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2021年)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征稿公告

发布于 2021-05-11 23:56 ,所属分类:论文学习资料大全


“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是由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设立的奖项,面向全国青年学者开放申请。自2011年起,本奖项已经连续评选了十届,产生了百余篇优秀获奖作品,获奖者均为青年学者/学子的翘楚。经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商议决定,自2021年5月6日起,第十一届(2021年)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面向全国公开征稿。现将评选征稿活动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奖项设置



蔡定剑宪法学论文奖设正式奖项和提名奖项。正式奖项包括: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8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6000元。提名奖若干,授予获奖证书和纪念奖牌。


二、申请资格



本年度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10月7日),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申请人有资格申请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无其他资格要求。


三、奖项评选



根据《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评选办法》,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的获奖论文应符合下列条件:(1)具有学术原创性和创新性;(2)紧密结合中国现实问题;(3)符合论文的学术规范;(4)论文字数不得低于8000字,不设字数上限,鼓励言之有物的长文。

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的评选程序分为初审和终审两个环节,由评审专家评审确定获奖论文名单,并报基金管委会通过和向社会公示。


四、征文主题



第十一届(2021年)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不设征文范围,但是根据专家意见,本届征文评选推荐以下问题作为本年度优秀论文的重点方向

(一)紧急状态下的权利保障与国家治理

(二)网络空间中的宪法权利保障

(三)合宪性审查相关问题研究

(四)基层人大换届选举相关问题研究

(五)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与政党政治

(六)国际关系大变局中的宪法问题

(七)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与国内问题的宪法学审视

基金鼓励申请人将就上述论题投稿,鼓励将上述问题放在当前中国时代背景下思考,鼓励对上述问题的实证研究。我们也欢迎申请者投稿宪法学其他领域的论文,并不会因为论文选题而区别对待。请于2021年10月7日前填写并提交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者本人完成的宪法学论文;合作完成的论文,合作者在均符合申请资格的条件下可共同申请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


五、论文提交与评阅



1、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申请论文与申请表(附件1)请发送至电子邮箱:cdjxfxjj@126.com,不需要寄送纸质稿。电子版论文请按照“作者姓名-文章标题-作者单位”的形式命名,以邮件附件形式提交论文word版本。论文正文首行应标明[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2021年优秀论文征文投稿论文]字样,论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以便论文进行匿名评审,作者个人信息应在申请表中填写(附件1)。

2、鉴于优秀论文初审需要三位以上老师交叉审阅,时间与人力成本颇高,故每位投稿人限投一篇。


六、温馨提示



根据往年的论文投稿和评审情况,我们提示申请人注意以下事项:

1、非学术性的政论或是非公法学类论文,恕不纳入评审范围。

2、投稿论文应以中文或英文书写,其他语言投稿暂不纳入评审范围。

3、往年投稿中,出现过投稿者将学位论文未经任何调整直接投稿、或者将未完成的论文投稿的现象——对于这类文章,恕不纳入评审范围。

4、论文需有摘要(300字左右)和关键词(5个左右),便于评委老师审定文章论域和选题难度——这是论文评分的重要指标。

5、论文是否已公开发表均可投稿如您的论文已经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请注明发表期刊的名称和期次。

6、如在投稿后、论文截稿日期前,作者对已投稿论文有较大篇幅的修改,可以通过邮件再次提交,并说明需要替换的文章名称。

7、我们郑重承诺:论文评审的全过程均是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取决于评审专家独立提供的意见。

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年度颁奖典礼及研讨会的举行及具体开展形式将视疫情后续发展而定。获奖论文作者将受邀参加颁奖典礼和研讨会,如举办线下活动,基金将承担获奖者来京的交通费、住宿费。


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

二○二一年五月六日



附件1:申请表

复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0lZBKOFZSYOINhj6vYyFA (提取码:eona)

或扫描ErWeiMa:



附件2:评审专家库名单(根据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1.陈 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2.陈弘毅: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

3.程 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4.高全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

5.何海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6.贺日开: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7.黄 卉: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常驻教授

8.黄建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9.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

