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容
在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中,流淌着一个名为“从容”的民族气度。自古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纵情山水的诗意自在,“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临危不惧的镇定沉着。古往今来,“从容”都是国人心中的君子风范、理想化人格。
可如今,生活已然更新换代,每个人的脚步都在不停地加速,“996”这三个数字浓缩着太多相似的身影,包含着太多疲惫的不堪。诚然,现代文明给馈赠给人们无比丰盈的物质体验,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那些恒久的哲学命题:认知自我、幸福的追寻,以及面对未来与未知如何保持淡定从容,一直横亘在你我的头脑里,这个宁静的时代,比以往更加急切地需要答案。
在历史动荡的格局里,一个面临死亡恐惧的人,给出了“从容”极好的范文——曹植的《七步诗》。当代苦于“996”的年轻人,缺少了从容的心态,受阻于自己,反观曹植有了从容的心态,因而做事有章有序,洒脱飘然。从容,是人内心平静的底蕴,更是人在面临泰山崩于前的险境时保持冷静的深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帆风顺的,但人可以有从容的心态去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宋朝的苏轼在被贬谪后游山玩乐,尝尽后人流传的“东坡肉”,“左牵黄,又擎苍”的他更是敢于畅想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宏大场面。饮酒以消遣,作词以明志,对人生把握透彻,从容而又乐观。逆境中的从容是自我勉励,顺境中的从容是奋进的写照,只有从容,才能在天意面前展现人力,掌握自己的人生,胜过盼望每一天都是良辰吉日,迷信又脆弱。
宁愿在失败后从容,也不要从容地去躲避失败。从容是对透彻把握与大勇大智的结合,并非人们随遇而安的“佛系”,孟子曾说“虽千万人,吾往矣。”在生活中,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魄力,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人是放纵携带,而非从容。项羽正是有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从容,才有了破釜沉舟的典故,取得了灭秦的初步胜利;赵括的纸上谈兵,是未经现实洗练的盲目自信,这种虚假的从容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溃不成军。从容,是一场修行,是人生旅途积极探索后,沉淀下来的财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少一份焦虑,多一份豁达,才能变得乐观从容。聆听海明威的教诲“生命如此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们都是奋斗路上的西西弗斯,但与他承受的永恒苦难不同,我们有着从容的心态,终能推石上山,达成恒久的成就。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