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发布于 2021-04-01 00:4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Ⅱ(内蒙吉林宁夏新疆甘肃西藏辽宁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Ⅲ(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泰州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山东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临沂市2021届高三年级阶段教学质量抽测试题语文试题
高考精品讲义集
考场中的诗人之魏晋诗人诗歌鉴赏
考场中的诗歌之初唐四杰生平与不甘人后的古诗气象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山东济南市2021届高中三年级学情诊断考试
山东省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1.01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1年1月份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21年山东高三(上)期末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年山东高三(上)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年山东高三(上)期末语文选择 简答汇编
2021年山东高三(上)期末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山东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山东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默写汇编
2021山东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山东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届新高考山东卷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2月校内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十一学校3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收心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山东卷) 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1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一轮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高三年级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3月模拟(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
2021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湿地中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导致湿地中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成为巨大的碳库。湿地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到大气中,湿地能发挥“碳汇”和“碳源”两方面的作用。
湿地,特别是泥炭湿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当沼泽的水热条件十分稳定时,沼泽中的泥炭不参与大气CO2循环。湿地中的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便起到汇集或固定碳的作用,即是碳汇。
湿地也可成为温室气体的释放源。湿地中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全球天然湿地每年释放的甲烷约为10亿-20亿吨,全球水稻田每年甲烷的释放量约为2亿-15亿吨。
如果湿地遭到破坏,例如,一味地围湖造田,湿地被排干或者温度持续升高、降雨减少,会导致湿地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中微生物活力增强,沼泽失去碳积累的能力,加速了泥炭或草根层的有机质分解,增加了二氧化碳向大气的净释放量。
如果,直接开采泥炭将其作为燃料燃烧,就会更迅速地把泥炭中多年积累的大量的碳氧化,使几千或上万年来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的有机物质重新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湿地就会由“碳汇”变成“碳源”,从而加剧全球变暖的进程。泥炭地的丧失对全球气候来说后果非常严重。
保护自然湿地,它就能发挥减缓气候负面变化的减少碳排放、把碳留住即宝贵的“碳汇”作用;反之,破坏湿地,它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源源不断地把碳释出,向大气圈释放CO2和CH4等温室气体,产生恶劣的“碳源”效果。
(摘编自郭耕《湿地减碳作用与气候变化》)
材料二
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维护着人类及万物赖以生存的各种复杂生态循环系统的微弱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面临严峻的威胁。《巴黎协定》提出在全球范围内使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与大自然吸收总量相平衡,即碳中和。碳中和不是二氧化碳零排放,而是一个国家之内的净零排放,即一个国家领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大自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平衡。其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致平衡稳定,防止气候变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展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努力,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不论是碳排放达峰目标还是碳中和愿景,对中国的发展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挑战看,首先是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缓冲时间短。与欧洲相比,欧洲大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现碳达峰,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事后才知道什么时间二氧化碳排放出现峰值,达峰之后经历漫长平台期开始缓慢下降,然后即将走向快速下降,走向碳中和。欧盟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65-70年。我国则是人为设定了达峰时间表,现在二氧化碳排放仍在攀升,没有看到峰顶,实现达峰还需要做出艰苦努力,还要考虑实现碳中和。但我国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30年,缓冲时间很短,这是我们的最大挑战。
其次是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水平较高。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碳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欧盟的6倍多。这很大程度要依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降低能耗、碳排放水平。
从机遇看,首先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激发更多创新活力,从根本上支撑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现。
二是可借鉴国际诸多先进减排经验。过去近30年,国际上积累了有关大气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碳减排、能源低碳发展的诸多经验,包括政策工具、市场设计、技术积累、管理经验甚至前车之鉴等,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利于缩短实现碳中和的进程。
