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考生(语文)备考方向一览表

发布于 2021-04-15 10:3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考生要想提升成绩,至少要做哪些事情?

我们归纳如下:

备注:

1.以下内容适合本届高考考生学习,对于目前语文成绩90分——125分的考生价值更大。

2.高考要求”为“新高考对2021届考生的要求”;

3.训练计划,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表一:考生备考计划应该包含的内容:

必考题型

现实状况

高考需要

训练计划

一、多文本阅读(18分)

1.考试时耗时长,影响整个答卷,导致时间不足。

2.答主观题,表达不准确、不全面

3.不能快速、准确理解文章大意。

1.考生快速、准确了解大意。如果不能快速阅读,直接造成考生答题时间不足。

2.对有效内容的快速判断并与答题构建关联。

3.根据现实和文章依据选择答案。

4.问与答一体化

5.表达全面、具体

1.寻找高质量文章训练答题速度。

2.总结设题特点。

3.对答题进行专项训练。

4.通过训练检验是否取得进步。

5.形成自己稳定的答题体系。

6.训练保持状态。

7.关注最新热点。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1.考试时,面对陌生文言文时有点信心不足

2.不能快速了解文章大意,不能再套用传统逐句逐字方式去翻译。

3.情境意识不是很强,特别是文章的社会背景。

4.靠感觉判断,经常怀疑自己所选的答案。

5.答主观题,归纳不全,表达不准。

6.文章中所体现的道理,能理解,但是放到现实中思考的话,时间有点赶。

1.要求考生准确领悟文章的主旨。

2.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和方法

3.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准确判断词义、句意

4.要求考生将文章体现的理念、道理等内容带进现实中思考,在思考中受到启发,最终领悟“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

5.要求考生根据题意,准确全面作答。

1.务必淘汰一些陈旧的备考方式,例如背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等。

2.通过阅读文言文,训练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

3.研读(宋文学、先秦文学、明清哲思类文学、唐末文学表达特点)

4.对“情境”把握要进行专项训练,特别与具体的词、句表达构建联系。

5.联系实际,体会文章主旨的“先进性”。

6.训练答题速度、准确性、全面性。

文言文阅读——《论语》部分(7分)

1.面对试卷内容,感觉有映象,但是平时没有学透相关内容。

2.问法新颖,基本上能适应。

3.对自己的答案,还是有点信心不足(拿高分或者满分)

1.考查考生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2.考查考生准确、全面作答的能力。

1.《论语》中体现了孔子哪些思想?例如“仁政、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需要进一步归纳。

2.训练理解能力,“文字大意——关键词——回归大意”是很好的思维模版。

3.体会《论语》中所以体现的思想的“先进性,在当时、在今天的作用有多大,”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在哪些方面?

三、古诗词鉴赏(20分)

1.拿到诗歌,就想翻译,已经形成了“固有思维,尽管意识到这样思维不一定对。

2.每次考试总有不足,集中在:

(1)准确理解诗词作者意图;

(2)准确理解命题者意图;

(3)对某一特殊表达方法陌生

3.仅仅为了答题而答题,没有做到真正的“赏析

4.不稳定,有时候连客观题都会出错,但是主观题,往往拿不了全分。

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

3.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4.(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探究)

5.(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者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

1.专项学习:作者情感与表达的关系;

2.专项学习:审美能力与鉴赏;

3.清楚考试中优秀考生与普通考生之间的拉分点及因素分析。

4.北京卷题型难点——“与众不同”内容。

5.答题思维总结。

6.答题训练。

7.形成稳定的考高分体系。

《红楼梦》部分(4分)

1.还没有摸索到考试规律,觉得内容很多。

2.面对考试题型,感觉设问新颖,但是平时没有进行相关准备。

3.还是有拿高分的想法。

1.要求考生通读小说。

2.对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形象要了解。

3.要求考生从生活情境看问题。

4.对文学表达特点的了解。

1.熟悉一遍几个重要人物的(命运、不同时期的特点)。

2.站在重要人物角度,思考现实的问题。

3.值得关注的文学表达特点等。

四、文学文本阅读(18分)

1.能读懂散文,但是感悟得不算深刻。

2.觉得表达效果很好,但是总结得不全面。

3.主观题答得不好,不准确、不具体、不全面。

4.答题时间很赶。

5.

1.感受、想象、体验作品呈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表达的感情、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评价;

3.对常见类文学(散文)基本特征、一般体例和主要表现手法有所掌握,在了解文学史常识和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文本艺术创新主题意向、思想蕴涵能有所领悟并展开联想,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和思想艺术价值作出合理分析和评价;

4.对文本建构和文本理解所涉及的复杂因素,前者如作者倾向与意图、作品语言与形式、后者如读者立场、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等;

5.具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阅读重要考试文章,在阅读中体会“人性与情感”。

2.研究“作者目的与专题。

3.根据高考能力要求,逐条针对性训练。

4.掌握设题特点。

5.梳理答题技巧,并应用于实践。

五、语言综合运用(5分)

1.具体题型上,能感觉到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领悟还有欠缺。

2.除了“准确”运用和解答外,还不清楚其他考法。

1.体会语文学科语言魅力

2.考查考考生准确表达与理解的能力

3.让考生领悟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4.体现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1.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能力。

