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的“麦田”
温溪高中徐慧
越往后阅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这一片“麦田”的丰硕。我们所要探寻的“神秘”,其实远不止于此。这亦不由地让我想到了《麦田的守望者》里主人公霍尔顿的那番话——“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
我想,能够在一方麦田守望孩子的成长,不管是瘠壤,还是沃土,都是我们老师的幸福。因而,我想守望——
守望孩子的真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很多孩子在校园中总是不爱表达,有的羞怯腼腆,有的害怕紧张,有的......他们似乎拥有着自己的世界,成为了“火星人的孩子”,所以我们也常把这称之为“代沟”。而这“代沟”的跨越,正是需要我们老师的真诚吧。在教上一届孩子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对他们发火,成绩不好发火、表现不好发火、作业写不好发火,我也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他们不喜欢我所带来的后果。然而后来学生在随笔中这样告诉我:“老师,并不是我们不喜欢你,而是想看到你喜欢我们的样子。”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他们的真诚应当被看到,我不应该把怒发冲冠当成理所当然,也许他们的心灵此刻所需要的是远比知识更重要的温暖,而学会笑对他们是改变课堂的第一步。
俗话有言,以心换心。两年的时光猝然而去,由于学校教学安排,我没有成功带完我的第一届学生,但是他们却足以让我怀念。吴非老师在书中说:一位教师 ,他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最看重什么,他就有未来收获什么。那次触动,让我一直尊重孩子的真诚。前几天孩子的真诚又再一次感动了我。傍晚的微风,衬着蔚蓝的天空,我站在学校操场围墙边值周。一群初三的少年从围墙边跑过,恰巧他们正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他们跑完后稍作休息,这时从中走出一个少年,紧紧攥着一颗揣在口袋里的糖果,在我身边徘徊,然后故作镇定地拿出糖果,笑意盈盈地说:“徐老师,送你一颗糖果。”从他颤抖的手上接过糖果,我看出了他的紧张,但送完糖果后他灿烂的笑却如那日的天空一样晴朗,使得与他一起的那群少年都变得闪闪发光。也许他是想慰问我值周的辛苦,也许他是想完成那次未来得及的告别......虽然这颗糖果不精致,但他的细腻与真诚,是我身为教师的幸福吧!
守望孩子的快乐。吴非老师说:“教育要让学生追求有诗意 ,不仅要有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教学即将3年,其实我一直都想探寻这一群孩子在校园的快乐是什么。有人肯定会说,是知识的收获。其实很多时候不然,知识反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等同了“成绩、学历”,这往往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我想能够被孩子铭记的快乐,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最质朴的某一瞬间吧。近日,音乐老师因产假而不能上课,身为班主任的我接手了这节课。当我的那群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是难过的,因为这可是他们最喜欢的“星期四”,有美术课,又有音乐课。突然间音乐课没了,我能理解他们的失落,因而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占用他们的音乐课上语文课,我教他们唱歌、学杯子舞、学手势舞,同时进行相应的PK,虽然我不专业,但他们如阳光般的笑容却真实让我感受到这堂语文老师上的“音乐课”为他们带去了欢乐。我想,不剥夺孩子的喜欢,尊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除了学习以外能够感受生活的情趣,也是我们教育的目标。
同时我管理的班级一直保持着写班级日记的传统,那日,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平日里不爱表达的女孩子在上面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今天被徐老师表扬了,虽然说得不完整,但是我好开心啊!”这不免让我去回想那堂课上我与她的对话。那场平凡的对话里,我期许的眼神、肯定的评价也许真的给平时不爱举手的她以最真诚的鼓励与信心了吧,但我从未曾想过这样小小的鼓励能够带给她如此的快乐,甚至是日后频繁的举手发言。我想,多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打开孩子的内心,引领他们做一个心灵明朗的人,当成为我们教育的共同追求。
在教育的“麦田”里,为孩子播下一颗真诚、善意的种子,以爱心浇灌,以耐心守之,我想我们的“麦田”在未来一定金光灿灿,而我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守望者。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