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1-03-23 09:3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一、私立小学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于都城乡于清光绪32-33年先后创办了9所私立初等小学堂。光绪34年(1908年)在南乡创办了私立高等小学堂1所,学生78名。宣统元年(1909年)水头谢姓创办了私立本也小学堂。
民国初期,于都境内私立学校多为私塾,且往往因办学经费难等或其他原因而时办时停,以新制出现的私立小学有利村的于南小学,城内有昌村小学、于水小学、近圣小学、睿智小学、培源小学。岭背有育才小学、大同小学。民国8年,禾丰设有庙堂坑小学,丰田办有畔田小学。民国9年,罗江办有袁屋小学,西郊有白口、半坑小学。民国19年,罗江创办私立承启小学,宽田乡杨公村创办私立尚志小学等。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有私立小学43所,学生3,487人(其中女91人),教职员119人。民国24年春,马安因钟姓办有朴也小学,同年马安王姓也不甘落后,办起了乐育小学。至民国25年(1936年),全县有私立小学40所。
此后,于都境内的私立小学逐渐减少。民国28年,私立小学才15所,49个班,1,829个学生,70个教职员。民国33年,私立小学才14所,学生1,552人,教职工82人。民国34年,又下降到12所,40个班,76个教职工。民国38年春,全县尚有私立小学和私塾89所,学生1,584人,教员97人。
建国初期,所有的私立小学先后由人民政府接办。
于都县清末民国时期规模较大,声誉较好的私立小学有:
本也小学:水头谢姓办,校长:谢大光、谢程万
朴也小学:马安钟姓办,校长:钟良焕、钟良波
育英小学:寒信肖姓办,校长:肖翰基、肖起彬
开智小学:珏田陈姓办,校长:陈玉声、陈表
濯新小学:三贯李姓办,教师:李豫旭
文明小学:步前赖姓办,校长:赖烈镳
德正小学:岭背孙姓办,校长:孙峤
华兴小学:禾丰华姓办
新民小学:赖村半迳肖姓办
启元小学:小禾溪李姓办,校长:李镐
尚志小学:杨公坝管姓办,校长:管师杰、管幼逸
承启小学:罗江陈姓办,校长:陈颖源
乐育小学:马安王姓办,校长王嘉、王普仁
合群小学:小溪卢姓办
曙光小学:固院易姓办。
附:两所私立小学简介
本也小学
本也小学是水头谢姓族学。清光绪戊申年(1908年),邑候张公命谢姓绅士创办族学。他们向本姓各公堂派捐筹集了8,000多银元。宣统元年(1909年),禀请县宪转呈江西巡抚部立案后正式成立,名为谢氏私立本也两等(完全)小学。谢大光为校长。开始只招收本族学生,以本村开来堂别墅为校舍。民国6年(1917年)建成新校舍,教学、生活设施样样齐全。
本也小学办学有方,教学认真,成效可观,曾受省提学使王“启迪有方”和县宰陆“楷模多士”的嘉奖。民国7年(1918年)9月邑宰陈祖光以本也学校办学10年,成效卓著为由,具文申报江西省长转咨国务院呈准,由大总统颁给“敬教劝学”匾额,予以表彰。从此,盛誉遐迩。仙下、车头、银坑、马安、梓山、会昌、兴国的学生也纷纷前来求学。民国29年(1940年)1月,江西省教育厅嘉奖本也小学,并给临时一次奖金200元。该校开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为民作出了许多有益贡献,对于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也小学最后一任校长谢程万直任到解放后。1950年,该校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并改名为水头小学。
朴也小学
朴也小学于1935年春创办,是马安上宝钟姓办的私立小学。以上宝六个祠堂做教室,以义仓房二间作师生寝室。办学经费由钟姓公堂和义仓负担,学生免费读书。设校长、教导、总务。校长由钟姓绅士推选。历任校长有钟良焕、钟良波、钟晓山等。教师由校长聘请,教导、总务由校长在教师中挑选充任。
朴也小学学生曾以中山装作为统一服装,为显示学校的正规、活跃,备有洋鼓洋号,常在各村旅行演文明戏,进行宣传活动。
朴也小学师生关系较为融洽,学生带米时还带菜给老师。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オ,为国为民作出了一定的貢献。
二、公立小学
清光绪27年(1901年)清廷政府令各县书院改办小学堂后,于都于光绪29年(1903年)2月将于阳书院改办为于都县立于阳高等小学堂,招男生50人。这是于都县的第一所公立小学。光绪34年(1908年)又在县城创办公立初等小学堂1所,简易师范科和师范传习所各1所。
民国2年(1913年),县城创办县立保权女子小学,招收女生。校长管章球,后郭云英。民国6年,有高小、初小各一混合班,学生40多人,教师5人。
民国19年3月国民政府修订了履行义务教育规程,宣扬初级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这年,禾丰的麻芫、庙前、坎头,罗江的庄上,仙下的高枧、吉村等处办起了小学。畚岭系山区,有五处办起了小学。
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普及小学教育,群众办学积极性也很高,各乡村普遍设立列宁小学。大村单独设校,小村联合设校,学令儿童都能免费入学。据1933年9月统计,于都县有列宁小学110所,胜利县(今银坑片)有列宁小学166所。
学习内容包括文化、政治、军事知识。
学文化以看图识字为主,学习中央教育部编印的《共产儿童读本》,和各省苏编的《列宁小学适用读本》、《红孩儿读本》等,内容从简到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生活到生产活动到政治教育,逐课深化,不断提高。另外,也学算术、珠算。
