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连岛”,是一个地理概念,其解释为:以连岛坝和陆地相连的岛屿。这个连岛坝,既包括天然的沙坝,也包括人工修建的岸堤。前者在古代较为常见,后者则主要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胶东沿海,陆连岛的数量也不少,最有名的当属烟台的芝罘岛。不少地理资料在介绍陆连岛时,都会以此举例。除此之外,荣成的镆铘岛、乳山的杜家岛和海阳的麻姑岛也属于陆连岛。它们本来都有天然的沙坝,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时浮出水面。不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些岛的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为了方便交通,都先后修建堤坝与陆地相连,由天然陆连岛变为人工陆连岛。(海阳桃源村和竹岛的位置示意)根据以上这些岛的例子不难反推,现在还能保持“天然陆连”状态的海岛,基本都是无人居住的小岛。海阳虎头湾附近的“竹岛”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严格来说,“虎头湾”只是伴随着小说和影视剧《大秧歌》而走红的名称,并非这里的原始地名。所谓“虎头湾”,指的就是海阳市留格庄镇桃源村周边的海域,从地理上来说,这里算是广义的乳山口湾的一部分(大乳山在东面隔海相望)。而刚才说的竹岛,就在这片海域当中,具体的位置是在桃源村的南面、虎头湾景区的西南。就整个海阳市来说,这里相当于东南边陲了,从此再往东就是乳山市的地界。早在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中,就已经多次提到“竹岛”这个地方,它时常与小青岛、南黄岛、腰岛、宫家岛等岛屿并称。只不过后面提到的那些岛屿,如今都属乳山,而竹岛则归海阳管辖。(图中左侧的小岛就是竹岛)竹岛的面积不大,根据《海阳县志》的记载,岛长0.42公里,宽0.11公里,面积0.045平方公里,海拔28.9米,岛岸线长0.97公里,距大陆最近点0.3公里。(竹岛的轮廓)大体来说,竹岛呈东西狭长走势,地形西高东低,县志上说的海拔28.9米,指的应该就是西边那个隆起的小山包了吧。这座岛毕竟是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纬度相对较低(胶东半岛大部分区域是在北纬37°以北,而竹岛的纬度是北纬36°45′),上面有不少天然毛竹生长,“竹岛”这个名字也就是因此而来。(图中伸入海中的沙滩,就是一道天然沙坝)竹岛距离桃源村很近,县志上所说的0.3公里,指的是涨潮之后的海面宽度。而退潮之后,沙滩露出,可以步行上岛。站在桃源村附近的山上俯瞰,两者之间的天然沙坝清晰可见,尤其是在涨潮之初,海水先淹没中间一段,两边各留下一截,仿佛两条黄颜色的“尾巴”。而这些沙洲,是很受海鸥们青睐的栖息地。作为一座天然陆连岛,竹岛上虽然没有常住居民,但并不缺乏人气。不仅桃源村的渔民时常上岛,到了夏天,不少外来的游客也会到此观光。听当地朋友介绍,很多海钓爱好者对竹岛青睐有加。因此,这座岛虽然还没有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但已经有了比较高的知名度。当然了,要上竹岛游览,需要掌握好潮汛。如果是徒步上岛,就不能耽搁太长时间,要赶在涨潮之前回到岸上。否则的话,想要离开就只能乘坐小船了。
“陆连岛”,是一个地理概念,其解释为:以连岛坝和陆地相连的岛屿。这个连岛坝,既包括天然的沙坝,也包括人工修建的岸堤。前者在古代较为常见,后者则主要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胶东沿海,陆连岛的数量也不少,最有名的当属烟台的芝罘岛。不少地理资料在介绍陆连岛时,都会以此举例。除此之外,荣成的镆铘岛、乳山的杜家岛和海阳的麻姑岛也属于陆连岛。它们本来都有天然的沙坝,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时浮出水面。不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些岛的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为了方便交通,都先后修建堤坝与陆地相连,由天然陆连岛变为人工陆连岛。(海阳桃源村和竹岛的位置示意)根据以上这些岛的例子不难反推,现在还能保持“天然陆连”状态的海岛,基本都是无人居住的小岛。海阳虎头湾附近的“竹岛”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严格来说,“虎头湾”只是伴随着小说和影视剧《大秧歌》而走红的名称,并非这里的原始地名。所谓“虎头湾”,指的就是海阳市留格庄镇桃源村周边的海域,从地理上来说,这里算是广义的乳山口湾的一部分(大乳山在东面隔海相望)。而刚才说的竹岛,就在这片海域当中,具体的位置是在桃源村的南面、虎头湾景区的西南。就整个海阳市来说,这里相当于东南边陲了,从此再往东就是乳山市的地界。早在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中,就已经多次提到“竹岛”这个地方,它时常与小青岛、南黄岛、腰岛、宫家岛等岛屿并称。只不过后面提到的那些岛屿,如今都属乳山,而竹岛则归海阳管辖。(图中左侧的小岛就是竹岛)竹岛的面积不大,根据《海阳县志》的记载,岛长0.42公里,宽0.11公里,面积0.045平方公里,海拔28.9米,岛岸线长0.97公里,距大陆最近点0.3公里。(竹岛的轮廓)大体来说,竹岛呈东西狭长走势,地形西高东低,县志上说的海拔28.9米,指的应该就是西边那个隆起的小山包了吧。这座岛毕竟是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纬度相对较低(胶东半岛大部分区域是在北纬37°以北,而竹岛的纬度是北纬36°45′),上面有不少天然毛竹生长,“竹岛”这个名字也就是因此而来。(图中伸入海中的沙滩,就是一道天然沙坝)竹岛距离桃源村很近,县志上所说的0.3公里,指的是涨潮之后的海面宽度。而退潮之后,沙滩露出,可以步行上岛。站在桃源村附近的山上俯瞰,两者之间的天然沙坝清晰可见,尤其是在涨潮之初,海水先淹没中间一段,两边各留下一截,仿佛两条黄颜色的“尾巴”。而这些沙洲,是很受海鸥们青睐的栖息地。作为一座天然陆连岛,竹岛上虽然没有常住居民,但并不缺乏人气。不仅桃源村的渔民时常上岛,到了夏天,不少外来的游客也会到此观光。听当地朋友介绍,很多海钓爱好者对竹岛青睐有加。因此,这座岛虽然还没有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但已经有了比较高的知名度。当然了,要上竹岛游览,需要掌握好潮汛。如果是徒步上岛,就不能耽搁太长时间,要赶在涨潮之前回到岸上。否则的话,想要离开就只能乘坐小船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