落,1938年1月20日,长沙临时联合大学宣布迁往云南,师生们兵分三路抵达云南,在昆明设理工学院,蒙自设文法学院,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在5月4日正式上课。同年冬,增设师范学院。一学年后,文法学院迁回昆明,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结束,三校才分别迁回平津复校。办学的8年中,先后有8000学生入学,毕业学生3807人,许多后来成为蜚声中外的大家。同期迁到昆明的全国最高的学术机构至少有19个之多,昆明一时学者专家云集,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和储备了大批英才。


      闻一多先生嫡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闻黎明曾经说过:“联大人在一起谈的都是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同学,它得有个载体,得有一个依托,这个载体和依托最共有、最形象的就是建筑遗址”。


位于昆明西郊的周培源旧居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市范围内确认的西南联大相关遗迹24处,21项被申报、公布为各级文保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省级文保单位9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熊庆来李广田旧居、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严济慈蔡希陶旧居、呈贡文庙、冰心默庐、大古城魁阁、国立艺专旧址;市级文保单位7项:“一二·一”运动烈士殉难处、周培源旧居、闻一多殉难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含冯友兰旧居)、西南联大教学楼和援华美军空军招待所旧址(含将军公馆)、惠家大院门楼、北门书屋;县(区)级文保单位4项:李公朴殉难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华罗庚旧居。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老校区内的原西南联大教室

      西南联大在昆明的遗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联大旧址;二是联大教授名人旧居;三是与联大紧密结合的,散落在昆明各地的西南联大文化遗迹。这10年来,我多方寻找,发现目前还存在30多个遗址与西南联大相关,最多的是五华区17个点,其次是盘龙区5个点,呈贡区4个点,西山区3个点,宜良县1个点,晋宁区1个点。我建议将潘光旦旧居、昆明广播电台旧址、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周钟岳旧居、原昆明师专内昆华师范老教学楼及金家祠堂、桂氏宗祠、乌龙杨氏宅院、钱穆著书处等,也纳入西南联大的遗迹中。



      潘光旦旧居,在五华区大河埂村137号。潘光旦是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建国后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文化委员会名词统一委员会委员等职,是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潘先生一生都在力倡的通才教育思想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旧居虽然年久失修,残损严重,但还基本保持原样。记得有次和闻黎明先生聊天,他说到潘光旦的女儿有次约了好朋友一起重返旧居,到了西仓坡联大宿舍旧址,本来兴高采烈的她,看见原来的家变成了陌生的幼儿园,一下控制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可见,西南联大遗址是可以寄托联二代、联三代、联四代乡愁的地方。



      昆明广播电台发音室旧址在人民西路94号院23号楼,发射台旧址在西山区普坪村。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是抗战时期中国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用国语和粤语、闽南话、沪语等汉语方言,以及英、法、越、日、缅、泰、马来语等共12种语言播音。西南联大全力支持抗战广播,开播那天,应邀到电台演讲的是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和联大常委、北大校长蒋梦麟。以后,蒋梦麟多次到电台作过广播演讲,如纪念五四演讲、战时公债劝募演讲、动员知识青年从军抗战演讲等。1941年4月电台聘请西南联大教授蔡维藩担任电台特约专员,蔡维藩到职后,组织了一个几乎全由联大教授组成的时论委员会,负责时论、学术讲座等节目的选题确定、作者联系等事宜。大批联大学生进入电台,成为编播工作的主要力量。据云南师大西南联大研究所研究员戴美政老师查阅该台档案人事卷,统计出1940年至1945年间,除临时约请的演讲人员外,经批准在传音科任专职和兼职的人员共186人次,其中联大师生有133人次。电台发音室现在云南音像出版社还在使用, 录音效果目前在西南地区还是最好的。



      周钟岳旧居在翠湖北路,是市级文保单位。周钟岳是毛泽东称颂的“云南三老”之一,主持纂修《新纂云南通志》和《续云南通志长编》两书,为云南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吴大猷在他的《回忆》一书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1939年冬,我又从北仓坡迁到西仓坡若园巷,那是当时内政部周部长的住宅。……我们和程毓淮兄嫂分住在正楼下五间房子里。我们由原先次长的房子,跳到部长的房子,也可算是“高升”了。当时我们把周公馆当成了“北大的俱乐部”,教授们在治学之余,经常在周公馆里组织聚会,在那里聊天,娱乐,生活的相当愉快,暂时忘却了因沦陷而从北京南迁至云南的流离失所的烦恼。吴大猷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是李政道、杨振宁的老师,著作《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振动光谱》就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写成的。