三是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不断进步。以光伏发电成本为例,1990年每千瓦时光伏发电成本约100美元,2000年降低到10美元,现在的平均水平是5美分,2030年以后肯定是继续降低的。从中远期看,低碳技术的成本将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助力我们降低碳排放。
四是非化石能源替代水平与能效进步表明实现碳中和具备可行性。2019年,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折合6000万吨标准煤。如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提高到每年3000亿千瓦时,即每年可以提供1亿吨标准煤的非化石能源,坚持30年即新增30亿吨标准煤的非化石能源,如果届时能源效率再提高50%,我国能源消费量到本世纪中叶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左右,我国在2050年左右有实现碳中和的可能。
五是中国实现碳中和有市场、制度等多重优势。我国民众力量、市场选择和制度优势都会对碳中和起到促进作用。发挥好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调动民众、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积极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摘编自李俊峰《碳中和下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湿地既可以是碳库,也可以是碳源,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人类如何对待湿地。
B.湿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活动的强弱,与湿地的碳汇能力负相关。
C.我们借鉴别国实现碳达峰的经验,规避其在减排上走过的弯路,有利于加快实现碳中和。
D.“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技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让人们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B.湿地有两种:一是天然存在的湿地,一是人工的水稻田。它们都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
C.我国人为设定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是,更能显示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担当。
D.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不断增大,对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中,对两则材料的论证手法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材料一先论述湿地可发挥碳汇和碳源两种作用,后面具体分析这两种作用的表现,最后总结归纳,使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B.材料一在论证中使用了假设的方法,通过湿地泥炭丧失造成的危害的假设来论证保护湿地对保持碳中和的重要性。
C.材料二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既点明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困难,也指出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有利因素。
D.材料二在论证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既将中国遇到的挑战直观化,也让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的能力和路径更加清楚。
4.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想要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应该怎么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字街口
初曰春
程庆龙又跟家里闹掰了。
父亲说要断绝父子关系,他愣了愣,默默挂断电话。回想起来,他跟家里一直闹着别扭。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程庆龙还在当义务兵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赶紧退役回老家,在部队锻炼两年后,接手家里的小企业。他说才干了两年公安消防,兵还没当够,得再来上三年士官。程庆龙说什么也不肯让步。知子莫若父,老人只好遂了他的心愿。
眼巴巴地等了三年。2016年底,程庆龙还想继续干下去,父亲急眼了,当天深夜赶到了部队驻地,找领导诉苦,说家里边困难,就等着儿子回去帮衬一把。
程庆龙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会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活脱脱的戏精附身。最终的结果是,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
父子两人随即爆发了一场“冷战”,好不容易熬过了春节,程庆龙拿出退伍安置费跟战友一起跑到乡下,合伙养起了鸭子。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向父亲抗议。
那段时间,程庆龙时常做梦,无论梦境多么稀奇古怪,梦中的他总是身穿制服在宽广的街道上齐步走。用战友的话讲,他睡觉的时候,都把身子紧绷成了立正姿势。
生活波澜不惊,转眼就是一年。
2018年春上,某天午后,迎着刺眼的阳光,他给鸭子喂食,看着眼前的那些小家伙,程庆龙做了个决定,他决定离开家乡,去繁华的城市寻个穿制服的工作,最好还能在公安队伍里。
是年5月20日,他去了离老家很近的南京,报考了市公安局交管局的辅警,成为机动大队铁骑中队的一员。
铁骑中队被誉为“金陵铁骑”,负责治理内环路拥堵“顽疾”,首要的一条就是得练好摩托车驾驶技术。不知怎么了,程庆龙愣是搞不定,他感觉自已笨得像之前养过的鸭子。得亏队长和同事们帮忙,教他技巧,陪他“加餐”,他才在考核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正式工作没多久,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生病,让他火速赶回,还发来一张照片——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样子,让人心疼。程庆龙请了假,火急火燎地赶回去,一进家门就傻眼了,父母正跟姐姐在打麻将,说回来的正好,三缺一。
程庆龙气得肺都炸了,母亲和姐姐轮番上阵,好话孬话说了一箩筐,他就是油盐不进。转念一想,他必须承认,家人说的不无道理,在外千好万好也不及一家人团圆好。但他在家里待了两天三宿,还是决定回南京。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几天,父母便认怂了,还专门让姐姐从老家寄来土特产,让程庆龙分给同事们。二老的想法是,得让儿子搞好人际关系,真碰到了困难也能有人照应着。
老人的担心是多余的,铁骑中队是个团结的集体,毫不客气地说,已经成为了南京交警的名片。那些成绩不用说也跑不了,反正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夸赞。
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如既往地向前。算下来,程庆龙已经在南京两个年头了。换句话说,直到这次父亲再次闹情绪,他才意识到,跟这支队伍乃至街上的市民有了感情。有时,看着陌生的人们,他会展开联想,想象对方或是赶赴家庭聚会,或是刚谈成了一单生意。总之,一切都是美好的。
又是一天下班高峰期,程庆龙他们接到求助电话,说:“破了,启动紧急预案,护送对方去市妇幼医院。”程庆龙没听清,心想破了就补胎,去什么医院啊。
等知道人家是羊水破了的时候,他心里“咯噔”一下,根据以往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如果送诊不及时,会导致胎儿缺氧窒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在队长的调度下,程庆龙和其他五位同事一起,找到求助的那辆车,有两人到前方开辟绿色通道,其他四人滚动式护卫。
落到纸面上是干巴巴的文字,实际发生的事情可是真凶险。还好有惊无险。
等程庆龙护卫完毕骑车回到固定岗位上,大老远的,就看到父母站在街口四处张望。他以为自己眼睛出了毛病,等确认真是两位老人时,他心想敢情又要故伎重演,跟领导演苦情戏?
