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浙江卷】李颀《送王昌龄》

发布于 2021-03-22 20:40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19.     (1). (1)久留(逗留)    (2). (2)依依不舍   
20.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把握“淹留”一词的含义,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考生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点睛:点染一词是借用传统国画的技法名称。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方体感。运用到诗词创作上,“点”就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使诗歌的形象更丰厚,意味更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一般说,点出的是内在情感和诗歌主题,而渲染用的是外在的环境和景物形象。点染分为三种类型,先点后染,先染后点,点时加染,染中有点。此诗就是先点出离情,再以景染之,结尾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推荐阅读:
近十年128套高考试卷文言文真题字频统计!89319字符,哪些字经常出现在文言文中?倒序推出,助力2021高考
近三年(2018-2020)高考写作真题解读及范文(共26套)附详细解析!
近三年(2018-2020)高考古典诗歌阅读真题(共26首)附详细解析!
近三年(2018-2020)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真题(共26篇)附详细解析!
近三年(2018-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共26套)附详细解析!
【文言单字精讲】基于大数据的高考文言文词频统计
【文言单词表】第一辑91-100当、复、遂、道、在、安、南、谓、百、入讲解
【文言单词表】第二辑81-90又、非、臣、夫、乎、世、居、官、闻、余讲解
18个高考文言虚词终极整理版——大汇总(一定要收藏)
【自助餐】2011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共14首)附详细解析!

搜索微信公众号:语文资料室,设置星标,不错过每一期精彩!你的关注、转发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快转发给你身边需要的老师和同学吧。

原创不易,点个在看,谢谢支持!转给你身边要高考的孩子!

【声明:部分材料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需取得授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