10.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11.焦洪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12.李 轩: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3.李树忠: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14.李松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5.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16.李忠夏: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17.林 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18.林来梵: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19.刘剑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0.刘练军: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21.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22.刘志强: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23.苗连营: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24.浦兴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25.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6.秦奥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27.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28.曲相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

29.上官丕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30.沈 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31.田 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32.田飞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高研院副教授

33.童之伟: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34.汪庆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35.王 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

36.王 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37.王 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38.王 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39.王晨光: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40.王成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41.王建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42.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43.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44.谢立斌: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

45.熊文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46.徐 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47.薛小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48.姚国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49.俞荣根: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50.张 劲: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51.张 翔: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52.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53.张志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54.周 伟: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55.朱 芒: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56.朱应平: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附件3: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历年获奖名单

(作者单位与身份为作者论文获奖时身份)

2020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马超

结构如何影响司法实践?——以法院的立案实践为分析对象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博士后

熊静文

通话记录的调取与“通信秘密”的宪法含义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

三等奖

奚若晨

论民法解释中合宪性解释方法的运用限度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赖伟能

论全国人大“例会”的召集——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迟决定切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钱坤

重思“议行合一”:国家权力配置的规范性和民主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聂友伦

司法解释场域的“央地矛盾”及其纾解——以“地方释法”为中心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魏文松

宪法文本中“紧急状态”条款的规范价值与适用分析

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龙俊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价格管制的正当性及其法律规制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范奇

公立高校教师公法地位之理论阐释与规则建构

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郑晓军

宪法“言论”概念调整范围的规范限定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9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陈明辉

论我国国家机构的权力分工

北京大学博士后

二等奖

周雷

营业自由作为基本权利:规范变迁、宪法依据与保护范围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梅扬

比例原则的适用范围与限度

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

三等奖

翁壮壮

重构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论——以合宪性解释的程式性理解为视角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聂友伦

逮捕审查的合宪性调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海涛

“人的缺席”:基本权利社会功能的悖论分析

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姚子骁

论组织性法律保留

柏林洪堡大学L.L.M

麦恩侨

政府运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规制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

张涛

后真相时代深度伪造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馨宇

党政机构合并背景下的预算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演锋

高校学位纠纷案件中的裁量及其司法审查强度——以“于艳茹案”为分析对象

澳门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钱坤

《共同纲领》中的民主原则:建构与遮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8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陈楚风

宪法中“专政”概念的规范分析 ——兼论专政与法治的关系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级

蒋清华

支持型监督:中国人大监督的特色

中南大学讲师

三等奖

唐冬平

宪法如何安顿家?——以宪法第49条为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邢斌文

论立法过程中法律草案合宪性的判断标准

吉林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陈伟

我国宪法第51条的规范内涵研究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王进文

“不足禁止”在基本权国家保护义务中的溯源与展开

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提名奖

王玎

论准征收构成标准——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为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

金梦

立法性决定的界定与效力

华东政法大学讲师

林淡秋

开启守护宪法的新模式:法国合宪性先决机制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生

陈天昊

行政协议的识别与边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姜秉曦

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义务的规范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2017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叶强

论作为基本权利的家庭教育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

王博闻

“拉布”战与“剪布”权——论香港立法会主席的扩权及其影响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实习律师

三等奖

丁轶

等级体制下的契约化治理——重新认识中国宪法中的“两个积极性”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翟翌

通过审查“行政惯例”启动中国违宪审查制度—— 一条渐进的路径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郑毅

自治的清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规范畛域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留一

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标准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郑海平

网络诽谤案件中“通知—移除”规则的合宪性调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师

孔祥稳

论私人规制中基本权利限制的公法逃逸及其应对:以互联网平台言论规制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孙成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香港问题实施宪法的实践——以42份规范性文件为样本

深圳大学助理教授

2016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郑毅

民族自治地方一般地方立法权与自治立法权关系研究——以《立法法》修改后的自治州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赖虹宇

环境权入宪的规范模式:选择及其实现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三等奖

李广德

我国宪法中健康权的教义学构建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翟志勇

国家主席、元首制与宪法危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邢斌文

论法律草案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控制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许瑞超

民事裁判中的基本权利保障——以民事裁判的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为视角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谭清值