政治课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主,树立儿童当家作主的思想,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反賭博、禁鸦片、打击间牒特务活动的意义。政治课多由区乡干部上。
军事课以训练队形队列为主,每人备有梭镖、木枪、马刀,练习刺杀。
于都城内设有二所列宁小学:城东列宁小学,40多个学生。校长管仁宏;城西列宁小学,60多个学生,校长郑志超。两校都于1929年开办,1934年停办。
民国23年(1934年),省教育厅订立《江西设立保学的暂行规定》,决定每保设一校。民国24年全县有公立小学312所(含保学252所),学生14,156人,教职员466人。经费47,322元。
民国29年(1940年)开始实行国民教育,中心小学改中心国民学校,保学改保国民学校。在全日制小学里同时开设成人班和妇女班。
抗日期间,耶稣教在县城天主堂创办“人爱小学”,以学“神经”为主,兼学普通小学课本。解放前两年停办。同时,省公路处迁来银坑,于民国31年1月县政府和省公路处职工励进会在银坑澄陂联立银坑中心小学(俗称公路小学)。
民国31年(1942年),全县有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35所(其中区国民中心学校5所,乡镇中心国民学校30所)。保国民学校314所。民国34年(1945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36所,女子小学1所,保国民学校323所。
民国35年(1946年),全县36个乡、镇,办有36所中心国民学校。各乡镇的中心国民学校负有辅导本乡镇保国民学校的责任;辅导事项诸如学校行政、校舍修建保管,环境布置,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充实设备和保管经济,协助保学委员会筹集经费,以及其他学校行政和技术指导等。全县有6至12周岁的学龄儿童33,527人,已入学的24,179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72.3%。
1949年8月13日于都解放,24日以区为单位召开原任小学教师会议,登记分工,布置开学事项。同时接管了大批小学。有些私立小学、私塾也在继续开办。据统计,1949年冬全县有公立小学146所,学生7,930人,教师303人。
1950年4月,设立步前、罗江、禾丰、新陂、梓山、水头,银坑、赖村、宽田、葛坳10所县立区完小,每乡设立乡学1至2所。
1950年8月,盘古山钨矿创办子弟小学,35个学生,一个教师。1953年发展到6个班,210个学生。
1951年,小学总数378所,比解放初时增加了222所。并规定一律学新课本,课程设置作了新的安排。同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改办私立学校的工作。
在动员上学和改办私立学校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題:(1)教材很难统一,当时不少学校还用老书教学,只有在检查时才摆摆新课本;(2)多头领导,众说纷纭,教师无所适从,教学很难走上正规;(3)校舍多用祠堂、众厅,许多地方采用游击式教学;(4)争立校名,甚至有人为定校在本屋,把校名定为“猪牯垅”小学;(5)师资难用,人员复杂;(6)女生入学难。同年3月15日,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城关区的古溪联合乡学、里仁小学、三门小学、罗坳小学;小溪区的小溪小学;禾丰区的麻芫小学、利村小学;梓山区的中蓝小学、黄龙小学、桃溪小学、潭园小学;宽田区的沙心小学、育英小学;水头区的岭背小学、大塘小学;仙下区的仙下小学、车头小学、三贯小学,银坑区的马安小学、平安小学;曲洋区的澄江小学、汾坑小学;赖村区的青塘小学、新民小学等,改为县立完全小学,其余乡学,全部改为村学,由各乡群众接办。校址及教员一般不作变动。
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政府充分发动群众,许多复杂的问題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原有的学校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形势要求,教育必须大发展。至1952年,全县有小学(含村学)782所,增加了404所。1953年3月底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科发出了《关于克服学校混乱现象的联合通知》。9月12日整顿小学试点工作组进驻城关区的芦山小学。整顿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办学中的混乱现象。在点上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经过一个冬春整顿,学校走上了稳步前进的道路。至1954年7月,小学整顿工作基本结束。1958年2月盘古山矿子弟小学交县文教局主办。这年全县有公办小学526所,有学生40,067人。
附:两所重点小学简介
城关小学
城关小学座落在县城贡江镇向阳路,是于都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较强,设备较齐全的一所重点小学。它由本部和分部组成。本部设在原昌村中学旧址,分部设在原于水中学旧址。校舍几经扩建,占地面积总共5300多平方米,1985年底有教职工71人,教学班34个,学生2277人。
