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是现代产物还是历史悠久?

发布于 2021-04-02 10:2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网上有个说法,说彩礼的诞生距今最多才40多年,以前(指解放后)根本没有什么彩礼。

其实这个说法不完全对,虽然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确是没有“送钱”的彩礼,但是彩礼还是通过别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比如五十年代的四个一工程:床、脸盆、痰盂、热水瓶

六十年代的三十六条腿:床、衣橱、柜子、桌子、椅子(4张)

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八十年代的四大件: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

九十年代的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所以要说彩礼不是中国的传统,这就非常片面了。

彩礼的起源,源自《周礼》,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也就是因为这个“礼”。

虽然现在人觉得“周礼”这玩意就是繁文缛节,纯粹搞形式主义。

可是当时的“礼”对于那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几乎可以算得上当时的道德标准和一整套的法律体系。

一直到了商鞅的出现,才开始有了“依法治国”的格局。

这个“礼”是告诉别人,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该怎么做。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一心想要“复周礼”的原因。

而“失礼”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轻则被人鄙夷,重则可能就为此丢了性命。
举两个春秋时期的例子吧。

卫献公请大臣孙文的儿子孙林父,宁惠的儿子宁喜一起吃饭。孙林父、宁喜为表尊重,提前到了约定的地方等着卫献公。结果卫献公因打猎迟到了。由于迟到,卫献公就没换衣服,依旧穿着齐射的服装前来。见到两人后,先唠了一通嗑。

孙林父、宁喜一见卫献公衣服没换,也没提吃饭的事。而这些都是很失礼的事,就一气之下去了别处。

再说一个郑灵公的事


那时候有个礼数上的规矩,就是君主如果在进食的时候召见大臣,那么就应该赐食物给出大臣。

这一天,楚国给郑灵公送来一只鼋,郑灵公很开心,就命人拿去煲汤了。

而这时子家和子公两人准备朝拜灵公。凑巧子公的食指动了一下,于是子公笑着对子家说:“我的食指动了,一定是有珍异食物等着我去吃。”

结果两人进宫的时候,你说巧不巧 ,这鼋汤正好煲好。子公和子家就相视一笑。

郑灵公就很奇怪,问他们俩怎么回事,子公就把刚才这一段告诉的郑灵公。
然而,郑灵公却没有赐食给两人,子公、子家就非常生气,觉得郑灵公是看不起他们。子公更是将手指伸到郑灵公的汤里蘸了一蘸,舔了舔,表示自己吃过了,然后转身就走。

这下子轮到郑灵公生气了。这一气就想杀了子公。

子公见状,与子家商量,决定先下手为强,就把郑灵公杀了。

所以“礼”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礼”除了约束人的行为之外,还表达对一件事的重视程度。

拿皇帝祭天来说吧,不仅要求皇帝应该穿什么,衣服上的纹饰是什么,祭祀物品用什么。甚至皇帝要不要沐浴,怎么个沐浴,走路的姿态是什么样的,速度的快慢都有讲究。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仪式感”越强烈,这事件就越重要。

那么婚姻呢?

古时中榜和婚姻被称为“大、小登科”,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占二席,显然婚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婚礼也有自己的一套繁琐的“礼仪”,《周礼》也对结婚这件事,做了详细的规制,也就是整套仪式必须合“六礼”,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的纳征,就是指现在讲的彩礼。

有人会说,搞那么复杂干吗?电视剧里不也有男女双方,私奔在外,找一个土地公公,插上三支香,然后“苍天为证,厚土为媒”就这样不也就把婚结了。

这话就要这样去分析了,当时哪有什么“结婚证”,整套流程,一是为显隆重,二是为了“宣誓主权”。锣鼓升天,大张旗鼓的,就是为了告诉别人,打今天起,某某就是我老婆了。


那么为什么要“纳征”呢?你看这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宴请八方,还要拜天地,拜父母的,这不就可以达到“宣誓主权” 目的了?纳不纳征显得不那么重要。

其实纳征,是给予女方的补偿。虽然说封建时期重男轻女,但女的还是有她自己的劳动输出的,比如做家务,又或者从事刺绣等女红。女儿出嫁,也就是说这个女的要在男方家里从事家务,所产生的经济收入也要归入男方家庭。

这对于女方家庭来说,确实是造成了经济的损失。而且那时候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出嫁的女子是很少能回娘家的。因此男方是必须给予女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彩礼是合理的存在。不能被视为“陋习”。

所以不能说给了彩礼,女子就是被当成了商品,结婚成了卖婚

但是时至今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经济越发独立,通讯交通的便利也可以让出嫁的女性随时回娘家看望父母,那么彩礼还该不该存在呢?各位看官有何高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