行政处罚规范的合宪性解释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进文

人性尊严的宪法意义:理论义疏、规范实践与本土化建构

中南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吴良健

地方分权与预算自主——论分税制下的地方预算自主权及其宪政意涵

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5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王理万

立法官僚化:理解中国立法过程的新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二等奖

于晓虹

策略性服从:中国法院如何推进行政诉讼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讲师

刘权

论必要性原则的客观化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三等奖

沈君慧

行政审判中的依宪解释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郑毅

论上下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法律调整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

余秀宝

有法缘何不依:农村基层法官断案的运作机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3个县法院的实证调查

浙江省岱山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提名奖

朱铮

议会主权的难题——议会自我限制的英国辩论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维旭

“一致政府”下的否决者: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审议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探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彭辉

知识管理与法治评估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蔡金荣

宪法上裸露的权利——从三亚“禁裸”事件展开

杭州行政学院副教授

郭文涛

民主与司法审查之关系——基于中国台湾地区大法官制度的实证分析

台湾成功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

2014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邢斌文

法院如何援用宪法?——以齐案批复废止后的司法实践为中心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二等奖

白斌

宪法价值视域中的涉户犯罪——基于法教义学的体系化重构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权

目的正当性与比例原则的重构——以基本权利保护为视角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

三等奖

于亮

全球化时代的基本权利保护: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方面的域外义务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博士候选人

刘乐明

“代表谁?全国人大代表模式探析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

叶强

论体育在现行宪法中的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曹云吉

审判风险与法院调解:论“维权与维稳博弈”中的民事司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苏峰

宪法介入民事私法的解释论---以基本权利对民事私法的价值填补为中心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玉洁

司法权力运作的独立与监督——从冤案生发的视角切入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玎

程序违法的审查标准—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件(2008-2012)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瞿郑龙

权力转移与模式变迁:当代中国的国家立法政治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黄忠

《宪法》第10条第1款应当废止么?——新型城市化下“入城”集体土地之归属辨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胡慧馨

社会变革时期的言论自由空间——清末民初三十余年报刊舆论透视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陈天昊

超越“新”与“旧”:行政法学规范主义范式的重塑—以对我国行政合同识别标准的分析为例

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研究生

2013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杨陈

论宪法中的人民概念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郑毅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宪法文本中的演变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

三等奖

熊樟林

烟草管制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包容与界分

东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涂云新

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的宪法难题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彭錞

五四宪法征地条款:迷思、真相与内在张力

牛津大学法律系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程迈

德国联邦议会党团法律制度研究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程雪阳

也论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与陈柏峰博士商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韩伟

农民性格与民主制推进——以陕甘宁1941年选举为中心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建学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宪法地位的规范分析

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2012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程迈

欧美国家宪法中政党定位的变迁——以英美法德四国为例

苏州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彭錞


代表:基础理论与英国故事

牛津大学博士候选人

三等奖

李鹏舒

从“一党独大”的多党制到“两党制”——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选举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田飞龙

八二宪法与中国宪政转型——基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

王圭宇

宪法变迁与俄罗斯联邦制改革的历时性审视

郑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提名奖

曹旭东

香港政党政治的制度空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成

“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宪法意蕴——以少数民族高考录取照顾政策为切入点

四川大学法学院讲师

李少文

论异地高考的三个面向

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林华

信访性质的溯源性追问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孟凡壮

克隆人立法的合宪性问题之消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佀化强

合宪性推定与违宪审查的神学起源——以15-18世纪基督教良心的双重义务为视角

湘潭大学副教授

徐霄飞

司法审查全球化—事实考察与机理分析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伟

新中国初期人民法院的政制地位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法学博士

2011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奖项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身份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钱镜

越南土地法律制度历史沿革与现状略述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博士

程雪阳

中国土地管理出了什么问题

郑州大学法学院博士

三等奖

张力

民主、自治与代议制的贫困——兼从代议制视角简思我国人大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彭錞

英国征地法律制度考察报告——历史、现实与启示

牛津大学博士

卢超

都市更新中的民主过程与司法审查——基于美国法的比较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



相关资源