解放前,校本部曾先后设昌村中学,县立中学,简师和附小;分部先后设于水中学,第一区中心小学,县立中心小学,县立一小。1949年9月简师撤销并入于都县立中学,简师附小撤销,其学生分别转学于一小、二小。解放前,县立一小先后由易拱北,李孔昭,叶宜春,邹师鲁、谢既备、宋仕焕负责校务;县立二小(女子小学)先后由管章球、洪简、郭云英主持校务。
城关小学的前身是于都县立小学。县立小学是1950年4月由县立一小和二小合并而成。1956年更名为城关镇城区小学,至1968年“文革”期间与于都中学合并,改名为于都县“五·七”学校,1969年10月两校分开,改为城关镇“五·七”小学,1973年开始更名为于都县城关小学。解放以来,先后由李章德、谢远扬、丁吉祥、易丕善、李经贞、谢学安、谢文标、钟西辉、肖卿豪、刘玲玲、段求镛、陈玉雄等主持校务。
该校从五十年代末,一直是县里的重点小学。历来成为县文教局关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改试验和推广教学经验的主要阵地。“文革”前县里每当召开学校领导、教师会,都得到该校听课学习,推广该校的教学经验。该校语、算两科统考成绩历来名列全县前茅。从1950年至1985年,为高一级学校和各条战线输送了8,941名毕业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
银坑小学
银坑小学座落在银坑澄陂,历来是于都县规模较大,师资力量较强、设备较齐全的一所农村重点小学,也是“文革”前后的中心小学。1985年元月省教育厅命名该校为“文明学校”。
银坑小学的前身是银坑公路小学,创建于1941年1月。起初校址在万寿宫,后迁现址。校长王司征。教职工9人,6个班,学生132人。新建校舍面积699平方米。公路处于1945年迁走,县政府接办了该校,改称银坑小学。
解放后,该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春县接办改为银坑区中心完小,教职工6人,6个班,学生146人。1950年冬改称银坑小学;1965年春又改称银坑中心小学;1970年复名银坑小学;1982年冬开始复称银坑中心小学。1985年底有教职工35人,16个班,学生850人。解放以来先后由钟德泗、陈敏中、张家法、刘祥宗、肖天河、钟瑞庆、王文林等主持校务。
该校于1952年开始附设幼儿班,当时有幼儿40人,幼儿教师1人。1962年停办,1979年复办。1985年有两个班(大班、中班),学生71人。取得了地区颁发的《中心幼儿园合格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几经扩建。1981年建住房96平方米;1984年建了6个教室,一栋两层楼房的教工宿舍,一栋厨房、膳厅及后勤人员宿舍共1104平方米。
该校从1959年开始(十年动乱除外),一直是县里的重点小学,曾一度列为省重点小学。历来成为全县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校园建设、文体卫生方面的楷模。1985年起是地区首批办好的三分之一学校之一。县里曾多次在该校召开全县性的教学研究、观摩活动和现场会。如二年级应用题教学研究会、全县数学教学研究会、学校工作现场会、体育中心教研活动、少先队活动观摩等。学校历来重视以教学为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三风”良好。1950年至1985年(1966-1972年除外)为高一级学校和各条战线培养了2240名毕业生。学校升学统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农村小学前茅。
教育部推荐小学一至六年级必读课外书籍PDF版本
小学初中作文素材:值得收藏的学习资料
【百度网盘】贝纳设计教育PR视频剪辑,剪出属于你的大片,价值2980元的学习体验
神奇的世界地图!
源代码教育简单的Activiti框架学习教程 视频教程 教学视频
文老师的基础知识课(一)小学语文完结
[Java框架] 源代码教育简单的Activiti框架学习教程 视频教程 教学视频
超级火的:瑞格叔叔自然拼读法
[Java基础] 磨砺营IT教育威哥讲解java的基础视频教程 教学视频
[视频教程] 蛮牛教育 dota游戏中的经典之作《英雄联盟》
【完结】小学科学思维进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奥秘
家长怎么辅导小学生的学习音频下载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精讲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视频教程网盘下载(30讲)
央邦教育CCNP视频教程 需要的朋友就下载吧 很不错的一套CCNP视频教程
小学数学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几种典型题PDF文档
【完结】给中小学生的趣味中国史100讲
2017年国考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精讲班视频教程
磨砺营IT教育威哥讲解java的基础视频教程 教学视频 百度网盘下载
【完结】文老师的秘密武器:小学语文3456年级写作提升训练技巧
小学小升初各年级数学有趣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袋鼠奥数真题 小学到高中全集
科学启蒙:讲给6-12岁小学生的相对论,共30讲【完结】
【完结】诸葛听听.给中小学生的趣味世界史50讲
Python WEB开发在线教育项目之谷粒教育 软件源码齐全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学好中小学语文课-语文书里的大人物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