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布愿重提】012期:聊聊《刺杀小说家》

发布于 2021-04-18 00:45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点击蓝字关注我



布愿重提

愿旧事都是故事

作者

简介

读着一些书

教着一些学生

写着一些文章

目前,仍然为爱坚持着



012


聊聊《刺杀小说家》

——影评&书评


寻女之旅

父亲

小橘子


说实在的,看完电影版《刺杀小说家》后,我有些困惑,趁着心里有股求解的热乎劲,把原著看完了。原著很短,和《流浪地球》小说的长度差不多,不对,还短一些。


不会剧透

毕竟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结尾


这会儿,劲头还在,我像饿汉吸溜了一碗面本能地灌下面汤,脑海里电影和小说填不满的思绪,写下来好了。我打算和自己继续聊聊《刺杀小说家》。



先说说,为什么是聊?

聊没啥负担,观众在影院内外的争执、看法与我无关,我也不是原价值主义者——没有小说写的是至高无上、不可篡改的热爱。

没必要,真没必要。课堂之外,我不迷恋话语权,用基努里维斯的表情包来讲,心态平和,就算你和我说1+1=5,OK,你是对的。



原著作者双雪涛在小说集《飞行家》的开篇,写得很清楚,痛快地做,让一切变得清晰。《刺杀小说家》在同系列里,可以说,也是一个痛快的故事



魔幻的故事,内在里总有一条痛快的情感抓手,《刺杀小说家》中“复仇”故事自然而然地吸引人,更何况还有一条现实线索缠绕其中——父亲能否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还得加一条,小说家真能把人写死吗?这挺重要的,虚构故事影响现实,怎么听都是胡扯。



先说结果,小说家在小说中的形象载体复仇成功,父亲在意志极度疲敝的状态下终于寻得女儿,电影中的结尾是含蓄地失而复得,小说中的结尾是在故事中重逢,这是结尾上的处理手法不同。别吵吵,小说家不能把人写死,文字不是蛊术,正如小说版里说的那样,用文字扎小人诅咒人,是懦夫行为。



我剧透了吗?

并没有



现代小说的情节其实并不重要。坐好,别掀桌子,这是事实,而是在情节之外,我们的感受能够在多重维度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譬如说在现实世界和故事世界的灵活切换,故事世界的每一步进展都是由现实世界中,父亲和小说家相遇后,互相激发推进的。可以说,故事世界就是由父亲和小说家两个作者共同完成的,直至最后的终局。



导演肯定是爱这篇小说的,能把小说中赤发鬼统治全城的核心战力“枪”,交给电影中红衣人,承包了“冒蓝火的加特林,你见过没?”的笑点,可惜这个笑话比皇城的大雾都冷,属于《黑魂》玩家心领神会的快乐。


这段情节,我不爱

原著的结局,是血雾象征的“民怨”锁住赤发鬼,使他动弹不得。再由青年人借力红衣人,一跃而起,拔下赤发鬼眉间象征着“天罚”的剑……


电影里改动的逻辑,我是爱的

接过小说家的笔,续写结尾的是多年不得的父亲,一个异化为工具的人格,一个反社会倾向崭露无疑的悍匪形象,求个痛苦不行吗?这几乎是能力和心理上的唯一解。



最后表个态:

这是一部不够完美的电影

也是一篇不够完美的小说

正因为不完美

才会有每个读者可以添几笔的权利

感谢阅读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