2.对常见关于语文问题的思考,例如“三十而立”的“立”是什么意思?等

3.搜索新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五、微写作(10分)

1.选择的时候,比较保守。

2.能稳定在6——8分之间,突破难。

3.平时针对训练不够。

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构建语篇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的能力。

要求:

1.熟悉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特征及写作常识;

2.掌握写作基本规律,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正确选用文体、语体,灵活使用语言文字和各种表达手段,构造完整语篇。

3.掌握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能按语篇功能和写作目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符合文体和语体的要求

1.对“说明、描写、抒情”三个方面能力进行专项训练。

2.积累一些高质量的素材。

3.熟悉微写作内容与对应分数之间的关系。

4.总结考高分的方法。

5.稳定在9分高度上。

五、大作文(50分)

1.分数始终在41分上下波动。

2.拿到作文后,打不开思路。

3.平时准备的内容,在考试中用不上。

4.受到语篇局限,总不能进行“恰到好处”的表达。

同上

1.再一次熟悉北京卷命题特点。

2.再熟悉高分作文特点。

3.列出计划,逐步打磨,例如前三段、语言质量等。

4.关注热点信息,并且结合自己思考,记录感悟。

5.搜集不同类型的高质量文章。

6.不断写作文,拿给老师改,从而不断完善。

表二:考生需要专项学习的专题(内容):

专题一

审美常识及能力

专题二

传统优秀文化总结

专题三

现阶段社会新热点、思想、理念等

专题四

阅读与经典

专题五

与高考要求相对应的内容(文章)积累

等。

表三:能力专项内容:

能力一

阅读能力

能力二

表达能力

能力三

沟通能力

能力四

感悟能力(启发能力)

能力五

思辨能力

能力六

创新能力

能力七

短时间内课题研究能力

能力八

对整篇试卷对驾驭能力

能力九

运用能力

能力十

适应能力

……

……


链接:北京卷作文命题方向:

仔细研读北京卷高考作文,就不难发现,它综合了众多内容:

至少涵盖如下方面:

1.体现爱国与自信;

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科技事业依然在取得不断的突破,这是一种自信。为此,以北斗为北京考察作文,也不奇怪。因为,“自信”本身就是高考重要的考查方向之一。

那么2021年和2022年将会怎样?

2.体现对考生个人成长的考查;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考生可以联想到关于个人成长,关于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一条信息”更直接与生活相关,在生活中,总要面对各种各种的信息,怎样去辨识和处理却很关键。

3.体现对考生“精神层次”的考查;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会直接考查“精神层次”的内容,“振奋”、“愧疚”直接是关于精神的表现,那么面对同一条“信息”,人的精神层次不同,所产生的表现就不同;“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联系考前我们给大家的素材:

在西南边陲的怒江大峡谷,法官们背着国徽在高山 与深谷间穿行,到村民家中或者田间地头开庭;在厦门六中,一位音乐教师猝然离世, 留下倾注他无数心血的合唱团,让人们看到了教育最美的样子;在城市乡间,超过 300 万快递员风里来雨里去,在 2019 年送出了超过 600 亿件快件……他们的力量或许微薄, 却将温暖和力量带给他人;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却干出了令人动容的不凡业绩。

无论是怎样的他们,如果体现“功用”势必与“精神”和“价值”是分不开的。

“思考有广度,缺深度,这和我们阅读的习惯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分子,比起以前的世代的人的常识要多,但思考、辨析能力不足,这跟大家缺少琢磨的时间有关——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来仔细琢磨一个事情。”

如果一个人思考、辨析能力不足,那么他们面对“一条信息”的时候怎么办?

4.体现对考生生活经验的考查

“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功用”,更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功用”的方式以及模样的呈现,在写作中,这些都很关键。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并且能在生活中有更深度的思考和感悟的考生,更容易有“内容”可写。

5.体现对考生沟通能力的考查

高考写作,无论是发表议论,还是表达感悟,包括讲生动有内涵的故事,都直接体现“沟通”的理念。考生直接沟通的对象就是命题老师和阅卷老师,考生理解命题的意图,写的内容能到阅卷老师的认同,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6.体现时代特色

北斗组成的“天网”,“当今时代,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都是时代的体现,了解时代发展,选拔符合新时代的人才,是新高考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在作文命题中体现时代特色,也是必然。

此外,还有关于“道德”、“审美”都体现在这次作文题中。

所以,总体上看,今年的作文,更注重综合。

近年来,北京卷两篇作文,考生要想写出一类文,难度很大!

“每个考生都有话说”是一种普遍现象,走出考场之后,众多考生对作文都有一定的见解,但是面对今年的作文,考生要想写出一类文,难度还是很大的。

原因:

1.多数考生面对作文题,尽管觉得内容很新,但是多少还是有一定的想法,可是这些想法如何成文?需要一定的能力。

2.新高考阅读量增加,众多考生写作时间并不充足;

3.反押题意图明显,众多考生平时积累的,与高考实际考查的内容,有一定的差距。

等。

无论怎样,北京高考卷命题始终注重“走大道,求大气”的特色。新高考模式下,越来越体现“综合”的特点。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