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地毯式”自主学习过关自查表
发布于 2021-04-02 07:1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一下第1单元 | 二下第1单元 | 三下第1单元 |
四下第1单元 | 五下第1单元 | 六下第1单元 |
一下第2单元 | 二下第2单元 | 三下第2单元 |
四下第2单元 | 五下第2单元 | 六下第2单元 |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自查表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单元首页
【人文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共编排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介绍三个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纸的发明》介绍了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赵州桥》介绍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一幅名扬海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篇篇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要素。
【语文要素】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从本单元编排的文章、综合性学习,到语文园地,均涉及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一篇文章写清楚。
这样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往往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结构;内容上,先用一两个词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再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
【习作要求】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习作话题“中华传统节日”是人文要素“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篇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
|
9.《古诗三首》 总体感知: 本课由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组成,三首诗皆描述了人们过节时的情景。
(1)会背《元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准音 屠(tú)苏(sū) 曈(tóng)曈日
读明白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流逝,过去。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在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重点诗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出元日民间风俗,蕴含着除旧布新的意思。)
知诗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地位: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主持王安石变法)、文学家、改革家。因其散文成就,被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成就:《登飞来峰》《春夜》《泊船瓜洲》《梅花》《元日》。评价:曾巩: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
解诗意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悟诗情 意在借新年新气象,隐喻自己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内心激动澎拜感情与对成功变法的期望。
说“元旦” 正月初一,在古代也叫“元旦”。除了“元旦”,正月初一还有14种叫法:元日、岁日、岁旦、朔旦、岁朝、正岁、端月、年节、旦日、正旦、正日、元正、新年、新岁。元为始,旦为晨,所以“元旦”为一岁之首,新年第一天。一直到民国开始使用公历年,才有了今天的元旦,公历1月1日。
(2)会背,会默《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准确 欲断魂(hún) 酒(jiǔ)家 牧(mù)童 (注意“异”“茱萸”的字形;注意“倍”“维”的字音)
读明白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欲断魂:灵魂将要离开肉体,形容悲伤到极点。欲,将要。 借问:]敬辞,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遥指:指向远处。
重点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表达出强烈的忧伤)
知诗人 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地位: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品:《清明》《山行》《江南春》《泊秦淮》
解诗意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悟诗情 本诗表现了路上行人强烈的哀伤,结尾话锋一转,排解愁闷,振作精神,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3)会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