翠湖北路周钟岳旧居

      其他像钱穆著书处已建纪念馆,原昆明师专内昆华师范老教学楼曾经住过金岳霖、吴宓、叶公超等大家,乌龙杨氏宅院住过沈从文一家,都保存完好。


      昆明是1982年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和昆明的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现在已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站在历史的高点,审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平凡经历,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通过著名历史文化主题的发挥和应用,使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才能为实现昆明的发展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才能确实增强昆明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大古城魁阁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属于具有“国家记忆”性质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深层的文化积淀成果,对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具有“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英才留传”的重要作用。西南联大诞生并成长在昆明,是昆明重要的识别性符号。在昆明历史文化名城38年的保护和发展中,西南联大文化遗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当历史文化资源和昆明城市自然生态资源古今交融,就会变成一种视野广阔、内涵丰富、贯通古今、融汇世界、广泛影响精神生活的文化范式和优质资源,它的独特性、代表性、丰富性及影响力,不仅可以增强昆明的文化软实力,还以它跨区域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成为海峡两岸开放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昆明和世界交往的文化、科技、教育的重要平台,进而可以成为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西南联大给这个城市留下的爱国资源如何使用、文化资本如何转化为今天城市的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是历史文化需要现代的表达方式,保护不只是静态的保护,而是要让历史文化走入现代生活和城市发展中,要“古为今用”。可以通过对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空间的现代建构,提升昆明的城市品质、个性和竞争力。比如对亟需抢救性保护的昆明潘光旦旧居,要尽快公布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或文物保护单位,尽快纳入到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范畴,可以由政府出资采取货币购买方式或其他方式把它的产权理顺,并修旧如旧;比如打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为核心的翠湖片区,围绕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的开发建设,和“云南大学文物保护区、云南陆军讲武堂”形成整体联动开发,并纳入翠湖“一文一武”的总体规划中,最终打造以翠湖片区为核心的,有震撼力的文化休闲街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比如打造“龙泉古镇西南联大名人故居”为核心的院士之乡,重点抓好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史语所旧址,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等文化名人旧居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从文化旅游、传统商贸体验、艺术创作、休闲度假着手,将龙泉古镇打造成云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使抽象的文化内涵落实到具体的遗产和景观上,在“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新媒体上推出西南联大旅游线路,运用4G、5G等数字化技术,更为立体、全面、全息、完整的展示西南联大历史文化,擦亮西南联大品牌,展现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良好形象。譬如呈贡乌龙村杨氏宅院,抗战时是沈从文旧居。现在由华侨城集团进行保护性修复和开发,完工后将成为昆明又一历史文化古迹和现代文化运营结合的案例。

     
      二是有消费才能有产业,从旅游供给侧和消费侧的角度看,西南联大给了昆明发展文旅产业最好的遗产,一方面,可以策划推出“寻访西南联大”旅游线路、项目,通过走联大路,探访原址、体验故居,听听故事,使旅游者感受西南联大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把寻访西南联大旅游项目打造为昆明由“过境地”回归为“目的地”的精品旅游项目。另一方面,从生活中寻找需求点,使旅游产品具有西南联大的文化元素,形成读物类、饮食类、服饰类、生活用品等旅游消费,比如做定胜糕,泡茶馆等体验式旅游。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时生活窘迫,最好的改善伙食食物是“白肉”,其实就是豆腐。我们可以引进知名的传统制作豆腐工艺的作坊,赋予西南联大和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把联大影响力从校园和学术,走向没有围墙的城市公共文化,转化为昆明的城市气质和形象,增强昆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三是西南联大精神承载着伟大的爱国精神,反映出中国文化在历史转折进程中的伟大生命力;西南联大在昆明的8年筚路蓝缕的历史,孕育着现代中国的蓬勃未来。比如昆明市政协就抓住习总书记视察云南及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契机,积极运用西南联大这块“金字招牌”,充分发挥“联大情结”影响力,调研并提出《关于利用西南联大爱国资源打造昆明独有文旅品牌的建议》,其中打造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共产党员主题教育基地、领导干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五个教育基地非常有创意,可以承接本地和外地的各类培训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品牌效益的有机统一。


      昆明有多大,西南联大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挖掘西南联大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彰显其“爱国文化”“大学文化”内涵,发挥“西南联大”品牌优势,使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昆明面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名片,促进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促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