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专题九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发布于 2021-04-14 09:17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专题九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试内容】
1.内战爆发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在美国支撑下,阴谋发动内战。
(2)时间:1945.8
(3)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周恩来,西安事变时去西安谈判)
(4)重庆谈判目的:
①蒋介石:一方面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共身上;
②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
(5)结果:1945.10.10,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对于解放区民族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6)意义: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向全国人民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敌强我弱,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号召全解放区军民发动自卫反击,以运动战为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三、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粉碎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3.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掉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政策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改革意义:
①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为人民解放战争胜提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二、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①.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指挥,首先攻占锦州,切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解放军攻克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以徐州为中心。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
③.平津战役: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傅作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故略决战:
战役 名称 | 时 间 | 歼敌 人数 | 结 果 | 意义 |
辽沈 战役 | 1948.9——1948.11 | 47万 | 解放东北全境 |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淮海 战役 | 1948.11——1949.1 | 55万 |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
平津 战役 | 1948.11——1949.1 | 52万 | 华北全境解放 |
3.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4.作用: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5.胜利原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附表: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时 间 | 阶 段 | 标志性事件 |
1946.6 | 战争爆发(全面内战爆发) | 蒋介石派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
1947.3 | 战略防御 | 蒋介石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
1947年夏 | 战略进攻 |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
1948.9—1949.1 | 战略决战 | 三大战役 |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的3个重要年代
(1)三年 以 来: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2)三十年以来: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3)一百多年以前: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斗争。
2、傅作义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所以毛泽东称赞他这是义举,为中国人民立下了大功。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主要原因)
(2)广大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
(3)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
(4)国民党统治腐败,土气低落
4、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得民心者,得天下)
5、近代中国2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战略大决战首先从东北地区开始。
7、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中发出伟大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1926——192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北伐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国共两党的战与和)
1937——1945 抗日战争
1945——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解放战争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传统工业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时间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原因 |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
表现 | ①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②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
影响 |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资产阶级诞生 |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轮船:1865年,我国建造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经营沿海和内河航运业。
(2)铁路:1876年,英国人修建淞沪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1909年,詹天佑主持设计的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3)电报: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限电报。20年代初,又开办了无线电报。
(4)照相:19世纪30年代末诞生与西方国家,40年代传入我国。
(5)电影: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05)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电影《渔光曲》
3.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
(1)魏源: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推进的维新运动的发展。
4.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