让程庆龙意外的是,父母听说他刚救了孕妇,说那可是一人两命,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即交了实底儿,说只要他过得顺心,怎么着都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说傻小子,走到哪儿你也是我们的儿子,你爸想明白了,准备把家里的企业转出去,到南京开个小店,反正南京离老家也没多远。
话都说开了,父子关系也就缓和了。爷儿俩时不时地通过微信互动,扯的都是些不咸不淡的话题。
在一家四口的微信群里,父亲常常发红包,程庆龙每次都第一个抢到。时间长了,他觉得有些蹊跷,因为在上班期间不能用手机,可下班后红包依旧在那里等着他。
后来,姐姐偷偷对他说,父亲故意那么干,就怕你缺钱花,苦了自己。程庆龙反驳说,我又不是“妈宝男”“啃老族”。但他心里却是热乎的,很想对父亲说声“谢谢”。
7月下旬的一天,往常酷热难耐的天气有些凉爽,程庆龙的心情不错。父亲在微信上转来一个链接,他一看是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新闻,随手回复:我马上要去执勤,几个意思?
父亲答:警察节啊。你们的节日,你不关注吗?
程庆龙反问:在你眼里,我不就是个小辅警吗?
父亲发了个尴尬的小表情,说辅警也是警,全国有好几百万呢,我还看过一条新闻,年初公安部就给你们辅警出台了政策。
程庆龙没再回复,他得执勤去了。路上,他腰杆笔直,走路带风。他心里甭提多兴奋了。站在十字街口,他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带劲儿。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字在小说开头即引起悬念,让小说的氛围一下紧张起来,激起了读者了解程庆龙与家人关系的兴趣。
B.“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是开始插叙的标志,文本插叙的内容呈现了程庆龙父子矛盾的来龙去脉。
C.程庆龙因从父亲那里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
D.姐姐在小说中出现不多,看似无足轻重,却是父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用程庆龙最终心愿达成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自我,其他人最终还是会向我们妥协。
B.程庆龙复员回家即和父亲“冷战”,根源在于他父亲向部队领导撒谎的“戏精”丑态,让他无颜留在部队。
C.程庆龙被父亲假病骗回家中,家人的劝说让他犹豫了两天三宿,但他依然坚定地回到单位。
D.小说通过描写程庆龙的工作生活,反映了“金陵铁骑”团结严整、心系百姓的工作风貌,体现了辅警的价值。
8.小说以“十字街口”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9.文中程庆龙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请进行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虽好施接宾,然门无侠客。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第宅苟完,裁蔽风雨。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永平元年明帝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节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B.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C.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D.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印绶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B.“亢龙有悔”出自《周易•乾》,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后悔。
C.羽林,汉代禁卫军,取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西汉武帝始设,称羽林骑。
D.曾、闵即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闵子骞,皆位列“孔门四圣”,有孝行,名列“二十四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兴坚守公心,荐才不因己私。阴兴和张宗、鲜于裒关系并不友好,但他了解他们的才能,依然推荐他们任官。
B.阴兴心地谦恭,屡次辞让封赏。他认为作为外戚,受到恩泽已然深厚,不愿再获封侯,光武帝对此非常赞赏。
C.阴兴贵为国戚,但是生活低调。他不贪求富贵荣华,安居于陋巷之中,住宅破败不堪,勉强遮风挡雨。
D.阴兴德行昭著,死后人深感念。明帝发诏对阴兴进行高度评价,认为阴兴有不凡军功,有谦让之德,具孝行,可惜英年早逝,让人心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
(2)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14.阴兴举荐人才的做法和春秋时期晋国的祁黄羊有异曲同工之处,试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柳•隋堤远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用字艺术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字既写隋堤之远,又写行人旅程之长,也刻画出送者目送留恋的情态。
B.“何况”一词表现了情感的递进,见人离别尚能生愁,自己送别的愁绪之浓自不待言。
C.“重”字写主人公独倚高楼,一遍又一遍地仰望新月,尽写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D.“愿”字引出女主人公化身明月伴人远行的心意,使词意具有浪漫气息。
16.本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进行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造成排山倒海之势,给人以惊险万状之感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檀道济的故事,写出了自己壮年已逝,赤心为国却不能一展报负的苦闷。
(3)春草在诗歌中的意蕴极其丰富,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武侯祠的春色,流露出惆怅之情。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表演艺术的虚拟性也体现在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上。演员能够在 的舞台上,运用歌唱和动作来展示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在京剧舞台上,一个圆场,也许就表示走出百里之遥;几声更鼓,在短暂的时间内则已是夜尽天明。这种时空的灵活性,使得舞台的局限性巧妙地转化为艺术的广阔性。为了反映多种多样的生活 ,则往往打破舞台条件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