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的最佳论据是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人文精神
我对闻先生所知不多,只有两个:《死水》的诗意和拍案而起的时刻
没有确凿把握写出最佳水准,放弃。
不能用经典,那就用热点
正巧昨晚在抖音上看到一则讣告:著名科普探险家王相军于12月20日失足掉入冰川身亡,他一生痴迷冰川。
就用这个,吊唁王先生
开篇:
红烛心火发光犹如人践行人生使命——尽情地书写人生、实现生命的意义。近日,偶然读(看)到一则讣告,著名科普探险家王相军先生,在探索罕见的冰川溶洞时不幸身亡。人海茫茫,我虽与他素昧平生,却依然为他生命的归宿深深震撼,恰如见一块红烛极其热烈地发光,耀眼无比。与此同时,心中某些冰冷麻木的情绪,再一次变得鲜活。
思路:
通过典型实例将红烛燃烧与追求生命意义,联系起来。并且,作为首段的收尾,也给出薪火相传的意蕴。
继续:
并不是所有的红烛都在燃烧,总有一些蜡烛暗淡无光地伫立着,正如同现实生活里的人浑浑噩噩地活着。生命的意义尚未能点亮的心灵。试想一种最可怕的人生图景,不是战火纷飞的苦难岁月,也不是万马齐喑的缄默时代,而是一颗心从来没有理想、意义的宏大叙事所触动,恰如一根从未燃烧、发出光亮,却不得不报废处理的蜡烛。
思路:
极限论证,用一生浑噩的人反面论述人生意义的重要性(心火发光的重要性)
建立1段和2段的联系:
曾有学者这般谈论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写这话的时候,真记不清是谁说的了,不要紧,不是教育家,就是一个学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红烛唯有心火发出光芒,才能点亮周围暗淡无光的蜡烛,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唯有竭尽全力地追求生命的价值,才能给芸芸众生一个光辉的表率,让沉沦的人惊醒,让失意的人惊讶,让同样在人生之路上求索的灵魂振奋。
思路:
建立积极人生和消极人生之间的联系。
抽象论述后接上典型论据:
思路,多角度例证
可选1,鲁迅的《呐喊》自序中“铁屋与醒来”那段话,承受着唤醒他人的责任和痛苦。
可选2,史铁生,这个有点复杂,我写出来:史铁生由于自身不幸的遭遇,一生都在病痛中做着生与死的思考,可谓是在心泪横流时发出光亮。倘若他困顿于残缺的身体,没有留下通透的作品,不知道有多少世间漂泊的残缺灵魂,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是史铁生的文字给他们勇敢活下去的勇气和执着追寻生命意义的动力。
就用史铁生《病隙碎笔》中的西西弗斯收尾吧:
生命的意义却似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汇合,唯当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走过思悟一向的艰途,走上山巅之时你才能说继承。若在山腰止步,登峰之路岂不又被埋没?幸有世世代代不懈的攀登者,如西绪福斯一般重复着这样的攀登,才使梦想照耀了实际,才有信念一直缭绕于生活的上空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